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帝国时代II:印度/印度斯坦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Aoe fuchs.png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帝国时代系列条目☆Wololo~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祝您在萌娘百科度过愉快的时光。
探索整个亚洲最具文化活力和令人垂涎的地区之一!在富饶的印度次大陆,无数的战争在这片千国之地日复一日地循环着。指挥数以万计的致命的骆驼和坚固的大象射手驱逐您家园的入侵者,赢取您必有的繁荣,但您的帝国和事迹将经受时间的考验。
——印度文明在决定版初发售时游戏内说明书
在抵御外来入侵的同时,宣称那多样化民族聚集的土地以及获利丰厚的贸易路线的所有权——或者自身也成为入侵者的一部分,印度斯坦的独特部队是古拉姆长矛兵,擅长对抗大量弓箭手的重装步兵,以及帝王骆驼兵,强大的重装骆驼兵的独特升级。
——印度斯坦文明在《印度王朝》游戏内说明书

印度是《帝国时代II》登场的南亚(蛮王崛起前为中东)文明,登场于资料片《失落帝国》,基于位于印度次大陆的中世纪印度和莫卧儿印度,专注于骆驼骑兵和火药单位。

在《帝国时代II:决定版》的DLC《印度王朝》中,印度文明的一些特性被修改,成为新的印度斯坦文明。拥有了新的文明徽章、独特单位和独特建筑。

简介

印度

印度是存在了数千年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世纪印度也受到伊斯兰教传入的影响。印度军队历来依靠大象,因此为了描述这一点,他们将骑象射手作为独特单位。中世纪印度北部还引入了骆驼作为其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还对重装骆驼骑兵进行了独特升级,使其可以升级为帝王骆驼骑兵,他们的团队奖励也强化了骆驼骑兵,使他们对建筑物有额外的攻击加成的同时获得更强的护甲。

中世纪的印度是一个高度先进的文明,他们从中国人和撒拉逊人那里学到了火药的秘密,因此为了反映这一点,他们的火枪手比其他文明更强大,帝王时代独有技术印度火铳使得他们的火枪手射程增强。印度王国非常富裕,通过城堡时代的独特技术“苏丹王”让所有黄金收入(包括圣物和贸易)增加10%来体现这一点。

捕鱼是印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的渔民工作效率更高,收获的食物更多。 由于几个世纪以来人口的稳定增长,所以印度人随着文明的发展村民的成本会越来越便宜。

印度斯坦

游戏里的印度斯坦基于多个波斯化印度王朝例如莫卧儿帝国、伽色尼王朝、德里苏丹国和古尔王朝,涵盖了大量的民族例如旁遮普人、普什图人等

他们专注于骆驼骑兵和火药单位,印度斯坦人无法使用骑士,但是他们可以把骆驼兵升级到帝王级别,配合文明加成使得他们的肉搏能力可以达到其他文明的强力重装骑兵水平,同时他们拥有独特部队古拉姆,这是一种机动性极强的高远防步兵部队,极其善于对付远程部队,为帝王骆驼对射手弱势的弱点做掩护,印度斯坦作为南亚四大文明之一,他们是唯一一个没有象兵和骑象射手的,但是他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使用骑射手的南亚文明

中世纪的印度是一个高度先进的文明,他们从中国人和萨拉森人那里学到了火药的秘密,因此为了反映这一点,他们的火枪手比其他文明更强大,帝王时代独有技术印度火铳使得他们的火枪手射程增强。印度王国非常富裕,通过城堡时代的独特技术“苏丹王”(现在的大干路)让所有黄金收入(包括圣物和贸易)增加10%来体现这一点,同时他们可以建造独特的商队旅馆,这是一种可以加速并且治疗商队的独特建筑物,使得他们在缺乏黄金的后期游戏里获得更加强韧的战斗力

特性

特有单位

骑象射手

  • 拥有极高耐久度的远程射手,《印度王朝》后以通用单位训练

古印度人是最早驯养大象的文明,大约在4000年前就已经在印度河流域出现,用以农业。大象最早是在公元前1100年投入战场,并在一些梵语歌谣中被提起。他们用来践踏敌军,或是用弓箭、投矛居高临下歼灭敌人。而象群的高护甲让他们不易在战场上受伤。

