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精羅震怒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Gnome-emblem-important.svg
請勿過度玩梗!
此條目所介紹的或由此衍生出的梗,可能有被濫用的風險。 不分場合隨意使用此梗可能會引來諸多人的厭惡
同時也請編輯者注意,不要使用極度不中立的言論向讀者喊話。
135246.jpg
一張關於精羅的表情包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精羅震怒
其他表述 精羅落淚,羅狂喜等、精羅
用語出處 Paradox公司遊戲
相關條目 精神ooP社oo廚激怒

精羅震怒/精羅落淚/精羅狂喜是自稱「精羅(精神羅馬人)」的歷史愛好者在與羅馬相關(特別是古羅馬)的內容下用於調侃的成句。

該梗始於2018年初的百度貼吧,據信為十字軍之王吧。

簡介

精羅,全稱精神羅馬人,引申自「精神外國人」,原用於稱呼熱愛羅馬歷史文化,對古羅馬文明抱有特殊感情的歷史愛好者。

據信此梗由P社玩家而來,由於P社大多數遊戲都可重建羅馬,所以熱衷於另類歷史開歷史倒車的P社玩家們總會嘗試在各種時間段使用不同的國家或政體來重建羅馬。

有記載的最早的精神羅馬人是《哈姆雷特》中的霍拉旭。他在最後一幕中有一句台詞:我雖然是個丹麥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卻更是個古代的羅馬人I am more an antique Roman than a Dane」。

在中國,對羅馬的記載最早出自《三國志》魏書三十(的裴松之注中),其中稱羅馬帝國為「大秦」國,高度評價其「有類中國」。在近代,清人徐繼畲的《瀛寰志略》中對羅馬帝國以下兩段帶有強烈偏見與民族主義傾向的描述可以認為是中國精羅的最早源頭(有假借土耳其實諷清朝的嫌疑)

西土為希臘開基之地,君士但丁則羅馬東都,比於洛邑。泰西遠隔,神州禮樂車書之化,無由漸被,而在彼土言之,則此數千里者,固 商周之耿、亳、豳、岐,聲名文物之所萃也。
土耳其本回部賤族,竄身買諾,遺種繁滋,遭時衰亂,揭竿而起,恃其兵力,蠶食東西。遂使名城墮毀,典業散亡,文獻無征,風流歇絕,三方之民,就俎醢之地而困膻污之俗者,數百年於茲。

後來在1963年6月25日甘迺迪總統在柏林圍牆下演講的開篇便是——兩千年前Two thousand years ago,世界上最驕傲的話是the proudest boast on this planet was「我是羅馬公民」"Civis Romanus Sum"[1]

用法舉例

羅馬人創造了一個永垂不朽的偉大文明,其留下的科學、藝術、法律等等依然深遠的影響着歐洲乃至世界。因此,自古以來有不少政權都曾經自稱羅馬,或以羅馬的繼承者自居。

最正統的「羅馬繼承者」是395年帝國分裂後東半部一直存續到1453年的東羅馬帝國,史學上也稱「拜占庭帝國」。即便東羅馬帝國的主要文化變為希臘文化,信仰東正教的希臘人,也被視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其他的有使用「羅馬」理念並得到東羅馬承認的神聖羅馬帝國、擁有宣稱的莫斯科大公國/俄羅斯沙皇國/俄羅斯帝國、也有擁有羅馬地區[2]的奧斯曼帝國。

所謂「真偽羅馬」之辨只具有古代不同國家之間互噴的價值和思想史上的價值,在現實中互相攻訐毫無意義,況且這些所謂的羅馬基本上都已經不復存在了

「精羅」圈普遍推薦停留在自己的小圈子裏圈地自萌即可。專業研究相關歷史的學者和愛好者容易會對這種梗的濫用感到反感,將其當作是看待歷史理所當然的態度是不恰當的。

精羅內戰

Dongluo.jpg
Xiluo.jpg

精羅音樂

精羅淚目歌:《Θα΄ρθεις σαν αστραπή你將如閃電般歸來)》
精羅震怒歌:《Ceddin Deden》《Istanbul(伊斯坦布爾)》《Fetih Marşı(法提赫進行曲旱地行舟進行曲)》《Niedersachsenlied(下薩克森之歌)》《Боже, Царя храни!(天佑沙皇)》和《Kaiserhymne(帝皇頌)》
精羅狂喜歌:《Remove Kebab(移除烤肉串)》

