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尼弗迦德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Nilfgaard flag.jpg
Witcher 3.png

丹德里恩誠邀您參與完善本條目☆獵魔人編輯者只為一個理由存在:替人類編寫他們需要知道的怪物條目。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萌百化
  • 補充內容並系統歸納
無論您是哪個學派的獵魔人,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
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獵魔人教團萌百聯合會祝您在凱爾莫罕的萌百圖書館中度過值得的時光。
Nilfgaard flag.jpg
尼弗迦德國旗
基本資料
全稱 尼弗迦德帝國
別稱 帝國
類型 國家
所轄 辛特拉省、陶森特公國等
首都 尼弗迦德城
位置 南方
皇帝 恩希爾·恩瑞斯大帝、莫爾凡·符里斯
語言 尼弗迦德語、上古語
信仰 太陽教
軍隊 尼弗迦德軍團
形成 約2世紀
貨幣 弗羅林
登場作品 巫師3:狂獵》等《獵魔人系列》作品

尼弗迦德沒有正確的地圖,因為它只會越來越大。
——亞美利哥·維爾圖奇

尼弗迦德帝國通用語英語The Nilfgaardian Empire,尼弗迦德語:Ceas'raet aep Nilfgaard)是波蘭作家安傑伊·薩普科夫斯基所著的小說《獵魔人系列》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國家。

簡介

尼弗迦德帝國是獵魔人世界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國家。它位於南方,經濟繁榮、軍隊強大且野心勃勃。它的首都是位於阿爾巴河畔的尼弗迦德城,因為金光閃閃的建築,有着金塔之城的雅稱。

在獵魔人小說和CDPR的改編遊戲中,帝國的皇帝都是恩希爾·恩瑞斯大帝,他胸懷大志、非常好戰,率領帝國向着傑洛特所在的北方諸國發起了大規模的入侵。

地理和社會

尼弗迦德帝國的面積非常龐大,從南方一直延伸到北方諸國的邊境上。辛特拉和約之後,帝國北部的邊界是雅魯加河。而在巫師3:狂獵中,帝國已經渡過了龐塔爾河。根據傑洛特的選擇,帝國有可能退回南方,或是征服世界。

帝國由一系列由官員治理的省份和附庸國組成。這些附庸國大多都是主動降服的北方國家,比如陶森特公國。它們在名義上獨立,皇帝一般不會干涉,但帝國的大使權力往往比這些小國的統治者還大。

儘管北方人管所有帝國居民都叫尼弗迦德人,但是對於帝國境內的居民而言,只有生在尼弗迦德城附近的人才是高貴的尼弗迦德人。當傑洛特等人和卡西爾一起踏上尋找希里的旅途時,隊伍中其他人一直稱呼卡西爾為「尼弗迦德人」,而他連連否認。

尼弗迦德帝國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皇帝大權獨攬,然而帝國的皇位繼承並沒有明法規定,皇權和貴族也處於長期的對抗之中,使得皇帝寶座並沒有那麼好坐。

元老院是帝國的最高行政機構,曾經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但是隨着皇帝的權力越來越大,元老院逐漸變成擺設。尼弗迦德商人協會在帝國政治生活中的影響力非同小可。雖然名義上只是個民間商業組織,但其強大的政經影響力使得其能量不可小覷,他們控制的尼弗迦德工坊生產的廉價商品充斥着北方的商鋪,輕易就能使得北方的某國經濟崩潰南方都資本主義萌芽了北方還在封建社會。帝國的貨幣是弗羅林現實中是中世紀晚期佛羅倫薩鑄造的一種金幣,它的價值不像諾維格瑞克朗那樣穩定,而是隨着帝國戰事的走向變化着。

尼弗迦德的官方宗教是太陽教,帝國政教合一,皇帝本人兼任太陽教的最高大祭司。尼弗迦德人同樣非常重視法律與秩序。

由於征服了諸多領土,帝國的文化是相當多元的,但尼弗迦德長期以來一直奉行同化政策,要求直轄的領土信奉他們的宗教,遵守他們的法律,比如在巫師3的序章中摧毀泰莫利亞的教堂。這也使得許多北方居民對帝國恨之入骨,因為他們將黑衣人視為他們傳統的毀滅者。然而,對於非人種族如精靈矮人來說,尼弗迦德相對多元的環境比起動輒發起政治迫害的北方領域對於他們來說更為友好,甚至還庇護着精靈國度多爾·布雷坦納。在巫師3序章中,矮人鐵匠威利斯就表示過,他原本也不喜歡黑衣人,但現在覺得黑衣人也還不錯。

歷史

尼弗迦德文明最早誕生於2世紀,在阿爾巴河畔,第一批定居者創建了一個城邦。這個城邦融合了精靈和人類的文化,並且不斷地將周圍的部落同化其中,在歷史的某一刻中,尼弗迦德國誕生了。

在尼弗迦德歷史的早期,君主的權力並不大,他在名為元老院的寡頭集團議會指導下執政,元老院作為最高行政機關在尼弗迦德的日常生活中曾經扮演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着歷史進程的推進,君主的權力越來越大,而元老院逐漸退化為了顧問形式的角色。也是在這一時期,尼弗迦德開始信仰一神論的太陽教,並且自稱為帝國。

13世紀早期,尼弗迦德帝國終於開始了對外擴張。第一個被征服的國家是帝國北方的鄰居埃托利亞。征服埃托利亞之後不久,在位的皇帝佛古斯·瓦·恩瑞斯就被內部反對派推翻了。皇帝本人不願屈服於篡位者,於是慘遭殺害,而他的兒子,年幼的恩希爾·恩瑞斯被下了詛咒,變成了一個人形刺蝟。儘管被追殺,但恩希爾設法逃離了國家。篡位者統治期間,帝國吞併了艾賓、梅契特等小國。

