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命令與征服系列 > 紅色警戒系列 > 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
Red alert.pn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Welcome Back, Commander!
歡迎正在閱讀此條目的指揮官們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萌娘百科命令與征服編輯組(原紅警編輯組)招新中(加入我們)。歡迎各位指揮官加入萌百命征系列填坑計劃~
Nuvola apps important square.svg
此作品純屬虛構,請勿將該架空歷史題材作品中的二創設定代入原歷史人物及事件,以致錯誤認識其在正史中的定性。
歡迎回來,指揮官!
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2
Ra2.jpg
原名 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2
官方譯名 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
常用譯名 命令與征服:紅色警報2
類型 即時戰略遊戲
平台 Microsoft Windows
分級
ESRB:ESRB 2013 Teen.svg - 青少年
PEGI:PEGI 12.svg - 12歲以上
USK:USK16 neu2.svg - 16歲以上
開發 Westwood Studios
Westwood Pacific
發行 Electronic Arts
總監 Mark Skaggs
製作人 Harvard Bonin
編劇 Mark Skaggs
Dustin Browder
John Hight
Harvard Bonin
Jason Henderson
Donny Miele
音樂 FRANK KLEPACKI
引擎 Westwood 2D引擎
模式 單人/多人
系列 命令與征服系列
發行時間 2000年10月21日
相關作品 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系列

《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Command & Conquer Red Alert 2)》是由Westwood Pacific主導,Westwood Studios協助開發,EA發行的一部即時戰略遊戲,也是命令與征服系列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Red Alert 2 is based on the original Command & Conquer created by Brett Sperry and Joseph Bostic.

Westwood Studios原本只想把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作為命令與征服初代的資料片發行,但Westwood Pacific工作室(以前是Virgin娛樂的爾灣工作室,被EA收購後改名為Westwood Pacific,名義上歸屬Westwood Studios領導)卻設法讓EA同意由自己主導開發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2。Westwood Studios的人得知消息後對此十分不滿,但是他們還是協助開發完成了這一款遊戲。

2024年3月8日,在沒有任何預兆的前提下、本作以捆綁包的形式與《命令與征服》(原版)、《命令與征服:紅色警戒》(原版)、《命令與征服:泰伯利亞之日》、《命令與征服:叛逆者》和《命令與征服:將軍》一同登陸STEAM,附帶《命令與征服:尤里的復仇》一個資料片,支持EA Play訂閱並追加Windows 10與11的支持。

遊戲劇情

事成了嗎,尤里?
——羅曼諾夫
不,總理同志。那才剛剛開始。
——尤里

紅色警戒1結尾斯大林死後,美國扶植羅曼諾夫(俄國沙皇的後代)為蘇聯傀儡政府總理。但是羅曼諾夫總理在1966年墨西哥民眾引發暴動時對美國發動入侵並使用心靈控制武器,控制了美國各大城市的大量平民,命令他們為蘇聯而戰。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盟軍任務劇情

任務一:孤獨守衛

蘇聯以10倍於美軍的兵力從墨西哥大舉入侵,由於尤里的心靈控制,美軍的核彈在開戰之初便悉數自毀。值此危急時刻,美軍決定派遣特務譚雅前往戰火中的紐約,玩家也作為唯一倖存的指揮官臨危受命負責指揮此次行動,在與當地的美軍基地取得聯繫的同時儘可能地阻撓蘇軍入侵。

任務二:危機黎明

蘇軍攻入了美國心臟地帶,佔領了科羅拉多空軍學院,許多高科技的武器資料都在裏面,特務譚雅與當地的美軍取得聯繫,奪回了空軍學院。

任務三:為長官歡呼

蘇軍利用心靈信標控制了總統和華盛頓特區人民的心靈,妄圖使美國主動投降,少數未被控制的美軍發起反攻,成功摧毀了心靈信標。此戰之後,美軍高層全數撤往加拿大避難。

任務四:最後機會

美軍特發現在芝加哥有一座即將完成的心靈控制增幅器,如果完成啟動,將會控制北美地區所有人的心靈,美軍從五大湖地區發起兩棲登陸作戰,最終雖然摧毀了這一裝置,但蘇軍方面報復性地發射了核彈,將芝加哥夷為平地。

