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載具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增加配圖
  • 增加內容
  • 修改部分表述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載具
其他表述 交通工具、座駕
用語出處 自古以來
相關條目 各類載具相關條目、武器防具

本條目用於介紹載具這一道具分類概念。

概述

載具即「裝載用器具」,通常也被乘坐交通工具、座駕等。

載具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乘坐操縱,通常都伴隨着可以進行位移的結構與手段——畢竟同樣可以乘坐操作,但不能動的起重機嚴格來說不能算載具。再細一點的話,載具的用途還可以被劃分為日常代步、裝載、施工、戰鬥等。

現如今,載具無論在現實里還是ACGN作品中都不再僅僅只是工具,而是成為了一種標誌化的概念,對載具型號、設計、性能、持有者身份的討論向來層出不窮,也存在不少以特定載具種類為主題的競技項目(如賽馬賽車戰車道等),以及以這些競技項目衍生出的ACGN作品。

除了在載具競技類遊戲中,玩家必然會擁有、操縱乃至改裝自己的載具外,在一些開放世界類遊戲中,載具也會成為一種常見的快速移動手段,並且除了自己買之外,偶爾還能在路邊隨便搶——儘管現實中搶奪他人載具不僅犯法,也沒有遊戲中那麼容易。另外,一些容量較大的載具也能成為場景。

至於以承載武器系統為主要設計目的的載具,它們通常被歸入「武器平台」一類[1]。理論上任何一種載具都可能具備危險性和殺傷力,但武器平台作為天生的殺戮機器,在精神意義上和一般載具會存在較大的區別。

設計

載具的設計方向有很多種。

比如按照工作環境分類,可分為陸運、海運、空運、天運4個基本類型;而科幻或奇幻世界觀里,陸運還有着一種稀有變種——鑽探,即能遁地的載具,比如《奧特賽文》中,奧特警備隊的地底戰車「Magma Riser」;還有些載具同時考慮了在多種工作環境都可勝任的能力,比如《合金彈頭2》中能表演旱地行舟的兩棲戰艦「大傑」,這類載具我們稱之為兩棲/三棲乃至於多棲載具。

載具可以樸素,也可以花哨,當然具體而言是相較於用戶的。比如《貓和老鼠》中,布奇開的超長跑車,現實中可不會存在比一節火車廂還長的跑車,這種表現手法是為了體現布奇的極端富裕並和當時湯姆貓的極端貧窮構成反差。當然,載具的花哨之處也可以先藏起來,待到關鍵時刻再如袖劍一般突然亮出。比如《Ben 10系列》裏的老破車——誰能想像一輛老土的GMC房車,突然就能開助推火箭懟穿魔賈斯開來的太空戰艦外部結構、或者一道激光瞬間斬斷一座公路大橋呢?

載具可以被修飾。從最簡單的刷漆,到鑲嵌、電鍍等複雜工藝,都屬此列。經過修飾我們可以知悉載具的用途——比如黑紅塗裝的消防車、黑白塗裝的警車,等等等等。取材現實時,修飾風格也是個很好的時代象徵物,比如:20世紀50~60年代的軍機多見純白或銀白塗裝[2],蓋因當時世界籠罩在核戰爭陰影之下,這類塗裝能夠減輕核爆光輻射造成的灼燒;而從70年代起,因核戰陰雲褪去,低可探測度需求日漸增長,因此暗沉的黑色、深灰色或迷彩塗裝興起成為主流。修飾載具也是常見的娛樂手段,甚至於上升為培養藝術情操的手段。上世紀的美軍就熱愛着「最早的痛機」,將迪士尼、華納等美國馳名動畫電影商標旗下的角色——唐老鴨、米老鼠,再有就是自創的性感女模繪畫,繪製在各種軍機上。

