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帝国时代II:萨拉森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Aoe fuchs.png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帝国时代系列条目☆Wololo~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祝您在萌娘百科度过愉快的时光。
在7世纪,阿拉伯的沙漠游牧部落聚集在一位拥有超凡魅力的先知周围,创建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影响依然深远和充满活力的宗教之一。 带领迅速的骑兵和坚韧的骆驼从伊比利亚征服至印度,建造强大的海军四处航行,并培养大量学者和宗教思想。 您那训练有素的马穆鲁克,那令人恐惧和无所畏惧的战士,是仅有的足以阻止可怕的蒙古部落前进的战士!
——游戏内说明书

萨拉森人是《帝国时代II》原版就登场的中东文明,专注骑兵和海军。

简介

“Saracen”一词的词源有争议,并且在不同时期的含义不同。 最贴合游戏里的名词是中世纪欧洲称呼阿拉伯人的别名。 萨拉森人的最开始的重要国家是加萨尼王国(Ghassanid)和拉赫姆王国(Lakhmids),它们分别是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代理国。 在7世纪,从伊斯兰教的兴起和正统哈里发战役之后,萨拉森人就成为了西亚和北非的主导力量

在倭马亚和阿拔斯哈里发的统治下,萨拉森人极大地扩展了其领土。 在那段时间里,他们缔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比罗马还大,直到蒙古入侵之前,它都无法被其他国家比拟。 在萨拉丁战役中,萨拉森人则是代表中世纪的埃及,特别是阿尤布苏丹国。 因此,他们的游戏内风格设计似乎是来自不同时期的各个阿拉伯群体的融合

他们位于世界的十字路口,因伊斯兰崛起并开始阿拉伯征服而闻名。 为了反映他们作为强大的沙漠文明并建立世界最主要的宗教之一的成就,他们的独特科技可以让他们的僧侣和骆驼部队受益。 他们还重视海军,抵御拜占庭人的袭击从而保护自己的海岸,这体现在海军的奖励上,使他们的舰队拥有更高的发射速度,同时他们也有最优秀的运输船,具有更高的生命值和更大的运载能力

萨拉森人还是活跃的商人,得益于他们位于世界的十字路口,因此他们的市场更便宜,而且商品交易费用仅为5%,而不是30%(以其他文明的费用为准)

特性

特有单位

马穆鲁克

  • 拥有射程的近战骑兵,对其他骑兵有攻击力加成

马穆鲁克最早是由阿拉伯诸国所雇佣的战士,来源大多是被抓的奴隶。因为在最初的伊斯兰教义中,穆斯林是不能和穆斯林交战的。但这些奴隶雇佣军并不受这样的禁令限制,而他们没有政治背景更是受哈里发的青睐。所以他们的忠诚度基本上都是得到肯定的。马穆鲁克训练有素、干劲十足。埃及的马穆鲁克军队就曾于叙利亚战胜蒙古人,将蒙古铁骑挡在非洲之外。在接下来的历史中马穆鲁克一度反抗他们的阿拉伯统治者,获得自己的治权一直到18世纪。

特有科技

  • 城堡时代:清真学堂 (Madrasah)

僧侣死后返还33%的训练费用

"Madrasah"在阿拉伯语中是指“学校”之意。历史上,穆斯林学塾是伊斯兰的宗教与教育机构,年轻的穆斯林学子在学塾中习得教义以及部分科研知识。这是伊斯兰教在统治区内的神权体系。更是穆斯林“神学院”的前身

《帝国时代II:决定版》61321号更新后该科技被淘汰

  • 帝王时代:狂热行为 (Zealotry)

骆驼部队生命值+30

伊斯兰军队的最大优势就是他们对于信仰的绝对信心。这种强大的信仰力量让他们得以克服天生的恐惧心理,在面对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强大敌人时也毫不畏惧。而在历史上,他们往往得以借此克敌制胜,尽管在数量或是战备不如敌手的情况下。这特质至今仍然没有因为时间而改变

《帝国时代II:决定版》61321号更新后该科技调整为城堡时代特色科技,效果变为骆驼部队生命值+20

  • 帝王时代(61321号更新后):配重 (Counterweight)

