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黃金眼007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Disambig.svg
本文介紹的是:1997年由Rare開發、任天堂發售的N64遊戲《黃金眼007》
關於:2010年由Eurocom開發、動視發售的《黃金眼007》重製版
參見條目:「黃金眼007(2010年遊戲)
Nintendo Red.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任天堂相關條目☆任天堂就是世界的主宰!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Xbox Series X&S.svg
本遊戲支持Xbox Series X/S專屬強化
GoldenEye 007
Nintendo 64 NA - GoldenEye 007.jpg
N64版《黃金眼007》實體遊戲封面
原名 GoldenEye 007
常用譯名 黃金眼007、007:黃金眼
類型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平台 Nintendo 64
Xbox Series X/S
Xbox One
分級
CERO:CERO-Z.svg - 18歲以上
ESRB:ESRB 2013 Teen.svg - 青少年
PEGI:PEGI 16.svg - 16歲以上
GSRR:GSRR PG 15 logo.svg - 輔15級
開發 Rare[注 1]
發行 任天堂
Xbox遊戲工作室[注 2]
總監 Martin Hollis
製作人 Martin Hollis
設計師 Duncan Botwood
編劇 David Doak
程序 Mark Edmonds
Steve Ellis
美工 Karl Hilton
Adrian Smith
音樂 Graeme Norgate
Grant Kirkhope
Robin Beanland
模式 單人、多人
發行時間 Nintendo 64
日本:1997年8月23日
北美:1997年8月25日
Xbox Series X/S, Xbox One
2023年1月27日
相關作品 《007:黃金眼》
My name is Bond, James Bond.
——James Bond,《007》系列電影

黃金眼007》(英語:GoldenEye 007,日語:ゴールデンアイ 007)是一款由Rare開發、任天堂發行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於1997年8月23日在Nintendo 64平台上發售,遊戲不支持中文,並改編自採用基於伊恩·弗萊明小說元素的原創劇本,於1995年上映的英國電影《007之黃金眼》。

本遊戲自1998年由藝電接手任天堂團隊持有的電子遊戲改編權,以及在2002年微軟從任天堂收購Rare時,成為任天堂保留《森喜剛》以及《星際火狐》系列遊戲著作權後,因授權原因未能成功轉讓而只能保留發行權的極少數遊戲。

2010年,經歷幾經轉手007系列電影遊戲改編權後,動視接盤,並授權Eurocom開發本作的重製版《007:黃金眼 重裝上陣》。

2022年9月13日,微軟[1]、任天堂[2]、米高梅[3]同時宣佈為慶祝《007》系列電影上映60周年,本作將以高清復刻或合法模擬器的形式登陸Xbox主機平台(不單獨提供銷售,僅擁有數字版Rare Replay合集或開通Xbox Game Pass會員可免費入庫)及任天堂Switch高級會員+擴充包內含的Nintendo 64 Nintendo Switch Online合集陣容當中。

2023年1月27日,本作正式登陸Xbox Game Pass以及歐美區任天堂Switch高級會員+擴充包內含的Nintendo 64 Nintendo Switch Online合集陣容,日區於2023年11月30日追加且單獨提供。

基本介紹

遊戲《黃金眼007》將世上最有名的秘密特工——詹姆斯·邦德帶到Nintendo 64主機上!您將扮演特工邦德,利用Nintendo 64主機的強勁體驗,完成組織所派遣下來的每一個任務!不僅如此,《黃金眼007》讓您身着邦德的燕尾服以第一人稱形式見證壯大、華麗的場面,忠實再現電影世界觀,還有許多電影中沒有的關卡和任務,看過電影的人和沒看過電影的人都可以盡情享受。

在二人至四人對戰模式中,您可以體驗到緊張逼真的槍戰體驗,要麼擊倒敵人,要麼被敵人擊倒。

如果將市場上另售的震動包安裝到N64的手柄控制器上玩,在遊戲過程中的每一次震動都會實時傳遞到您的身體!