載具不一定是載人的,也可以載物。舉個例子:潛艇使用魚雷的發射管打導彈時,需要給導彈套一個殼,發射後先浮出水面脫殼,然後導彈才會點火——這個殼就是導彈的載具。大小載具之間當然也可以嵌套,這種操作多見於跨介質交通——陸運轉海運、海運轉空運、空運轉陸運、甚至空運轉天運……等等等等。典例就是航空母艦運輸機,以及各種攜帶子機的飛船。比如《無主之地系列》中,避難所號飛船搭載着空投艙,落地後即可將飛船接入當地的亥伯龍傳送網絡;又比如《輻射4》中,普利德溫號飛艇通過4台起重機收放傾轉旋翼機,從而快捷地完成一系列空對地部署任務。

常見的載具及載具組合與角色的印象關聯

本列表用於收錄ACGN作品中各類載具與載具持有者、使用者和乘坐者的印象關聯,因此可能會與現實中的實際情況存在偏差。和現實存在較大偏差的印象將會特別註釋。

載具總論篇


各種機動載具

包括但不限於家用或商用的汽車摩托車以及坦克步兵戰車等的軍用裝甲戰車。其中:

  • 因為具有更強的科技感,電動及混動甚至能源等新能源汽車經常成為主角的座駕。(事實上,電動車的歷史比內燃機車還早[3]。而且電動自行車、電瓶車和電三輪等小型電動車輛,早已普及到平常老百姓家中了)
  • 在廢土主題作品中,能開的車屬於極端稀缺物資,因此主人在作品中的地位絕對不低。
  • 如果主人熱衷於撞擊戰術,那麼:
    • 如果這是警務主題作品,那麼主人一定是瘋狂性格的飆車黨或殺人狂,而且多半愛酗酒吸毒,有可能還帶有反社會人格
    • 如果這是戰爭主題作品,那麼主人一定是恐怖分子,而且大概率一去不回,甚至綁上炸彈(不過一些英雄也會犧牲自己、以命換命就是了)。
      • 而且還會高喊「安拉胡阿克巴」[4](事實上只有穆斯林[5]才會那麼喊)。
    • 喪屍危機主題作品裏的角色,但凡會開車的,一般肯定都會豬突猛進[6]
    • 油罐車經常被視為自殺式攻擊的慣用車輛。
  • 如果車被重度魔改,那麼:
    • 如果這是賽車競速類作品,那麼魔改是以小博大的正常操作。開掛式改裝的廉價車甚至可以輕易戰勝超跑。(典例:《速度與激情8》,唐老大在古巴度假時駕駛着一輛古巴式汽車與人比賽,在去掉前葉子板等不必要負重以及拔掉渦輪泄壓真空管的前提下以車輛輸油歧管超壓泄漏起火與渦輪爆缸為代價以匪夷所思的倒車超車贏得比賽,最終因為車輛火勢過大而失控沖入海中,唐老大因為及時跳車而倖免於難。)
    • 如果這是廢土或喪屍危機主題作品,那麼魔改是常態,不做任何改動的車才是稀有甚至是反常現象。
    • 如果這是警務主題作品,那麼主人一定是個飆車黨,而且大概率是性格叛逆者,不那麼容易成為殺人狂。
    • 如果這是戰爭主題作品,那麼主人極大可能是恐怖分子,或者來自經濟蕭條的弱小國家/未得到國際認可的新興政權[7]
      • 同時這類改裝車一定粗製濫造,通常只是簡單地焊接幾片鋼板和幾挺機槍,甚至可能拖曳着本不該讓它拖的重型火炮或火箭炮,而且絕大多數用着用着還沒被敵軍幹掉就自己先散架了。
    • 「有錢靠科技」型的超級英雄無疑都熱衷於私改車輛,而且都改得強到離譜(鋼鐵俠例外,他的座駕都是原裝車)。
    • 偽裝成家用汽車的戰車無疑屬於那些隱秘人員,如特工、間諜、不對外公開的秘密部隊成員等。(典例:《Ben 10系列》,田馬克老破車
  • 往往被視為移動汽油桶般的存在,油箱挨了槍子兒就必定會爆炸[真實情況 1]
  • 輪胎被打爆後必然會翻車。

