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靈月之爭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Warning.png
該頁面包含敏感內容,可能不受到某些人歡迎。為了萌娘百科的良好環境,一切修改請以遵守中立性原則為前提,避免添加不客觀內容。
編輯本條目請儘量中立、客觀、慎重,貿然進行無意義的編輯戰或者破壞將導致您受到懲罰,萌娘百科感謝您的理解與合作。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靈月之爭
相關條目 林月如趙靈兒李逍遙仙劍奇俠傳黨爭


靈月之爭,即關於《仙劍奇俠傳》兩位女主角趙靈兒與林月如的爭論。喜歡靈兒的被稱為靈黨,喜歡月如的被稱為月黨。兩黨自1995年《仙劍奇俠傳》發售以來一直爭論不斷,期間,因某些原因,一度上升到對製作人的攻擊。

本義簡介

黨爭最早的起源是可以追溯到仙一的劇情流程中,劇情開場時李逍遙與趙靈兒相遇並在靈兒姥姥的逼迫下成親,逍遙雖然認可了這段婚事但隨後就因意外失憶名正言順開後宮的理由忘記了靈兒,之後在李逍遙和林月如結伴尋找「夥伴」靈兒的過程中相知相許。這段微妙的三角關係直到故事接近尾聲李逍遙恢復記憶並發現靈兒懷孕,月如靈兒先後死亡才告一段落。

此外遊戲本身的一些巧妙設計也平衡了兩者的地位,某種程度也放大了靈月之間的爭議。如趙靈兒作為遊戲第一女主角,卻有着在隊時間短、相關劇情致鬱煩悶程度高等不利因素。而林月如作為第二女主角,有着在隊時間極長、相關劇情有趣感人等特點。趙靈兒在遊戲中的最終強度較高,但因離隊過於頻繁導致每次其歸隊後等級都落後隊伍其他隊友好大一截可以快速升級,換句話說靈兒是個完全無需玩家用心培養的角色。而月如死亡離隊後的仙劍一唯一需要單人通過的迷宮神木林在缺乏月如的加持下顯得相當難打。就玩家角度來看,靈兒是個除後期外可有可無的隊友,月如是個忠誠的成長型隊友。因此相比衍生電視劇,遊戲黨之間的爭論也要大上很多。

有關李逍遙對於靈兒到底是愛情還是責任居多,李逍遙到底更愛靈兒還是月如經常成為玩家爭論的話題。有人認為《仙劍》兩位製作者姚壯憲和謝崇輝存在意見分歧常見的說法是姚壯憲是靈黨,謝崇輝是月黨因而對兩位女主角各有所偏愛。但後來,官方於2014年否定了這樣的說法,稱「不可能有偏愛」。但部分粉絲依舊堅持認為兩位製作人有所偏愛,並且攻擊製作人,而對遊戲人物和對立黨的攻擊更不在少數,可以說充滿火藥味。

其實就仙劍官方本身來看,官方是偏向開後宮但終於淪為孤家寡人結局的。對於靈月,官方也一直認可兩者都是李逍遙的妻子的設定。

姚壯憲.jpg
謝崇輝.jpg


其他

文章《一位遊戲玩家眼中的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靈月之爭」》

開篇

如果你認為哀蘭之爭是中國最早的粉絲黨爭,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只算ACG屆)。柯南96年才TV化,真正在大陸火起來那是世紀之交的事情,而且也就當時的小朋友在看。至於說EVA,日本那邊我不知道,但我們當時看到的是被剪的一塌糊塗的天鷹戰士。 靈月之爭基本是從仙劍一製作的時候就一直存在,並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一般認為:趙靈兒是李逍遙的官配,兩個人拜過堂成過親連孩子都有了,女一號的地位基本沒有疑問。但林月如這個角色實在是太出彩了,跟趙靈兒相比毫不遜色,據說是當時負責仙劍的劇本的謝崇輝將自己對於女性的憧憬灌注在了最初並不起眼的林月如身上,作家往往更擅長把握觀眾的心理。林月如在鎮妖塔勇敢的自我犧牲不知道為她賺了多少好感度,而結局林月如抱着李憶如撐傘立於雪中的場景更是被很多玩家奉為經典,更玄乎的是聽說仙劍推出的時候,正是海峽那邊轟轟烈烈的時候,傳統的東西被否定,林月如這個形象正符合當時台灣社會思潮。於是隨着仙劍的大熱黨爭開始持續蔓延,基本上當時所有的玩家都參與了這場討論。 討論的焦點在於誰才是李逍遙的真愛。按理說這個本來沒什麼懸念,仙劍之父姚壯憲在構思仙劍的時候,基本上就確立的李趙兩人男女主角的地位,並且他將自己的情感帶入了李逍遙這個角色,而趙靈兒基本上是按照她初戀女友的模型製作的。製作組內部的分歧才是關鍵,李趙兩人的故事越是撲朔迷離越是給林月如的插足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於是在遊戲中編劇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瘋狂得給林月如加戲,兩個女主達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月如黨與靈兒黨的觀點