古拉姆

  • 使用长矛刺穿多个目标的长矛兵

Ghulam在阿拉伯语的意思是“仆人”,指的是历史上侍奉多个穆斯林王朝例如黑衣大食王朝、萨法维王朝、奥斯曼帝国的奴隶性质的士兵,在莫卧儿帝国时期也可以看到他们活跃在印度的身影

帝王骆驼骑兵

  • 由重装骆驼骑兵升级,拥有更高战斗力的骆驼骑兵

骆驼骑兵是沙漠作战史上的常见元素,因为骆驼的高度适应性。他们在干旱无水的环境比起马匹更适合作战。而且骆驼的气味也能让马匹感到戒慎恐惧,所以在历史上又是有效的骑兵武器。而在印度德干高原的干旱环境中,他们对于骆驼骑兵的运用更是广泛。

特有建筑

商队旅馆

  • 提供10格内商队加速和治疗光环

Caravanserai是古代贸易路线上提供给长途跋涉的商人住宿的旅馆,它在古代历史上的商业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以及横跨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大干路都可以看到这种旅馆的踪影

特有科技

  • 城堡时代:大干路(印度王朝DLC前名为“苏丹王”)

所有黄金收集速度+10%

大干道是一条连接中亚地区和印度次大陆的亚洲最古老的主要干道之一,全长3670千米,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于前3世纪修筑了纵贯古代北印度的高速公路其后继者阿育王也对该道路进行了修筑,几个世纪以来,这条公路一直是该次大陆的主要贸易路线之一

12世纪末北方的伊斯兰政权入主北印度,带来伊斯兰文化。其统治者被称为苏丹,是以这段时间的政权又被称为“德里苏丹国”。苏丹治下的北印度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游戏为了反映此史实,将其以特殊科技的方式呈现,并设定为提升经济实力内容。

  • 帝王时代:印度火铳

火枪手射程+2

“Shatagni”出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意思是足以毁灭百人的大焰。根据史诗内容,是一种八轮重型火炮。游戏中为了凸显此文化意涵,遂用以增强火枪手的射程。

文明加成

  • 渔夫工作效率+10%(印度王朝DLC后被取缔)
  • 村民在黑暗/封建/城堡/帝王时代便宜10%/15%/20%/25%
  • 骆驼骑兵攻击速度+20%
  • 火药部队近战护甲和远程护甲均+1
  • 所有马厩部队在城堡时代远程护甲+1,在帝王时代远程护甲再+1
    (印度王朝DLC后被取缔,重新拥有了铁匠铺骑兵钢甲科技作为补偿)
  • 帝王时代可建造商队旅馆

团队加成

  • 骆驼骑兵和轻骑兵对一般建筑攻击力+2

世界奇观

胡马雍陵

失落帝国~非洲王国:古尔墓庙
蛮王崛起~公爵的崛起: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庙 (Brihadeeswarar Temple)
印度王朝:胡马雍陵 (Humayun's Tomb)

建于1570年,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东南郊亚穆纳河畔。此陵是莫卧儿帝国创始人巴布尔之子,帝国第二代君主胡马雍及其皇妃的陵墓。胡马雍陵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并为印度第一座花园陵寝

语音

《被遗忘的帝国》版本中,印度人的语音直接使用《帝国时代III》的同名民族的语音,所以会出现不合时宜的词语,例如村民的“Hello”

非洲王国版本印度人有了新的配音,使用印地语。将“Hello”改成了“Namaste”。

村民

  • 选择1 Haan? (हाँ?) - 什么?
  • 选择2 Namaste (नमस्ते) - 你好
  • 选择3 Main taiyar hoon (मैं तैयार हूँ) - 准备就绪
  • 选择4 Aadesh? (आदेश?) - 命令是?
  • 移动1 Haan (हाँ) - 是
  • 女性移动2 Samajh gaī (समझ गई) - 明白
  • 男性移动2 Samajh gayā 明白
  • 女性移动3 Karūṅgī (करूँगी) - 我会做
  • 男性移动3 Karūṅgā (करूँगा) - 我会做
  • 移动4 Turant (तुरंत) - 马上
  • 移动5 Hamla! (हमला) – 攻击!(可能是在被遗忘的帝国版本时期直接使用帝国时代3的配音产生的bug,因为这个音效是攻击时才会播放的,决定版后来修复了此问题)
  • 建造 Nirmaata (निर्माता) - 建筑工
  • 伐木 Lakadhara (लकड़हारा) - 伐木工
  • 农场 Kisaan (किसान) - 农民
  • 渔获 Machhua (मछुआ) - 渔夫
  • 女性觅食 Kisaan (किसान) - 农民
  • 男性觅食 Chaara khojne vaala (चारा खोजने वाला) - 觅食者
  • 狩猎 Shikaaree (शिकारी) - 猎人
  • 开矿 Khanik (खनिक) - 矿工
  • 修理 Mistree (मिस्त्री) - 修理者

