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网络文学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网络文学是随着网络出现新兴的一种文学创作模式。一般认为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1]。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2]

在中国

网络文学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时期[3]

第一个时期是2001年之前,较早的文学网站有1991年王笑飞创办的海外中文诗歌通讯网,1998年台湾的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起的流行,让很多人了解到网络文学。

第二个时期是2001年至今,大型的网络文学网站渐渐成立,中国十大文学网站先后于这段时期成立如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幻剑书盟潇湘书院[4],并走向成熟,海量的作品涌现,网络文学得到大众认同,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特征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相比有不少鲜明的特征:

技术性,传统文学在在纸质媒体上的创作,网络文学出现后,人们进入读屏时代。网络文学是网络的产物,不懂得网络技术就无法创作网络文学,同时网络技术也使作品拥有超出文本的表现形式,比纸质媒体有强大的表现力。

快捷传播性,网络文学在传播效率上远高于传统文学,简单的复制使作品能更广泛地传播,全球性覆盖的网络让作品能瞬间传播。不过快捷传播的特征也有负面的影响,容易复制降低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瞬间传播使文学作品过目即忘[5]

个性化创作内容多样化,网络文学没有受到传统出版行业的约束和审查,加上可以匿名发布作品,让作者可以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同时可以作出一些大胆的尝试,故网络文学的材十分多样化,天马行空,如穿越、仙侠、网游题材等[6]

通俗化和口语化写作,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读者大多是网民,出于吸引和靠近读者,在创作中大量使用通俗语言和网络的流行语,叙事上平铺直叙,以方便读者理解了阅读,其标志就是小白文[6]

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性,文学创作的互动性并不是网络文学所独有,在传统文学创作中,作者与他人对自己作品进行评论和对照也很常见,和网络文学不同的是,作者可以选择讨论的问题和人;而网络文学的公开性,作者没有选择的权利,读者可以就作品中任何地方提出问题。另外,传统文学的讨论参与者,本身是作家和评论员是传统文学中的创作阶层,而网络文学的讨论参与者,大多是传统文学中的消费阶层,并不了解文学批评的理论[7]

读者能干预作品发展,不同于传统文学在创作完成之后发布,再受到评论界的艺术批评,网络文学的发布形式是连载式,读者的评论是即时性的。网络文学中读者是占主导地位,作者不能忽视读者的反映,否则会失去人气[7]

问题

网络文学的水平良莠不齐,缺乏一个合理的审美标准,文学评论家白烨和学者李洁非认为网络作品的随意性、自由性,未经审读而良莠不齐,不适合称之为网络文学,应该是网络写作[8]

网络文学的盗版问题十分严重,出于发布的平台是网络,作品可以轻易以各种网络技术复制,很难对原创作品进行保护。

网络文学的过度自由度,使网络文学例如龙傲天成为一种游戏和宣泄,冲击了传统文学的价值理念,失去了文学的人文性和社会责任[9]

注释

  1.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本体论纲
  2. 朱威廉;文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
  3. 禹建湘:《网络文学关键词100》
  4. 牛华网:国内十大文学网站排名 盛大文学独占半边天
  5. 王新萍; 网络文学的界定及其特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6期
  6. 6.0 6.1 网络文学︰关注大众情感趣味 填补通俗文学空白
  7. 7.0 7.1 贾鹏峰; 论网络文学的价值 2013 年6月
  8.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研究述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3年05期
  9. 新华网:评论家谈网络文学:大神级作家写作要引领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