很多月黨質疑李趙二人在一起純粹是因為當時環境所迫、生米煮成熟飯以後產生的義務關係,就像包辦婚姻一樣,他們倆之間在一起還沒多久根本沒有愛情可言,純粹就是一種責任和義務。而在李逍遙在失去記憶的情況下,他和林月如日久生情,已經做了「吃到老、玩到老「的約定,這被認為是自由戀愛的象徵。 而靈黨爭鋒相對,認為李逍遙一直對趙靈兒懷有憧憬,後來兩人新婚之夜李就對趙表白表示自願要照顧她一輩子,而她和林月如相識不過是因為打抱不平罷了,要不是因為忘憂散和林月如的死皮賴臉,趙李二人早就雙宿雙飛了,根本沒她什麼事情。   於是月黨又說那是因為趙靈兒不愛李逍遙,認為趙一直是利用李逍遙尋父報仇而已,並且在明知的情況下一直將真相隱瞞,目的就是並不想和李在一起,他們倆結合純粹是為了要繁衍後代,而且趙靈兒選擇與水魔獸同歸於盡就表示她在責任和愛情之間選擇了前者,不像林月如甘願為愛殉情。 而靈黨繼續反擊,認為李和趙兩人10幾年前就認識了,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爾後的時間裏又有過多次的相遇,因此兩個人的感情基礎有10年以上,自然是像老夫老妻那樣相濡以沫,不可能表達得太過激烈。而趙靈兒要跟水魔獸同歸於盡那純粹是因為劇情需要,如果不這樣大家都要死,這麼做同樣是為了愛情而救李逍遙。 由於最後的結局處理的很曖昧,趙林二人到底死沒死一直有爭議,於是兩邊又借題發揮繼續爭,月黨認為那個雪中撐着傘的就是林月如本人無誤,她被聖姑救活了,和李逍遙快樂的生活在一起。而靈黨則搬出姚壯憲的原話說是趙靈兒的靈魂附在了林月如身上,因為林月如本人早就成了植物人,所以說本質上還是趙靈兒。