精羅日常

一三五震怒,二四六落淚,周日吊死威尼斯總督,月底咒罵買買提二世,5月29日關緊家中門窗。

精羅名句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ni saint, ni romain, ni empire
——伏爾泰對神聖羅馬帝國的諷刺[3] [4]
  • 只要明月照耀,君士坦丁堡就不會陷落。[5]
  • 桶裝水都比你神羅正統[6]
  • 綠羅馬也是羅馬(霧)

精羅打油詩

大都摘自網易雲音樂評論區,這些精的都是真羅。
其一:

星月壓城狄墻倒,
末帝死守千年朝。
此日漫天同落淚,
君堡何時復紫袍?

其二:

新月如潮向金角,
巴塞勒斯自橫刀。
狄牆巍巍今猶在,
君堡何時復紫袍?

其三:

星月如潮向金角,巴塞勒斯自橫刀。
狄牆無奈作胡語,斑駁落幕金鷹遙。
愛琴海上雲霧起,天數悠悠不可逃。
十萬精羅齊落淚,君堡何時復紫袍?

其四:

滿庭芳•悼君士坦丁十一世
霜曉弦嘶,危樓鼓斷,飛火驚破重垣。關城力盡,乏術苦回天。縱有雄韜百計,徒一讖,鐵索沉灣。樓船過,君王不見,十里遍腥膻。
千年。知何處,鳶麾墮土,戰骨長眠。夢月桂枝老,冷殿歌殘。成敗何須細論,激揚地,碧水猶寒。依稀見,紫裘白馬,慷慨玉門前。

精羅相關

精羅城市

  • 羅馬: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教宗國的首都,五大牧首區之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加冕地。
  • 君士坦丁堡:即新羅馬,科斯坦丁尼耶,現名伊斯坦布爾[7],五大牧首區之一。
  • 耶路撒冷:基督教聖地,崇拜中心,五大牧首區之一。
  • 亞歷山大:帝國的重要城市,「帝國糧倉」埃及行省首府,五大牧首區之一。
  • 安條克:帝國東部的經濟貿易中心,基督教的搖籃,五大牧首區之一。
  • 米蘭:君士坦丁大帝與李錫尼會晤並共同頒佈《米蘭敕令》之地,曾作為西羅馬帝國的行政中心。
  • 拉文納:西羅馬帝國後期的行政中心。
  • 尼西亞:君士坦丁大帝召開基督世界第一次大公會議的場所,也是尼西亞帝國驅逐拉丁帝國光復新羅馬的基地。
  • 亞琛:法蘭克帝國首都,同時也是1562年之前羅馬王加冕「羅馬人民的國王」頭銜之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帝」頭銜需要在羅馬加冕[8],國王在被教宗加冕之前並不享有「皇帝」的頭銜[9]
  • 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神聖羅馬帝國帝國議會所在地。1562年之後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加冕「羅馬人民的國王」頭銜之地[10],1558年之後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加冕「皇帝」頭銜之地[11]
  • 莫斯科:「第三羅馬」俄羅斯首都,正教會第一大教區[12]

