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羽生蛇村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Ambox currentevent.svg
此頁面中存在需要長期更新的內容及資料列表,現存條目中資料未必是最新。
另請編輯者注意:請不要在人物歷程等相關內容中懸掛此模板。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模板說明文檔
Nt soundtrack.jpg
《SIREN》中的羽生蛇村

基本資料
世界名稱 羽生蛇村
世界類型 村落
世界主宰 墮辰子(異界)、神代家(現世)
主要智慧種族 屍人(異界)、人類(現世)
登場作品 SIREN》、《SIREN:New Translation

羽生蛇村索尼電腦娛樂製作的遊戲《死魂曲》系列中登場的一個架空的村落。

簡要介紹

這個村子最早出現於2003年由SCEI(索尼電腦娛樂)的旗下製作組Project SIREN 製作的恐怖生存遊戲《SIREN》(死魂曲)。

和2008年的《SIREN:New Translation》(又名:死魂曲:新解 or 血之詛咒)中。

遊戲中的介紹是XX縣三隅郡所屬,原型為埼玉縣秩父郡內真實存在的集落,和埼玉縣市內真實存在的羽生市沒有任何關係。據說和雛見澤村外場村共稱日本3大最危險村落

村子的歷史

SIREN中的羽生蛇村的歷史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 684年 - 大饑荒發生
  • 1926年 - 宮田醫院開業
  • 1920~40年代 - 在合石岳開始開採三隅錫
  • 1938年5月21日 - 「XX村」33人被殺慘案發生[1]
  • 1941年 - 宮田醫院成為日本軍指定醫院,第二年改業
  • 1950年代 - 三隅地方發生黎克特制6級地震
  • 1958年 - 合石岳東三號斜坑開通
  • 1960年代 - 由於三隅錫產量降低,之後不得不閉山
  • 1975年7月7日 - 波羅宿地區軍用防空設施的地盤沉下
  • 1976年6月25日 - 羽生蛇村消防團組成
  • 1976年7月5日 - 羽生蛇村的一名小學生在合石岳失蹤
  • 1976年7月30日 - 發生光柱現象
  • 1976年8月2日 - 泥石流災害發生
  • 1976年8月4日 - 於真魚川支流發現泥石流災害的男女兩名受害者
  • 1976年9月 - 真魚川改修工事開始
  • 1978年8月 - 區劃整理,大字粗戶變更為上粗戶,大字波羅宿變更為下粗戶
  • 2002年3月3日 - 縣道333號發生落雷事件,車上的兩名乘客死亡。
  • 2003年8月2日 - 泥石流災害發生,羽生蛇村捲入異界
  • 2003年8月6日 - 從泥石流災害現場救出一名小學女生

SIREN New Translation中羽生蛇村的歷史

  • 1855年8月25日 - 在合石岳發現了巨大的男人
  • 1950年代 - 三隅地區發生黎克特制6級地震
  • 1952年5月30日 - 國道333號線的山崖下的車內發現墜落的汽車,車內的男女死亡