變形載具
  • 通常是科幻類作品標配,且變形形態中至少會有一個用於戰鬥,持有者的陣營通常視情況而定,但大概率正派反派皆有。
  • 一些變形載具可能擁有自我意識(如賽博坦人)。

組合載具
  • 同樣是科幻類作品中常見的特殊載具種類,為體現團結感通常由正派團隊操作(如超級戰隊系列以及超凡戰隊系列的一大票機甲),但有時也會由反派使用,並且通常是最終Boss級別的超級武器平台。
  • 一些古代戰爭題材的作品中,也會出現以鐵鏈等高活動性工具連接在一起的載具部隊,如連環馬、連環船等。

生物載具篇


本質上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食草動物兼家畜,由非戰鬥人員騎乘的話,多半屬於牧民、馬術運動員一類的角色。其中:

  • 馬一般被認為是人類陣營最為基本的坐騎之一,古代戰爭類題材中幾乎每個武將都會騎馬。
    • 在古早題材作品中,戰馬主人的善惡陣營通常由戰馬毛髮的配色決定,毛色越淺則越容易屬於正派,毛色越深則越有可能是反派的坐騎。
    • 在現代或近現代題材的作品中,騎馬行動的一般是騎警或牛仔這樣的角色。
  • 勇者類主角常見的標配之一,通常都會是長期登場的主角旅伴。
  • 草原上生活的少數民族通常都被描寫成最擅長騎馬作戰的人群。
  • 馬賊、強盜一類的角色會十分熱衷於騎馬撞人或讓馬踢人、踩人。
  • 馬鞍和馬鎧的裝飾越華麗,馬的主人地位就越高。
  • 巨型馬通常都是反派首領的坐騎。
  • 奇幻類題材中的飛馬獨角獸通常都會選擇正義到極點的騎士作為主人,而且會經常被畫成偶蹄。(實際上馬類動物屬於奇蹄目,豬牛羊等食草家畜才是偶蹄目)

其他生物坐騎
  • 一些描述原始人的作品裏會出現恐龍坐騎。(事實上恐龍早於人類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有人類生存的記載時,非鳥類的恐龍早已經滅絕,他們並沒有同時代生存過。)
  • 以各種鹿作為坐騎的多為精靈、賢者一類的角色。
  • 以大型貓科動物為坐騎的通常為一些偏遠戰鬥民族的戰士。
  • 大象犀牛這種噸位更上一層樓的動物作為坐騎的一般都是同樣相當強壯的蠻族騎手,且一般不會額外攜帶武器——因為大象和犀牛的衝撞已經有足夠的破壞力了。
  • 駱駝作為坐騎的人大概率來自西亞與北非地帶。
    • 比較容易被錯誤地描繪成雙峰駝(雙峰駝是中亞的珍惜物種,西亞和北非只有單峰駝)。
    • 駱駝與機槍是絕配。
  • 野豬(大部分時候為座狼)和作為坐騎的通常為獸人哥布林這樣的類人生物,且很大概率為反派。
  • 以大型節肢動物(如巨型蠍子、巨型蜘蛛等)作為坐騎的通常都是邪惡的術士或類人魔物。
  • 騎着的一定是古代題材中老百姓或奇幻題材中的神仙或修仙者。(畢竟馬是戰略物資,飼養費用及其昂貴)
  • 獅鷲或大型類作為坐騎的通常都是正派中地位較高的精英戰士。
  • 因為龍通常被視為神話生物的頂點,所以以作為坐騎的通常都是地位最高的戰士。
    • 若騎着龍的角色為正派,則該角色很大概率為主角。
    • 若騎着龍的角色為反派,則該角色很大概率為反派中地位最高的存在,再次也是個副手級的人物。
    • 體型較小的雙足飛龍很容易成為雜兵坐騎。
    • 也存在載具龍需要將駕馭者/搭乘者吞入內的設定(典例:《飛龍女孩》),十分稀有。