  • 迦太基(即現在的突尼斯):羅馬共和國與迦太基交戰,即三次布匿戰爭,後來羅馬共和國勝利,將迦太基城夷為平地,並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個新的羅馬化城市。
    • 「撒鹽」:有說法稱撒鹽能使土地鹽鹼化,故羅馬共和國撒鹽以徹底摧毀迦太基城防止其重修[13]
    • 迦太基必須被毀滅Carthago delenda est」:典故來自於羅馬元老院議員老加圖,他在訪問迦太基,看到了那裏的無花果樹正在繁榮成長後覺得迦太基正在重新復興為羅馬共和國的威脅。於是他在所有演講(哪怕八竿子打不着)的末尾都要加一句「另外,我認為迦太基必須被毀滅Ceterum autem censeo Carthaginem esse delendam。」
  • 威尼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十字軍在威尼斯總督恩里科·丹多羅的唆使下攻陷並且劫掠了君士坦丁堡,帝國被肢解,即使1261年希臘人奪回了君士坦丁堡,但帝國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到之前的實力過。吊死威尼斯總督!
  • 泰西封:安息王朝與薩珊王朝的首都。羅馬六顧。進泰西封的感覺像回家一樣,在泰西封裏面的感覺,比羅馬好多了!
  • 張家口/通遼:通過一系列「迫真論證」將內蒙古(或者歷史上和內蒙古有關的地方,如民國時期察哈爾省管轄今內蒙古東部部分地區)和羅馬聯繫起來的產物。
    • 前者來源於以下一段文字:羅馬正統在君堡,君堡正統俄國繼,俄國正統在韃靼,韃靼正統在蒙古,蒙古正統察哈爾,察哈爾省會張家口。
    • 後者來源於小約翰可汗:羅馬正統東羅馬,第三羅馬俄羅斯,俄國正統在沙俄,沙俄正統金帳汗,金帳汗國在蒙古,蒙古正統在漠南,漠南正統科爾沁,科爾沁區在通遼。
    • 二者結合,通遼被戲稱為「東羅馬」,張家口被稱為「西羅馬」

精羅人物

  • 恩里科·丹多羅(Enrico Dandolo,1107年~1205年6月21日),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期,為了解決因十字軍欠款導致的威尼斯破產危機,於1204年引導十字軍的進攻目標從原定的埃及和耶路撒冷變為君士坦丁堡,攻下了君士坦丁堡,肢解了拜占庭帝國。他於1205年在君士坦丁堡逝世,遺體仍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地下陵墓。每周日被精羅吊死在羅馬城牆上。
  • 君士坦丁十一世(Konstantinos XI Palaiologos,1405年2月8日~1453年5月29日),東羅馬帝國最後一位皇帝,於君士坦丁堡城破之日據信戰死。《你將如閃電般歸來》的主角。
  • 穆罕默德二世(Mehmet II,1432年3月30日~1481年5月3日),奧斯曼帝國第七任蘇丹,1453年率領奧斯曼軍隊攻下君士坦丁堡。
  • 康斯坦丁一世·馮·格呂克斯堡(Konstantin I von Glücksburg,1868年8月2日~1923年1月11日),希臘國王。一戰結束後,協約國和土耳其簽訂的《色佛爾條約》中,希臘獲得了大面積的領土,包括士麥那(伊茲米特)和色雷斯地區,而君士坦丁堡由國際共管。這是近代以來,希臘民族復興,再造拜占庭榮光的偉大理想(ΜεγάληΙδέα)最接近實現的時刻。然而,由於他意外染病去世,以及凱末爾為首的土耳其革命者通過一系列軍事及外交手段,迫使協約國再次簽訂《洛桑條約》,形成今天的兩國版圖。
  • 費利佩六世(Felipe VI de Borbón,1968年1月30日~),現任西班牙國王,擁有「羅馬人的皇帝」頭銜的弱宣稱。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國後,皇帝宣稱權落到了其侄子安德烈亞上,安德烈亞則將東羅馬皇帝頭銜轉讓給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和阿拉貢的斐迪南。這個頭銜隨着歐洲王室剪不斷理還亂的繼承關係落到了波旁家族[14]頭上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 蘇丹雷傑普雷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1954年2月26日~),現任土耳其共和國總統。連續領導土耳其十七年,成功的逆轉了凱末爾以來土耳其去伊斯蘭化的趨勢,更公然宣佈改聖索菲亞博物館為清真寺甚至並這麼做了。另外,埃爾多安實際的目的就是要讓土耳其重現奧斯曼時期的輝煌,曾經說出要讓美國「嘗嘗奧斯曼帝國的鐵拳」一直致力於世俗化和去奧斯曼化的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要氣活過來了