劇情簡介

原作故事發生的九年前(即1986年),007號情報員詹姆斯·邦德和006號艾里克一起到前蘇聯的化學工廠執行任務,不料006被擒遭槍殺,詹姆斯·邦德憑藉過人勇氣僥倖逃脫。

九年後(1995年),蘇聯已經解體。在蒙地卡羅,法國最新式可以隱形並能屏蔽電磁輻射的虎式直升飛機在試飛時被人偷走。「黃金眼」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用於發射強力電磁波以破壞電子系統的攻擊性衛星,烏洛莫將軍來到其管轄下的位於俄羅斯北部的太空武器控制中心,騙取了「黃金眼」的密鑰,並用「黃金眼」的電磁波將中心摧毀,並利用偷盜來的「虎」式直升飛機成功撤離。英方查出事件和俄羅斯一個名為「亞努」的黑市軍火商有關,決定派出詹姆斯·邦德前去調查。007很快發現「亞努」其人就是早已「死」去的006艾里克。原本是哥薩克人的艾里克決心向出賣其父母的英國人報復,準備利用「黃金眼」摧毀英國倫敦的金融電子系統後毀滅其侵入英國央行賬號盜取巨款的證據。007協同女程式設計師娜塔麗婭一路追蹤到古巴,深入到艾里克的太空基地,娜塔麗婭將協助邦德打敗006。

開發歷史

遊戲的開發起源於1994年底,在Rare相繼為任天堂開發《忍者蛙》、《森喜剛國度》、《殺手本能》等一系列熱門遊戲後,任天堂方面與Rare團隊商討了做一款《007》電影改編遊戲的可能性,當時就職於Rare的程式設計師馬丁·霍利斯(Martin Horris)對此十分感興趣,Rare團隊與任天堂方面最初一開始的構想是針對時下熱門的遊戲機Super Famicom開發一款2D的捲軸遊戲,但後來成為《黃金眼007》遊戲總監的霍利斯堅持在Ultra 64,也就是後來的Nintendo 64平台上開發一款3D遊戲。

1995年1月份,Rare在定好一系列內容策劃以後,開始遊戲的開發工作。由於當時任天堂未能準時將Nintendo 64的開發硬件交予Rare團隊,他們只能通過購入在當時十分昂貴的矽谷圖形公司的SGI Onyx工作站(工作站於1993年上市,根據配置高低,價格在10萬~25萬美元左右,約等於現今的19.4萬~48.6萬美元,合人民幣132萬~330.1萬)猜測新主機會有的硬件規格,配合由任天堂為基於UNIX作業系統環境的Onyx工作站特地開發的專屬測試軟件——NINGEN與經過改裝的世嘉土星手柄來一步步地摸索進行開發。經過第一年的開發以後,霍利斯招攬進更多的開發人員參與其中。期間主打多人遊玩的死亡競賽類功能等一系列構想就是在這期間逐漸變成現實的。

1995年11月17日,電影《007之黃金眼》在美國上映,1996年6月23日,Nintendo 64在日本上市,經製片方米高梅官方授權的N64獨佔遊戲《黃金眼007》仍然沒有開發完成。但在這期間,經歷了《超級瑪利歐64》的發售,在遊戲當中對3D碰撞的監測機制對霍利斯主導的開發團隊產生了積極影響,Rare團隊對遊戲做出了改進。

1997年8月23日,Nintendo 64獨佔遊戲《黃金眼007》正式在日本發售,雖然錯過了《007之黃金眼》的宣發窗口,但迎上了《007之明日帝國》的宣發窗口,遊戲還是獲得了一定的成功。

遊戲玩法

(待補完)

作品影響

為促進FPS遊戲在主機上發展奠定基礎

時隔多年,人們回顧起《黃金眼007》,在由Bungie開發,微軟遊戲工作室發行的《光環:戰鬥進化》一炮走紅之前,當時還是《毀滅戰士》、《德軍總部3D》這些主要專門針對個人電腦開發的遊戲主宰着同類作品的市場,遊戲團隊通過為遊戲設計使用N64手柄搖杆配合十字鍵朝四周移動、進行調整並固定視角來配合指定按鍵射擊的流程, 《黃金眼007》很大程度上為《光環》在內的後來者奠定了難以磨滅的貢獻、打下了往後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登陸遊戲主機的基礎。

