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卡通渲染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JetSetRadio.png
典型的卡通渲染畫面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卡通渲染
其他表述 三渲二
用語出處 2000年遊戲《Jet Set Radio》
相關條目 3D動畫賽璐珞2.5次元偽3D

卡通渲染(英語:Cel-shading)又稱三渲二,是一種將三維動畫模型與仿二維渲染手法結合來表現畫面的手法,常用於遊戲與動畫中。

簡介

發展過程

隨着21世紀初期計算機動畫技術的發展與CG技術的不斷完善,為了一定程度上降低動畫製作的門檻,動畫製作師們開始嘗試通過將三維模型進行去真實化渲染來模仿二維動畫,進而這種製作方式由於成品酷似賽璐珞繪製出的動畫成品,因而被命名為「Cel-shading」(Celluloid Shading)。就這樣,卡通渲染誕生了。

1997年的《洛克人傳奇》遊戲已經開始運用這種繪製手法,但2000年發售在Dreamcast上的遊戲《Jet Set Radio》一般被視作利用這種方式製作動畫的先驅。而在動畫界,在1999年的《機獸新世紀》成為首部使用卡通渲染技術的日本動畫作品後,很多知名的動畫作品(例如《機動戰士高達SEED》與《K-ON!》)都有利用這一手法來提升製作效率,而2013年的《蒼藍鋼鐵的琶音》則是日本第一部完全使用卡通渲染模式來製作的TV動畫作品。在這部動畫之後,諸如《寶石之國》、《BanG Dream![1]等作品都成為了卡通渲染動畫作品的代表作。

流派

在發展了一段時間後,如今較為成熟的卡通渲染主要有兩種比較鮮明的流派:日式卡通渲染歐美卡通渲染。這種分類在遊戲上表現得最為顯著。一般來說,日式卡通渲染通常會更注重人物模型的精細化,在着色上多使用大片色塊;而歐美卡通渲染則在長期發展後被賦予了toon-shading這個新的名稱,更注重陰影和高光的處理,着色上也顯得更為連續。不過,無論是什麼流派的卡通渲染,其本質上需要使用的技術手段都是一致的,只是過程上的不同決定了其呈現效果上的多樣性。

特點

  • 素材可重複利用性高:卡通渲染動畫相較於二維動畫而言只要製作了一個模型就可以沿用一整部甚至多部動畫。
  • 突破手繪二維動畫的瓶頸和產能問題:手繪二維動畫已經陷入了一定的瓶頸期,加之優秀的原畫師十分難找,卡通渲染動畫可以有效突破這些問題。
  • 學習成本低,硬件要求低:卡通渲染動畫相對於二維動畫學習成本較低,不需要有很高的繪畫天賦;相對於三維動畫而言硬件要求較低,同時製作周期也更短,有利於快速製作。
  • 適用於複雜立體鏡頭:卡通渲染動畫吸收了三維動畫在這一方面的優勢,在仿造二維動畫畫面的基礎上更好製作複雜立體鏡頭,對於動作戲等畫面遊刃有餘。
  • 誠然,在這些好處之外,卡通渲染也常常被詬病於違和感嚴重等問題,因此在大部分作品中卡通渲染手法僅僅被用於描繪汽車運動或者背景建築等場景上,與傳統二維動畫互相配合。

渲染流程

對於卡通渲染動畫而言基本的步驟如下[2]

  1. 先將製作出的三維模型賦予卡通材質;
  2. 之後添加邊線並調整粗細;
  3. 最後在邊線渲染不夠清晰的地方適當添加材質邊緣線;

這樣便渲染出了卡通風格的三維人物模型,之後再將卡通渲染出的動作白描線稿後期合成便可以了。

典例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如有需要添加的內容,請自行編輯添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勿問為什麼沒有oo?

作品

遊戲

動畫

這一部分僅收錄全片使用卡通渲染手法的作品。

製作公司

遊戲公司

動畫公司

註釋

  1. 僅限TV動畫第二季之後。
  2. 應用卡通渲染技術創作模擬手繪風格的 CG 動畫,李洪宇,《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