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LYCEE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目前內容大部分為舊《LYCEE》相關內容,與《LYCEE OVERTURE》不匹配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Ambox currentevent.svg
此頁面中存在需要長期更新的內容及資料列表,現存條目中資料未必是最新。
另請編輯者注意:請不要在人物歷程等相關內容中懸掛此模板。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模板說明文檔
LYCEE
LYCEE Logo.png
作者
發表期間

LYCEE》(日語:リゼ)是由日本 SilverBlitz 公司開發,由Broccoli公司發售的集換式卡牌遊戲

本作曾於2014年SilverBlitz公司停止活動而中止,後team.SilverBlitz宣佈以《lycee overture》的名字重生。

遊戲介紹

Lycee Trading Card Game(リゼ)是由日本 SilverBlitz 公司所開發並發售的集換式對戰卡片遊戲。

Lycee是一個匯集了大量知名的美少女遊戲廠商旗下產品中的角色,讓玩家通過驅使這些角色進行對戰的卡片遊戲。

與以往的單一作品主導不同,Lycee提供了一個各種廠商的作品「大亂鬥」的平台,吸引了大量遊戲廠商的Fans。

Lycee絢麗多彩的卡圖中不僅包含了角色原案所繪製的人物形象,更有許多精美的同人畫師所繪製的作品,大大增加了Lycee的觀賞與收集價值。

作為對戰類卡片遊戲,Lycee也憑着其獨特且完善的系統規則而深受廣大技術型卡片遊戲玩家青睞。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遊戲解說

進行遊戲所必要的條件

對戰對手
Lycee是一種對戰卡片遊戲,因此你需要一位同樣持有Lycee卡片的對手。
卡組
參與遊戲的對戰雙方都需要一副卡組。你可以用自己所持有的Lycee卡片來組成屬於你自己的卡組,但必須遵照以下兩個規則:
一個卡組所包含的卡片數量為正好60枚。(59枚或者61枚都是不被允許的) 同一名名稱的卡片最多在卡組中可放置4枚。(如有特別註明的例外)
規則說明
本說明共分為以下幾大類:卡片介紹、對戰環境的構成、使用條件(代價與場地限制)、遊戲的流程、遊戲中的回合、遊戲中的戰鬥、基本能力的種類、關於宣言的對應、轉換(Conversion/コンバージョン)、New!!,可根據需要選擇查閱。

卡片介紹

角色卡

令角色在遊戲中登場的卡片。能夠登場在遊戲中的場地上並進行攻擊。卡片特徵為紫羅蘭色的底色,左下方有角色的基本數值。

※在遊戲中,根據角色卡的行動狀態不同,卡片的擺放方式也隨之變化。橫向擺放為「已行動狀態」、縱向擺放為「未行動狀態」。

LYCEE角色.png

卡面上的信息有:

  • ①卡片/角色的名稱
  • ②屬性
角色所持有的屬性。共分為:雪、月、花、宇、日這五種屬性,以及無屬性的。
  • ③使用代價
令該角色卡登場所需要支付的代價。
  • ④場地限制
可供角色登場的位置限制說明。(紅點為可登場位置)
  • ⑤AP值
角色的攻擊力數值。
  • ⑥DP值
角色的防禦力數值。
  • ⑦SP值
角色的支援力數值。
  • ⑧EX值
從手牌中作為支付而將這張卡丟棄時所能提供的支付數值。
  • ⑨基本能力
角色所持有的基本能力,表示為綠色文字。能力名稱後方為使用該能力所需支付的代價。
基本能力的種類以及具體介紹請參照「規則說明 7.基本能力的種類」。
  • ⑩特殊能力
角色所持有的特殊能力,表示為黑色文字。粗體字為特殊能力的名稱,細體為特殊能力的效果。
能力名稱後方為使用該能力所需支付的代價。
事件卡