非機動載具篇


古戰車
  • 古戰車的人員編制通常都是三人四馬(或兩馬)一組,如果是中國戰車,一定會裝備(事實上戈是步戰武器,而且長度一般不超過1.3米,長戈是個在公眾範圍存在極廣極深誤解的存在)。

自行車
  • 大部分情況下,自行車的用戶都是平民類的角色或運動員。
  • 自行車實在太單薄了,所以就算是幻想作品也很少有人將其列為武器平台。不過歷史上的「自行車騎兵」一度非常常見,比如一些歐洲的自行車騎兵,又比如二戰期間日軍指揮官山下奉文旗下的「銀輪部隊」[8]。其中:
  • 由於自行車往往給人以不正經、缺經費的感覺(相較於摩托車甚至是馬匹),因此一般也只會用在主人狀態窘迫而狼狽的情況下,只要狀態好轉,多半都會立馬丟掉然後鳥槍換炮。
  • 在一部分奇幻作品中,也存在着一些和自行車一樣以腳踏驅動的船、飛機等,由於這類平台往往過於喜感或過於離譜,所以也總是只屬於給作品製造笑點的角色。

滑板
  • 因為滑板的各種動作非常帥氣,所以使用者通常都是比較街頭風的人物,且一般都是主要角色。
  • 如果是滑雪板或雪橇,那麼將其當做載具的武裝人員大多為需要在雪山執行任務的特工,並且通常以弩為武器(因為現實中在雪山里貿然開槍會引發雪崩)。
  • 一些比較科幻的滑板會配備有推進器或磁懸浮裝置,使用者多為主角或比較活潑的男二三號,以少年為主。(典例:江戶川柯南,持有裝備渦輪引擎滑板

滑板車
  • 通常都屬於較為年輕甚至年幼的角色,在虛構作品中極少有用滑板車炫技的場合。

滑翔傘/滑翔翼
  • 日常生活中的滑翔傘/滑翔翼是一項極限運動,因此使用者往往都是相當有勇氣和挑戰精神的人,但在歐美地區可能會是更加普及的日常運動。
  • 怪盜、飛賊及俠客類角色通常都會使用各種特殊改造的滑翔翼進行快速移動。

機動載具篇


小型車

包括轎車、跑車、賽車等小型四輪機動車。

  • 轎車幾乎是平民標配,往往會成為一種成年的標誌。
    • 在美國的作品中,全尺寸轎車(俗稱美式大船)基本上都屬於中產階級的家庭座駕。
      • 而由於發源自美國西海岸的匪幫文化影響,敞篷的全尺寸轎車多作為黑人幫派座駕出現,且大都會改裝成低底盤車Lowrider風格以體現幫派的狂放不羈。
    • 萬事得和長城歐拉是最被瞧不起的車型。[9]
  • 在各類大災難中,小型車往往會被成片成片地摧毀。
  • 越野車的車主往往十分豪爽。
    • 因為其良好的通過性,在末日或喪屍危機主題作品中,越野車通常是主角團跑路的第一選擇。
  • 賽車被視為離平民最遙遠的小型車種類之一。
    • 由於正規的賽車賽事流程往往十分複雜,因此時常出現行兇者在賽車休整過程中暗地對車輛做手腳,導致比賽途中出現被偽裝成意外的謀殺的樣板戲。
  • 由於超級跑車的稀有性以及高價值,因此不管是在現實還是作品中基本都是富家子弟的座駕[真實情況 2]。一個開着超級跑車的態度高傲或輕佻的富二代是典型的紈絝子弟的刻板印象。
    • 當然在賽車題材的作品中,不管多窮的主角到後面基本上也會通過某種方式獲得一輛超跑。而在遊戲裏為了遊戲性的原因即使在現實中相當稀缺的定製款車型也一定有能讓主角駕駛的獲取渠道,且通常可以無視當地交規直接上路。(典例:中國網文神車三巨頭:毒藥威龍風之子,現實中毒藥限量僅有14台且只有3輛硬頂版與9輛敞篷版市售,更別說早已停產,中國大陸沒有任何配額;威龍和風之子也同樣早已停產)[真實情況 3]
    • 在亞歐區域的作品中,主角一般喜歡駕駛歐洲或日本品牌的超跑,多看重的是車輛帥氣的外形以及賽道性能;而在美國的作品中,主角更傾向於駕駛具有濃烈美式風格的肌肉車或者小馬車(Pony Car),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唯馬力論的忠實信徒。(典例:《速度與激情》系列,多米尼克·托雷多最喜歡的車是一輛1969款的道奇Charger R/T
    • 此外跑車有時會被塑造得比普通轎車更脆弱。
  • 警車在刑偵及警匪等題材的作品中表現往往飄忽不定,取決於主角是紅方還是黑方。
  • 車輛的塗裝一般也能反映主人是正是反,或是用來表現主人的行事作風,如果是「黑色高級車」,幾乎一定是反派大佬的最愛(典例:《Ben 10系列》,永恆武士的那些黑色轎車)(蝙蝠俠:???)。

