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骷髏女孩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Skullgirls logo.png
8號實驗室歡迎各位成員參與完善骷髏女孩相關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參與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骷髏女孩
Keyart 2nd Encore LRG.png
原名 Skullgirls
官方譯名 骷髏女孩
常用譯名 骷髏女孩、骷髏少女、顱骨少女
類型 格鬥遊戲
發行 Autumn Games、Marvelous

骷髏女孩》(英語:Skullgirls;日語:スカルガールズ)是由Futrue Club製作的一部遊戲,主要發佈並更新在Steam平台。同時「骷髏女孩」也是遊戲世界觀內對一種具有極大威脅的存在的稱呼。

基本介紹

《骷髏女孩》初次於2012年4月10日發售,作為一款格鬥遊戲有着優秀的作畫以及極具個性的藝術風格,而獲得了一定的人氣。

現在NS、Xbox、PS4等平台也有發售遊戲,並在2017年5月發佈了與其他平台版本在遊戲內容與方式上更有差異的手機版抽卡手遊

遊戲中有多名可操控的角色,在故事模式中以平行世界的形式來進行故事。目前官方還沒有指出正統的故事線。

世界觀

每隔7年,骷髏之心便會出現,並實現一名女性的一個願望,如果這名女性的願望不夠純潔,便會被轉化為一種名為「骷髏女孩」的怪物,瞬間或者逐漸失去理性並且說話自帶炫酷的混響。在一場戰爭結束後,新的骷髏女孩瑪麗出現,成為了蒼穹王國中最新的威脅。

角色

《骷髏女孩》最初的版本中有8個可操縱角色,之後又更新了7名DLC角色
※以下角色名皆使用手遊版中出現的譯名

原版角色

菲莉亞(Filia):一名失憶的女學生,頭髮上有着一隻不聽指揮的寄生蟲,參孫。為許願恢復記憶而尋找骷髏之心。時常成為本遊戲的路人女主看板娘。

塞蕾貝拉(Cerebella):卡特爾馬戲團的明星,擁有着強大的活體武器帽子,神通雙臂。因戰爭而成為孤兒,在年幼時被黑幫梅帝希的一員收養。

孔雀(Peacock):曾被奴隸販子虐待而失去四肢與雙眼,因此受到的心理創傷和對卡通的極其熱愛導致了她反物理的攻擊方式,現是反骷髏女孩8號實驗室的一員。為摧毀骷髏之心而尋找骷髏女孩。

鐵傘(Parasoul):黑鷺兵團的領袖兼蒼穹王國的大公主,其母親是上一任骷髏女孩,為守護國家而打算摧毀骷髏之心。

幸運貓女(Ms fortune):盜賊集團「魚骨幫」成員集體被殺,只有幸運貓女被切成碎塊卻因吞下了生命寶石而成為了魚骨幫的唯一一名倖存的成員,獲得了不死的能力。為復活夥伴而尋找骷髏之心。

痛苦刃者(Painwheel):一位被綁架並受到人體改造而變成怪物模樣的可憐女學生,被零號實驗室控制着去消滅骷髏女孩。

瓦侖婷(Valentine):反骷髏女孩特工部隊「最後的希望」的最後一名倖存者,曾參與了對痛苦刃者的改造,現為了自保被迫與骷髏女孩共事着。

雙重靈(Double):一個擁有變形能力的怪物,常化身成修女的形象來引導骷髏女孩,或者骷髏女孩的候選人。

DLC角色

絲魁麗(Squigly):14年前被梅帝希派出的刺客殺死的歌劇歌手,因骷髏女孩瑪麗的出現而再度復活,但因為寄生蟲利維坦的存在而沒有變成骷髏女孩的奴僕。

大樂團(Big Band):曾是一名正義感極強的警察,但因其正直的行為而遭到報復,在瀕死時接受改造手術後以「大樂團」之名重生,成為反骷髏女孩實驗室的老成員。

芙庫爾(Fukua):由主腦製造出的菲利亞的克隆體,性格不明。

伊莉莎(Eliza):一名發起慈善獻血活動的著名歌姬,但實際上所得到血被她用來維護自己年輕的容貌。她與陪伴了她極久的寄生蟲塞赫梅特幾乎已經融為一體。

貝武夫(Beowulf):一位曾名聲大噪的摔跤手,在退役數年之後決定復出。

機械貓女(Robo Fortune):由腦蝕博士模仿幸運貓女而製造出的機械人貓人?

安妮(Annie):兒童向電視節目《安妮:明星女孩》的童星主演——但實際上安妮是一位不老不死的戰士,希望通過節目來提醒人們骷髏之心的危害,並與寄生蟲搭檔,薩甘,一同對抗過多屆骷髏女孩。

紫傘(Umbrella)鐵傘的妹妹,因為在其母親南希女王成為骷髏女孩之後被生下,所以與骷髏女孩具有獨特的聯繫。

黑色大麗花(Black Dahlia)

BOSS

瑪麗(Marie):現任的骷髏女孩,因為其堅韌的意志而遲遲沒有失去理智,使用骷髏女孩的力量對梅帝希家族進行着復仇。

遊戲機制

玩家可以操控至多3個角色與對方進行戰鬥,在畫面上方的倒計時結束之前將對方的生命值消耗殆盡,或是留有比對方更多的生命值,便可獲得勝利。
遊戲有一些解決系統或平衡問題的功能,例如檢測無限段的功能。如果系統檢測到玩家的招式構成了無限段,對方玩家可以透過按下任何按鍵來擺脫無限段此外,遊戲還有阻止「無法阻擋的攻擊」的設計,例如當玩家同時按下向低處和高處攻擊的按鈕時,就會產生對手幾乎擋不下的攻擊,為了解決這個狀況,系統會在成功擋下任何攻擊後給角色一個短暫無敵時間。——來自維基百科中骷髏女孩頁面的介紹
除此之外,《骷髏女孩》遊戲中過於精細的攻擊判定點也是遊戲系統的一大特色。

有多精細?看圖就懂了

版本差異

(Xbox、PS4、NS等版本的遊戲機制與電腦版差異不大,遂不單獨介紹)

發佈平台 發佈時間
PS3(PlayStation Network) 2012年4月10日
XBOX360(XBOX LIVE Arcade) 2012年4月11日
Steam(PC版) 2013年8月27日
NESiCAxLive 2015年10月29日
PS4·PS Vita 2016年4月14日
移動端(PE版) 2017年5月
電腦版

《骷髏女孩》PC端遊戲中包含故事模式、街機模式、對戰博士、練習模式、教學模式、在線對戰模式等。

移動版

《骷髏女孩》PE端遊戲擁有官方中文但有些翻譯很奇怪,在遊戲首頁可以看到故事、競技場、每日活動、裂縫戰鬥、對我猜原文是「VS」等遊戲模式。移動版與其他任何《骷髏女孩》的遊戲版本都擁有很大的差別,移動版採用了抽卡的遊戲方式來獲得可操控角色,並在故事模式中加入了一些角色扮演的要素。

註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