任務五:暗夜

美國總統向歐洲求援,但歐洲盟軍受制於蘇軍核彈的威脅,一直不願行動,美軍決定派出特務譚雅去破壞位于波蘭-德國邊境的核彈發射井。

任務六:自由

歐洲加入戰鬥,美歐盟軍經過血戰奪回了華盛頓特區。

任務七:深海

美軍發現一支蘇軍艦隊正前往夏威夷,並在蘇軍立足未穩的情況下成功將其趕出了東太平洋。

任務八:自由門戶

密蘇里州是美軍陸上反攻的交通樞紐,但蘇軍在該州的聖路易斯市部署了心靈信標,特務譚雅受命潛入該地,摧毀了心靈信標,後續部隊也隨之抵達,肅清了該地的蘇軍。

任務九:太陽神殿

蘇軍雖然頹勢已顯,但仍心有不甘,他們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地區進行着秘密實驗,試圖複製光棱塔的技術。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一小隊海豹突擊隊利用夜色掩護潛入蘇軍科研基地,將這裏變成了一片廢墟。

任務十:海市蜃樓

美歐盟軍計劃在德國與蘇軍進行最後決戰,恰逢蘇軍為了消滅愛因斯坦而進軍黑森林,經過激戰,入侵的三股蘇軍被全部消滅,愛因斯坦的超時空實驗得以順利進行。此戰盟軍總指揮卡維利將軍不幸遇刺身亡,玩家接替其成為盟軍總指揮。

任務十一:核爆輻射塵

愛因斯坦找到了適合建造時空傳送儀的位置,但是該地點毗鄰蘇聯控制下的古巴,蘇軍雖然在此建造了3座核彈發射井以威脅美軍,卻依舊被如數摧毀。

任務十二:超時空風暴

戰爭接近尾聲,但蘇軍在兵力對比上依舊處於3:1的絕對優勢,美軍決定發起斬首行動,使用超時空傳送儀將部隊送往莫斯科建立前哨基地,目標是俘虜位於克里姆林宮內的羅曼諾夫。

盟軍結局

依靠愛因斯坦的超時空傳送儀,盟軍成功攻入莫斯科,羅曼諾夫被譚雅抓獲並送往倫敦審判。更為棘手的尤里則下落不明……後續接《尤里的復仇》。

蘇軍任務劇情

任務一:紅色黎明

經多年的忍辱負重,蘇聯決心對美國開展復仇之戰,作為眾多指揮官之一,玩家負責入侵華盛頓特區,摧毀美國的軍事中心——五角大樓。在空降部隊的奇襲之下,蘇軍以很小的傷亡達成了這一目標,沉重打擊了美國的指揮系統。

任務二:危機四伏

美國在佛羅里達州部署了一支可以封鎖整個東海岸的艦隊,影響了蘇軍的進攻步伐。羅曼諾夫總理讓玩家率領潛艇部隊解除海軍威脅,並派出維拉迪摩將軍助戰,但其無心戀戰,在美軍艦隊出擊之後便迅速撤退。最終由玩家獨自消滅了該地區的美軍。

任務三:大蘋果

維拉迪摩冒領功勞,搶走了玩家應有的榮譽,尤里約見玩家,推銷其心靈信標,建議玩家與他合作,通過心靈科技來得羅曼諾夫的重視。在他的勸說下,玩家前往紐約,佔領了那裏的盟軍實驗室並獲取了完善心靈信標的技術,隨後第一座心靈信標投入使用,控制了紐約周邊所有的美軍。

任務四:家鄉前線

韓國對蘇聯不宣而戰,派出海軍部隊試圖登陸海參崴。羅曼諾夫一度想讓維拉迪摩執行此任務,但在尤里的大力推薦以及維拉迪摩自己當眾出醜的情況下,決定指派玩家負責此次邊境保衛戰。玩家指揮蘇軍給予了韓軍迎頭痛擊,此次登陸行動以失敗告終。

任務五:燈火之城

美國總統向歐洲求援,歐洲各國迅速組織起來。根據羅曼諾夫和尤里的授意,蘇軍用磁爆科技將巴黎鐵塔變為了威力巨大的武器,將巴黎城區化為火海,在此「蘇聯式的嘲諷」[1]之下,歐洲各國被迫中止了對美國的援助。

任務六:劃分

尤里和維拉迪摩因為權力分配而產生內訌,羅曼諾夫總理的情況也不太正常。在此情況下,尤里作為蘇軍總司令,命令玩家前往夏威夷,摧毀那裏的美國海軍基地,最終蘇軍在消滅當地的美軍艦隊以及趕來增援的韓國海軍後,佔領了珍珠港。

任務七:超時空防禦戰

尤里和維拉迪摩的內訌進一步加劇,羅曼諾夫也因病將權力全盤交給尤里。尤里告知玩家,盟軍已研發出超時空傳送儀,可能會對烏拉爾山一帶發起奇襲,企圖阻止蘇聯研製出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天啟坦克。玩家再次臨危受命,打退了盟軍的進攻。

