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歐陸戰爭3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EasyTech.jp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EasyTech系列條目☆前進!勝利!征服世界!

萌娘百科EasyTech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1035855750[1]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歐陸戰爭3
EW3 150.png
原名 歐陸戰爭3
官方譯名 European War III
常用譯名 歐陸3,EW3
類型 策略
開發 Easytech
發行 Easytech
發行時間 2012年4月
相關作品 歐陸戰爭2(上一作)
歐陸戰爭4:拿破崙(下一作)

《歐陸戰爭3》(英文:European War III)是由EasyTech(E社)所製作的一款戰棋類策略遊戲。

本作堪稱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E社成名的開始,對未來E社作品(如《世界征服者2》)有很大影響。

簡陋至極的簡介

遊戲的背景設定在18至20世紀,在那個充滿戰火硝煙的時代,各國為了爭奪霸權開始相互擴張,玩家需發展本國的經濟和工業,提升科技,指揮部隊去捍衛國土並與盟友向對手爭奪土地。當然你想搶盟友的也沒事

豐富多樣的遊戲模式

白日夢一樣的帝國模式

共八個帝國,40關戰役

全戰役名稱

大英帝國:

  • 海峽之戰
  • 援軍
  • 中歐強敵
  • 向東進軍
  • 遠征亞洲

德意志帝國:

  • 兄弟之爭
  • 向西進攻
  • 海上決戰
  • 歐洲霸主
  • 報復

法蘭西帝國:

  • 光榮
  • 遠東策略
  • 保衛祖國
  • 決戰歐洲
  • 盟友的決裂

俄羅斯帝國:

  • 歐洲憲兵
  • 亞洲的威脅
  • 冒險
  • 大帝國
  • 革命

大日本帝國:

  • 維新的力量
  • 朝鮮爭霸
  • 帝國的崛起
  • 遠征軍
  • 入侵歐洲

大清帝國:

  • 起義軍
  • 歐洲強敵
  • 朝鮮戰場
  • 結束中立
  • 西征

奧匈帝國:

  • 刺殺事件
  • 歐洲屏障
  • 義大利的毀約
  • 血戰
  • 地獄(勸退關卡)

美利堅合眾國:

  • 內戰
  • 邊界之爭
  • 向北進軍
  • 歐洲西海岸
  • 深入歐洲

寫實合理的戰役模式

歐洲戰場:

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10月-1856年2月)

馬恩河戰役(1914年9月5日-9月12日)

坦能堡會戰(1914年8月17日-9月2日)

凡爾登會戰(1916年2月21日-12月19日)

日德蘭海戰(1916年5月31日-6月1日)

索姆河戰役(1916年6月24日-11月18日)

亞眠戰役(1918年8月3日—11日)

薩勒卡默什戰役(1914年12月-1915年1月)

巴爾幹戰爭(分為上下)(1912-1913年)

俄國的攻勢

十月革命(歐洲部分)

雷姆斯戰役(1918年7月15日至8月6日)

入侵塞爾維亞(1914年7月28日-1917年)

義大利戰役(1943年9月3日-1945年5月2日)

亞洲部分:

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

亞羅號戰役(廣州城戰役)(1857年12月28日-12月29日)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

太平天國

青島戰役(1914年10月31日-11月7日)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5月28日-1901年9月7日)

日俄戰爭(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

清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4月)

中國護國戰爭(1915年12月25日-1916年7月14日)

日本的反擊

十月革命(亞洲)

美洲部分

南北戰爭(1861年4月12日-1865年4月9日)

英帝國的復仇(英美(加)1812年戰爭)(1812年5月1日-1815年2月18日)

美西戰爭(1898年4月21日-1898年8月12日)

美國的崛起

慢慢吞吞的爭霸模式

選擇任何一個國家在亞洲,歐洲和美洲進行爭霸戰爭

英國與德國的爭霸戰爭為一戰,美洲則是美國應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聯合夾擊,亞洲國家都是各自為戰