1257年,恩希爾皇太子的支持者發動了宮廷政變推翻並殺死了篡位者,從此篡位者的名字和記憶被從一切官方文檔中抹去了。已經解除了詛咒的恩希爾·瓦·恩瑞斯回到金塔之城並即位為皇帝。新皇帝花了不少時間清洗了宮廷里所有的亂黨。不僅如此,他還將他們的墓石挖出來做成了舞廳的地板,因此他也得到了「在敵人墳墓上起舞的白色火焰墳頭蹦迪Deithwen Addan yn Carn aep Morvudd」的稱號。在徹底鞏固了權力之後,皇帝開始把目標轉向他的父親曾經嚮往的土地——北方領域,因此發起了第一次北境戰爭。經過極為殘忍的戰爭之後,辛特拉城陷落,卡蘭瑟女王自殺殉國,這一戰在帝國被稱為「辛特拉戰役」,而在北方被稱為「辛特拉大屠殺」。然而,帝國的鋒芒在索登山遭到了同仇敵愾的北方聯軍和術士們的挫敗。雙方簽署了停戰協議,辛特拉作為一個省份被併入了尼弗迦德。

幾年之後,不滿於索登山之敗的恩希爾皇帝繼續策劃着對北方的侵略。親皇帝的術士們策劃了仙尼德島政變,緊接着瑞達尼亞王維茲米爾二世遇刺,騎兵強國瑞達尼亞頓時陷入了大亂。尼弗迦德帝國抓住時機,對着亞甸和利維亞兩國發起了全面進攻,很快就佔領了亞甸和利維亞等國,已經侵入泰莫利亞。北方諸國再度放下偏見聯合起來,在小村布倫納抵禦侵略者,取得了輝煌勝利並重創了尼弗迦德主力,使之從此一蹶不振,尼弗迦德的將領也在戰鬥中身亡。聯軍趁勢展開全面反擊,將帝國軍全部驅逐至雅魯加河以南。隨着辛特拉和約的簽署,第二次北境戰爭宣告結束。在戰爭期間,皇帝找到了「辛特拉女王希里」並與她聯姻鬼父,成為了名正言順的辛特拉國王。

在小說中,恩希爾皇帝此後繼續統治了帝國二十餘年。在晚年時,他將權力下放,並於不久之後溘然長逝,莫爾凡·符里斯將軍繼承了皇位。

第三次北境戰爭時期的世界地圖,南方為尼弗迦德

在CDPR的改編系列遊戲中,1271年,一個神秘的刺客蛇派獵魔人古勒塔的雷索刺殺了泰莫利亞國王弗爾泰斯特。這位傑出的軍事統帥之死導致了北陸雄藩泰莫利亞陷入了混亂。在洛穆涅峰會上,尼弗迦德和北方諸國的代表出席並決定泰莫利亞的命運。獵魔人傑洛特和女術士特莉絲·梅莉葛德因為無常的命運也被牽扯其中。無論峰會結果如何,一年之後,皇帝都會發起對混亂的北方的第三次入侵。這一次入侵勢如破竹,泰莫利亞很快就全境淪陷,帝國軍隊一路殺到了龐塔爾河,只有瑞達尼亞憑藉着強大的軍隊依然在苦苦支撐着,勉強把戰線維持在了龐塔爾河一線。在此期間,皇帝請來了傑洛特,並要求他幫助自己尋找自己的女兒希里。

根據傑洛特的選擇,帝國也將面臨不同的命運。如果瘋狂的瑞達尼亞國王拉多維德五世被刺殺,並且迪傑斯特拉也死了,那麼群龍無首的北方就會被帝國軍隊徹底擊敗。皇帝征服了整個北境,並且吊死了所有的反對者。(如果此前傑洛特帶着希里去覲見皇帝,那麼在戰爭勝利後皇帝會禪讓給他的女兒)。如果拉多維德或是迪傑斯特拉沒有死,那麼北方將會團結起來把帝國軍隊趕回去,而皇帝會因為戰爭失敗而被反對派在政變中殺害。

羅馬相關

尼弗迦德的歷史、文化與政治體制很明顯neta了古羅馬帝國精羅狂喜 。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

  • 都是一個強大且尚武的軍事國家。
  • 都從城邦不斷擴張成一個幾乎征服了整個文明世界的帝國。
  • 非常重視法律與秩序。
  • 政權不穩定,皇位繼承並無明法規定,時常受到各種威脅。
  • 世俗權和宗教權集一人身上,甚至沿用了「大祭司」稱號。[1]
  • 元老院的權力不斷被削弱,而皇權不斷被加強。
  • 尼弗迦德首都人和周邊人的差異,也影射了羅馬曾經的「羅馬公民」和「拉丁公民」等權利的差異。
  • 篡位者的一切檔案和印跡在恩希爾登基之後被抹去了,這影射了古羅馬最為嚴厲的刑罰「除憶詛咒Damnatio Memoriae」。歷史上皇帝卡利古拉、皇帝尼祿、皇帝康茂德死後都曾被處以這項刑罰。
  • 在巫師2的第一章中,丹德里恩說過:「在尼弗迦德,就做尼弗迦德人的事When in Nilfgaard,do as the Nilfgaardians do」。這句話很明顯neta了英語中表示入鄉隨俗的習語:「在羅馬,就做羅馬人的事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 尼弗迦德和羅馬都在南邊。

註釋及外部連結

  1. 尤利烏斯·凱撒即是一位大祭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