大型車

包括卡車和含公交車在內的大客車等。

  • 卡車本質上是運輸車輛的一種,非戰鬥人員持有一定是以運輸業務為主要工作或者熱衷於自己蓋房子的人,且一般都性情老實。
    • 由於現實各地的法規原因,卡車是少有的擁有很強地域性的車型:亞歐系的卡車通常為平頭卡車,而美系的卡車則通常為長鼻式卡車。
      • 但如果是描繪60/70年代以前的作品則恰恰相反,亞歐系的卡車基本上為長鼻式卡車,而美系的卡車則通常為平頭卡車,這同樣也是基於各地法律法規的原因。
    • 反派軍隊的大型卡車基本上都會在半路上成為正派游擊隊的犧牲品。(畢竟暴揍敵軍運輸隊然後大勝而歸已經成了游擊隊樣板戲了)
    • 非常強大的工程師通常都會把自家卡車改成可收放的小型野戰營地。(現實中因為強度方面的要求頂多做個房車,要不然太容易散架了)
    • 比任何常規機動載具都要堅固,撞擊及碾壓的威力也更大,因此在路上也經常被繞着走。
  • 由於大客車的公共交通工具屬性,基本不會作為私人載具出現。
    • 基於上述原因,一輛滿載或接近滿載的公交車通常是爭執口角以及盜竊行為的事故高發地。
    • 同樣基於上述原因,大客車也通常會作為恐怖分子實行恐怖活動的常見地點。(典例:《生死時速》,反派培恩為了對破壞其計劃的主角傑克進行報復,在一輛公交車上安裝了炸彈,在公交車時速超過50公里後將會激活,減速就會直接引爆)
    • 在廢土或喪屍危機主題作品中,一輛經過改裝的公交車通常會作為移動火力點或者突圍用載具出現。
  • 房車是一種對於不同地區的用戶而言擁有很強差異性的載具,分為自走式房車與拖掛式房車兩種:
    • 小型自走式房車的用戶通常是喜歡旅遊的旅行者。
    • 用卡車或大客車改造而來的大型自走式房車基本上是有錢人的大玩具,因為這種房車的價格一般中低產階級是負擔不起的。
    • 拖掛式房車在美國的作品中絕大部分都是屬於窮人所有,會直接代替房子作為起居空間,然而在亞歐地區的作品中卻是少有出現的稀罕貨。