緊張刺激的多人模式

多人模式:選擇1對1,2對2,或者3對3進行玩家與玩家間的對抗。在同一台設備上

極度簡單的兵種、戰術、特殊戰術、設施介紹

不同國家都有其擅長的兵種,並且屬性會提升。

兵種 數據 特性 建造需求
步兵 HP 6 攻擊 1-6 行動 2 最容易組建的部隊,戰場上的主力軍 城市LV3 或 工業LV1,錢75
騎兵 HP 7 攻擊 1-7 行動 3 戰場上移動速度最快的部隊,用於突襲敵軍 城市LV3 或 工業LV1,錢125
機槍兵 HP 5 攻擊 2-8 行動 1 面對步兵和騎兵時可以給予敵軍雙倍的打擊。但是血量很低,所以一般用於防守。 科技LV3,工業LV2,錢100,工業20
砲兵 HP 6 攻擊 2-10 行動 1 在進攻時可以讓很多部隊無法還擊,除非目標同樣是砲兵或者坦克。憋砲壓制流能讓你平穩度過前中期,甚至是直接全程大砲壓制都完全不是問題。 科技LV2,工業LV1,錢125,工業40
裝甲車 HP 10 攻擊 3-9 行動 2 戰鬥力強大的裝甲部隊,全殲敵軍後不費移動力。(要求是疊放的敵軍,否則殲敵後會移位,戰艦同理但不會移位。下海後攻擊疊放的部隊仍然有效,但攻擊戰壕內敵軍則不會受到行動力加成。坦克同上並且不受戰壕行動力減成影響) 工業LV2,科技LV4,錢240,工業60
坦克 HP 14 攻擊 3-10 行動 2 陸軍最強大的部隊,無視戰壕,全殲敵軍後不費移動力,可以還擊砲兵。後期坦克一波流可以幫你解決很多煩惱除非在海上 科技LV5,工業LV3,錢350,工業90
驅逐艦 HP 16 攻擊 3-9 行動 1 最初級的軍艦,負責海上護航和巡邏任務 科技LV2,港口,錢260,工業60
巡洋艦 HP 24 攻擊 4-10 行動 1 海戰中的主力戰艦,有著不錯的裝甲和強大的火力 科技LV3,港口,錢380,工業100
戰列艦 工業150 HP 32 攻擊 5-11 行動 1 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海戰中的霸王王八 科技LV4,港口,錢500
設施 需求 效果
研究 (隨著研究等級提高費用隨之增加) 升級科技需要三個回合
城市 錢60 提高城市等級能增加錢產值和部隊補給
工業 錢50 工業10 提高工業等級能增加工業產值和部隊補給
機場 錢50 工業25 科技LV3 機場是空中打擊敵軍必要的設施,能給予部隊更多的補給
戰術 需求 效果
空襲 錢80 工業30 機場 科技LV3 對地方區域進行輕度空中打擊
轟炸 錢160 工業80 機場 科技LV4 對地方區域轟炸所有部隊,打擊城市和工業設施
運輸船 錢40 陸軍部隊裝備運輸船後可以在海洋上移動
突擊戰術 錢30 增加自己部隊攻擊力。
防禦戰術 錢35 增加自己部隊防禦力。
要塞砲 錢60 工業30 提升部隊防禦力,有效防禦大砲和軍艦攻擊。
戰壕 錢30 工業5 提升部隊防禦力,減少進攻部隊行動力。戰壕大砲流是常見的防禦套路
防空機槍 錢25 工業10 很大程度減少空襲和轟炸的傷害。
指揮官 錢80價格隨著軍銜增長 任命指揮官後部隊的攻防能力呈幾何倍數增長,視軍銜等級而定。
特殊戰術 需求 效果
全民動員 錢900 工業350 在我方陸地無人區域組建一支步兵部隊俄羅斯神器,就是費手
戰術大師 錢700 工業120 在我方所有部隊上裝備進攻和防禦戰術
補給線 錢150 工業70 讓某個我方區域單格所有部隊回復體力至全滿
毒氣戰 錢300 工業150 科技LV4 對某個與我方陸軍距離為1(不能是下海的陸軍)的部隊使用,削弱該區域所有部隊50%的體力。但是毒氣擴散方向無法控制(分兩個方向擴散,只擴散一格)
戰術轟炸 錢400 工業200 機場 科技LV5 徹底摧毀一個非我方區域的所有部隊和設施
王牌部隊 錢350 工業150 科技LV3 所有我方部隊晉升一級。

