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鋼鐵少女:威爾斯親王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威爾斯親王OK.png
基本資料
本名 威爾斯親王
別號 親王、傲嬌蘿、亞里亞
萌點 雙馬尾、傲嬌、蘿莉
髮色 粉髮
瞳色 紅瞳
艦種 戰列艦
出身地區 波肯黑德 坎邁爾船廠
活動範圍 大西洋
所屬團體 英國皇家海軍
個人狀態 沉沒
親屬或相關人
姐姐:喬治五世
相關圖片


角色簡介

威爾斯親王是由皇宇/惟丞所創作的漫畫鋼鐵少女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

漫畫中的威爾斯親王

在漫畫《鋼鐵少女》中威爾斯親王尚未出場。

《北海的女武神》封底草稿初設定

6631916588676079278.jpg

遊戲中的威爾斯親王

在漫畫衍生的移動端遊戲鋼鐵少女中,威爾斯親王以粉紅色頭髮、雙馬尾著西裝式禮服的形象示人,是一個性格強勢的女孩。


歷史原型

威爾斯親王號戰艦(英語:HMS Prince of Wales),是英國皇家海軍英王喬治五世級戰艦的二號艦。建造於英格蘭伯肯黑的坎邁爾萊爾德船廠。威爾斯親王號曾與胡德號戰鬥巡洋艦一道參與俾斯麥號戰艦的截擊行動,之後還搭載邱吉爾前往紐芬蘭島參與制定大西洋憲章。她最終在遠東地區遭到了日本陸基轟炸機的獵殺,這個事件也成為了飛機取代戰艦成為海上霸主的標誌之一。

1936年7月29日,海軍部決定製造英王喬治五世級的二號艦。一開始這個二號艦被提議命名為「英王愛德華八世」(HMS King Edward VIII)以紀念新君主愛德華八世。但是,可能是愛德華國王預感到了他的統治因為與沃利斯•辛普森的關係而可能命運多舛,於是決定取消這個提議並提議以威爾斯親王命名。隨後喬治五世的二號艦就被命名為威爾斯親王號。這艘軍艦也是英國海軍史中第7艘以「威爾斯親王」命名的軍艦。

威爾斯親王號在利物浦開始建造,但在德國空襲利物浦中受到損壞。空襲中一發炸彈在威爾斯親王號左舷與船塢泊位的內壁之間爆炸,對左舷裝甲造成了破壞。之後海軍部為了對抗德國新製造的俾斯麥號戰艦和提爾皮茨號戰艦,下令威爾斯親王號的加快建造速度以及縮短試航周期包括以使其儘快投入戰鬥。1941年1月19日威爾斯親王號正式服役,首任艦長為John Leach。實際上,服役時僅僅是對整體上的建造完畢,很多細節尚未完全建造完成,之後近三個月中一邊服役一邊裝配,最終在同年3月31日才算完全裝配完畢。

在經過極短的試航之後,威爾斯親王與胡德號戰鬥巡洋艦一起出動截擊德國海軍的俾斯麥號戰艦以及陪伴俾斯麥號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航行中威爾斯親王號還搭載了一些文職技術人員。5月24日,她與胡德號在丹麥海峽發現了德國軍艦遂於其展開戰鬥。但戰鬥中胡德號被俾斯麥號擊沉,威爾斯親王號也遭到了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的炮火打擊,使其1號炮塔的4門14英寸火炮的彈鏈卡死,隨後釋放煙幕撤離。戰鬥中威爾斯親王號打掉了俾斯麥號前燃料箱並使其喪失了一部分燃料,這也迫使俾斯麥號前往法國修理。撤離戰鬥之後,威爾斯親王號又與薩克福號巡洋艦以及諾福克號巡洋艦一起從丹麥海峽追擊俾斯麥號並在5月25日當地時間凌晨1點31分在次與俾斯麥號交火但隨後不久即脫離戰鬥。12小時之後,由於航速低於俾斯麥以及燃料不足,威爾斯親王號被迫返航並在船廠進行了為期6周的修理。

