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系列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塵埃
(Colin McRae Rally/DiRT)
Colin to DiRT.jpg
左圖為科林麥克雷拉力賽系列logo,
右圖為塵埃系列logo
原名 Colin McRae Rally(CMR,2007年以前,2013年)、
Dirt(2007年至今)
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科林麥克雷拉力賽/塵埃
(台灣地區)越野菁英賽/大地長征
類型 競速遊戲
開發 Codemasters
發行 Codemasters
初代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Colin McRae Rally)
(1998年7月)
最新作 塵埃5(DiRT 5)
(2020年11月)
相關作品 理查德伯恩斯拉力賽
WRC系列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近年來稱為塵埃,是一個由Codemasters開發和發行的拉力賽競速類遊戲系列,從1998年開始,這個遊戲系列已經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並被公認為現實拉力賽車運動遊戲的先驅。該系列是以世界拉力錦標賽車手科林·麥克雷的名字命名的,他也在開發過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技術建議。

儘管麥克雷在2007年9月去世,Codemasters在他們的拉力賽遊戲中仍然使用他的名字,直到《塵埃3》發行才被放棄。不過,科林·麥克雷的名字仍然出現在了2013年的「復刻版」遊戲中。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Colin McRae Rally)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 遊戲封面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是該系列的第一款遊戲,於1998年1月在英國和1999年9月分別在PlayStation和微軟Windows平台上發布。遊戲的特色是從1998年世界拉力賽錦標賽賽季授權而來的真實汽車和車手。科林·麥克雷的斯巴魯翼豹(Subaru Impreza)出現在了遊戲的封面上。本作有8輛官方賽車,此外還有4輛額外的賽車。遊戲包含WRC授權的七場官方拉力賽(新西蘭、雅典衛城(希臘)、澳大利亞、蒙特卡洛、瑞典、科西嘉島和英國)和一場非官方拉力賽(印度尼西亞),印尼拉力賽原本是1998年WRC賽季賽程的一部分,但由於國內動亂,拉力賽被取消。不過,儘管這些比賽的名稱與真實賽事相同,所有的賽段都是虛構的。

遊戲有三個不同難度模式,每種模式提供不同的汽車選擇,因此玩家如果想遊玩到全部車輛,需要玩遍所有模式。在新手模式中,每次拉力賽只有3個賽段,每個賽段後面都有一個服務區,這樣可以更容易地調整車輛以適應每個賽段的不同情況並修復損傷。

開發

Codemasters認為街機遊戲《世嘉拉力賽》(Sega Rally)對本作的啟發很大。其他一些靈感來源包括PC遊戲《驚爆實感越野賽車》(Screamer Rally)和任天堂N64遊戲《水上摩托 N64》(Wave Race 64)。該公司最初對「真實拉力賽模擬」這一遊戲形式的可行性有所保留,因為當時類似的遊戲如《越野英雄》(V-Rally,又譯為V拉力)只是鬆散地以這項運動為背景板進行開發,本質上是一種類似於跨界拉力賽(rallycross)的頭對頭(head-to-head)賽車遊戲(這樣的街機模式隨後在《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中引入)。不過,通過早期的遊戲原型構建並在團隊內部進行了一些即興比賽的早期遊戲測試,他們最終看到了這類遊戲的潛力,這也促使團隊進入了全面開發階段。

除了提供遊戲處理方面的技術支持,科林·麥克雷和他的領航員尼基·格里斯特也在遊戲中聲音,同時麥克雷擔任遊戲中拉力學校(教學模式)的指導老師。

本作還包括一個遊戲彩蛋,玩家只要在特定的賽段激活一個作弊碼,就會出現一個外星人綁架的場景,玩家的汽車會被發射到一艘飛船上。這捏他了1961年希爾夫婦被外星人綁架事件這起事件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廣為人知的外星人綁架事件

反響

根據評論聚合網站GameRankings,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在兩個平台上都獲得了「好評」。Edge讚揚了PS版的真實模擬,但也指出有時會出現圖形故障。Game Revolution批評了PS版的畫面和音樂,但稱讚了賽道設置和遊戲玩法。GameSpot遠沒有這麼積極,它讚揚了PC版的駕駛體驗,但批評了汽車的賽前調教過程、賽段的長度和車輛的損壞模式,而其PS版的評價甚至更低,批評它缺乏原創性。IGN對此遊戲褒貶不一,一方面讚揚PS版強大的模擬能力,另一方面也批評PC版不如傳統遊戲刺激。英國官方的PlayStation雜誌讚揚了這款遊戲的畫面和多樣性,並表示這款遊戲「將越野賽車的極限推向了Gran Turismo的高度」。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Colin McRae Rally 2.0)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 遊戲封面