巨型投石机和投石车系攻击力+15%

原始的牵引式巨型投石机在6世纪的中国被发明出来,传入欧洲后很快得到了大量应用,在11世纪的十字军东征期间,中东地区开始出现改进型的配重式巨型投石机,这种巨型投石机可以发射更加巨大而致命的石块,蒙古人西征的时候雇佣了穆斯林工匠制造了这些更先进的巨型投石机逆流回中国,在襄阳战争中表现出色

文明加成

  • 市场交易花费只有5%
  • 市场只需要花费75木材
  • 运输船两倍生命值,运输量+5
  • 箭船攻击间隔-20%
  • 在封建/城堡/帝王时代,靶场的单位(掷矛手除外)对普通建筑+1/+2/+3攻击

团队加成

  • 步弓兵对建筑附加2伤害

世界奇观

萨迈拉大清真寺

萨迈拉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Samarra):

西元852年由阿拔斯王朝的穆塔瓦基勒(Al-Mutawakkil)哈里发所建立。坐落在伊拉克境内的底格里斯河东岸。螺旋状的宣礼塔是其著名外观,同时也是现代伊拉克纸币上的特色建筑

语音

游戏里的部队说阿拉伯语,和大多数语言不同的地方在于,阿拉伯语对同一个名词有严格的男女区分,因此村民们都有两种配音,一种是男性版本,一种是女性版本。

阿拉伯语包含了几个方言,如马耳他方言(Malti)和埃及方言(Masrei)。

有些日本配音演员也擅长阿拉伯语,比如菲鲁兹·蓝(Ai Fairouz/Ai Fairuz)。

村民

  • 选择1 Na'am? (نعم؟) - 是?
  • 女性选择2 Mosta'edaton (مستعدةٌ) - 准备就绪
  • 男性选择2 Ahlaan (أهلا) - 你好
  • 女性选择3 Amron? (امرٌ؟) - 请下命令?
  • 男性选择3 Mosta'edon (مستعدٌ) - 准备就绪
  • 男性选择4 Amron? (امرٌ؟) - 请下命令?
  • 移动1 Hassanan (حسناً) - 好
  • 移动2 Na'am (نعم) - 是
  • 移动3 Saheeh (صحيح) - 正确
  • 移动4 Sa af'al (سأفعل) - 我会完成它
  • 女性建造 Banna'aton (بناءةٌ) - 建筑工
  • 男性建造 Banna'on (بناءٌ) - 建筑工
  • 女性伐木 Hattabaton (حطابةٌ) - 伐木工
  • 男性伐木 Hattabon (حطاب) - 伐木工
  • 女性农场 Mozaare'aton (مزارعةٌ) - 农民
  • 男性农场 Muzare'on (مُزارعٌ) - 农民
  • 女性渔获 Sayyadato samak (صيادة سمك) - 渔民
  • 男性渔获 Sayyad samak (صيادُ سمك) - 渔民
  • 女性觅食 Bahithaton aan el taam (باحثةٌ عن الطعام) - 食物搜寻者
  • 男性觅食 Bahithon aan el taam (باحثٌ عن الطَََعامِ) - 食物搜寻者
  • 女性狩猎 Sayyadaton (صيادةٌ) - 猎人
  • 男性狩猎 Sayyadon (صياد) - 猎人
  • 女性开矿 Amelato manjam (عًامِلةُ منجم) - 开矿工
  • 男性开矿 Amelo manjam (عامِلُ مَنجم) - 开矿工
  • 女性修理 Morammemmaton (مرمََمةٌ) - 修理工
  • 男性修理 Morammemon (مرمََمٌ) - 修理工

军事单位

  • 选择1 Na'am? (نعم؟) - 是?
  • 选择2 Mosta'ed (مستعد) - 我准备就绪
  • 选择3 Amrok (أمرك) - 您的命令是?
  • 移动1 Na'am (نعم) - 是
  • 移动2 Sa af'al (سأفعل) - 我会完成它
  • 移动3 Hassanan (حسناً) - 好
  • 攻击1 Hojoom! (!هجوم) - 攻击!
  • 攻击2 Al quetal! (!القتال) - 我们上!
  • 攻击3 Na'am! (!نعم) - 是
  • 攻击4 Al hojoom! (!الهجوم) - 我们攻击!

