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卡爾·馬克思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Soviet armed forces.png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卡爾·馬克思與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
卡爾·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png
刺客信條》中的馬克思形象
本名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別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
暱稱摩爾(moors)
性別
國籍德意志邦聯普魯士王國(1818年-1845年)、無國籍(1845年後)
籍貫普魯士特里爾
出生1818年5月5日
逝世1883年3月14日
年齡64歲(享年)
職業哲學家、思想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
所屬團體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
活躍年代十九世紀
相關人士配偶:燕妮·馬克思
朋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後輩:列寧
活動範圍德國法國巴黎英國倫敦
代表作品
《共產黨宣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資本論》《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馬克思的第一篇政論文)等

卡爾·馬克思(德語: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著名猶太裔德國哲學家、思想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

簡介

德國思想家、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社會學家,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一國際)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共產主義五大導師」(馬恩列斯毛)之一。

經歷

早年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德國萊茵省特里爾城的一個律師家庭,小時候接受父親的家庭教育,並於1830年進入特里爾中學就讀,在此期間他結識了他的一生伴侶燕妮·馮·威斯特法倫,於1835年從特里爾中學畢業後,17歲的馬克思進入波恩大學就讀,隨後在18歲時應他父親的要求轉學至柏林洪堡大學學習法律,雖然學習的是法律,但馬克思大部分的學習焦點卻擺在哲學上,並試圖把哲學與法學結合,在1837年時,他加入了主要探討黑格爾思想的學生團體「博士俱樂部」(Doktorklub,也就是後來的「青年黑格爾派」)。

1841年4月,馬克思以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之區別》獲得博士學位,在畢業後,馬克思在科隆的激進報紙《萊茵報》擔任主編,在《萊茵報》任職期間,馬克思發表了幾篇言辭激烈的對普魯士當局的長篇檄文,這不但讓《萊茵報》在全國的銷量大幅提高,同時也使得《萊茵報》受到了普魯士當局的關注並對其進行了內容審查,恰好當時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看到了一篇批評俄國政府的文章,於是大為不滿的他執信普魯士國王要求取締《萊茵報》,1843年,普魯士國王在接到俄羅斯帝國方面的抗議後下令查禁《萊茵報》並且撤銷發行許可,馬克思也因而失去工作。

巴黎時期

1843年,馬克思和德國社會主義人士阿爾諾德·盧格共同在法國巴黎創辦新的激進左派期刊《德法年鑑》,同年10月移居巴黎,在巴黎期間,馬克思結識了他的一生摯友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二人一起創作了《神聖家族》這一篇批判青年黑格爾派主觀唯心主義和論述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德法年鑑》在出版一期之後就因故停止出版,之後馬克思為另一個左派激進雜誌《前進周刊》從事寫作工作,然而在這之後又因為發表對德國的專制主義的批評再次引起了普魯士當局的關注,普魯士國王要求法國政府查禁《前進周刊》並驅逐馬克思,最終在1845年4月馬克思被迫移民至比利時的布魯塞爾。

比利時時期

1845年2月,馬克思移民到比利時布魯塞爾,並於同年12月放棄普魯士國籍成為「世界公民」,而恩格斯也於同年4月從德國巴門搬到布魯塞爾,並與馬克思會面,不久之後二者前往英國恩格斯家的紡織廠,在英國考察期間,馬克思經恩格斯介紹,結識了正義者同盟[2]的多位幹部成員,並於1848年2月21日和恩格斯一同起草並發表了著名的《共產黨宣言》。

科隆時期

1848年時,馬克思遭到比利時政府驅逐,同年3月被迫回到法國巴黎居住,而恩格斯也在不久跟着返回巴黎居住,之後在1848年4月在德國無產階級支持者的資助下,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回到普魯士科隆並於6月1日創辦了《新萊茵報》,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此時由普魯士重要人士組成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遭到解散,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則提拔了原本反對改革措施的成員,並且排除普魯士新內閣內部的左派成員和其他改革分子,因此作為無產階級一翼發表的戰鬥機關報,《新萊茵報》很快就受到了普魯士當局的注意,隨後幾乎所有的編輯陸陸續續遭到司法逮捕或者是遭驅逐出境,馬克思也不例外。

1849年5月16日,馬克思接到普魯士政府的驅逐令而被勒令離開普魯士並於同年六月初時回到了巴黎,然而當時的巴黎因反革命動亂和霍亂疫情爆發的影響,使得馬克思很快被市政府認為是政治威脅而要求其驅逐出境,於是在1849年8月馬克思被法國政府驅逐到英國倫敦

之後,馬克思就一直居住在倫敦直到去世。

學術成就

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3]、歷史唯物主義[4]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勞動價值理論[5]、價值規律理論[6]、剩餘價值理論[7]等)
  •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階級鬥爭理論、無產階級專政理論[8]等)

卡爾·馬克思與ACGN

由於卡爾·馬克思在人類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少ACGN作品中有與卡爾·馬克思相關的角色或情節。此外,部分內容創作者和行業從業者也信仰馬克思主義。

以卡爾·馬克思為原型的角色

與卡爾·馬克思有關的作品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與卡爾·馬克思有關的neta

  • 遊戲《少女前線》的2021年冬季活動「鏡像論」中「在這裏,必須根絕一切猶豫;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一句出自卡爾·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0] ,轉引自但丁的《神曲·地獄篇》。
  • 橘子班2012年發佈的視覺小說水滴里的夏天》中,馬教授因為外表有德國人的風範而有了「馬克思」的外號。
  • 尼爾:自動人形中的BOSS多以哲學家名字命名,其中就有巨型機械人恩格斯和輔助機械臂馬克思。在最終幻想145.X資料片的聯動系列副本寄葉異聞:暗黑天啟中,也出現了這二者,但因為大家眾所周知的原因國服譯名為「昂格士」和「麥喀士」。
  • 冰菓》中福部里志的台詞「有一個節能主義的幽靈在神山高中遊蕩」是化用《共產黨宣言》的開篇第一句。
  • 高考戀愛一百天》中,如果選擇吃下曲琪做的餅乾,主角會陷入昏迷並看到戴墨鏡的馬克思。馬克思會問主角為什麼讀書,選擇不同的回答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當然這個戴墨鏡的馬克思並非馬克思本人,僅僅是主角在昏迷後產生的一種幻想。
  • 「見馬克思」:指去世,通常在自嘲時使用。

其它相關

  • 馬哲娘————馬列之聲&馬克思主義哲學吧的擬人形象,是受到馬克思與恩格斯偉大友誼感化而重新思考人生觀價值觀,陷入科學社會主義的謎題中無法自拔的少女形象。
  • 卡爾·馬克思的名言「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成為近年北上廣中高考英語聽說考試試聽的例句,並因此成為迷因
主條目:襯衫的價格是九鎊十五便士#類似成句/迷因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卡爾·馬克思的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11]


外部連結與註釋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
  1. 《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6頁
  2. 即後來的「共產主義者同盟」
  3. 由辯證的唯物論、唯物的辯證法和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三部分組成
  4. 亦稱「唯物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
  5. 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和大衛·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李嘉圖把使用價值和價值混為一談)是不一樣的,不要混淆。
  6. 商品的價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要求等價交換。
  7. 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力是商品,在使用勞動力商品時,能創造比勞動力本身更多的價值。
  8. 「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9. 你見過 ACGN 界哪些「日本人徹底瘋了」的騷操作? - 彼岸藤乃的回答 - 知乎
  10.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頁
  11.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一卷,第459—4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