系列首部作品旗開得勝,《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風格化標題:Colin | McRae | Rally | 2.0)理所當然地在2000年到2002年間陸續在PlayStation, 微軟Windows和Game Boy Advance發布。這是該系列的第二款遊戲,以2000年世界拉力賽錦標賽的參賽車輛(如福特福克斯RS WRC和斯巴魯翼豹 GC)和拉力賽為特色。本作仍有三個難度等級,即新手、中級和專家。本作較前作的新特性包括改進的圖形畫面、街機模式、在線玩家競爭以及一個更簡約的菜單系統,這個菜單風格隨後一直得到保留,直到2007年的《科林麥克雷:塵埃》徹底更換了遊戲引擎。

反響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獲得了娛樂和休閒軟件出版商協會(ELSPA)頒發的「黃金」銷售獎,這表明它在英國的銷量至少達到了20萬份。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獲得了普遍好評。聚合評論網站GameRankings Metacritic給PS版本88.82%(基於25評論),Windows版本86.56%(基於18個評論),Game Boy Advance版本82.50%(基於8評論)的評價。Doug Trueman為 Next Generation評估了PS版本的遊戲,並將其評為4星(滿分5星),並表示「這是一款具有相當深度、穩定幀率和高重玩價值的出色賽車遊戲。沒有比這更好玩的遊戲了。」PC Gamer在2001年4月的一期雜誌中稱讚了這款遊戲的圖形、物理、建模以及其他許多遊戲特性。然而,他們批評了過短的拉力賽段,較高的難度,以及賽道和車輛的解鎖機制。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3(Colin McRae Rally 3)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3 遊戲封面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3》在2002年到2003年在Xbox、PlayStation 2和微軟Windows上發布。這是本系列進入遊戲機第六世代在Xbox和PS2上發布的第一款遊戲。本作的特色是2002年世界拉力錦標賽的授權拉力賽車。本作存在一個已經宣稱即將發布的GameCube版本,但是後來被取消,因為在GameCube上的開發遇到了困難。 本作可以讓玩家在8個國家/地區的52個賽段上比賽,並有12輛拉力賽車和數輛額外車輛(僅在生涯模式下)。本作除了改進的圖形和輕微修正的物理(比如,本作的車輛可以穿過賽道邊的絲帶)外並無實質性的新特性。

反響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3》獲得了普遍好評。綜合評論網站GameRankings和Metacritic給出了Xbox版本86.01%,PlayStation 2版本85.30%,微軟Windows版本81.83%的評價。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04(Colin McRae Rally 04)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04 遊戲封面

這是科林麥克雷拉力賽系列的第四作,在2003年到2004年在Xbox、PlayStation 2和微軟Windows上發布。不同於前三作,本作失去了正式的WRC授權[1]。雖然所有的賽車模型都是現實存在的,但其塗裝都是虛構的或者是從世界上其他錦標賽中摘取的,這導致科林·麥克雷標誌性的斯巴魯翼豹塗裝只得通過打擦邊球的形式實現。遊戲中有6項錦標賽可遊玩。遊戲中的車輛分為四種有四驅車(4WD),二驅車(2WD),拉力賽B組(Group B)和額外車輛(Bonus)。額外車輛是那些通常不在拉力賽中出現的車,這些車只是為了增加樂趣才添加進遊戲中的。本作設置了8個國家的拉力賽賽道,共52個賽段。

反響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04》收到了積極的評價。根據GameRankings和Metacritic的數據,本作在PC版獲得86%好評,在Xbox版中獲得86%好評,在PlayStation 2版中獲得85%好評。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05(Colin McRae Rally 2005)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05 遊戲封面

在2004年到2005年,科林麥克雷拉力賽正式邁入第五作,本作在PlayStation 2、Xbox、微軟Windows和PlayStation Portable平台發行。本作收錄了9個國家的多達70個賽段,有30多輛車可供選擇。本作有一個修改過的圖形和損傷引擎,可以在賽車上呈現更細緻的車輛損壞效果,比如劃痕表現、玻璃破碎和車門脫落,以及當玩家接觸到硬物時的模糊動效(類似黑視)。本作增加了一個新的「職業」模式,玩家可以從低級俱樂部聯賽開始,然後在2004年的達喀爾拉力賽上與科林·麥克雷駕駛日產皮卡爭冠。在「冠軍賽」模式下,玩家則要扮演科林·麥克雷,使用四輪驅動賽車參加六場比賽。