地區

「SIREN」「New Translation」中的羽生蛇村

「SIREN」「New Translation」的舞台都在羽生蛇村,所有的地區都是大同小異。※:帶有這個符號的,是在1976年消失的地區

「New Translation」將在下面簡寫成新解

  • 上粗戶(かみあらと)/大字粗戶(おおあざあらと) ※
2003年時,羽生蛇村的中心地帶。區劃整理前叫做大字粗戶。村子的中心部位,有一條名為真魚川的大河,真魚川沿岸的護岸則是有着施工現場。紀念物是真魚岩(まないわ)又名「從天而降的神石」是一種三角錐型的隕石。1976年時,是一個大型的商業街。沿街可以看見理髮店、食堂等商業設施。2003年的中央交叉點則是配置了便利商店和公園。在新解里則是有與不入谷相連的隧道。上粗戶內的民宅「六角家」、「石川家」都是根據日本現實中所真實存在的家庭拉麵店的店名來創造的。
  • 下粗戶(しもあらと)/大字波羅宿(おおあざはらやどり)※
區劃整理1976年叫大字波羅宿,1976年時是有着諸多民家住宅和梯田的耶邊集落,同年因為泥石流災害而毀滅。2003年變成了十分危險的無人化狀態。當時還殘存着舊日本軍隊遺留下來的防空洞,但是在之後的泥石流中也陸沉了。在新解中則有着和上粗戶一樣大的集落。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沁水了。地區內所存在的「吉村家」、「中島家」、「高谷家」、「川崎家」也都是根據真實存在的拉麵店創造的。
  • 刈割(かるわり)「刈」在漢語中本身就有割的意思。
名字的由來是以色列的各各他山。在Demo版中,刈割被叫做棚田。有大部分被廢棄的梯田,同時在刈割里也有少數的墓碑。北側有禁止進入的不入谷(いらずたに)的直通道路。在新解中則是存在着真魚教的教堂。由於刈割其廣大的和落差十分高的地形使得在地圖製作的階段製作人員都難以把握如何製作,所以官方當初製作了一個全長3米的刈割地區粘土模型。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在封面還是遊戲還是原聲帶中,刈割都是經常出現的地方,比如說頂部的介紹圖,則是新解的原聲帶封面。
  • 不入谷(いらずたに)
刈割北邊山坡上的區域,明治時期因為異教鎮壓成為禁止進入的地方。同時存在着真魚教的教堂「不入谷教會」,是一種類似於西洋風格的建築。同時求導師的家族牧野家也在不入谷附近。
  • 田堀[2](たぼり)※
在初代中存在着木造的兩階日本民家廢屋。在新解中則是存在伊東家一家7口全屍人化。在2003年是存在各種民宅。
  • 比良境(ひらさかい)
名字的由來是「黃泉比良坂」。在泥石流在發生之前,是有着兩層樓高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舊宮田醫院。在新解中取代了宮田醫院,而是很小但是設備齊全且現代化的犀賀醫院。
  • 蛭之塚(ひるのつか)
比良境地區內的山。合連結着通向村外面的縣道333號相連。存在着水蛭子神社(みずひるこじんじゃ),在真魚教創立之前,村子的人信奉着水蛭子,之後由於信仰偏移,導致直接荒廢。在蛭之塚里有着一階民宅,之後廢墟化。
  • 合石岳(ごうじゃくだけ) ※
有一座羽生蛇礦業所屬的羽生蛇礦山。主要產出三隅錫。在泥石流災害發生前的1960年代因為三隅錫產量枯竭而封山。山麓有座蛇頭峠(じゃこうべとうげ),蛇頭峠下有座真魚川水門(又稱羽生蛇水門),在1976年泥石流災害後重建。
  • 蛇之首谷(じゃのくびたに)
蛇頭峠附近的區域,沿着真魚川。走進保安林可以到達折臥之森(おりふしのもり)在保安林的吊橋連接着與礦山相連的廢棄的選礦所。
  • 折部(おりべ)
村的北部,在下粗戶的西邊。由於村子的過疏化分班建成了羽生蛇村小學折部分校。
  • 上三隅(かみみすみ)
羽生蛇村的臨界自治體。三隅郡所屬。
  • 西介原(にしがはら)
神代家居住的地方,在遊戲中只做地名出現。只能確認在不入谷附近。
  • 地獄(いんふぇるの)
墮辰子逃入水鏡後的世界。地面上全是枯萎的月下奇人。整個地圖無限大,相當於MC的超平坦世界。在地獄中可以找到對抗墮辰子的武器之一,真魚岩。在新解中則是由各種廢棄的建築、廢棄車輛組成的圓形地面,同時新解中的地獄分為兩種,一種是對抗犀賀省悟時的地獄,另一種則是對抗蠶子的地獄,同樣整個地圖無限大,只不過換成了十分傷眼的萬花筒樣子。