僧侣

  • 选择1 Na'am? (نعم؟) - 是?
  • 选择2 Ahlaan (أهلا) - 你好
  • 移动1 Hassanan (حسناً) - 好
  • 移动2 Na'am (نعم) - 是
  • 移动3 Saheeh (صحيح) - 正确
  • 移动4 Sa af'al (سأفعل) - 我会完成它

国王

  • 选择1 Na'am? (نعم؟) - 是?
  • 选择2 Ahlaan (أهلا) - 你好
  • 选择3 Mosta'edon (مستعدٌ) - 准备就绪
  • 选择4 Amron? (امرٌ؟) - 请下命令?
  • 移动1 Hassanan (حسناً) - 好
  • 移动2 Na'am (نعم) - 是
  • 移动3 Saheeh (صحيح) - 正确
  • 移动4 Sa af'al (سأفعل) - 我会完成它

AI玩家名

  • 穆阿台绥姆(Al-Mu'tasim;المعتصم):阿拔斯王朝第八位哈里发,统治时期为833年直到842年去世
  • 伊玛德丁·赞吉(Atabeg Zangi;أتابك زنكي):统治摩苏尔、阿勒颇、哈玛、埃德萨的乌古斯突厥人,缔造了同名的赞吉王朝
  • 拜巴尔斯(Baibars;بيبرس):马穆鲁克巴赫里王朝第四个苏丹,库曼人,他是使法国的路易九世发动的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失败的埃及指挥官之一,在1260年的艾因·贾鲁战役中*率领埃及先锋队挫败了蒙古人,被认为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决定版文本错误地翻译成贝巴人,这里进行修正
  • 阿布·伯克尔哈里发(Caliph Abu Bekr;خَلِيْفَة أَبُو بَكْر):一位高级圣伴(sahabi),通过他的女儿阿伊沙成为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岳父,632-634年成为穆罕默德死后第一位穆斯林正统哈里发
  • 阿尔穆伊兹哈里发(Caliph al-Muizz;خَلِيْفَة المعز):第四个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第十四位伊斯玛仪伊玛目,统治期953-975
  • 穆阿维叶一世哈里发(Caliph Muawiyah I;خَلِيْفَة معاوية):倭马亚王朝创始人兼首任哈里发
  • 哈立德·本·瓦利德(General Khalid;خالد بن):哈立德将军,穆罕默德的圣伴,以军事战术和才华闻名,领导默罕默德麾下以及正统哈里发直接继承人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本·赫塔卜的麦地那部队
  • 夕库将军(General Shirkuh;شيركوه):库尔德军事指挥官,萨拉丁的叔叔,他在埃及的军事和外交的努力是使得阿尤布家族在这个地方发迹的原因
  • 嘉拉温(Kala'un;قلاوون):第七位巴赫里马穆鲁克苏丹,在1279到1290年统治埃及
  • 卡布卡(Kerboga;كربغا):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摩苏尔的阿塔贝格,他是一名有名的战士。1095年他服务于阿拔斯哈里发穆斯塔齐尔,试图再次征服阿勒颇
  • 努尔丁(Nur-ed-din;نور الدين):统治塞尔柱帝国叙利亚行省的乌古斯突厥赞吉王朝的成员,1146年至1174年在位
  • 萨拉丁(Saladin;صلاح الدين):埃及和叙利亚第一个苏丹王,阿尤布王朝的创始人。萨拉丁是库尔德族逊尼派穆斯林,并且主持了针对黎凡特的十字军国家的军事行动。在他国家鼎盛时期,领土包括埃及、叙利亚、上美索不达米亚、汉志、也门和北非其他部分地区

游戏内介绍

萨拉森的原来意义,系指从今天的叙利亚到沙特阿拉伯之间的沙漠牧民,广义上则指中世纪所有的阿拉伯人。这些沙漠牧民突然在第七世纪兴起,并在一百五十年之间就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帝国。他们的征服行动因信仰和高度的斗志所激发。他们在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诲带引之下,意图改变全世界的宗教和政治版图

到了 613 年,先知穆罕默德四处宣扬名为伊斯兰的新宗教。由于在家乡城市麦加不受重视,穆罕默德于是来到麦地那,并在当地建立一支强大的追随者队伍,然后返回攻击和占领麦加。632 年穆罕默德辞世,其教义被收集成可兰经,被奉为伊斯兰的圣经。在 634 年,他的追随者以圣战之名展开一场护教战争。短短五年之间,他们在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横行无阻。由于对犹太人和基督徒加以宽容,他们的征服之举并未受到太多阻力,因为这些族群在拜占庭的统治之下一直不断受到迫害