這款遊戲的OS X版本由Feral Interactive發布並由Robosoft Technologies開發,代表了本系列遊戲的第一個Macintosh版本。它經歷各種技術和幕後上的困難,最終更名為《Colin McRae Rally Mac》,並於2007年10月26日發布,而這個時間點恰好就在麥克雷意外因直升機失事身故的六周後。據Feral Interactive稱,移植版更名的理由是儘管OS X版是基於Windows基礎之上移植的,但Feral希望選擇讓這個版本儘可能地獨立於PC系列。

反響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05》在除了PSP版本之外的所有平台上都獲得了「好評」,而PSP版本獲得了「平均」的評論。

科林麥克雷:塵埃(Colin McRae: DiRT)

科林麥克雷:塵埃 遊戲封面

時間到了2006年,在當年的E3展上,Codemasters透露他們正在為微軟Windows、Xbox 360PlayStation 3開發一款新的科林麥克雷系列遊戲。在2006年7月20日,Codemasters宣布新遊戲的名字將會是《科林麥克雷:塵埃》(歐洲)和《塵埃:科林麥克雷越野(Dirt: Colin McRae Off-Road)》 (美國)。本作是科林麥克雷拉力賽系列的第六款遊戲,也是科林·麥克雷去世前發布的最後一款遊戲。本作擁有新的圖形、音頻、物理和一個由Codemasters和索尼電腦娛樂公司聯合開發的新遊戲引擎EGO,同時也包括全新製作的車輛和賽道。本作於2007年6月15日在歐洲的Xbox 360和PC上發布,而在2007年9月14日,本作開始在歐洲的PlayStation 3上發布,就在第二天,直升機事故奪去了科林·麥克雷、他的兒子強尼和另外兩位友人的生命。在麥克雷不幸去世後,Codemasters基於對死者的哀悼以及和麥克雷家人達成的協議,確認對《科林麥克雷:塵埃》所準備的電視廣告宣傳攻勢全部取消。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當年由中電博亞現在的杉果正版引進至中國大陸地區並自帶簡體中文,由於缺乏宣傳而不溫不火,如今實體版已十分罕見。

遊戲特性

本作除畫面等革新之外最大的特點是它擁有一個改頭換面的生涯系統。生涯模式以一個程式化的金字塔呈現,這個生涯金字塔有11個「層」,而最底層有11項不同的賽事(events)。每個賽事項目包括一場或多場單一車種的比賽(race),並需要特定類型的車輛。玩家在每次賽事中獲得最多10分的積分。大多數賽事需要在生涯金字塔的特定層級內獲得特定點數才能解鎖,因此當玩家賺取點數時,更多的金字塔便會解鎖,玩家會隨着生涯推進上升到最頂端的「冠軍中的冠軍」賽事。通過贏得比賽和賺取遊戲內金錢,玩家可以購買汽車和塗裝(皮膚)。本作總共有46輛不同的車和186種塗裝。玩家所能賺的錢是根據玩家在選擇比賽項目時選擇的難度等級決定的;更高的難度水平代表着更有挑戰性的AI對手和更真實的車輛損傷。已完成的賽事可以在任何時候重複,不過除非玩家選擇挑戰更高的難度,否則玩家完成比賽後得到的金錢比他們第一次比賽時少得多。在有多場比賽的拉力賽事中,玩家有機會在比賽之間修復車輛損傷,但在每個檢查點上只能分配60分鐘的損傷修復時間來修復汽車的每個部件。

反響

《科林麥克雷:塵埃》得到了評論家與玩家積極的回應。根據GameRankings和Metacritic的數據,PC版得到84%好評,Xbox 360版得到83%好評,PlayStation 3版得到83%好評。而本作在發行的第一周就在全球售出了50萬份。

科林麥克雷:塵埃2(Colin McRae: DiRT 2)

科林麥克雷:塵埃2 遊戲封面(國內引進版)