相關梗

撒鹽

出自著名歷史謠言「羅馬人在迦太基的土地上撒鹽」,現多用於表示對某人某物極度厭惡,在欲除之而後快的同時還將會以最殘忍的方式防止其東山再起。

新朝雅政

一般用於調侃1453年拜占庭帝國的滅亡。

其最早可能出自清朝官員袁鵬年所撰告示:「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15],本為剃髮易服之令。

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穆德二世率軍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君士坦丁十一世據信戰死。君士坦丁堡後來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新朝雅政」一詞在出現這一段歷史以及奧斯曼帝國本身時常常使用。

其「新朝之雅政」之意也擴大用於舊王朝衰微,新王朝崛起時。

旱地行舟

後世所作畫作

君士坦丁堡圍城戰期間,奧斯曼海軍在金角灣被橫跨金角灣的鐵鎖阻攔,無法通過。穆罕穆德二世在金角灣對岸上建造了一條用圓木做成的船槽,船只得以通過船槽進入金角灣。

「旱地行舟」一詞便出自以上歷史,成為與這段歷史其相關的梗之一,常與「新朝雅政」一起使用。

不過客觀來講,在陸地上拖拽船隻並非奧斯曼首創。前6世紀和前5世紀時,希臘科林斯地峽上就有一條棧道用來將船從地峽的一邊拉到另一邊。

違章建築

狹義上指聖索菲亞大教堂/清真寺的宣禮塔,廣義上指1453年之後奧斯曼帝國在聖索菲亞清真寺周邊修建的各種附屬建築,是精羅的指定拆遷對象。

烏爾班大炮

歷史上由匈牙利籍火炮設計師烏爾班為奧斯曼攻城部隊修建的巨炮,在君士坦丁堡之戰中被投入使用,是能令精羅心肺驟停的存在,在各種精羅(蘿)視頻裏一般作為迫害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道具或者奧斯曼帝國「武德充沛」的象徵而存在。

隨着歌曲《你將如閃電般歸來》在精羅群體中的流行,烏爾班大炮也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強的動能武器」。畢竟能讓光速前進的君十一走了幾百年都沒回來。

綠羅馬/羅馬帝國奧斯曼王朝

對奧斯曼帝國的調侃,一方面其主體民族血統以改宗伊斯蘭教的希臘人、安納托利亞人為主,大吹特吹的突厥血統反而只有10%左右;另一方面穆罕默德二世消滅拜占庭帝國後確實全盤接收了拜占庭皇帝的尊號。從某種意義上說,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歷代蘇丹也勉強算是拜占庭帝國法理的繼承者。

此梗有時也被簡寫為「綠蘿」或「蘿馬」,相應的也有所謂的「精蘿」。「奧斯曼」有時也會寫成較不常見的譯法「鄂圖曼」以混淆視聽。

1922年奧斯曼帝國解體變為土耳其共和國,這一事件被某些人拿去和公元前27年的屋大維稱帝聯動,稱為「再造共和」。

第三羅馬

指俄羅斯帝國,其前身莫斯科大公國的統治者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國的末代公主索菲亞並藉此將國家信仰改為東正教,因此成了拜占庭帝國法理的正統繼承者。歷史上俄羅斯帝國曾多次以「光復君士坦丁堡」為由而和奧斯曼帝國開戰,且其統治者的稱呼「沙皇」也脫胎於拉丁語的「凱撒」,基於上述種種原因,俄羅斯有了「第三羅馬」的外號。

然後一小部分人將沙俄帝國之後的蘇聯稱作「紅羅馬」,與「綠蘿」對應。

中文互聯網上有時會用「內容獵奇的同人作品」來形容俄羅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關係。

非法組織

指神聖羅馬帝國,其前身為東法蘭克王國和查理曼帝國,大部分皇帝的祖先可追溯至羅馬帝國時代的日耳曼諸「蠻族」之一。

雖然教宗利奧三世曾為查理曼帝國開國之君查理曼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但彼時的教宗沒有加冕皇帝的權力,且羅馬皇帝加冕流程不涉及教宗,所以這個「皇帝」的合法性不言而喻。