激烈的投稿和人氣投票

跟史上的所有的黨爭一樣,這樣兩派人的爭論是不會有結果的,誰也說服不了對方。之前我說靈月之爭完爆後來的那些就是因為這場黨爭後來的走向。現在的所謂的黨爭,與其說是黨爭,還不如說是誰比誰更下限,開始就說誰誰誰不要臉,誰誰誰更無恥,接着就開始抱團問候對面的老母。 不過當年靈月之爭確實是往正面走的,要知道當時並沒有論壇貼吧這些東西,你想發表點觀點給大家看只有給當時少數的幾家雜誌投稿寫信,當然了編輯會不會給登出來只能看你的寫作水平和編輯的口味了,但是可以放心的是類似於對罵這樣的東西肯定是登不出來。於是乎你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黨爭文章,有往死里蜜的、有YY細節的、有補完故事的、也有春秋筆法內涵諷刺對方的,我看的最有趣的一篇就是傳說中的某名校才女用一個個鐵的事實雄辯得證明李逍遙愛的既不是趙靈兒也非林月如,他真正愛的是酒劍仙和劍聖,其中最有力的一個證據就是李在趙林兩人死後居然沒有像羅密歐或是梁山伯之流一樣殉情,而是跑去當道士了,因此他明顯愛的就是男人。實際上,隨着計算機的普及,當時仙劍在中國的人氣真的非常得高,而且幾乎是男女通殺的地步,聽說許多不懂計算機的女生專門找班上的男同學去電腦房玩給她看,然後一邊看一邊哭,男生安慰,然後兩個人就這麼好上了。以至於李湘時代的快樂大本營就專門做了一期仙劍主題。 而海峽那邊就更熱鬧了,鑑於他們比我們早普及互聯網幾年,於是當時的各高校BBS上到處都有討論仙劍的帖子,黨爭自然是熱門內容。曾經有一個專門整理當時台灣各高校靈月黨爭的精華集中貼,裏面各種專業、各種學科、無論師生都曾經粉墨登場,經常看到的是兩個同一學校文學系的用找文學理論在黨爭,後面一個學習心理學加入進來,後來哲學系、經濟系的、歷史系、建築工程、生物醫藥的全部加入進來,於是乎後面孟子、莊子、瓊瑤、金庸、徐志摩、林徽因、周星馳等名人開始因為靈月黨爭而頻繁中槍。從最初的自然擇偶輪、一妻一妾論、理想現實論、靈魂肉體輪、存在感知論、本我自我論、潛意識決定論、阿尼瑪現象等等,各種稀奇古怪的學術名詞都出現了,最後藍綠兩陣營果然也中槍了,說什麼李逍遙是選民、連戰是趙靈兒、宋省長是林月如、阿扁是阿奴、李敖是酒劍仙、李總統是拜月……。 很難說這場靈月黨爭到後面就進入到了一個什麼層面,不能說台灣人的素質就比我們現在大陸人高,只能說當時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並未普及,而是掌握在少數精英階層手裏。 當然了既然有了靈黨和月黨的分野,自然也像萌戰一樣要找個地方釋放廚力,粉絲團再精英也要廚。當時各大雜誌都是有最受歡迎的遊戲、角色評選的。以我當初的記憶看,仙劍獨霸最佳遊戲兩年以上,而女角色榜一直有爭奪。在96年的時候,趙靈兒基本上是一枝獨秀獨霸榜單,而林月如則在5-10名左右徘徊。然後97年林開始迎頭趕上,逐漸跟趙形成相持,經常是兩人霸佔前兩名,一個月換一次亞冠,偶爾能給她們製造威脅的只有古墓麗影的猛姐勞拉了。但98年世界盃以後,林開始佔據上風,趙有點力不從心,排名開始下滑,到世紀之交的時候,林基本還能出現在榜單前十,而趙基本看不見了,體現了當時年代審美標準和關注人群的變化。很多人都被仙劍的結局所打動、認為李趙二人非常偉大,但是重溫遊戲的時候,發現趙這種虛無縹緲、而林才是最可愛的,於是很多人都叛逃了靈黨而加入了月黨。於是林月如的人氣開始激增了,98年以後計算機開始普及,很多女性也開始關注仙劍,其中不少人認為趙為了家族愛情委曲求逆來順受全很傻很無聊,不像林來的敢愛敢恨,灑脫痛快。於是在男性粉絲基本一半一半的情況下,女性粉絲開始清一色得倒向林。此外當時國內武俠劇開始流行,像林這種性格的女主到處可見,而且人氣都不低,但趙這種性格傳統女性越來越少,出現了也是不人氣角色。這大概就是當年榜單變化的原因。