2008年11月,在《塵埃》大獲成功後,Codemasters宣布推出其續作,並於2009年9月發布。這款遊戲可以在PlayStation 3、PSP、Wii、Xbox 360、Nintendo DS和微軟Windows上進行遊玩。本作採用的遊戲引擎是上一作EGO引擎的改進版本,並加入了全面的在線模式。這款遊戲是為了紀念科林·麥克雷(Colin McRae)而製作的,遊戲中有視頻和一場特別的錦標賽來紀念他。本作的主要特點是生涯模式的娛樂性和爽快性更進一步,並且引入了肯·布洛克,特拉維斯·帕斯特拉納,坦納·福斯特,戴夫·米拉和穆罕默德·本·蘇拉耶姆等一眾現實生活中的跨界拉力賽車手,他們會在玩家的生涯劇情中出現。本作在2010年亦由中電博亞正版引進至中國大陸地區,並在全國展開大規模的市場宣傳與推廣活動,包括與AMD公司的ATI Radeon HD5000系列顯卡合作推廣,因此在當年廣為人知然而當時更多的人選擇了三大媽

遊戲特性

本作使用的是升級版的EGO引擎,它也為2008年的遊戲《超級房車賽:起點》所用。該引擎的主要特點是擁有了改進的物理系統,可以模擬在轉向過程中真實的重量轉移,允許玩家在遊戲中使用先進的駕駛技術,如斯堪的納維亞漂移。

本作主要包含了5個競賽模式,所有模式都適用於線下(對抗AI)和線上遊戲,此外還包括3種多人遊戲限定的「特殊模式」。

  • 拉力賽(Rally)通常在非環線公路上舉行,通常包括公共(封閉)路線和技術難度較大的開放賽道。拉力賽通常都是錯開發車進行計時,每個車手都要爭分奪秒。此外,在拉力賽中有一名副駕駛(領航員),他會不斷地閱讀路書,引導車手沿着最長6公里的狹窄賽道前進;
  • 跨界拉力賽(Rallycross)使用與拉力賽相同的賽車;然而比賽方式是非常不同的。每場跨界拉力賽有多達八名賽車手在混合賽道上進行多圈比賽。這些賽道一半是柏油路,一半是泥土路,並在封閉的環境中鋪設(比如在體育場內),長度約為每圈1至1.5公里;
  • 開拓者比賽(Trailblazer)類似現實生活中的爬山賽,然而,與爬山賽不同的是,開拓者比賽並不需要考慮車輛「是否爬坡」,因此遊戲中會出現下山賽和普通拉力賽道賽的情況。開拓者比賽使用的車輛是典型的爬山賽賽車,通常有大量的空氣動力學輔助,如擾流板,擴散器,分離器,以保證在嚴苛賽道表麵條件下的高速度。
  • 拉力突襲(Raid)是多車比賽,一般採用重量級車輛,如四輪驅動越野車和卡車。每場比賽都有8名選手同時起跑,賽道平均長度為5公里。
  • 搶灘賽(Landrush)類似上一種比賽,車種同樣類似,但在封閉賽道上進行。每場比賽都有8名選手在約1公里的土路上進行,並需要跑完數圈。

本作還引入了「閃回」系統,玩家可以在操作失誤時使「時間倒流」,回到事故之前的狀態,不過需要消耗次數,每場比賽最多只能使用5次(簡單難度下)。這個系統在《超級房車賽:起點》中也被挪用此後更是被《極限競速》系列遊戲借鑑,可謂競速遊戲後悔藥系統的萬惡之源

反響

《科林麥克雷:塵埃2》得到了IGN的好評,美國站的評分為8.4/10,英國站的評分為9/10。Eurogamer給了《塵埃2》 8分(滿分10分),他們主要的批評是由於缺少隨着比賽進程動態惡化的天氣和賽道路況,同時事實上車輛損壞對比賽的影響非常小,因為幾乎每一場比賽都會得到一輛全新的賽車,這兩點使得遊戲缺乏挑戰性。在日本,《Fami通》給了本作PlayStation 3和Xbox 360版本打了1個9分、1個8分和2個9分,總分為35分(總分40分)。

塵埃3(DiRT 3)

塵埃3 遊戲封面

在2010年,本作正在開發的消息傳出,一年後的2011年5月,本作如期在PlayStation 3、Xbox 360和微軟Windows上發布。作為科林麥克雷拉力賽的第8部作品,自本作開始系列正式棄用「科林麥克雷」的稱謂。意外的是,在2011年9月,有報道稱AMD的一個促銷活動網站上出現了網絡安全問題,導致需要通過Steam平台激活的300萬個《塵埃3》激活碼(key)丟失,這些激活碼隨後被張貼在互聯網上的各個地方。2012年2月9日,Codemasters發布了本作的「完整版」,包括遊戲本體和相關的DLC,主要增加了幾條賽道和新車輛。Codemasters於2012年3月8日在YouTube上傳了此版本的預告片,並於3月9日在歐洲發布,3月20日在北美發布。2015年4月1日,為了解決GFWL(Games for Windows Live)停止服務而無法遊玩的問題,移除GFWL的《塵埃3:完整版》在Steam上重新發布。本作在2017年初從Steam下架,可能是由於車輛授權許可證到期。