从北非往西和波斯往东等地在随后的六十年间陆续沦陷于伊斯兰之手。在第八世纪早期,来自丹吉尔的萨拉森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征服了自罗马帝国衰落后即成立的西哥特王国。在亚洲,他们从拜占庭人手上攻占小亚细亚,并以海,陆两路夹攻,意图攻夺君士坦丁堡。所幸,这个城市靠巨大的城墙阻挡了陆上进攻,而萨拉森的舰队也被打败。在西欧,法兰克的查理马特于 732 年在普瓦捷一地抵挡萨拉森人的攻势,保住了今天的法国地区

受挫于西方后,伊斯兰的武力转向东方。750 年,他们征服了印度河和印度北边的中亚地区,一直到中国的边缘

在 656 年,回教世界陷入内战而分为两派︰逊尼派和什叶派。他们有几个不同的地方,包括谁应该是哈里发 (穆罕默德的继承人) 和对可兰经的解释。六十年战争的结果导致伊斯兰国家分裂成几个部份,部份地区 (伊比利亚半岛) 由逊尼派统治,而其他地区 (埃及,今天的伊拉克) 由什叶派来统治。之后,这些地区都各自成为新的伊斯兰国家

在中世纪初期,回教的西班牙发展成为重要的欧洲国家之一。在这里,穆斯林教徒、犹太人和基督徒相处融洽,一个灿烂的文化也在这个多元的环境下发展出来,艺术,建筑和学术的发展逐渐成熟。可是到了 1000 年,回教的西班牙分裂成几个敌对的派别。这场内战让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这两个很小的基督教国家趁机崛起,并且逐步征服伊比利亚半岛 (收复失地运动),直到 1492 年完成统合

在十一世纪初期,小亚细亚和中东被伊斯兰的土耳其征服。土耳其人对往巴勒斯坦的基督教朝圣者不假宽容,所以在这个地区旅行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为了回应拜占庭的求援,欧洲发动了一连串的十字军东征,打算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回巴勒斯坦。在第一次的十字军东征里,该地区的独立回教国家失去了巴勒斯坦和地中海的东部沿岸。在十二世纪的后半期,伟大的萨拉森领袖萨拉丁成功统一了埃及、叙利亚和一些小国,并重新夺回耶路撒冷

中世纪之后,伊斯兰国家仍然保持独立,最后发展成今天在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然而,当欧洲国家在十五,十六世纪时打开通往亚洲的贸易路线,打破伊斯兰教徒垄断的局面之后,这些国家的经济也就开始衰落

文明简史

从游牧部落到帝国

6世纪以前的阿拉伯半岛是贫脊而且荒芜的,夹在东罗马与波斯两大帝国中间的模糊地带,生存其上的是被称为“贝都因人”的沙漠牧民。由于两大帝国长年交战,导致商队不得不往南改道通过阿拉伯,于是地处商业中继站的麦加城便因此得到繁荣的契机

7世纪初,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开始了伊斯兰的影响。随着穆罕默德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麦加的统治者奥米亚家族遂开始追杀穆罕默德,先知被迫逃往另一座城市发展,那就是麦地那。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一系列的伊斯兰国策与律法,让麦地那迅速强盛起来。而穆罕默德便于630年兵临麦加,将其降伏,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也纷纷归顺强大的麦地那。一个伊斯兰的联合政治体便在半岛上出现

神权共和时期

顾名思义,这段时期除了伊斯兰文化特有的政教合一特色之外,还多了共和的选举成分在。由于穆罕默德死后,他所统合的阿拉伯各部落很快又陷入了分崩离析,为了解决这一状况,选出“真主使者继承人”变成了各部落统治者的首要之务,那就是“哈里发”选举

而哈里发推举成功的解决了分崩离析的危机,四任哈里发在位期间是伊斯兰帝国最团结的时刻。阿拉伯人开始对外扩张,建立起一个西起伊朗高原、东至北非的帝国。“圣战”不仅成为快速扩张的巨大动机,阿拉伯人还充分的在战场上运用骆驼,创造了具有高实用性与民族风格的独特战术