工程車
  • 工程車輛非戰鬥人員持有一定是工人,以建築工人、礦工等為主,偶爾也包括農民,其中:
    • 在警務主題作品中,工程車通常是各種地頭蛇式的大型黑惡勢力分子中的頂尖武裝,很容易被用在蓄意報復、幫派爭鬥的橋段內。
    • 在戰爭主題作品中,工程車輛容易被改裝成裝甲車甚至是坦克(實際上恰恰相反,許多軍用的工程車反而多是用坦克改裝出來的)。
    • 在部分科幻作品裏,工程車通常具有合體成大型機械人(典例:《變形金剛》裏的大力神[10])或機甲[案例 1] 的能力且戰力通常極強。
    • 對人使用工程類車輛攻擊的大多為狡猾或窮途末路的反派(畢竟工程類車輛很難讓人聯想到武器)。
    • 對怪物或非人生物使用工程車輛攻擊則多為正派的工人、工程師或各種路見不平的一般人。

摩托車

一般都被塑造成一種帶有主角光環的車輛。

  • 騎着摩托車的正派大多都是主角或是地位僅次於主角的配角。(典例:大部分卡面來打
  • 如果摩托車的主人在車上常備鋼管、球棒等武器,並熱衷於到處亂竄,則多半是飆車黨或者說暴走族一類的角色。
  • 廢土主題作品中,騎着摩托車的角色大多都是獨行俠。
  • 側三輪摩托的主人非軍即警,倘若是戰爭主題作品,那麼主人一定是個巡邏兵類型的雜兵,而且他們的結局多半會是被正派的游擊隊或反派的暗殺隊偷襲而死。
  • 四輪的越野摩托車駕駛者通常都是豪邁的肌肉壯漢,並且此種摩托常被塑造成摩托中的坦克,比二輪和三輪的摩托更堅固。
  • 速度往往比其他車種更快[真實情況 4]

鐵路車輛
  • 幾乎沒有真正武器化的鐵路車輛[真實情況 5]
  • 由於環境狹窄且人員眾多,一輛滿載或接近滿載的客運列車同樣也是爭執口角以及盜竊行為的事故高發地,甚至由於停站間隔比公交車更長,比起公交車來說更容易成為痴漢事件的事故高發地
    • 同樣基於上述原因,客運列車車廂內偶爾會爆發巷戰式的打戲。
      • 如果是西部題材作品,那麼戰鬥場景通常會處在列車頂部。
  • 古早題材作品中時常成為被搶劫的對象。
  • 在流浪者題材的作品中,貨運列車通常都是主角長途旅行的常用交通工具,而且通常是半路扒車箱登車。
  • 車廂外壁掛滿人的一定是印度地區的火車。
  • 因為此種載具只能在軌道上活動,因此哪怕軌道少了一節都是死路一條。

坦克
  • 作為一種軍事色彩十分濃重的平台,一方面用戶只能是軍人(除非是繳獲的),另一方面用戶大概率有同性戀傾向,甚至乾脆就是同性戀。步兵戰車也類似。
    • 熱衷於「鋼鐵洪流」的坦克海戰術的只能是蘇聯軍隊(事實上坦克海多少有一定的抹黑性質,蘇聯坦克戰法從來都不是這樣簡單粗暴)。
    • 熱衷於「閃電戰」[11]的一定是納粹德國軍隊。(事實是後來也有一些國家軍隊模仿了閃電戰,只是都打得很不漂亮罷了)。
    • 坦克經常被塑造成無懈可擊的鐵王八(事實上坦克只有正面防禦力最強,其他地方都比較弱)。
  • 通常被認為不可能進行漂移(事實上,履帶載具速度上去之後漂移難度甚至比輪式載具更簡單)。