遊戲特性

本作除了圖形質量的改變和車輛的變化,生涯系統變化成為了其主要特點。在主模式中,玩家可以在各種賽事中獲得聲望點數以吸引贊助商的興趣,而贊助商會為玩家提供新車。閃回系統自《塵埃2》繼承,在任何難度下都可以使用5次,但是需要消耗聲望點數。本作引入了全新的金卡納(gymkhana)模式,將玩家置於障礙賽場地,玩家需要挑戰各種技巧(諸如漂移、特技)來贏取積分。在遊戲中有各種各樣的派對模式,包括撞碎木製目標(「入侵」),傳播殭屍感染(「爆發」),以及類似搶奪旗幟的遊戲模式(「傳送者」)。本作還支持將比賽回放剪輯上傳至YouTube。

反響

IGN給了本作8.5分並頒發「編輯選擇獎」,讚揚了遊戲的玩法和在線功能,同時批評了一些設計上的問題;GameTrailers給了這款遊戲9.2分,雖然批評了YouTube功能的局限性,但還是稱讚了遊戲的可玩性和表現;GamesRadar給了這款遊戲9/10的分數,並讚揚了它的遊戲玩法,儘管與前一款遊戲相比它的總體架構與樂趣稍遜一籌。

塵埃:一決高下(DiRT: Showdown)

塵埃:一決高下 遊戲封面

2011年12月11日,《塵埃:一決高下》作為一個「街機風格的外傳遊戲」被公開,在2012年5月於微軟Windows, 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上發布。此外,本作在2013年以《塵埃:大對決》的譯名與前作《塵埃3》一同由三辰影庫音像出版社引進並通過內地審批名單,但此後並無下文,也無從考證發售計劃。

玩家在本作中進入一系列的「巡迴」活動,並需要完成一系列的比賽和錦標賽,而這些賽事的主要形式是撞車賽,以儘可能撞毀對手與保全自己為目標。贏得這些賽事可以給玩家獎金,這些錢可以用來購買新車或升級現有的汽車,並解鎖進一步的比賽。在成功完成系列決賽後,下一個難度設定會被解鎖,具有更難對付的對手和更長的比賽時間。

反響

這款遊戲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論,Metacritic的平均評論分數為72%。GameSpy寫道:「本作以50美元的高價向玩家提供了極低的娛樂價值。它具有不陰不陽的物理,狹窄的駕駛場地,笨重的多人遊戲,十分有限的賽車選擇,挑剔的街機賽車愛好者應該把它作為《塵埃》系列中一個意想不到的大坑。」EuroGamer的評測則認為:「本作算是一個『值得下載的遊戲』,本作的體驗是美妙的,但它的樂趣也可能是曇花一現的。只要你知道這一點,你就不會失望。」PCGamer為本作打出79分,並認為「本作有很多遊戲模式,但即使有各種各樣的選擇,這實在也是無足輕重的:因為無論如何,你都將在比賽中一路領先。這款遊戲很好,有時甚至非常亮眼,但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擴展包,供人在等待下一部正作登場前打發時間。」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13(Colin McRae Rally 2013)

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13 圖標

在2013年,《科林麥克雷拉力賽》作為面向移動端的「復刻版」遊戲首先在iOS上發布,並於2014年移植到Windows、OS XAndroid上。雖然本作與1998年的初代作品同名,但遊戲的內容和駕駛模式直接取自2000年的《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而本作的誕生標誌着Codemasters首次開發智能手機遊戲(在這部遊戲之前,《科林·麥克雷拉力賽2005》曾被移植到N-Gage手機上)。本作的目標是為移動設備創造一個硬核的拉力賽體驗,因此開發團隊選擇以《CMR2.0》為藍本並直接採用它的賽道和駕駛物理,原始的車輛模型被重新利用,但是遊戲的圖形方面得到了增強,以提供更高的視覺質量;而本作的聲音素材則是利用了早期多部《CMR》作品的整合。