军事单位

  • 选择1 Haan (हाँ) - 是
  • 选择2 Aapkee seva mein (आपकी सेवा में) - 为您服务
  • 选择3 Aadesh? (आदेश?) - 命令是?
  • 移动1 Samajh gayā (समझ गया) - 明白了
  • 移动2 Main chal raha hoon (मैं चल रहा हूँ) - 我正在走
  • 移动3 Jee Shreemaan (जी श्रीमान) - 遵命
  • 攻击1 Aakraman! (आक्रमण.) – 攻击!
  • 攻击2 Aage bado! (आगे बढ़ो.) - 进军!
  • 攻击3 Hamla! (हमला.) – 攻击!
  • 攻击4 Main karoonga! (मैं करूँगा.) – 我要上了! (没有被使用)

僧侣

  • 选择1 Haan? (हाँ?) - 是?
  • 选择2 Aadesh? (आदेश?) - 命令是?
  • 选择3 Aapkee seva mein (आपकी सेवा में) - 为您服务
  • 选择4 Bhagvan ke naam pe. (भगवन के नाम पे) – 以神之名(没有被使用)
  • 移动1 Main chal raha hoon (मैं चल रहा हूँ) - 我正在走
  • 移动2 Haan (हाँ) - 是
  • 移动3 Samajh gaya (समझ गया) - 明白
  • 移动4 Turant (तुरंत) - 马上(没有被使用)

国王

  • 选择1 Yaha tum jao (यहा तुम जाओ) – 干得好啊
  • 选择2 Tumhe kya chaahie? (तुम्हे क्या चाहिए?) - 你想干什么?
  • 选择3 Mujhe kyon chidh rahe ho? (मुझे क्यों चिढ़ रहे हो) – 你为何打扰我?
  • 选择4 Soochna dena (सूचना देना) – 献上情报吧(没有被使用)
  • 移动1 Tum jo bhee puchhoge, main vo karoonga (तुम जो भी पूछोगे, मैं वो करूंगा) – 我会根据你所说的那样做
  • 移动2 Meree krpa se (मेरी कृपा से) – 以我的名义
  • 移动3 Jaisa aapne nivedan kya (जैसा आपने निवेदन क्या) – 如你所吩咐的