1941年8月,威爾斯親王號搭載時任英國首相的溫斯頓•邱吉爾穿越大西洋到達加拿大紐芬蘭島的阿金夏(NS Argentia)海軍基地與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於8月12日會面。這次會面簽署了《美國總統與英國首相聯合宣言》即眾所周知的《大西洋憲章》。在搭載邱吉爾回國之後,她被派往地中海執行護航任務,並在9月27日的任務中擊落了幾架德國戰機。

11月25日,威爾斯親王號受命支援美國在太平洋的戰事。陪同前往的還有驅逐艦伊萊克特拉號和快速號組成遠東艦隊(Z力量艦隊,Force Z),由海軍中將湯姆•菲利普(Tom Phillips)領導。艦隊在同年12月初到達新加坡,隨後反擊號戰鬥巡洋艦加入艦隊。新建造完成的無敵號航空母艦本也想加入這個遠東艦隊,但由於在牙買加試航時觸礁擱淺而進行修理遂無法加入艦隊。 遠東艦隊到達新加坡是為了阻嚇日本入侵東南亞,但是日本人似乎並沒有被阻嚇,相反的,在12月8日日本同時進行了偷襲珍珠港和入侵東南亞的軍事行動。菲利普中將下令威爾斯親王號與反擊號以及4艘驅逐艦(伊萊克特拉號、快速號、忒涅多斯號和皇家澳大利亞海軍的吸血鬼號)截擊日本的登陸艦隊。但他們出擊之後並沒有發現日本艦隊卻在返航時被伊-65號潛艇發現。1941年12月10日,在沒有任何空中掩護之下,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被由西貢起飛的86架日本海軍陸上轟炸機部隊擊沉。遠東艦隊因此元氣大傷。

威爾斯親王號作比較現代化的戰艦,被認為強於一戰舊艦反擊號,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出擊之前,威爾斯親王號的搜索雷達已經無法使用,而這個雷達卻是遠東艦隊海上預警效果最好的設備。在第二波空襲時,威爾斯親王號被一發魚雷打中渦輪主機連接螺選槳大軸的艙間,魚雷造成的爆炸與震波讓艦體大量進水,方向舵全毀;浸水同時讓艦內發電機停機,因此艦尾4具雙連裝5.25英寸高平兩用炮的動力來源中斷,無法迎擊空中威脅。

第三波攻擊時,舵機失靈的威爾斯親王號被兩發魚雷命中了德國空襲時炸傷的左舷部分,這一部分一直未得到完全的修復;除此之外轟炸機將一枚500公斤炸彈以水平投彈的方式直擊戰艦。最後,威爾斯親王號在遭受6發魚雷和1顆炸彈的打擊後,幾百人隨船葬身大海,其中包括艦隊司令菲利普中將和艦長約翰•里奇(John Leach)上校。威爾斯親王號殼體的堅硬部分拯救了很多船員的命,與之相比反擊號的大部分船員無法得救而隨之葬身海底。威爾斯親王號沉沒於北緯3度33分36秒,東經104度28分42秒,靠近馬來西亞著名旅遊勝地刁曼島。

這次事件是海戰史上第一次航行中的戰艦被空軍力量獨自擊沉。儘管陸基飛機比艦載飛機攻擊力大的多,但這次事件無疑的成為了戰艦的海上霸主地位被空軍力量剝奪的標誌。此後英國海軍的造船部門要求軍艦的防空火力必須有對魚雷轟炸機投射魚雷之前對其造成毀滅性打擊的能力。英國船員也在此次事件之後得到了更充分的防空訓練。

2001年,即威爾斯親王號沉沒60周年之際,英國根據1986年軍事遺蹟保護法案(Protection of Military Remains Act 1986)在威爾斯親王號沉沒的位置放置了一面插有英國國旗的浮標,並該區域成為「保護區」。2002年,英國技術潛水員加文•海伍德(Gavin Haywood)和喬治•麥克魯爾(George McClure)在英國國防部的授命和Z力量艦隊生還者協會的期望下將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鐘打撈上來,並由英國第一海軍大臣兼海軍參謀長的海軍上將艾倫•韋斯特(Alan West)爵士親手放置在利物浦的默西塞德郡海事博物館。