特徵

行政上的稱呼是村子,同時只有非常細的一車道可以通向縣道。1976年時被運輸部門[3]的運輸支局標記入(地名稱呼羽生蛇),是三隅地區附近最大村子。村名的由來是百慕達三角。[4]

在三方的山包圍的同時也呈三角形盆地的地勢。村子裏有一條貫穿整個村子的河流真魚川(まながわ),之後向整個村子的田地和集落進行分支。真魚川會泛濫,同時會有幾十年一次的饑荒和地震。但是有從人在繩文時代開始生活的記錄來看,是個相當有歷史的村子。同時和鄰近的村子從不交往是個封閉的村子,村民們信奉着一種叫做真魚教(まなきょう)的土著信仰,同時有着祭品伴隨着每數十年的秘祭一起存在。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紮於羽生蛇村的軍部注意到了羽生蛇村的詛咒,於是當時軍部有讓屍人上戰場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大字波羅宿區域會有防空洞,且水井內會藏有大量手榴彈,村民們擁有步槍和手槍的原因。

(我)在日本的寒村,受到了熱心的身為基督教信徒的村人們的款待,造訪了他們的教會。

但是村人們所展示的祭壇的神的姿態不倫不類奇怪醜惡。

我否定了他們的異端信仰,離開了那個村子。

——SIREN ReBirth,第5話 - Sirenpedia 「真魚教」頁面

在官方漫畫《SIREN ReBirth》中則是附增了於1900年左右,被認為是傳教士造訪三隅郡所遺留下的書簡是如此記載的。其中書簡中所記載並流傳的「HANUDA」字樣,被認為就是現在的「羽生蛇村」的傳承設定。

真魚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飛鳥時代,當時的八尾比沙子結合村子本身的歷史和日本的各種傳說,創造了這個教。之後的真魚教,曾因為德川幕府的異教鎮壓而稱為密教。江戶時代,由於各藩地為對抗德川幕府分別對外交往,同時黑船來襲之後,基督教也一度傳入日本,八尾比沙子結合基督教完善了真魚教。所以教會的風格以及儀式上的用語都與基督教十分相似。在「SIREN」中則是在不入谷里的教會。而在新解中,刈割是聖堂的據點。教主是求導師(きゅうどうし)以及輔佐求導師的求導女(きゅうどうめ)。同時這兩人都是受村人愛戴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SIREN」中牧野家是求導師的世襲。在新解中,波羅宿集落的羽生蛇祈禱所里也有遺留下來的隱秘祈禱據點。由此可見,真魚教是借鑑了「隱秘基督教」的一種教派。

值得一提的是,羽生蛇村採用的是和日本的「年號」一樣的獨特的記年方法,即「墮辰子降臨歷」。在遊戲的數位文檔No.026「竹內傳書-神代家備忘錄-」和No.080「竹內傳書-羽生蛇村的信仰-」中,可以在書封面的左側看見寫着這麼一行字「墮辰子降臨歷千二百八十九年」的計述,顧名思義,是從墮辰子降臨於羽生蛇村時開始計算,因此實際上是1973年。

Medish 11.gif
刈割與真魚字架

真魚教的象徵真魚字架其實就是「生」倒轉過來而已,不僅信徒會手持着它,村子人的墓碑也是它,連新生兒誕生時都會有用墨汁將真魚字架寫在額頭用來驅魔的習俗。由來是日語「生」的逆讀,但是也有將「生存」的反義詞「不能生存」的隱喻理解的說法。

關於真魚教的習俗,是有一種在每年陰曆的大晦日[5]進行的一種叫做「回歸海」(うみがえり)「海送還」(うみおくり)活動。將身體用黑衣包裹,並浸入真魚河中,就可以洗淨一年來的罪惡。以此所進行的儀式稱之為「回歸海」。坑爹呢,這不就是暗人嗎?將身子浸入真魚河中的人們,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同時回到岸邊。洗掉污垢的人們會接受常世神的恩惠,並接受到人們的款待。這個儀式被稱之為「海送還」。其中「常世」指的是自古以來被奉信的,在海的彼岸永久不變,長生不老的仙境。值得一提的是,水邊被當作是現世與常世的交界處,用水洗去現世的污垢,以祈求常世之神的恩惠。

