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江湖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江湖
用語出處 中國武俠小說
相關條目 武林俠客武林大會朝廷

江湖是中國特色的一個詞彙,它常出現於武俠小說中但又不僅限於此,通常意義上是指不受法律約束的能人異士所經常活動的民間,但它也可以指真的地理上的三江五湖或泛指諸多較大的水域。

本義簡介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恩怨最深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不是一個固定的物理上的場所,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不固定的變化的複雜的關係網、利益糾葛網就是江湖,許多人許多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不是黑社會組織,也不是兄弟會,這兩種是江湖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江湖一詞的流行與武俠小說密不可分,它作為一個架空的背景設定存在於武俠小說中。有一種說法是,在封建君王體制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個社會沒有皇帝所不能管轄的地方,如果民間嫉憤之人敢怒而不敢言,那麼就只能尋求一個山高皇帝遠不服管束的架空社會,既然皇帝要土地,那麼沒有土地的地方就是不受皇帝管轄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江湖。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就是描寫着這樣的一個江湖,梁山好漢大多不得志或遭奸人所害,迫於無奈才被逼上梁山。

江湖中人有着自己的規則和底線,每一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但也有着比較相似的共識。為多數人所接受的行事標準則是俠義精神。孟子認為社會在進步而德行在衰退,這就導致了社會階級的矛盾產生,堯舜時期可以以道德治理社會,到了春秋戰國之後,德興衰退不得已而用仁義教化,然而這套說辭不為君王所接受,於是法家獨大,這是法律、仁義、道德的三者調和。君王以法律治理,仁義教化,道德則沒有辦法管束,而在江湖之上,多數人認為君王的法律不能承載公正導致奸臣橫行,於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求仁義。《史記·遊俠傳》中則說「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里誦義者也。荀悅曰,立氣齊,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以「言出必行,鋤強扶弱,扶貧濟困,懲惡揚善」等俠義精神就成為了江湖中的一種通行標準,不尊重這些共識的大多就是為江湖中人所不齒的,而「為虎作倀,欺壓百姓,胡作非為」的則是被視為敗類,甚至是要遭到其他人士的圍剿。

江湖中人有着約定俗成的一個套路,就是英雄不問出處,一般情況下對於別人詢問自己的身份不想回答的時候往往這麼回復。這其實是很無奈的一個事情,有着不少的英雄豪傑在年輕的時候也是犯下了一些錯誤,所以才淪落到行走江湖,而這往往是這些人所不願意談及的過去。好比關羽就是因為失手殺了人,不得已才成為逃犯的。在近些年來的一些作品中,也有反其道行之的,一些主角之所以可以任意裝逼是因為他們往往有着不忍直視的慘痛經歷,然後才造就了另類扭曲的性格。而當其他人詢問其過往的時候,則往往會擺出一張臭臉斥責道「少打聽我的事情」,然後跟着劇情發展,這些過往的故事被作者一點點地拋出來公開處刑。然而事實上所有人都是把別人調查了個清楚之後才說我們不問出處的,誰還沒有個過去呢?

江湖不全是指武俠小說所描述的背景內容,這個詞本義即是一個關係網,論壇是一個江湖,貼吧是一個江湖,微博是一個江湖,萌百也是一個江湖,但它又不僅僅只是指這些「物理上的場所」,一個人可以同時混跡於這些完全不同的平台上,也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身份,網絡本身就是一個江湖。這裡的江湖更接近於「圈子」的說法,但比起圈子,江湖更廣同時也多了許多的爭鬥與無奈。

衍生義

這個詞彙已經融入到三次元生活中了,成為了一個中國特色的詞彙,它很難被翻譯成其他的語言,目前比較好的翻譯方法是音譯「jianghu」這個詞,如「ganghood」等。

這個詞彙已經成為創作各類武俠小說或其他作品的通用化背景設定了,就如同跑到異世界後大多都能開始使用魔法了一樣,是為了使得故事合理化展開而使用的通用設定。而為了提高武俠的「逼格」,將原本武俠題材中的能人異士的能力進一步誇張化,並引入神話元素而產生了仙俠題材,簡單的說就是加入了少量的「魔法」元素。於是在此之後,各類神仙鬼怪、四天八極五大帝、十八羅漢七十二周天紛紛被拉入其中。

用法舉例

  • 說了你又不聽,聽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做了你又做錯,錯了你又不認,認了你又不改,改了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說!你要我怎麼說你呢?(這不是班主任的訓話)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