然而在利益的驅使下,部分不良廢金屬商人依然用炸藥破壞了威爾斯親王號的殘餘艦體,直到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間威爾斯親王號的4個螺旋槳已經全部丟失,其他部位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各種破壞,不只是威爾斯親王號,其他在東南亞戰沉的二戰軍艦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這樣的一艘名艦在生前的不幸和死後也不得安寧的悲慘結局實在是令人唏噓。

2011年5月轉世為伊利沙伯女王級航空母艦二號艦,將於2018年服役,並作為皇家海軍在未來的遠洋主力。

歷史上的威爾斯親王號戰艦
HMS威爾斯親王(英國戰艦,1941年)
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鐘

HMS POW Bell.jpg

遊戲數據

喬治五世級 2號艦——威爾斯親王
圖鑑編號:No.3 稀有度56 類型:戰列艦(BB)
CV:無 畫師:皇宇(ZECO) 陣營:女帝聯盟
改造等級:威爾斯親王 →威爾斯親王改(30)
耐久 76 → 83 迴避 33 → 42 幸運 10 → 14
火力 75(95) → 79(95) 對空 40(75) → 54(85) 搭載 16
魚雷 0 對潛 0 射程
裝甲 75(88) → 79(98) 索敵 20 → 36 速度 28(高)
強化加成 搭載 裝備
火力 待補 4
四聯裝14英吋炮 → 四聯裝14英吋炮
護甲 待補 4
海象Mk.IV → 雙聯裝5.25英吋高平兩用炮
魚雷 待補 4
無 → 八聯裝2磅砰砰炮
對空 待補 4
無 → 無
最小消費量 獲得方式
燃料 待補 建造
活動通關取得
彈藥 待補 打撈
活動通關取得
技能名稱 技能效果
集中火力 火力增加 1/2/3
熟練瞄準 命中增加 1/2/3
先進雷達 索敵增加 1/2/3


初始
威爾斯親王OK.png

鋼少立繪背景5星.png

威爾斯親王 戰損OK.png

鋼少立繪背景5星.png

一改
威爾斯親王改OK.png

鋼少立繪背景6星.png

威爾斯親王改 戰損OK.png

鋼少立繪背景6星.png

角色相關

威爾斯親王的各種草稿

草稿親王

鋼鐵少女圖鑑草稿

Weiershi1.jpg

鋼鐵少女手遊發佈會公開草稿

006qTR4Zjw1f34n8udjxkj30rk0rkafl.jpg

皇宇微博公開上色稿

Caogao2.jpg

威爾斯親王之名

該艦在建造時原計劃命名為「英王愛德華八世」(HMS King Edward Ⅷ),但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反對該計劃並提議命名為「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對啊,萬一擊沉了怎麼辦

威爾斯親王(英語:Prince of Wales,威爾斯文:Tywysog Cymru),是威爾斯公國的元首。「威爾斯親王」並不是某一個人的稱號,在威爾斯被佔領前,只有很少本地王子得到"威爾斯親王"的稱號。在羅馬統治過後大部分時間,這個國家分成一些侯國。1258年,戴菲德·阿普·盧埃林給予盧埃林·阿普·約爾沃思此稱號,並受亨利三世承認。自1301年英格蘭吞併威爾斯之後,英王便將這個頭銜賜予自己的長子。從此以後,給國王的男性繼承人冠以"威爾斯親王"的頭銜逐漸相沿成習,"威爾斯親王"便成了英國王儲的同義詞。但是威爾斯親王的稱號並不是由君主的長子自動擁有,而需要在位君主的正式冊封。目前的威爾斯親王是查爾斯王子。

順便一提,威爾斯親王的妻子的頭銜是威爾斯王妃。

台詞

待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