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Waterdrop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劉慈欣
Waterdrop
水滴.1.jpg
原名 Waterdrop
常用譯名 水滴
導演 王壬
編劇 王壬
原著 劉慈欣三體
片長 14:43
產地 中國
上映信息

2015年9月15日

關聯作品

三體II黑暗森林

《Waterdrop》是由王壬製作的一部《三體同人動畫短片,意為「水滴」。[1]

原作介紹

三體II黑暗森林》是劉慈欣所著的科幻小說。

企圖侵略太陽系的三體文明派出的一艘前哨探測器越過了海王星軌道,人類的太陽系艦隊派出兩千多艘恆星級戰艦排成方陣前往攔截。人們認為這艘探測器的戰鬥力與太陽系艦隊相比非常弱,對人類基本上無害,一定是來談判的,與三體文明的戰爭即將結束。人類世界洋溢著喜悅之情,聯合國和太陽系艦隊已經做好了和平談判的準備。

探測器因其外形而被命名為「水滴」,水滴被捕獲後沒有自毀更是讓人們認為它是三體人送給人類的禮物。代表人類前去接觸水滴的考察隊發現,水滴的表面絕對光滑而且極度堅硬,不是人們想像的什麼和平使者……

小說原文節選

入夜,一個新聞把人們已經有些疲憊的神經再次刺激到極度興奮的狀態:艦隊國際已經做出決議,亞洲艦隊、歐洲艦隊和北美艦隊的所有恆星級戰艦,共二千零一十五艘,將組成聯合艦隊,統一出擊,攔截已經越過海王星軌道的三體探測器!

這個消息把狂熱推向新的高潮,焰火再次布滿了夜空,但也引起了一片不屑和嘲笑。

「就為一個小小的探測器出動兩千多艘戰艦?」

「這是用兩千把宰牛刀殺一隻雞!」

「就是,兩千門大砲打一隻蚊子!這算什麼嘛!」

「各位各位,應該理解艦隊國際,要知道,這可能是他們與三體世界唯一的一次作戰機會了。」

「是啊,要是這也算作戰的話。」

「也好,就當做人類文明的一次示威閱兵吧,這樣一支超級艦隊是什麼勁頭,嚇不死它們!把它們的尿都嚇出來,如果它們有尿的話。」

「哈哈哈哈……」

時近午夜,新的消息傳來:聯合艦隊已經從木星基地起航!人們被告知:在南半球用肉眼就可以看到艦隊。狂歡的人群第一次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夜空中搜尋著木星,這並不容易,但在電視中專家的指點下,人們很快在西南天空中找到了那顆星星。

這時,聯合艦隊的光芒正在穿越五個天文單位的距離飛向地球。四十五分鐘後,夜空中木星的亮度驟然增加,很快超過天狼星而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體。接著,一顆燦爛的亮星從木星分離出來,仿佛是它的靈魂脫離了軀體,木星又恢復到本來的亮度,而那顆亮星則緩緩移動,漸漸拉大與木星的距離,那就是起航的聯合艦隊。

幾乎與此同時,發自木星基地的實況圖像也到達了地球,人們在電視中看到,漆黑的太空中,突然出現了兩千個太陽!它們排成一個長方形的嚴整陣列,赫然出現在永恆的宇宙之夜中,讓人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了一句話:上帝說要有光,於是有了光。在兩千個太陽的照耀下,木星和它的衛星都像在燃燒,木星大氣層被輻射電離,引發的閃電布滿了行星面向艦隊的半個表面,構成了一張電光閃爍的巨毯。艦隊開始加速,但陣列絲毫不亂,這堵太陽的巨牆以雷霆萬鈞的氣勢向太空深處莊嚴推進,向整個宇宙昭示著人類的尊嚴和不可戰勝的力量。兩個世紀前被三體艦隊出發的影像所壓抑的人類精神,終於得到了徹底的解放。這一時刻,銀河系的星海默默地收斂了自己的光芒,大寫的「人」與上帝合為一體,傲然獨步於宇宙間。

所有的人都在歡呼中熱淚盈眶,許多人因激動而嚎啕大哭,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一個時刻,每個人都為自己是人類的一員而感到如此幸運和自豪。


這時,人們發現了一個奇異的對比:機械臂顯然是一個在設計上只重功能的東西,鋼骨嶙峋,加上那些外露的液壓設備,充滿了繁雜的技術秉性和粗陋的工業感,而水滴則外形完美,這顆晶瑩流暢的固態液滴,用精緻的唯美消弭了一切功能和技術的內涵,表現出哲學和藝術的輕逸和超脫。機械臂的鋼爪抓著水滴,如同一隻古猿的毛手抓著一顆珍珠。水滴看上去是那麼脆弱,像一隻太空中的暖瓶膽,所有人都擔心它會在鋼爪中破碎。但這事終於沒有發生,機械臂開始回縮了。

機械臂的回收又用了半個小時,水滴被緩緩地拉入「螳螂」號的主艙,然後,兩片張開的艙壁緩緩合上。如果目標要自毀,這是可能性最大的時刻。艦隊和後面的地球世界靜靜地等待著,寂靜中仿佛能聽到時間流過太空的聲音。