AI玩家名

  • 阿克巴大帝(Akbar;अकबर):通常称阿克巴一世或阿克巴,是莫卧儿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于1556年至1605年在位
  • 巴布尔(Babur;بابر):本名查希尔丁·穆罕默德(Ẓahīr-ud-Dīn Muhammad),中亚入侵者,经过数次折戟后,最后成功地在印度次大陆缔造了莫卧儿王朝,成为莫卧儿第一个皇帝
  • 旃陀罗笈多二世(Chandragupta II;चन्द्रगुप्त):也以称号超日王(Vikramaditya;विक्रमादित्य)而闻名,是印度北部笈多帝国最强大的皇帝之一
  • 胡马雍(Humayun;हुमायूं):莫卧儿帝国的第二位皇帝,他于1531年至1540年和1555年至1556年统治着现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部分地区
  • 伊勒图特米什(Iltutmish;इल्तुतमिश):德里苏丹国的第三位统治者,属于马穆鲁克王朝,伊勒图特米什巩固了印度次大陆上苏丹国的地位
  • 曼辛格一世(Man Singh I;राजा मान सिंह):安珀的拉杰普特罗阇(Raja),一个日后在被拉杰布达纳称为斋浦尔的国家的国王。他是深受莫卧儿皇帝阿克巴信赖的将军,他被皇帝提名为Navaratnas中的一位,或称之为宫廷的九宝石中的一位
  • 吉亚斯丁(Sultan Balban;सुल्तान बलबन):吉亚斯-乌德-丁·巴勒班,马穆鲁克王朝的第九个苏丹,于1266–1287年统治德里
  • 阿拉乌丁·卡尔吉(Sultan Ala-ud-din Khilji;علاءالدین خلجی):印度次大陆的德里苏丹国卡吉尔王朝的第二位也是最强大的统治者
  • 曷利沙·伐弹那(Harsha Vardhana;हर्षवर्धन):约590年到647年,统治印度北部的印度皇帝,在曷利沙权力巅峰时期他几乎统一了整个北印度,使得印度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之一,大量商人、学者和僧侣聚集到他的都城,来自中国的玄奘就是其中一位,除了来自中国的记载外,梵语诗人巴纳巴塔也写了一篇关于他的传记名为戒日王的一生(Harshacharita)
  • 巴帕·拉瓦尔(Bappa Rawal;बप्पा रावल):又译巴帕拉瓦,印度拉杰斯坦邦麦沃尔地区的半传说统治者,游吟诗人流传的编年史提到他是拉吉普特古希罗家族的一员,有些说法说他是他王朝的创始人。几位历史学家已将他确定为卡拉和卓(Kalabhoja),古希罗家族在麦沃尔的分家的一位统治者。
  • 苏布克特勤(Sabuktigin):也被称为阿布·曼苏尔·纳西尔·阿尔丁·苏布特克勤(Abu Mansur Nasir al-Din Sabuktigin ;ابو منصور سبکتین),伽色尼王朝的创始人(977年-997年)
  • 穆罕默德·古尔(Muhammad Ghori;محمد غوری):古尔帝国的苏丹,和他的兄弟吉亚斯丁·穆罕默德一起在1173到1202年统治国家,1202至1206则是成为国家的唯一统治者,原波斯AI君主。
  • 库特布丁·艾伊拜克(Qutb al-Din Aibak;قطبالدین ایبک):穆罕默德·古尔的大将军(1150-1210),控制着印度北部的古尔地区,在穆罕默德·古尔时候独立建国成为统治者,这个王国在不久之后逐渐演变成德里苏丹国的马穆鲁克王朝
  • 马哈茂德·伽色尼(Mahmud Ghaznavi;محمود غزنوی):伽色尼王朝的第一个独立统治者,999-1030年在位,他去世时他的王国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从伊朗西北部地区延伸到印度次大陆的旁遮普邦、河中地区的花剌子模,以及莫克兰,原波斯AI君主“伽色尼国王马哈茂德”,印度王朝版本新增
  • 布里陀毗罗阇·楚罕三世(Prithviraj Chauhan;भारतेश्वरः पृथ्वीराजः):楚罕王朝(Chahamana)的国王,他统治楚罕王朝的传统领土沙帕达喇沙(Sapadalaksha),并控制了当今的拉杰斯坦、哈里亚纳、德里以及旁遮普、中央邦和北方邦的部分地区。尽管中世纪的民间传说将他描述为印度政治中心德里之王,但他的首都位于Ajayameru(现阿杰梅尔),通常他被描绘成伊斯兰入侵印度前印度的代表。印度王朝被修改为瞿折罗领袖
  • 拉金德拉·朱罗(Rajendra Chola;இராஜேந்திர சோழன்):可能是指拉金德拉·朱罗一世或拉金德拉·一世,印度南部的朱罗皇帝(现在的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和特兰甘纳邦),他在1014年继承了父亲拉贾拉惹·朱罗一世的王冠。在他的统治期间,他将朱罗帝国的影响扩展到了印度北部的恒河流域,并横跨印度洋延伸到了西亚和东南亚,使朱罗帝国成为了印度历史上最强大的海上帝国之一。印度王朝被修改为达罗毗荼领袖
  • 贾雅旃陀罗(Jayachandra;जयचन्द):加哈达瓦拉王朝的印度王,在碑文里被称为Jayachchandra,口头传说中则是被称为Jaichand。印度王朝被改为瞿折罗领袖

游戏内介绍

印度

印度的历史自公元前 4000 年的青铜时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第一个文明:现在叫印度河文明或者哈拉帕文明,出现在肥沃的印度河谷上。在早期的生产发展中,他们确立了印度的文化基础,发展了种姓制度,还编撰了吠陀经。吠陀经是早期梵文典籍的文集,对后世印度的政治体制和宗教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孔雀王朝 (公元前 322 年至公元前 185 年) 瓦解之后,印度直到中世纪末才再次出现统一的政权。这其中漫长的岁月里一直都有多个小国在此衰彼长的争斗着:

笈多王朝 (公元 320 年至 600 年) 曾用武力征服和政治联姻的方法统一了北印度。由于国王的贤明统治,这个王朝得到了和平而富强的发展:这段时期的文化,科学和建筑艺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因此这也被称为黄金时期。然而到后来,国内因素,匈奴入侵和中亚贸易交流的中断最终导致笈多王朝的解体

在 8 到 10 世纪之间印度内有三个国家为了争夺恒河平原的经济利益而发起战争。这场的长期争战被称为三国争霸,其主要目标是控制“曲女城” (即今印度北方邦的卡瑙季)。西北的瞿折罗-波罗提诃罗王朝 (公元 550 年至 1036 年),东北的波罗王朝 (公元 750 年至 1174 年) 和南边的拉什特拉库塔王朝 (公元 753 年至公元 982 年) 都宣称此处归自己所管辖。在两个世纪的争夺战中曲女城多次易主,但最后并没有真正的赢家,连年争战让国王们都忽视了他们的内政和经济发展,很快他们的诸侯们都纷纷宣布独立

在 10 到 13 世纪之间南印度的朱罗王朝应该是最强盛的国家之一,他们不仅在鼎盛时期时一统南印度,还打开了海洋边界,征服海外土地,而且建立了与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贸易往来。这个海上政策让朱罗王朝在当时的整个东亚都很有影响力。朱罗王朝还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见美轮美奂的朱罗雕塑,罗茶罗乍一世修建的布里哈迪锡瓦拉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塔之一

长期的群雄割据局面让印度成为多种文化的大熔炉。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印度教之外,佛教和耆那教也曾很盛行。此外,中世纪时还有第四种重要的宗教:回教 (伊斯兰教) 在 7 世纪传入印度,并在 12 世纪进入了印度的政治舞台。当时中亚国家的纷争迫使土耳其人向北印度转移,入侵者随后在 1206 年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在这个政权的全盛时期苏丹王曾统治着北印度和中印度,并且还是少数能抵挡住蒙古入侵的国家。在之后的 5 个苏丹王朝先后统治的 300 年里,苏丹政权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力量,是威望的象征,有着无法想象的财富。公元 1526 年德里苏丹国被一个新的势力:莫卧儿王朝所灭,这标志着印度中世纪的结束,经历了孔雀王朝之后一千多年的分裂局面,印度半岛终于再次有了统一的政权。

印度斯坦

随着中世纪的到来,现代印度的北方地区主要由笈多帝国统治。在旃陀罗笈多二世超日王统治下的鼎盛时期,这个短命国家的领土从印度河延伸到恒河三角洲。尽管笈多帝国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因扩张过度,导致容易受到外敌入侵。来自西北部的游牧民入侵一直困扰着这个国家,而当地极端的气候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洪水更是心头大患。这个国家不到公元 6 世纪便宣告灭亡,但给后来的政体上了深刻的一课。

笈多帝国灭亡后,其属地被无数大小势力所瓜分。这些势力都无法与笈多王朝相匹敌,但它们继承了笈多王朝的优势和进步之处:复杂的分工体系、重大的科学成就、繁忙的贸易网络和强大的军事技术等等。梵文史诗讲述了 7 世纪一位能力超群而又宽宏大量的统治者曷利沙·伐弹那,他联合其中一些政体拼凑成了一个伪帝国,但他的国家存在时间也不长。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随着穆斯林入侵浪潮涌入印度次大陆,新的威胁出现了。虽然巴帕·拉瓦尔 (8 世纪) 等印度统治者最初成功地遏制了汹涌而至的入侵,但随着威胁逐渐扩大,本就分崩离析的印度各邦无法组织持续抵抗。在兴都库什之外,强大的图尔科-波斯穆斯林王朝正在崛起:伽色尼人在现代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境内组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位臭名昭著的统治者马哈茂德·伽色尼 (10 至 11 世纪) 发动了 17 次独立战役,掠夺印度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伽色尼王朝之后是另一个强大的王朝古尔王朝,后者在 12 和 13 世纪推翻了伽色尼王朝并进一步深入印度。这两股势力都以大量使用古拉姆而闻名。古拉姆的意思是被训练为职业士兵的奴隶,并成为主宰战场和宫殿的战士精英。