後續衍生作品

鑑於當時所謂仙劍2一直難產,於是黨爭只能這樣沒完沒了的進行下去。據說仙劍2一直難以出爐就是因為狂徒內部對於如何製作續作持有爭議,究竟是補完舊故事還是另寫新故事一直存在爭論,更重要的是大宇內部依舊黨爭不斷,據說靈黨拿出的提案很快就會遭到月黨的強力反對,反之亦然。所以大宇寧願去做什麼大富翁、明星志願,也不願再做仙劍這個金子招牌的續集。直到2001年的時候,大宇估計是缺錢了,扔出了一個炒現飯的重製版的作品新仙劍並且推出了一個後宮粉絲向的作品仙劍客棧。即使這樣,我們對比新仙劍兩個女主的隱藏結局就看可以看出當時黨爭的力量對比,趙的結局非常普通短小,就是打完BOSS以後回仙靈島回家帶孩子這樣的劇情,整個一賢妻良母世外桃源的故事。而林的結局就豐富多了,又是見家長又是拜堂又是傲嬌又是武林盟主什麼的,非常開心熱鬧,像個真結局。於是從這個微小的差異可以看出,大宇內部跟外界一樣也是月黨佔據了上風。 於是乎兩黨在爭了幾年之後終於在某些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其中包括一些之前很敏感的問題,比如說李逍遙的真愛。靈黨基本上承認李逍遙和林月如更般配,並且傲嬌得表示我們靈兒要追求更高尚更偉大的東西,李逍遙這個廢人還是扔給你們月黨吧。於是我後來看到了一個靈黨做的最荒唐的同人遊戲,說裏面趙靈兒在明知一切的情況下違心的跟李逍遙拜堂成親產子,最後果斷拋夫棄女,在水魔獸之戰後詐死並偷偷得跟仙三裏面的重樓走到了一起,上演了狗血NTR的父嫁。而整個大宇內部也開始反思是不是當時設定男女主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月如是不是才應該是真女主,於是2003年等待了8年之久的仙2終於問世,故事劇情也是承接上一代,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也終於得到了補完,粉絲最關心的自然是大宇在靈月之間最後的抉擇。果然,在2代中,趙沒有獲得復活的機會,而是最終成全了李林二人,最後就像新仙劍月如隱藏結局一樣,月如和逍遙以及憶如過上了幸福的三人生活。對於這一結局,靈黨表示可以接受,因為趙和李最後怎麼樣他們已經無所謂了,他們只愛靈兒本人;而月黨則歡呼雀躍,表示月如在歷盡千辛萬苦後終於能獲得幸福,他們十分感動。而與之相對應大家都在關注老故事,沒人關心仙2的新故事,王小虎成了歷代最沒存在感的角色,沈欺霜也差不多,除去少數蘿莉控之外,能記住也就那隻狐妖了。