兩個小時過去了,什麼都沒有發生。

水滴沒有自毀這一事實,最後證實了人們的猜測:如果它真是一個軍事探測器的話,在落入敵手後肯定要自毀的,現在可以確定它是三體世界發給人類的一件禮物,以這個文明很難令人類理解的表達方式發出的一個和平信號。

世界再次歡騰起來,但這一次的歡慶不像上次那麼狂熱和忘情,因為戰爭的結束和人類的勝利已經不再是一件讓人感到意外的事。退一萬步說,即使即將到來的談判破裂,戰爭繼續下去,人類仍將是最後的勝利者,聯合艦隊在太空中的出現,使公眾對人類的力量有了一個形象的認識。現在,地球文明已經擁有了坦然面對各種敵人的自信。

而水滴的到來,使人們對三體世界的感情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那個正在向太陽系跋涉的種族是一個偉大的文明,他們經歷了二百多次災難的輪迴,以令人類難以置信的頑強生存下來。他們歷盡艱辛跨越四光年的漫漫太空,只是為了尋找一個穩定的太陽,一處生息延續的家園……公眾對三體世界的感情,開始由敵視和仇恨轉向同情、憐憫甚至敬佩。人們同時也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三體世界的十個水滴在兩個世紀前就發出了,而人類直到現在才真正理解了它們的含義,這固然因為三體文明的行為過分含蓄,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人類被自己的血腥歷史所扭曲的心態。在全球網上的公民投票中,陽光計畫的支持率急劇上升,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把火星作為三體居留地的強生存方案。

聯合國和艦隊加快了和平談判的準備工作,兩個國際開始聯合組建人類代表團。

這一切,都是在水滴被捕獲後的一天內發生的。

而最令人們激動的還不是眼前的事實,而是已經現出雛形的光明未來:三體文明的技術與人類的力量相結合,將使太陽系變成怎樣一個夢幻天堂?


丁儀知道,矩形陣列的長邊和寬邊分別由一百艘和二十艘戰艦排成,還有十餘艘戰艦處於陣列外的機動狀態。但他沿長邊數下去,只數到三十艘就看不清了,那已經是六百公里遠處。再仰頭看與之垂直的矩形短邊也是一樣,能看清的最遠處的戰艦隻是微弱陽光中的一個糊的光點,很難從群星的背景中把它們分辨出來,只有當所有戰艦的發動機啟動時,艦隊陣列的整體才能被肉眼看到。丁儀感到,聯合艦隊就是太空中的一個100×20的矩陣,他想像著有另一個矩陣與它進行乘法運算,一個的橫行元素另一個的豎行元素依次相乘生成一個更大的矩陣,但在現實中,與這個龐大矩陣相對的只有一個微小的點:水滴。


兩個多世紀前,阿瑟·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小說《2001:太空奧德賽》中描述了一個外星超級文明留在月球上的黑色方碑,考察者用普通尺子量方碑的三道邊,其長度比例是1:3:9[2],以後,不管用什麼更精確的方式測量,窮盡了地球上測量技術的最高精度,方碑三邊的比例仍是精確的1:3:9,沒有任何誤差。克拉克寫道:那個文明以這種方式,狂妄地顯示了自己的力量。現在,人類正面對著一種更狂妄的力量顯示。

「真有絕對光滑的表面?」西子驚嘆道。

「有,」丁儀說,「中子星的表面就幾乎絕對光滑。」[3]

「但這東西的質量是正常的!」[4]

……

短片簡介

公元2212年,

人類捕獲了來自半人馬座α星三體文明的探測器。

它被命名為水滴。

2212, human race captured the first extraterrestral object,

a probe came from Trisolar system,Alpha Centauri,

it was named the Waterdrop.

全片幾乎都是水滴撞擊人類艦隊前表面反射出的映像。

這是人類的飛船上的一顆鉚釘的粗陋細節與精緻唯美、表面絕對光滑的水滴的對比,表現了三體人技術水平的高超,與之相對的是背景音的廣播中人類流露出的盲目樂觀,以此諷刺了人類面對外星文明時的自大與無知。

製作信息

全片14分43秒,歷時三年完成。因當時作者人在國外,故由作者國內的朋友代為發布。

STAFF

劇本、導演、製作:王壬

配音:宋鵬、Bernardo Loureiro、Sara Dunham、Morgenstern、Omri Rose、Mayul Greene

劇本語言修訂:David Kagawa、Benjamin Hochberg

鳴謝:高暢、劉平、鍾欣

相關音樂&音頻資料

"Sigur Rós"by Sigur Rós

"Dögun" by Sigur Rós

"Greetings from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 by Kurt Waldheim

1972年11月"Life Beyond Earth and the Mind of Man"座談會

1988年BBC的電視訪談"God,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Else"

獲獎記錄

  • 2016年8月19日 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雲獎 最佳短片獎


注釋

  1. 「為了保持大家看到結尾的那種波動,我們就去掉了具有提示性的中文名。畢竟大家對英文名沒有那麼敏感。」王壬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2. 《2001:太空奧德賽》原著中的比例為1:4:9。此處疑為出版時的錄入錯誤。
  3. 中子星的原子都被壓在一起,排列很整齊
  4. 中子星物質的比重相當於水的10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