此梗一般會結合伏爾泰對神聖羅馬帝國的評價「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使用。

倫巴第蠻子

參見:意大利#與意大利有關的網絡迷因

P社遊戲《英白拉多:羅馬》發售時無意大利語,有意大利玩家詢問原因,卻被回復「倫巴第蠻子也配自稱羅馬」。後此梗用於撇清現代意大利和古羅馬的關係。

但意大利語被公認為保留拉丁語構詞法最多的語言,且一般認為倫巴底入侵並沒有嚴重影響意大利的種族格局,現代意大利人,尤其是中南部意大利人的血統主要還是來自於古羅馬的拉丁人。

〇〇〇也是羅

在觀看部分遊戲視頻(其中又以P社遊戲視頻為甚)時,一旦視頻中UP主操控的某個國家或勢力通過某些遊戲操作重建了羅馬帝國(如佔據原羅馬帝國領土、佔領環地中海地區、恢復羅馬帝國名號、乃至得到一片內海與一座海峽,如上文所述的桶裝水那樣,甚至內海和海峽不需要相鄰)時,部分精羅便會玩梗一般開始論證該國家或勢力與羅馬帝國的關係,然後發送「(這個國家/勢力/姓名裏帶「羅」的領導人)也是羅」或者「(達成了某個標準),是羅馬」的彈幕——哪怕現實中這個國家或勢力與羅馬帝國的聯繫僅僅只有一個「羅」字,或是同住地球村,都會被這些精羅聯繫起來......堪稱萬物皆可羅

如果是為了你,當一回昏君也不錯

主條目:如果是為了你,當一回昏君也不錯

為《Fate/Grand_Order》中君士坦丁十一世女教皇若安所說的台詞。

註釋及外部連結

  1. 「我是羅馬公民」出自馬爾庫斯·圖利烏斯·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的《反對維勒斯的演講》(拉丁文:In Verrem)
  2. 特指小亞細亞及巴爾幹半島
  3. 出自《風俗論》(法文:Essai sur les mœurs et l'esprit des nations,或譯《論國家的形態和精神》)第七十章
  4. 註:此梗僅適用於13世紀大空位時期後皇權不振、四分五裂的神聖羅馬帝國,不適用於薩利安王朝或是霍亨斯陶芬王朝治下的帝國。請適當用梗。如果看到神聖羅馬帝國就刷「既不也不更不」,只會招得他人的反感。
  5. 出自《三體
  6. 一說桶裝水有桶口(海峽)和裏面的水(內海),而神羅這兩樣都沒有。
  7. 名稱來源於希臘語「進城」,另一說意為「伊斯蘭教之城」
  8. 要成為一位羅馬皇帝一般需要加冕三次,第一次是在亞琛的德意志銀冠,然後是米蘭的鐵冠(加冕意大利國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羅馬的金冠(加冕皇帝)
  9. 神羅開國皇帝奧托一世,936年,被美因茨大主教希爾德貝特在亞琛加冕為國王。962年,奧托前往羅馬,正式被教宗加冕為皇帝。其後17位神羅皇帝均在羅馬加冕。直到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時,羅馬王由於威尼斯共和國的阻撓無法前往羅馬進行加冕,聖座派遣特使允許羅馬王宣稱了「選帝」這一頭銜。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繼任者查理五世在博洛尼亞由克萊門特七世加冕,成為最後一位由教宗加冕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從查理五世的繼任者斐迪南一世開始,羅馬王援引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先例,不前往羅馬加冕而直接宣稱「選帝」。
  10.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1562年加冕
  11. 嚴格來說,從1558年加冕的斐迪南一世開始,所有的國王僅僅享有「選帝」的頭銜,儘管通常被認為是「皇帝」。
  12. 1589年,君士坦丁堡牧首正式承認莫斯科主教為莫斯科及全俄羅斯的牧首,並承認俄羅斯教會是與君士坦丁堡教會平等的東正教自主教會,莫斯科從此正式代替君士坦丁堡成為東正教中心。
  13. 不過在迦太基的土地上撒鹽這件事目前已被證偽,見[1][2]
  14. 即現在的西班牙王室家族
  15. 何是非《風倒梧桐記》:「後歸清朝,為廣東學道,出示云: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致;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