遊戲特性

本作擁有位於澳大利亞、科西嘉島和希臘的30個賽段,均從《CMR2.0》照搬。由於本作的開發思路幾乎是「直接復刻與翻新」,因此其遊戲模式與早期的《CMR》完全相同。遊戲有三種主要模式:錦標賽、單人拉力賽和單人階段賽。錦標賽模式分為八個回合,每個回合由12個或24個賽段組成。要贏得一場拉力賽,玩家必須在與AI車手的比賽中取得最短的總用時。總時間為每個賽段用時的總和。玩家開始遊戲時只可以使用一輛車,福特福克斯RS WRC;而另外三輛車——斯巴魯翼豹 WRX、三菱Lancer Evolution VI和藍旗亞 stratos——可以通過在錦標賽中獲得第一名來解鎖。在比賽中,車輛可能會受到碰撞的損傷,隨後每完成一個賽段就會修復一次。

反響

根據評論聚合網站Metacritic的數據,本作收到了來自專業評論家的「褒貶不一」評論。

Karl Burnett在為TouchArcade撰寫的文章中說,移動設備受限制的機能讓遊戲變得有些枯燥。不過,他確實稱讚了遊戲的速度感和物理,他認為賽車的操控和物理性能完全符合該系列的前兩作,他的結論是,這是一款令人滿意的遊戲,但最終卻被遊戲中十分有限的內容所阻礙。VideoGamer.com的作者Pete Worth認為本作太難了,他強調本作對於那些不是拉力賽粉絲或者不是專門玩賽車遊戲的玩家來說「吸引力有限」。Slide to Play也認為這款遊戲所帶來的挑戰會讓鐵杆玩家很享受,但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會有些不快。他們發現了一些性能問題,但最終認為Codemasters還算成功地將該系列遊戲從主機移植到了移動設備上。

而本作的OS X和Windows版本遭到了玩家們的嚴厲批評,他們原本希望這款遊戲能夠利用現代技術重製1998年《科林麥克雷拉力賽》的高清版本,而不是一個沒有顯著畫質改進、也沒有對PC操控做任何優化的手機移植版本。針對這類負面反應,Codemasters對Steam上的產品描述進行了更新,並在一段時間內對購買本作的玩家進行了退款。最終本作在發售不到一年後從Steam黯然下架,也成為了玩家群體中公認最為粗糙的一部作品,同時多數玩家甚至並不承認這部作品在PC端的存在。

塵埃拉力賽(DiRT Rally)

塵埃拉力賽 封面

《塵埃拉力賽》作為本系列中專注於拉力賽模擬的遊戲,正式劃分出了一個與兼顧娛樂性的塵埃正作(數字系列)不同的新系列。其首先於2015年4月27日以早期測試版形式(early access)發布於Steam平台,並於2015年12月7日正式發布。而PlayStation 4Xbox One版本於2016年4月發布。本作仍使用Ego引擎開發,且開發周期始於2012年《塵埃:一決高下》發行後,主要由一個小團隊開始研發。他們首先建立一個處理模型的原型,並基於地圖數據創建賽段,而最終他們的成果是製作出了一種不同於之前任何拉力遊戲的物理模型,即完全從零開始重建。本作支持Steam創意工坊,因此擁有廣泛的擴展支持(包括車輛塗裝、車輛調教等)。

遊戲特性

本作的遊戲模式專注於拉力賽。玩家可以在不同的天氣條件下,在柏油碎石和泥土等越野地形上進行計時賽,本作也擁有一個與現實拉力賽類似的非共時多人模式。在剛發行時本作擁有36個賽段,來自三個真實世界的地點——摩納哥的蒙特卡洛、英國的波伊斯和希臘的阿爾戈利斯,賽程從4公里到16公里不等。隨後的更新增加了三個位置,分別是德國鮑姆霍爾德, 芬蘭的加姆薩和瑞典的韋姆蘭,並增加了一個新的跨界拉力賽模式。Codemasters在2015年7月宣布與FIA 世界跨界拉力錦標賽合作,因此增加了新的場地拉力賽道,包括英格蘭的lyhill賽道、挪威的Lankebanen賽道和瑞典的Holjesbanan賽道。

本作還收錄了不同等級的大量現實車輛。包含了16個製造商的多達30種以上車輛,類別橫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B組、A組、R組、2000年代、2010年代、匹克峰爬山賽和跨界拉力賽。