古尔人入侵是一个分水岭时刻,因为他们带来了永久性影响。尽管前几位统治者仅仅领导了掠夺和破坏运动,但在吉亚斯和穆罕默德兄弟的领导下,古尔人打败了阿杰梅尔的布里陀毗罗阇·楚罕,并取得印度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永久控制权。他们的继任者库特布丁·艾伊拜克创建了一个新的超级大国:德里苏丹国 (13 至 16 世纪)。该国基本上由穆斯林战士精英组成,统治着在文化和社会上占多数的印度人口。与历史上许多征服者一样,德里苏丹人认为延续新帝国的制度比起试图推翻现有制度并施行其自身的制度要稳妥得多。

接下来的几个世纪是动荡的世纪。德里苏丹国及其邻国受到蒙古人连续入侵的困扰,虽然蒙古人未能取得显著的持久成果,但破坏了该地区的基础设施。1398 年帖木儿的入侵尤为残酷,这场入侵撕裂了印度北部,并让曾经辉煌的德里城变成停尸房。一个多世纪后,又一位来自中亚的波斯军阀,莫卧儿征服者巴布尔在他的《巴布尔回忆录》中表示他看到了一块尚未从过去几个世纪的蹂躏中恢复过来的土地。尽管如此,在征服被削弱的北印度政体之后,巴布尔还是将它们建设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莫卧儿帝国。该帝国从 1526 年一直统治着该地区,直至现代早期。

文明简史

史前印度

印度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流域,但是这个古文明却因为不明原因而消失,而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神秘断点。真正开始有历史的印度文明则是来自于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所建立。他们带来了影响印度3000年以上的“种姓制度”来维持统治。印度的宗教与文化也由这批外来的入侵者所奠定基础。

强权威胁下的印度

雅利安人虽有王权,但其治下的印度仍然是由无数个不同部落所分据。这些部落彼此攻伐,形成十六国割据北方的局面。随后,前6世纪末崛起的波斯帝国入侵印度河流域,威胁着十六国的生存空间。紧接着波斯帝国之后崛起的是亚历山大帝,他不仅征服了波斯帝国,还将疆域扩张到印度西北部。

古典印度

亚历山大帝国式微后,印度人推翻了希腊人的统治。第一个集权的印度王朝出现,那就是“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武力上不仅几乎统一全印度,更将势力范围延伸到阿富汗地区。而文化上,佛教与犍陀罗艺术的成就也是非凡的。

孔雀王朝的明君阿育王治下的印度是最强盛的,但阿育王死后的印度却得面临新外族的入侵。中亚民族后来入侵印度建立了强盛的外来政权“贵霜王朝”。

贵霜王朝经历过数世纪后也走向衰弱,王权分裂让北印度限于混战。后由印度本土势力成功完成统一,那就是“笈多王朝”;在笈多王朝治理下的印度是文化成就最高的时候,普遍也将这段时期视为古典印度的黄金时期。同时期的南方印度则是由新的王权社会统治,文化上相对落后,但在军事成就上却能够遏阻北方笈多王朝的南下。

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这三个朝代被视为古典印度的三大时期。

伊斯兰的入侵

从7世纪中开始,北方的穆斯林便企图往印度扩张。而主要的抵抗都是由富有传奇色彩的战士民族拉杰普特人所率领,他们在北印度抵抗了至少400年,最后才为阿拉伯人所征服。与此同时,南方的印度则持续的分而治之,强大的王国依然遏阻着企图南下的任何政治势力。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亡,崛起的土耳其人接手了对印度的侵略。12次大型侵略将北印度的所有抵抗势力肃清殆尽。而苏丹定都德里,开启了接下来的统治。这时的治权被称为“德里苏丹国”。然而德里苏丹国治下的印度却是充满混乱的,叛乱与外患从没有停歇过。而王室和大臣之间的斗争更是让这样的混乱统治雪上加霜。到了最后甚至连宗教都出现彼此压迫,穆斯林压迫印度教、印度教压迫佛教等等。

德里苏丹国最可怕的外患是蒙古人,帖木儿直系的子孙巴布尔于1526年入侵印度,夺取了德里开始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其子孙,著名的印度君王“阿克巴”接下其征服意志,于1556年完成印度北部的绝对统一,并开始往南进发。这个莫卧儿帝国将统治印度直到近代列强的入侵。