電視劇插手

正當大家以為靈月黨爭以月黨的全面勝利而告終的時候,有一個人不願意了,他就是仙劍之父姚壯憲,但本人並不願意自己構思多年的作品因為黨爭而被歪曲,於是在製作仙劍2的同期他就決定要製作仙劍3,擴大這個故事的外延。同時他要將這個故事推廣,要將仙1的故事拍成電視劇。於是半年之後,大宇馬上就推出了新作品仙劍3,最終導致之前發售的仙劍2毫無存在感可言。仙3與其說是新故事,還不如說是他對仙一世界觀與設定又一次補完,其中趙靈兒所代表的女媧一族的正統地位由其母紫萱強化,所謂仙劍的世界觀也從這部作品以後開始構建。當然了更具轟動效應的還是仙劍1電視劇版的出爐,該片引發了仙劍粉絲第二次黨爭。 當時還在拍的時候,仙劍電視劇就引發了遊戲粉絲的廣大關注,首先就開始對演員的長相開始評頭論足,由於胡歌和劉亦菲是姚壯憲定的,這兩個各黑的不多,並且由於都是大陸人,中國粉絲還真有不少認同感,認為比當時台灣的那些偶像演員如言承旭、羅志祥、大S、林依晨之類的靠譜。至於說飾演林月如的安以軒,黑的就比較多了,一是認為她年紀大,演不出林月如的少女氣質;二是認為她長相氣質跟林月如相去甚遠,根本不像;三是她是個拍偶像劇的。可從後來來看,安以軒反而是被黑的最少的。   當時胡歌在拍戲時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很小就玩過仙劍,對於李逍遙印象,自認跟韋小寶差不多。當他說出這話的時候,我就知道大事不妙,仙劍黨可以接受李逍遙是廢材八嘎,但絕不能接受他是地痞。於是我們看到了胡歌在片中上演了左奴婢右賤妾的後宮表演,自此以後基本上他就是被黑預定了,而片中的劉亦菲雖然年齡跟趙靈兒當時差不多,但問題是她演什麼都一個樣,當然如此做作的靈兒基本被預料到了,黑的略少。其中最讓仙迷難以接受的就是心目中的神作被硬生生得改成台灣偶像劇,尤其是原創的客棧劇情是失敗中的失敗,既沒必要,也不合理,幾乎是將所有角色最膚淺的一面表現了出來,腦殘偶像劇的本質暴露無遺,有此一出,電視劇被黑死預定。 果然剛一播完,輿論一片聲討,當時的遊戲軟件雜誌清一色得出來給出差評,我記得某著名雜誌主編甚至親自撰文,以「仙劍已死,有事燒紙」為題大肆抨擊電視劇毀了仙劍,更有甚者認為姚壯憲拍TV版就是在在毀自己的金字招牌。而許多原作黨也紛紛站出來批評拍成腦殘偶像劇是對仙劍褻瀆,他們寧願有生之年仙劍不拍電視劇。兩位主演更是首當其衝了,胡歌從第一集起就在被罵,認為他毀了李逍遙痴情少年,純情哥哥的形象,而是將李塑造成了一個到處戲謔女性,誇誇其談的紈絝子弟,活該最後孤身一人。而對於劉亦菲則是認為分明年紀不大,卻在裝嫩,把靈兒演繹得非常做作輕浮,毫無靈黨那種初戀時的少女的感覺。至於一開始被懷疑的安以軒,由於電視劇版將月如空前的邊緣化,幾乎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所以黑的人也少了。 但如果只有人黑,沒人蜜,也不會有黨爭,對不對。不知道為什麼這片子給胡歌和劉亦菲培養了大量腦殘粉(腦殘粉就是只看外形,才不管你是不是還原角色),不停的抨擊終於導致這派人也加入戰鬥還擊,稱:毀了仙劍的就是你們這群仙劍迷,遊戲黨滾粗等等。於是以70後為主力夾雜着部分60後(真的有)80後的原作黨與以同85後(我是85後的叛徒)配合90後的電視劇黨發生了激烈的罵戰,由於當時互聯網已經普及,於是罵戰遍佈各論壇、QQ群。跟以前還算理性的靈月之爭相比,這場罵戰跟現在流行的罵戰已經沒有任何區別了,由於中間夾雜着價值觀、時代背景、知識結構的巨大差異,兩幫人基本就是無法交流,起手就是腦殘、裝逼這樣的詞語,然後就開始互相問候父母。關於這一場爭鬥我也沒什麼好多說的,當然了肯定是沒結果的,只有隨着時間慢慢冷卻。 站在靈月之爭的立場上,我覺得TV版是姚壯憲作為靈派的又一次反擊,首先是將趙的主角地位空前強化,而將林不停得邊緣化。我們都知道仙1的時候趙是消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陪伴主角更多的是林。而電視劇版出來的時候,趙幾乎從從未消失,而林則往往有第三者跟着,她和李逍遙幾乎沒有空間培養感情。其次,導演編劇什麼的視乎就是把林當備胎來塑造,如果說遊戲裏面林還算個傲嬌的話,那電視劇版林就既無傲也無嬌了,基本上就是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死纏爛打的女屌絲的形象。李基本隨便戲謔林,羞辱林、甚至還拿這個故意來引起趙的嫉妒。最後,鎮妖塔後,林直接粉身碎骨,連復活的機會都不給了。進而又刪掉了林死後,李追憶林的情節,並且刪掉了遊戲版非常經典結局後林矗立雪中的場景,取而代之是趙跟水魔獸同歸於盡後居然來了個黨員式的詐屍,最後死在李懷裏。雖然這種處理的非常狗血,但言下之意很簡單,就是說:李趙二人才是官配,其他人別想了。 當然了無論是靈黨還是月黨都不會承認電視劇版,所以沒人為這個去爭。電視劇版沒有為安以軒培養多少腦殘粉,所以也沒人去跟劉亦菲的粉絲爭。但是對於大多數玩過遊戲版的電視劇觀眾來說,他們會認同李逍遙的歸屬是趙靈兒,至於林月如是誰,是不是在遊戲中走到一起,誰會去關心?以至於後來所謂的歷代仙劍人物人氣投票,趙作為仙1女一號,女媧族代表,僅憑印象分也能位居前列,而林由於屬性已經爛大街,加上續作中存在感不強,當年參與黨爭的粉絲早就散了,肯定是不如趙的。當然了如果仙劍1出個動畫版、重製版什麼的,月估計還能翻案。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