反響

本作在發布後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好評。

GameStar給予了遊戲90%的分數,並表示「本作是目前最好的拉力賽模擬,也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賽車遊戲之一。」「初學者會發現這很難。」《Play》雜誌說:「這款遊戲既沒有華而不實的機制,也不是枯燥無味的模擬遊戲。」GamesRadar強調了這款遊戲的無情本質,稱「輪胎爆裂,散熱器過熱,你經常會發現自己最後只能慢騰騰地跑過終點線,原因很簡單,你在一場原本乾淨而又充滿競爭的比賽中失去了對汽車的控制。」GamesMaster、Edge和IGN表示同意。相反,PCGamer如此評價:「不幸的是,在物理和細節處理上,它實在是有點平淡。在冰面和泥漿上飛馳時沒有任何不穩定的感覺,這絕對是一種恥辱,而強制駕駛輔助功能則令人失望。任何等待一款新《理查德伯恩斯》[2]問世的人都必須持繼續觀望的態度。」

本作在英國PS4實體銷售榜上排名第一,在歐洲下載榜上排名第19。在最初發布的那一周,它在英國多個實體銷售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僅次於射擊類遊戲《量子破碎》。

塵埃4(DiRT 4)

塵埃4 中文版封面

《塵埃4》在暌違6年後回歸以多種拉力賽事為主題的遊戲風格,這是科林麥克雷拉力賽系列的第12作,也是塵埃系列的第4部正作。這款遊戲於2017年6月在微軟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上發布。本作在2018年由騰訊Wegame引進內地,並獨占簡體中文文本與簡體中文語音。

遊戲特性

本作包含類似《塵埃2》的比賽形式,具備拉力賽、跨界拉力賽和搶灘賽等遊戲形式。本作的拉力賽賽段設置在在澳大利亞的菲茨羅伊、西班牙的塔拉戈納、美國的密歇根州、瑞典的瓦姆蘭和威爾士的波伊斯等五個地方,而本作的車輛陣容劃分與《塵埃拉力賽》基本相同。雖然本作並不具有WRC汽車或任何WRC相關的元素,但本作持有FIA世界跨界拉力錦標賽的授權,在遊戲中跨界拉力賽也成為了相當重要的遊玩部分。本作包括五個場地拉力賽道:英國的lyhill賽道、瑞典的Holjesbanan賽道、挪威的Lankebanen賽道、法國的Loheac賽道和葡萄牙的Pista Automovel de Montalegre賽道。不過,正因為本作並沒有任何WRC的授權,本作引入了一個名為「你的賽段」(Your Stage)的新功能,它基於玩家定義的設置和參數,以程序方式生成賽道賽段。

反響

根據視頻遊戲評論聚合網站Metacritic的數據,本作獲得了評論界「總體好評」。IGN給出了9.2分的評價,認為「《塵埃4》走上了與《塵埃3》相反的方向,遊戲的體驗更加硬核和真實,難能可貴的是,在帶來如此真實手感和危險的比賽過程時,遊戲依舊保持了優秀的駕駛體驗。《塵埃4》的職業生涯模式也有大幅度進步,從團隊建設到單個賽事,所有的內容都能讓玩家體驗到真實的拉力賽主題。而遊戲的地圖編輯器功能幾乎提供了無限的隨機賽道挑戰,從而為遊戲增加了更多的趣味和可玩性。」Polygon給了這個遊戲9/10的分數,並表示:「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被一個賽車遊戲所吸引,我不能給任何一個人推薦任何其他的東西,除了《塵埃》。」

在發行當周,本作在英國的銷售排行榜上排名第二,僅次於《俠盜獵車手5》。不過,儘管本作在商業上比較成功,本作在玩家群體的口碑褒貶不一,休閒玩家對本作向硬核方向的轉變感到不滿,而模擬玩家認為本作的操控手感遠不如《塵埃拉力賽》真實。

塵埃拉力賽2.0(DiRT Rally 2.0)

塵埃拉力賽2.0 封面

Codemasters在2018年9月公布了《塵埃拉力賽2.0》,並於2019年2月26日在微軟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發布。本作是科林麥克雷拉力賽系列中的第十三作,也是冠以「塵埃」之名的第七作,和「塵埃拉力賽」的第二作。本作與《塵埃拉力賽》一樣強調現實的駕駛物理,而非是《塵埃4》的延續。