其他軍車
  • 同樣是軍事色彩十分濃重的平台,並且極為廣泛的分類和功能使得各類軍車即便在科幻作品裏也時常出現。

空基與天基平台
  • 如果是固定翼飛機,那麼:
    • 戰鬥機轟炸機通常都是軍事色彩非常濃重的武器平台,因此幾乎只屬於職業軍人,同時這些平台的用戶必定是有着自己專屬的小圈子的頂級精銳,甚至個個都是演藝明星級別的大帥哥和大美女。
      • 轟炸機經常被描繪成戰爭中較為邪惡的一方使用的「平民殺手」。
    • 駕駛飛機進行自殺式攻擊大多數情況都是恐怖分子或二戰日軍類型的反派雜兵,少數情況為真英雄(典例:《獨立日》中,撞向外星母艦的那位飛行員)。
  • 武裝直升機同樣是與軍警類角色高度掛鈎的武器平台,而且大概率成為火箭筒的犧牲品(現實情況是:直升機可不會乖乖停下來挨你的打,所以請改用肩扛式防空導彈)。
    • 一些毒販和恐怖分子同樣可能駕駛武裝直升機,並且通常都配備導彈(還算現實,但只有發達到不亞於墨西哥毒梟那個水平才有這個可能)。
  • 如果是宇宙飛船,那麼:
    • 外星人的飛船(俗稱的「UFO」)一定有着地球人看來很莫名其妙的幾何形態,這點在「黃金時代科幻」中尤為突出。
      • 主流的UFO造型通常為圓盤狀的「飛碟」形態,通常都配備着定向能武器和牽引光束。
    • 宇宙戰鬥機的正邪劃分通常都與其造型和彈藥顏色掛鈎。
      • 若宇宙戰鬥機的外形設計貼近真實的穿梭機或噴氣式戰鬥機,且使用能夠發射藍色和綠色激光的定向能武器,那麼其駕駛員很大概率為正派。(反例:《Incoming》中的異形輕型戰鬥機,雖然外形貼近現實戰鬥機但卻是異形軍隊的主力戰機,在第一關第8節中有一台輕型戰鬥機被地球軍隊繳獲並使用。)
      • 若宇宙戰鬥機的外形設計大幅度偏離常規飛行器的樣式,或是更加接近所謂的「UFO」,且使用能夠發射紅色激光的定向能武器,那麼其使用者八成是反派,且很有可能是異星人。
    • 如果是宇宙戰艦,那麼具體性質和印象大多與下述的軍艦相仿。
  • 如果是飛行背包或其他背帶式噴氣飛行器,那麼:
    • 通常出現在科幻類作品或是有科幻要素的現代警匪作品中,正反派皆可能使用。
    • 只能垂直起降,但通常比任何飛行器都要靈敏和脆弱
    • 操作難度很大,設計不合理或遇上菜鳥操作員時都會發生背着飛行背包滿天亂撞的滑稽場面。
    • 有時也會成為外骨骼裝甲的部件之一。

海基平台(包括風帆戰艦在內的各種軍艦等)

由於從海盜大航海時代引申的流行文化傳播甚廣,因此不單單是軍隊,也有相當一部分海基平台屬於海盜,或二者兼而有之(即所謂的「私掠」)。

  • 火炮艦艇通常也被視為一種「男人的浪漫」,因此船員一般也都被塑造成雄性激素爆棚的壯士,如果軍規允許飲酒,則他們大概率會在聚餐時痛飲朗姆酒等烈性酒,而且資歷相對更老的船員更可能是同性戀。
  • 大噸位的主力軍艦上的人往往容易變得奢靡腐敗,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則同一支艦隊裏的小噸位軍艦上的人一定有着更高甚至是最高的兵員素質,且後者往往才是最可能活到戰後的那一批。
  • 潛艇上的人一般都是軍事素質較高的正規軍人或特工。
  • 日本人開軍艦一定很大聲
  • 土耳其人一定旱地行舟

遁地載具
  • 遁地戰車總是「黃金時代科幻」作品的標配,特別是特攝劇類型的作品,年代越晚越少見(畢竟有了盾構機[12]後大家都知道真實的遁地機械該是啥樣了)。

機甲

通常是科幻作品的標配,在一些魔幻甚至半寫實風格的作品中也會出現類似的大型載具[案例 2]