村子在近代時期有一些怪異的事情發生。1938年出現了「33人被殺慘案」的都市傳說,同時因為村子經常有人會失蹤,所以也被鄰近的村子稱為「神隱村」。同時經常有「空魚」、「土龍」、各種UMA[6]、UFO和各種超常現象,同時也有諸多目擊者。而且尤其是「土龍」在全國掀起了熱潮,振興了村子的一環。村公所的委員會還掛出過百萬日元的懸賞單。而在新解中,也有「鹿角兔人」和「十尺巨人」原型是著名的弗拉特伍茲怪物的巨大男人的UMA目擊報告。

特產、名物

村子裏種植着一種原產於中南美洲的花,其名「月下奇人」。學名:Epiphyllum rubypetalum,英文名:a crazy of night。是一種仙人掌科的多肉植物,其特徵是火紅的花朵。這種花只開花一次,而且是在深夜時分,不等天明就會枯萎。因為受到真魚教的影響,花語是:神秘的信仰。在新解中有一種叫做羽生蛇甲殼蟲的生物,學名:Trypoxylus dichotomus triangle,英文名:hanyuda triangle beetle。這種犀牛甲蟲只在羽生蛇村附近棲息,背上的甲殼呈三角形,有着十分強悍的抓握能力,但是卻無法單挑蟋蟀,十分喜歡甜食。

在合石岳中開採的三隅錫(みすみすず),是一種十分特別的金屬。有着每一次敲打都會發出不同音色的效果,利用這個特性所製作的特產叫「羽生蛇三角鐵」。在羽生蛇村小學裏當作教學用具放置。雖然有着十分珍貴的特性,但是有着在演奏時不易使用的缺點。

最後舉出羽生蛇村的名產品。被羽生蛇村人稱之為羽生蛇三大面的用草莓和草莓果醬所製成的知名小吃。在「SIREN」中登場的羽生蛇拉麵,原型是用盛岡冷麵加上泡菜,這樣子就不用把草莓果醬當作附加作料用了。在新解中,羽生蛇拉麵的由來是創始人甘鹽太郎剛煮好一大鍋盛岡冷麵時突然地震襲來,將一罐草莓醬震到了鍋里。重建工作開始時,甘鹽太郎不想浪費任何東西就將這些煮好的拉麵分發給受難群眾們。於是這個最不負盛名的羽生蛇拉麵就此誕生。醬油和果醬完美的搭配,散發出甜蜜的香氣被吸引而來的不僅僅是村民,還有大量的昆蟲。據說無論是誰在烹飪這種料理時,昆蟲就會大量地湧進廚房。據遊戲內宮田司郎的台詞,貌似是達到了3天3夜都會不斷聚集的地步

編寫到最後,筆者把製作羽生蛇拉麵的方法告訴大家。[7]

Hayoodles.jpg

羽生蛇拉麵的製作方法

  • 1.將蕎麥麵放熱沸騰的水,煮3分鐘
  • 2.將蕎麥麵撈到竹簍里,用冷水充分冰鎮和沖洗。
  • 3.將麵條放入到由肉汁、醬油、醋、酒、砂糖、辣椒調成的湯內,

澆上特製的草莓果醬後完成。再加上個人喜好的時令鮮果則更加美味。

遊戲的製作人員吃完了之後說出的感受是:「不可名狀的味道」


參考文獻

註釋

  1. 由來是津山事件,被真實紀錄在日本史冊中
  2. 當初官方在製作時用了兩種漢字,一個是現在的「堀」另外一個是「掘」
  3. 2001年被省廳編入國土交通部門
  4. 羽生蛇的羅馬字是Hanuda,與日語中的百慕達同音
  5. 12月31日,即除夕
  6. 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 未確認生物
  7. 來自初代的數位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