倭马亚王朝

神权共和时期因为661年什叶派(激进)与逊尼派(温和)的争端而终结,倭马亚家族将哈里发继承权从选举改为世袭,开始了倭马亚王朝。倭马亚王朝普遍被视为伊斯兰帝国的奠基者。在内政上,倭马亚王朝推行官方语言与各种基本制度建设、在军事上则开启了新的一波圣战高峰,他们将东方疆域深入中亚、与中国大唐相望、在西方则跨越直布罗陀海峡,入主伊比利半岛将西哥德王国消灭。成为人类文明第五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然而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只持续到750年,他们扩张有余,却无力有效弹压内部的势力。基本教义派的什叶派穆斯林很快地就整合了反倭马亚的势力,推翻了他们的统治。倭马亚王朝的残余只剩下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一些北非穆斯林王国残存到11世纪前期

阿巴斯王朝

推翻倭马亚王朝的阿拔斯王朝迎来伊斯兰帝国的百年盛世,首都巴格达成为当代最繁华的国际城市之一,与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而科技和商业上的发展更是为伊斯兰世界带来进步与繁华。由于服色旗帜尚黑,所以在中国典籍中又被称为“黑衣大食”。军事上的成就也同时带起了东西文化交流(怛罗斯之役击败唐军将造纸术西传便是一例。)

阿巴斯王朝繁荣两百年后,国势逐渐走下坡。在9世纪末,由于宗教和政经压迫导致人民起义频繁发生,军事分封也导致了接下来两世纪军阀割据的局面

10世纪,帝国四分五裂。什叶派支系在北非建立新的政治体:法蒂玛王朝,由于服色旗帜尚绿,所以被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后来入主埃及;而原本伊比利亚半岛的倭马亚贵族则依然效忠于已经不复存在的倭马亚王朝,被称为“白衣大食”。而新的外敌出现更让伊斯兰帝国雪上加霜

覆灭与再生

崛起于中亚的塞尔柱土耳其人是新的外敌,他们入主巴格达,控制了哈里发。将国内实权掌握在土耳其苏丹手中。但由于塞尔柱土耳其对于宗教的宽容态度,并未激起太大的反抗势力。国内主要的动荡大多仍然是人民反抗经济压榨的起义行为。

11世纪末,十字军浩浩荡荡地发起东征。从伊斯兰帝国手中夺取了不少地中海东岸的疆域。他们也在十字军战士口中被称为“萨拉森人”。此时,位于非洲的法提玛王朝重臣,萨拉丁发起政变取得了实权,取而代之建立起阿尤布王朝,穆斯林在萨拉丁的领导下对抗十字军。而萨拉丁更于1187年从十字军手中夺回耶路撒冷,这让他普遍在后世被视为伊斯兰与埃及的传奇民族英雄。

13世纪的蒙古铁蹄踏破巴格达,将这个摇摇欲坠的古老穆斯林帝国给彻底消灭。穆斯林一直到16世纪初期才由奥斯曼帝国所振兴。

轶事

  • 萨拉森人是可以研发全部征服者版本中引入的全部七种技术的两个文明之一,另一个是马扎尔人
  • 萨拉森人的文明图标基于伊斯兰符号八角星(Rub el Hizb),黑色背景代表阿巴斯哈里发
  • 决定版的萨拉森UI下方的图案是塔斯米亚(at-tasmīyyah)圆形书法形式
  • HD版的萨拉森UI下方的图案是阿拉伯神话里面支撑地球的巨鱼巴哈姆特(Bahamut)
  • 萨拉森一词是中世纪欧洲人对阿拉伯人的称呼,词源可能是来自于闪族语的词根srq “偷,抢,掠夺”、SRQ “东”+šrkt “部落,联盟”或者阿拉伯语的sariqīn(سارقين)“小偷,掠夺者,掠夺者”;阿拉伯一词则是不明其正确的来源
    • 哈木丹尼认为阿拉伯一词来自于美索不达米亚人对他们的称呼“Gharab”,意思是西方人,因为阿拉伯在两河流域以西,这个词传入阿拉伯人之后逐渐变成了现在的Arab一词
    • 麦斯欧迪认为,阿拉伯最初是指以色列南方的阿拉伯谷的以实玛利后裔,在圣经词源中,“Arab”和希伯来语Arvi都来自于用来描述贝都因人起源于沙漠的词汇中(Arava,旷野)
    • 词根ʿ-r-b在闪族语言有着“西,日落,沙漠,混合,商人和乌鸦”等可能出现的含义,也有可能是来自于置换后的词根ʿ-B-R“四处游荡”(阿拉伯语“横跨”),用来形容阿拉伯人的游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