遊戲特性

《塵埃拉力賽2.0》的重點是拉力賽和跨界拉力賽。通過後續發行的季度更新DLC,遊戲提供了阿根廷、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西班牙、美國、芬蘭、德國、希臘、蒙特卡洛、瑞典和威爾士等賽段,其中部分賽段是《塵埃拉力賽》已有賽段的完全重製。本作依然擁有FIA世界跨界拉力錦標賽的授權並收錄了8條場地拉力賽道。本作允許玩家在50餘輛賽車中進行選擇,與前作類似,從60年代到80年代的歷史拉力賽車,A組,B組和R組的拉力賽車,以及從90年代到2010年代後期的現代拉力賽車均包含在內。

本作還有一個新的天氣模擬系統,天氣的變化會影響相對的抓地力,要求玩家採取更微妙的駕駛方式,同時天氣也會影響能見度。遊戲也精細模擬了賽段路面:遊戲中每個賽段的路面都超過100層,當更多的汽車通過賽段時,路面表面會模擬出物理變化,從而影響玩家賽車的抓地力。因此遊戲需要玩家投入最大的專注度,特別是一些賽段需要超過10分鐘才能完成。本作不存在「閃回」功能,而損傷不僅具有視覺效果,還有可能造成「致命損傷」而無法完賽。

本作通過季度DLC的形式發布更新,每次更新都會帶來車輛等新內容。最終的DLC於2020年1月公布,名為「Colin McRae: Flat Out」。該DLC的特色是增加了蘇格蘭的珀斯和金羅斯兩個新賽段、由科林麥克雷駕駛的斯巴魯翼豹和一個全新模式,玩家可以扮演科林·麥克雷,在遊戲中重現麥克雷的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全是致敬

反響

根據視頻遊戲評論聚合網站Metacritic,本作獲得了「總體好評」。IGN給本作打出了8.5分,認為「《塵埃拉力賽2.0》的手感、畫面和聲音效果的表現都相當不錯,遊戲的流程不算太長,玩家很快就能在同一條賽道上反覆飛馳挑戰,職業生涯模式也有點平淡,不過本作對於賽車愛好者來說依然是一款很有實力的拉力賽模擬遊戲,它硬核、棘手且目標明確,和前作《塵埃拉力賽》一樣很難馴服,但遊戲體驗依然是令人滿意的。」而在日本,Fami通為本作的PS4版本打出3個8分和1個7分,總分為31分(滿分40分)。

塵埃5(DiRT 5)

塵埃5 標題

在2020年5月8日舉辦的「Xbox Series X」實機首秀直播節目中,Codemasters正式公開《塵埃5》,《塵埃5》支持最多12名玩家的多人在線遊戲,以及4人分屏離線遊戲,更多全新功能和內容將在今後揭曉。本作將會登上PC、當前世代以及次世代的Xbox和PlayStation主機。Steam、Xbox One和PS4版本預計2020年10月發售,Xbox Series X/SPlayStation 5版將在這些主機推出之後發售,還將於2021年初登陸Google Stadia。

根據Codemsaters描述,《塵埃5》將為《塵埃》系列續寫新的傳奇,以前所未有的大膽和勇氣引領了新世代的競速類遊戲,本作將會帶來全新的特性,新的創想以及新的嘗試,致力於成為越野競速風格和文化的標杆,並為玩家提供每場比賽都不同的競速體驗。本作的生涯模式邀請了知名配音演員Troy Baker和Nolan North參演,Troy Baker將飾演生涯模式中的導師,而Nolan North將飾演玩家的宿敵。

經過一次延期,《塵埃5》最終於2020年11月6日發布,豪華版提前3日解鎖遊戲。

反響

本作在玩家群體中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玩家普遍批評其畫質並無長進甚至觀感退步,在玩法上試圖復刻《塵埃2》卻丟失了精神,但亦有玩家認為其娛樂拉力賽的玩法是在《塵埃2》和同類遊戲《沙礫》上的創新,且自定義特技地圖玩法增加了遊戲樂趣。

畫廊

外部注釋和鏈接

  1. 從此為止長達十餘年,塵埃系列也沒有WRC的授權,而WRC自2005年起擁有與其他開發商合作的官方遊戲《WRC系列》。不過據gamesindustry.biz報道,自2023年起,Codemasters將取代目前WRC遊戲的製作方Kylotonn Games,獲得WRC賽事的授權。
  2. 《理查德伯恩斯拉力賽》在2004年發布,它擁有十分真實的物理引擎,這使得該作品在玩家群體中被視為數十年來拉力賽遊戲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