率先引入爆頭傷害等部分機制

早期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並沒有爆頭的遊戲機制,後來雖有部分同類遊戲在測試版本開始嘗試加入相關機制,但《黃金眼007》是第一款正式發佈且引入了爆頭傷害的電子遊戲[4]

遊戲評價

媒體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得分
Metacritic96/100
評論得分
媒體得分
Fami通31/40
Game Informer8.5/10
GameSpot9.8/10[5]
IGN9.7/10

遊戲發佈以前,大多數遊戲媒體並不看好該遊戲,但在發佈以後卻成功熱銷,任天堂藉此在與索尼的遊戲平台PlayStation的競爭當中為Nintendo 64為其引入更為強勁的競爭動力。

根據知名評測網站Metacritic方面收錄的相關數據[6],網站共收錄21家媒體評分,共96/100分的優異平均成績成功邁入站內「Must-Play List」(即Metacritic必玩榜單)當中。玩家評分為9.0分,共808人參與評價,其中718位玩家給出好評,56位玩家給出中評,而剩下34名玩家給出差評。

銷量

根據任天堂發佈的相關數據,截至1999年9月30日,本作在北美地區售出近700萬份遊戲[7]

其他相關

因一個遊戲bug突然爆火的ACG經典老梗

主條目:Get Down舞

Get Down舞(也稱Bug舞)是《黃金眼007》中出現的「舞蹈」,開始流行時間是2008年。

同傳統意義上的「舞蹈」不同,「Get Down舞」是Bug的產物,因為其十分鬼畜的二次創作而知名,開始流行時間是2008年。因為其配曲上的廣瀨香美的《Promise》中的副歌第一句「Get Down」非常清晰洗腦,於是後來這種無規律的「舞蹈」便被稱為「Get Down舞」。

因遊戲當中存在且可能無法修復的惡性bug導致遊戲無法正常讀取時,人物和物品模型隨時可能在空中無規律鬼畜抖動(觸發條件:半插卡帶)。最初被日本某網友於2007年投稿到niconico站上。

胎死腹中的Xbox 360官方高清版遊戲

  • 2008年前後,在微軟收購Rare數年以後,正迎本作在Nintendo 64平台發行十周年(沒能在剛好十一周年的時候發售),Rare曾投入人力開發Xbox 360版的高清版《黃金眼007》,面向Xbox 360商店當中的Xbox Live Arcade服務發佈。除了對遊戲畫質的強化以外,還針對人物模型進行了重做,並添加了當時沒能做出來的部分功能。但因為與任天堂和製片方米高梅的授權協議商討並不順利,微軟沒能獲得任天堂與米高梅的許可,在遊戲即將開發完成時只能無奈取消發售,並於2016、2021年前後,實機演示及原版遊戲鏡像被泄露到網上時被大眾所認知[8]
    •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時隔多年後的2023年,這次針對Xbox主機的高清移植(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模擬器打包,但遊戲可以單獨下載運行)以及原版遊戲在NSO高級會員+擴充包N64合集當中同步再發佈可謂是圓了當時微軟遊戲工作室未能實現的夢想。
  • Xbox版遊戲支持4K畫面解像度及默認16:9比例顯示、本地多人對戰、針對Xbox手柄的操作優化及成就解鎖功能,但缺少了Rare開發版本當中經過重新建模可一鍵切換的人物及物品、場景環境模型,而Nintendo Switch上的Nintendo 64 Nintendo Switch Online合集版本則額外包含獨家擁有的線上多人聯機功能,但不會有專門針對Joy-con及Nintendo Switch Pro Controller的操作優化。

註釋

  1. 當時以Rareware名義完成開發,Xbox復刻版由Code Mystics完成移植
  2. 該遊戲版本以Rare Ltd名義發行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