杂项

印度
原版印度徽章
  • 在蛮王崛起版本之前的印度,使用中东建筑风格。
  • 蛮王崛起中的印度人独特的建筑风格是基于印度西北拉杰普特的建筑风格而来的, 具有错综复杂的印度教设计的同时,在帝王时代开始融合波斯风格的穹顶。 奇观是一座南印度神庙,但神庙的外观是遍及整个北印度里面很常见的金字塔形神庙。
  • 印度文明标记基于阿育王脉轮(Ashoka Chakra)和唵(Om),阿育王脉轮现在还能在印度国旗上看到,中间有四个钮扣状的圆形盾牌基于达尔盾(Dhal Shield),是印度次大陆一种常见的使用水牛、大象之类的皮革制成的盾牌。
  • 决定版和HD版的印度UI下方的图案是狮子太阳旗,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旗帜图案。
  • 印度是第一个在以后的更新中正式将其建筑设计更改为不同风格的文明,也是目前帝国时代2中唯一一个拥有一套专属建筑风格的文明。在以前,意大利人的地中海风格建筑也和印度人专属类似,但是在非洲王国加入葡萄牙人,以及决定版把西班牙和拜占庭替换掉之后就失去了其独特性。而直到DLC印度王朝发行后,印度斯坦(印度)不再单独使用南亚建筑风格。
  • 新版印度建筑风格图像由MOD作者“Tzontlimixtl”设计,他在蛮王崛起和被遗忘的帝国期间加入了游戏的开发。
  • 在蛮王崛起版本之前、非洲王国4.4版本期间,一份Tzontlimixli制作的早期印度建筑作为“官方MOD”发布在steam的创意工坊中,那时候的印度人用的还是中东风格建筑,这个mod可以很好地区别于其他中东文明,现在还可以在steam上面找到这个mod。
  • 除了美洲文明外,印度人是帝国时代2里面唯一一个无法生产骑士的文明,但是他们有帝王骆驼骑兵。然而历史上印度每个国家都部署过很多重装骑兵,游戏里的缺少骑士以及重视骆驼的设定其实不太准确。
  • 征服者版本开发时,印度地区(以及非洲和哥伦布时期之前的美洲)计划开发到游戏里,并且是作为“建筑风格”去开发,这意味着至少会有两种基于印度风格的文明出现在游戏里,但是最后没有实现,因为全效工作室更加钟爱于美洲原住民。
  • 失落帝国版本的早期开发中,作者最开始是打算添加吐蕃人(包括战役吐蕃专属战役松赞干布)进入游戏里的,但最后还是被印度人取代了。
  • 和匈牙利人称呼自己马扎尔人一样,印度人称呼自己是婆罗多人(Bhāratas;भारत),来自于原始印欧语的词根“*bʰer-”,意思是“忍受、承受”(to bear,to carry),印度一词则是来自于原始印欧语的“*síndʰuš”,意思是“大河”,为两河地区的人对印度人的称呼,也是中国古籍里面“身毒”一词的来源。
印度斯坦
  • 在《印度王朝》资料片后,印度斯坦的团队加成从“骆驼骑兵对一般建筑攻击力+5”被修改为“骆驼骑兵和轻骑兵对一般建筑攻击力+2”,除马厩骆驼骑兵系和轻骑兵系以外许多独特单位(施里瓦姆沙骑手、草原突骑、马扎尔骠骑、火焰骆驼、骆驼射手、马穆鲁克)也会获得增益
  • 印度斯坦人文明标记基于莫卧儿帝国国旗,采用了绿色底色和黄色的星星等象征性的元素,中间辅以采取了由两个相等的正方形交错而成的拉克希米之星(Star of Lakshmi)设计的九宝石(Navaratna),这是印度传说中与占星术、神话有关的珠宝制品,象征了九曜(Navagraha),莫卧儿帝国阿克巴时期也用这个词来形容帝国的9个非凡朝臣
  • 印度斯坦UI下方的图案和原版印度人一样是狮子太阳旗,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旗帜图案
  • 印度斯坦(Hindustan)一词,词源和印度相同,都是原始印欧语或波斯语里面对大河的称呼(هندو),区别在于在这个词后面加上了波斯语里面指代地区、国家的后缀斯坦(-stan/ستان),历史上是中世纪后期,来自波斯的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对自身在印度地区成立的王朝的称呼,相当于“印度国”,这个词现代也被得到了沿用,现代印度的主体民族就被称为印度斯坦人,定义上是指和达罗毗荼人相对应的、德干高原以北的恒河流域和亚穆纳河流域地区生活的印度人,和历史上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的核心统治范围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