十分普通的遊戲技巧

1、各兵種移動能力不同,左下角代表可移動步數,騎兵為3,步兵、裝甲車、坦克為2,機槍兵、砲兵為1,所有海上移動兵種均為1(包括下海的陸軍)。

2、坦克移動較特殊,當攻擊能消滅敵方部隊時,不消耗移動步數。在守城或對壘時,可先用其他兵損耗敵方兵力,坦克完成最後一擊,這樣坦克可以做到多次攻擊,發揮最大攻擊能力。另外高級坦克是可以跟戰列艦叫板的。面對敵方戰列艦時可以用高級坦克配合要塞砲進行打擊。

3、機槍兵對騎兵和步兵有二次攻擊能力,使用時要注意,不要輕易讓步兵和騎兵去衝擊敵方的機槍兵。

4、砲兵主動攻擊不裝備火砲的部隊時該部隊不會反擊(註:如果敵方地區有要塞砲也視為裝備火砲,下海時也是如此)。所以,當敵方部隊接近自己部隊時,砲兵可以優先攻擊而不受傷害。而攻擊敵方砲兵時,最好用大量高機動兵力,多次連續衝擊或者衝擊一次後逃走(砲兵很慢,離開一格就追不上)。

5、守城時城裡最多可放置4支部隊,每次操作時可選擇一支作為當前部隊,由其是守城或對壘時,攻擊時可輪流出擊,防守時將兵力多防禦高的部隊放最上面。

6、兵力不足時可將部隊後撤,放置在城市、工廠、港口、機場和空地,設施等級越高恢復越多(空地不提供體力恢復)。如果該部隊在結束回合時有未使用行動力的話,會有一定的體力恢復加成(沒有則不回復。)

7、指揮官很重要,不論是遊戲初期還是末期,請選擇高機動的陸軍(初期騎兵不錯,後期坦克不錯。不推薦戰艦,因為戰艦移動太慢且不能登陸,不論是出擊、撤退還是占領都不夠靈活,如果是戰役模式的話請想辦法讓戰艦指揮官當肉盾直接送掉上新指揮官)。

8、一級工廠就可以建造步兵和騎兵,可以利用工廠加上騎兵或步兵達到偷襲敵方重要城市的目的。

9、面對諸如俄羅斯之類的地廣人稀的大國,可以嘗試使用騎兵快速切割地方領土,從而可以牽制敵方後部兵力以減輕前線壓力,也可以在盟友的地圖上快速穿插限制盟友行動與搶占友軍的空虛城市

10、遍地大砲流可以幫助你在前期和中期解決掉一些硬骨頭。

11、面對一座難以攻陷的地方城市,你可以嘗試包圍(兩塊相對的領土夾擊對方軍隊)與重重包圍(圍得像個鐵桶就行),這可以嚴重打擊敵軍士氣。

12、如果選擇小國,不要和那些大國硬碰硬,可以嘗試繞到友軍後方,然後開始運營,還可以慢慢地擴大領土並不斷建設,最後在隊友死完之後,你可以憑藉強大的資源一打多。

13、如果選擇那些與敵方有海相隔,不要出去支援隊友,可以嘗試用步兵填充防禦海岸線,前排造工業以保證可以快速支援前線,後排造城市不僅提供經濟,順便給那些受傷的隊伍進行回復,再給前面的海岸修建海岸砲,中期用砲兵部隊填充海岸線防禦敵方,最後科技提升到最高,屯坦克大隊衝出去打爆對面。你要真的這麼玩,中期隊友就死完了,後期你連海岸線都沖不出去然後演變成一盤徹徹底底的膀胱局

挺豐富的參戰國家

帝國模式:大英帝國,德意志帝國,法蘭西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日本帝國,大清帝國

爭霸模式(歐洲):西班牙,奧斯曼帝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大英帝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帝國,義大利王國

(北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

(亞洲):俄羅斯帝國,大清帝國,日本帝國

中立國:瑞士,希臘,阿爾巴尼亞,荷蘭,比利時,葡萄牙,瑞典,丹麥,挪威,葡萄牙,朝鮮,越南

戰役中其他國家:蘇維埃俄國(РСФСР),太平天國,美利堅聯盟國,中華帝國,民國(五色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