能夠在手牌中直接使用,引發各種強力事件效果的卡片。卡片特徵為橘紅色的底色。

事件卡在使用過後必須丟棄到場地中的「垃圾箱」里。

LYCEE事件.png
  • ①卡片/事件的名稱
  • ②屬性
事件的屬性。共分為:雪、月、花、宇、日這五種屬性,以及無屬性的。
  • ③使用代價
使用該事件卡所需要支付的代價。
  • ④EX值
從手牌中作為支付而將這張卡丟棄時所能提供的支付數值。
  • ⑤事件效果
使用該事件卡所能夠產生的效果。
道具卡

能夠在手牌中直接使用,裝備到指定的角色卡上,使角色獲得該道具卡的效果。卡片特徵為金黃色的底色。

※每個角色只能裝備一枚道具卡。

LYCEE道具.png
  • ①卡片/道具的名稱
  • ②屬性
道具的屬性。共分為:雪、月、花、宇、日這五種屬性,以及無屬性的。
  • ③使用代價
使用該道具卡所需要支付的代價。
  • ④EX值
從手牌中作為支付而將這張卡丟棄時所能提供的支付數值。
  • ⑤道具效果
裝備這枚道具的卡的角色所獲得的道具效果。
區域卡

能夠在手牌中直接使用,放置到場上指定的空格內,使該空格內放置的角色卡獲得該區域卡的效果。卡片特徵為翠綠色的底色。

※每個場地/格只能放置一枚區域卡。

LYCEE區域.png
  • ①卡片/場地的名稱
  • ②屬性
區域的屬性。共分為:雪、月、花、宇、日這五種屬性,以及無屬性的。
  • ③使用代價
使用該區域卡所需要支付的代價。
  • ④EX值
從手牌中作為支付而將這張卡丟棄時所能提供的支付數值。
  • ⑤區域效果
放置這枚區域卡的場地內的角色所獲得的效果。

[1]

對戰環境

Index 3 img.jpg

在Lycee中,雙方玩家必須按照一定的擺放規則在場上擺放自己的卡片。具體規則請參照場地概貌及其說明:

場地概貌

Lycee的對戰環境分為對戰雙方各自一側的三個部分:

左側的一個3x2卡片單位的「場地(Field/フィールド)」、右上側的「卡組區(Deck/デッキ)」以及右下側的「垃圾箱(Dust Box/ゴミ箱)」

場地(Field/フィールド)

場地由3×2卡片單位構成,是遊戲中能讓角色登場的區域。與角色卡左側的「場地限制」相對應。

一共包含上方的「攻擊側/AF」以及下方的「防守側/DF」各三列,共計6個卡片單位(格)。 每一個場地格同一時間內只能登場最多一名角色。 包括所有6個場地在內,不能出現兩個名字相同的角色

※部分角色卡名字雖然不同,但屬於同一個人物。例如「間桐 櫻」與「黑櫻」。 已經登場配置在場上的角色不能再移動到其他場地格內。

卡組區(Deck/デッキ)

由玩家使用各種Lycee卡片獨立組成的卡組。

在遊戲進行過程中,卡組裏向表示放置於卡組區,不允許查看其內容。

垃圾箱(Dust Box/ゴミ箱

放置從手牌中丟棄的卡片的區域。

在遊戲進行過程中,雙方玩家可以隨時查看確認自己或對方的垃圾箱。 側(行)與列的說明

角色所登場的格子被稱為「場地」。 如上方的場地概貌所示,橫向排列的格子被稱為「側/行」、縱向排列的格子被稱為「列」

比方說黑櫻所配置的格子,是己方左列的AF。(從對手的視角來看,是對方的右列AF) 場地的計數方式為「一個場地」或「一格」。 從玩家的視角來看,遠離自己的側被稱做「前側/行」、靠近自己的側/行被稱做「後側/行」。[2]

使用條件

代價(Cost/コスト)

在遊戲中,角色登場、事件及使用特殊能力等場合,必須支付其卡片上所記載的「使用代價」。

代價(COST)由從手牌中作為支付丟棄的卡中產生。每一枚被丟棄的手卡只能產生與卡片所屬屬性相同的屬性的代價,數量相當於其卡上所記載EX值。 代價只能在卡片使用的同一時點支付。 雖然能夠使用1張以上的卡產生的代價來進行代價支付,但多餘的代價會被捨去。下面用通過一個範例來演示代價的支付方法:

假設目前手牌中有以下5枚卡片

首先我們使用順數第4枚的區域卡「AR-0023 メカオンチ」。該場地卡所需要支付的代價為。

這時,我們從手牌中將順數第二枚的屬性為、EX值為2的「CH-0598 エウリュアレ」作為代價丟棄,成功放置場地卡。

接下來,我們要在已放置了場地的格內讓手牌中最左側的「CH-0404 間桐 櫻」登場。

根據卡上所示,令這個角色登場需要支付,然而我們的手牌中所剩餘的兩枚卡「CH-0597 ステンノ」和「EV-0194 エスコート」的EX值都為2,即是說若我們將這兩張卡作為代價支付的話,能夠產生4點屬性的支付代價,這時,角色登場成功,但多餘的1點支付代價將被捨去,不能夠作為其他卡片的支付代價使用。

※1 關於屬性的代價:

雖然屬性的使用代價可以用任意屬性的代價來支付,然而屬性的卡作為支付時只能提供相當於其EX值的屬性代價。

※2 關於「多屬性」卡:

在Lycee中某些卡的屬性標記內會同時含有1種以上的屬性,例如「CH-1189 遠坂 凜[雪月花宇日]」和「CH-0587 エーデルフェルト姉妹(偽)[月宇] 」。這一類卡在作為代價支付時,可作為其卡上所記載的屬性中的任意一種屬性代價支付。

場地限制

角色在遊戲中登場時,並不是隨意在6個格內任意選擇擺放,而是要依據每個角色自己的「場地限制」來決定登場位置。

每一枚角色卡上都有記載了該角色的可登場位置(參考上方規則說明 1.卡片介紹),角色登場必須選擇規定範圍內的位置登場。

比方說圖例中的角色,能夠登場於中列DF以外的所有場地。還有其他幾個例子如:

表示該角色只能登場在中列的AF。

表示該角色能夠登場在左列與中列的AF和DF,不能登場在右列。

「場地限制」的約束只限制於角色登場的時點。角色在登場之後可以通過諸如基本能力「サイドステップ」等特殊手段移動到包括該角色的場地限制以外的其餘的空閒場地里。

※在遊戲中,根據己方角色之間,己方角色與同列對手角色之間的能力對比關係,將角色佈置在合適的位置上能夠對戰局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3]

遊戲流程

遊戲的勝負判定

對方卡組的剩餘卡片數量為0枚時,遊戲終止,己方獲得這場遊戲的勝利。
——TCG遊戲中少有的把抽光牌組放在優先判定方式的

遊戲的流程

遊戲開始前

雙方玩家在遊戲開始前進行以下準備: 洗切自己的卡組(洗牌)。 從洗切好的卡組上方抽取7枚卡片加入手牌。

※若抽到的7枚卡片中都沒有角色卡,可將手牌公開讓對手確認後,加入卡組洗切,重新再抽7枚卡片,直到有角色卡為止。 用猜拳等方法決定先攻及後攻的順序。

遊戲開始!

由先攻的玩家開始進行回合制的操作,己方回合操作完畢宣佈回合結束後,轉至對方進行回合操作。以上過程在遊戲結束前一直重複。[4]

遊戲回合

每一個回合由以下順序的階段構成:

開始階段

在開始階段里,玩家將按照順序進行以下兩個操作:

重製(ウェイクアップ)

將己方場上已登場的所有角色轉為未行動狀態。(將角色卡相對於玩家縱向擺放)

※玩家也可以根據個人意願決定某個角色不轉為未行動狀態。

抽卡(ウォームアップ)

從己方的卡組抽兩枚卡片加入手牌。

※在先攻的玩家的首回合例外,只能抽一枚卡片。

主要階段

在主要階段里,玩家能夠用手牌中的卡片以及場上已登場的角色進行各種操作。

玩家能夠按照個人意願,在主要階段中以任意順序,任意回數來進行以下操作:

角色的登場

將角色登場(配置)在己方的場地上。 宣言角色登場時,必須指定一個滿足該角色場地限制的場地/格。 每個場地/格內能夠登場的角色最多一名。 同名同姓的角色在己方場內最多只能存在一名。 角色登場時,必須支付該角色所需要的登場代價,並遵守場地限制。 角色在登場時以未行動狀態擺放(縱向相對於玩家)。 該回合內登場的角色在下一個己方回合前不能夠進行「攻擊宣言」和使用「代價為的特殊能力。

但能夠進行除此以外的戰鬥的防禦、支援行為。」

角色特殊能力的使用

使用已登場的己方角色的特殊能力。 只要有足夠的支付代價,玩家能夠任意次數使用角色的特殊能力。 沒有說明使用代價的特殊能力為已被動發揮的特殊能力。(非玩家主動使用,自動處理、強制性的效果) 特殊能力也能夠在對方回合的主要階段中使用。

事件卡的使用

使用己方手牌中具有各種效果的事件卡。

事件卡使用過後即丟棄送入垃圾箱。 事件卡也能夠在對方回合的主要階段中使用。

道具卡的使用

使用己方手牌中的道具卡,將其裝備至雙方場上的指定角色上。

道具卡的擺放為在保證對方能夠看到所裝備的角色的基礎上疊放在對象角色卡上方。 每名角色只能裝備最多一枚道具卡。 己方也可以將道具卡裝備在對方的角色上。

區域卡的使用

使用己方手牌中的區域卡,將其配置至雙方場上的指定場地/格內。

區域卡的擺放為在保證對方能夠看到所配置區域的角色的基礎上疊放在對象角色卡下方。 每個場地/格內只能配置最多一枚區域卡。 己方也可以將區域卡配置在對方的場地/格內。

進行攻擊

操作己方AF內的已登場角色進行攻擊。

關於戰鬥的具體描述請參照下方「規則解說 6.遊戲中的戰鬥」

當玩家決定不再進行卡片操作時,主要階段結束,轉入結束階段。

結束階段

主要階段結束後,即該回合結束。

若此時玩家的手牌數量大於7枚時,必須捨棄多出的卡片,直至手牌數等於7枚。

並且,若場上有任何角色的能力值(AP、DP、SP)因為事件卡或特殊能力等效果發生增減的場合,那些能力值恢復為變化前的數值。

若角色因裝備道具卡或回合結束後仍繼續有效的效果而導致的能力值變化的場合,那些能力值的增減維持不變。[5]

遊戲戰鬥

在己方的回合中,能夠使用角色卡進行戰鬥。整個戰鬥流程按照處理次序分為以下4個環節:

攻擊宣言

只要處於己方回合的準備階段內,玩家隨時可以進行攻擊宣言。

進行攻擊宣言後,玩家必須指定己方場上AF內一名處於「未行動狀態」的角色,這個角色即作為攻擊角色參與這次戰鬥。

戰鬥結束後,攻擊角色變為「已行動狀態/橫置」。

防禦宣言

在對手對己方進行攻擊宣言時,玩家可以進行防禦宣言,這時必須指定一名己方場上DF內的角色作為防禦角色參與這次戰鬥。

能夠防禦對方攻擊的,只有處於與對方攻擊角色同列的己方DF內處於「未行動狀態」的己方角色。

戰鬥結束後,防禦角色變為「已行動狀態/橫置」。 若與與對方攻擊角色同列的己方DF內沒有登場角色的場合,則進行無防禦角色的戰鬥,卡組遭到損傷。 即便與對方攻擊角色同列的己方DF內有登場角色的場合,己方也可以選擇不進行防禦宣言,此時進行無防禦角色的戰鬥,卡組遭到損傷。