任務八:首都之辱

尤里向蘇聯全國告知羅曼諾夫總理的死訊,並指出維拉迪摩是此次事件的兇手,玩家率軍前往華盛頓將其就地正法。尤里則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蘇聯實際上的領導人。

任務九:狐狸與獵犬

蘇軍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發現了美國總統的行蹤,並利用尤里的超能力部隊將其俘虜。此戰之後,美國全境被蘇軍控制。

任務十:殘兵敗將

愛因斯坦研發出天氣控制機,大批盟軍殘部集結在維爾京群島守護着這台超級武器。尤里給予了玩家動用核彈的權限,並警告玩家不要過多參與政治。但副官佐菲婭少尉卻暗示玩家,羅曼諾夫總理的死亡可能遠沒有尤里所說的那麼簡單。雖然天氣控制機最終被摧毀了,但玩家的疑慮也就此產生……

任務十一:紅色革命

玩家對尤里迄今為止的所作所為提出了質疑。尤里則邀請玩家來莫斯科當面詳談。臨走之前,副官佐菲婭少尉向玩家播放了羅曼諾夫生前寄出的錄像帶,揭露了尤里謀害維拉迪摩和羅曼諾夫,謀朝篡位的事實。玩家隨即前往莫斯科與尤里決戰,儘管尤里對玩家極盡嘲弄,其麾下大量的心靈軍團也的的確確造成了一些麻煩,但那也只是困獸之鬥。尤里本人是死在了倒塌的克里姆林宮,僅餘一個大腦苟活在克里姆林宮的地下掩體內。

任務十二:北極風暴

玩家公佈了事實,尤里被定性為叛徒,副官佐菲婭少尉則向玩家報告了一件大事——通過尤里留下的情報,盟軍的最後一台超時空傳送儀應該在阿拉斯加一帶。玩家在北極開始了與盟軍的決戰,最終盟軍逆襲的希望隨着超時空傳送儀一起被碾作齏粉。

蘇聯結局

蘇聯統治了世界,玩家出任蘇聯總理。但不久之後,尤里的聲音又在玩家的腦海裏若隱若現……

劇情人物

盟軍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Larry Gelman飾)發明了時間機器與光棱科技,光學偽裝技術(1972年他都沒死嗎?原因不明)
  • 譚雅·亞當斯(Tanya Adams,Kari Wuhrer飾)美國女特工,擅長使用手槍與爆破,此時軍銜為準尉。
  • 麥克·杜根(Michael Dugan,Ray Wise飾)美國總統
  • 索恩·卡維爾/卡維利(Carville,Barry Corbin飾)盟軍軍隊領袖,原作設定被蘇軍的瘋狂伊文複製人炸死,後在資料片《尤里的復仇》中憑藉時間機器復活,軍銜為中將
  • 伊娃·李(Eva Lee,Athena Massey飾)指揮官的副官,軍銜中尉盟軍系統語音娘
    • 《命令與征服:將軍》系列中的美軍副官也是「伊娃中尉」。

蘇聯

  • 亞歷山大·羅曼諾夫(Alexander Romanov,Nicholas Worth飾)俄國沙皇的後代
    • 演員已於2010年因心衰病逝於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盟軍任務「自由門戶」的發生地)。
  • 佐菲婭(Zofia,Aleksandra Kaniak飾)將軍同志的副官,軍銜中尉蘇聯繫統語音娘
  • 弗拉基米爾/維拉迪摩(Vladimir,Adam Greggor飾),原版蘇軍線劇情中曾被尤里暗害,軍銜元帥。《尤里的復仇》中未出現。
  • 尤里(Yuri,烏多·奇爾飾)羅曼諾夫總理的前顧問,曾經是蘇聯科學家、心理學家及軍事顧問,蘇軍線中甚至升為蘇聯軍總司令這個軍銜事實上是自己控制羅曼諾夫後自封的。《尤里的復仇》裏是名為「尤里」的軍隊最高領導人、總司令。詳見尤里X

衍生作品

MOD(非官方模組)

主條目:紅色警戒2/MOD

紅色警戒系列對Mod的支持性很好,代碼編寫和素材調用都十分方便,因此在其發行了十餘年後的現在國內外仍有許多玩家在製作Mod,這些玩家被稱作Modder,Modder和他們的努力是紅警至今依舊活躍的重要原因。甚至在早期,還出現過MOD作品一度越俎代庖比原版更為流行的現象(《紅色警戒2:共和國之輝》)。然而流行並不代表優秀,尤其是國內外Modder數量龐大且良莠不齊,作品也魚龍混雜,在尋找適合的Mod時還需要自行辨別。

多人聯機平台

主條目:紅色警戒2/對戰平台


註釋與外部連結

  1. 繁中版將其錯譯為「蘇聯的鐵血雄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