  • 比坦克和戰鬥機好一萬倍(然而現實中的機甲都是工兵裝備,典例如徐工的某個全地形挖掘機系列)。
  • 用近戰武器戰鬥的時候總是比遠程武器多得多(一般來說必須依靠特定設定才不至於搞得很離譜,典例如「米諾夫斯基粒子」)。
  • 人型機甲通常比獸型機甲更普遍地被正派駕駛。
    • 但如果作品中獸型機甲是主流的話,那麼兩方都有可能開獸型機甲,甚至可以有合體成大型機體的能力(典例《索斯機械獸》、《百獸戰隊牙吠連者》[13]:牙吠王)。
    • 正派人型機甲的面部構造通常都有着較為明顯的五官刻畫,反派的人型機甲面部構造通常千奇百怪。
  • 若作品魔幻成分較重,還會出現一種由人化身而成的機體[14],此時使用者地位較為特殊。

註釋

一般註釋

  1. 武器平台包括載具但不限於載具,人體、建築物等都可以成為武器平台,這些就不是載具。
  2. 注意:只是多見,並不絕對。比如美軍的B-52轟炸機和U-2偵察機,都是50~60年代的產物,但是是黑色塗裝。
  3. 世界上第一台純電動車誕生於1834年,而第一台內燃機汽車「奔馳一號」則誕生於1885年
  4. 是「الله أكبر‎」的音譯,意思是「真主至上」。
  5. 伊斯蘭教教徒
  6. 日語詞,意思是像野豬一樣不顧一切往前衝。
  7. 最為典型的例子:古巴。由於在冷戰時期長期遭受美國封鎖,古巴衍生出了一套獨特的「破爛車」文化,搭載拖拉機變速箱、船用發動機等的拼裝汽車比比皆是,直到90年代後冷戰結束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放緩才有所緩解。
  8. 當時因天氣太熱,車胎紛紛爆胎,到最後只剩個輪轂,因為輪轂鍍了鉻,所以被稱為「銀輪部隊」。
  9. 萬事得語出台灣電影《黑金》:「我們坐的都是奔馳,都是勞斯萊斯,你坐萬事得,怪不得你塞車。」
  10. 在第一季確實是戰力最強的存在,然而從第二季開始,戰力越來越弱,甚至有被感知器(科研人員)一槍打敗的黑歷史。
  11.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的通訊中心,把敵人的飛機炸毀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
  12. 一種使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
  13. 美版為《超凡戰隊狂野之師》(POWER RANGER WILD FORCE)
  14. 相當於奧特曼

真實情況註釋

  1. 實際上油箱挨槍子未必會爆炸,想要達成擊中油箱引爆車輛的前提條件是油箱必須半滿+車輛正在運行中+使用曳光彈等可引發明火的彈藥+油箱此前已經被擊中滲漏方可達成。與其這麼麻煩還不如直接一梭子掃駕駛位上打死司機更快捷。
  2. 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西方國家中願意購買並駕駛超跑的基本上是中老年人,而在東方則多為年輕人。
  3. 實際上很多超級跑車(例如法拉利FXX K阿斯頓馬丁Vulcan等車型)在現實中是沒有上路的資格的,只能在規定的賽道上駕駛。況且超跑高昂的養車費用根本不是中低產階級能夠負擔得起的,更不用說窮人了。
  4. 摩托車確實可以用更小的馬力獲取更高的速度,但由於缺乏擋風設備,摩托車在高速行駛環境下對於駕駛員而言是一種折磨,且高速狀態下摩托車更容易失控導致車禍。據統計,摩托車車禍的死亡率比家用車更高。舉例:每年6月舉辦的曼島摩托車環島耐力賽(曼島TT)基本都會出現傷亡事故,賽事場均事故率以及場均出現死亡率甚至都達到了100%,至今已有超過250名車手在此賽事中喪生。
  5. 納粹德國曾經製造過鐵路基的超重型火炮「古斯塔夫」;前蘇聯曾經製造過鐵路基的洲際導彈發射平台

案例

  1. 轟轟戰隊冒險者》(美版為《超凡戰隊超驅行動POWER RANGERS OPERATION OVERDRIVE》)里的大冒險等
  2. 秦時明月》中一些非自動的機關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