支援宣言

在戰鬥流程中,雙方玩家可以通過進行「支援宣言」來進行角色支援、使用事件卡或角色特殊能力等操作。

角色支援

在戰鬥中,玩家可利用參與戰鬥的己方角色的前後左右場地/格內處於「未行動狀態」的其他己方角色為戰鬥角色進行支援。

提供支援的角色的SP值,會為被支援角色提升相應的能力值。根據被支援角色所處的位置,所提升的能力值也不同:

若被支援角色處於AF時,則支援角色的SP值加在被支援角色的AP上;若被支援角色處於DF時,則支援角色的SP值加在被支援角色的DP上。

進行支援宣言後,支援角色變為「已行動狀態/橫置」。 因支援而導致的角色能力值上升只能夠維持到戰鬥結束。 在一個戰鬥流程內玩家可以指定任意數量的角色進行支援。

戰鬥結果

戰鬥的結果依據防禦方是否存在/指定防禦角色,分為以下AB兩種情況:

A.未存在/指定防禦角色的場合

防禦方的玩家的卡組受到損傷,必須從卡組丟棄相當於攻擊角色的AP值數量的卡片。 攻擊角色的AP因特殊能力、事件、道具等情況產生增減的場合,以該角色原本的AP值進行計算。

B.存在/指定防禦角色的場合

將參與戰鬥的己方角色的AP與對方角色的DP進行比較,若對方角色的DP低於己方角色的AP時,對方角色被打倒(Down/ダウン)。 由於參戰雙方角色的AP值與DP值都要進行互相對比,因此存在兩名角色都被打倒(相殺)或者攻擊角色被防禦角色打倒(反擊)的情況。下面用通過一個範例來演示戰鬥中的各種情況:

在一次戰鬥流程中,對戰雙方在同一列上共存在以下卡片:

攻擊方(左側)指定「CH-0587 エーデルフェルト姉妹(偽)」(AP 3 /DP 3)進行攻擊宣言,此時根據防禦方所採取的行動不同有以下幾種情況:

防禦方指定己方DF內的「CH-0598 エウリュアレ」(AP 1/DP 2)進行防禦宣言。 雙方均不使用任何角色支援、特殊能力及事件卡 根據計算:

DP 2(エウリュアレ)< AP 3(エーデルフェルト姉妹(偽))—エウリュアレ被打倒。 雙方均不使用任何角色支援、特殊能力及事件卡 防禦方從卡組上方將3枚卡片捨棄送去垃圾箱。c.有角色參與支援的場合 攻擊方指定己方AF內的「CH-0587 エーデルフェルト姉妹(偽)」。

ステンノ的SP值加入エウリュアレ的DP值(2+2=4)。 根據計算:

DP 4(2+2)(エウリュアレ)> AP 3(エーデルフェルト姉妹(偽))—エウリュアレ不會被打倒。[6]

轉換

轉換(Conversion/コンバージョン)

從TYPE-MOON系列開始,引入了一個新的效果處理——「轉換(Conversion/コンバージョン)」

標誌為角色卡的能力框內以橘紅色的文字「コンバージョン:XXX」(XXX為對應角色名):

記述有「轉換」的角色,是能夠與對應的己方場上的角色進行交換而登場的特殊角色。

這類角色多數是角色名不同,但屬於作品中同一個人物的角色。例如「CH-0614 G秋葉」相對於「遠野秋葉」、「CH-0612 黑櫻」相對於「間桐櫻」等等。 「轉換角色」登場時,記述在該轉換角色上的那名角色回到持有者手牌,轉換角色作為其替代登場。 「轉換角色」只能登場於滿足自身場地限制,並且與場上構成轉換的角色相同的場地/格內。 進行「轉換角色」的登場宣言時,對方玩家不能進行對應宣言。追加事項 構成轉換的角色不在己方場上登場的場合,「轉換角色」不能登場。 「轉換角色」不能作為構成轉換的角色。 構成轉換的角色的卡片名必須為人物的原名。(例如「任命(霧島佳乃)」這樣的卡片名變化則不能視作構成轉換的角色。) 「轉換角色」在登場後,名字視為與其構成轉換的角色同名同姓。 「轉換角色」的登場處理與普通角色的登場處理相同。


註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