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極品飛車系列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EA標誌.jpeg
這並不只是為了賺錢,我們是在創造一些與眾不同
歡迎閱讀並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歷史資料,確保條目內容的準確性與中立性。萌娘百科衷心希望希望你在爛橘子中和朋友們享受美好時光。
極品飛車(Need For Speed)
NFS2022.png
2022年公布的第五世代logo
原名 Need For Speed
官方譯名 極品飛車(大陸)[1]
極速快感(港澳台)
類型 競速遊戲
開發 EA Canada/Seattle
EA Black Box
Slightly Mad Studios
Criterion Games
Ghost Games
發行 EA
初代 Road & Track呈獻:極品飛車
(1994)
最新作 極品飛車:不羈
(2022)
相關作品 火爆狂飆》、《飆酷車神》、《灣岸午夜俱樂部》、《街頭賽車聯盟》、《狂飆舊金山》

簡介

極品飛車系列第三世代時期使用的logo,在12代到19代一直是PC版遊戲的程序圖標,在21代被作為貼紙使用,在2021年萬聖節更新之前的《無極限》中作為獎牌使用(現已改為塗鴉風格的圓圈內的皇冠)

極品飛車 (英文名: NEED FOR SPEED [2]) 是EA旗下的一個視頻遊戲系列。除了由Slightly Mad Studios開發的《變速》兩作和其他一些作品外,其餘作品都聚焦於街頭賽車,和其他車手競爭,躲避警察的追緝。遊戲中的車輛基本上均為現實中的車型。

本系列是有史以來的賽車競速遊戲之一,歷經多家工作室製作,全球總銷量超過1.5億份,和《戰地風雲》、《EA SPORTS FC系列》組成了EA的「車槍球」陣營EA三傻。此外,該系列已經擴展到其他媒體,包括「風火輪」系列玩具和一部真人電影。

2020年6月5日之後,EA的大部分遊戲重新登陸Steam平台,其中包括Ghost Games的所有極品飛車作品,以及Criterion的《最高通緝》。

正統作品

注:本作各個世代的劃分根據其工作室和登陸的主機決定。第一世代包含Black Box接管前的所有作品。第二世代包含《熱力追蹤2》之後,《無間風雲》之前所有登陸PS2和Xbox的Black Box作品。第三世代包含《宿敵》之前所有登陸PS3和Xbox360平台的作品。第四世代包括Ghost Games解散前製作的作品(均登陸PS4和Xbox One平台)。

第一世代(Pioneer Productions/EA Canada/EA Seattle)

第一世代logo

Road & Track呈獻:極品飛車(Road & Track Presents: The Need For Speed)

初代《極品飛車》由Pioneer Productions開發,EA與美國汽車雜誌《Road & Track》合作出品,日版名為《Over Drivin'》。其初版在1994年在3DO平台發行,1995年被移植到PC(MS-DOS),1996年登陸PS/SS平台,1996年在PC上發行了Special Editon,支持了當時PC上的最新科技DX2和TCP/IP。這也是唯一一款在MS-DOS上發行的《極品飛車》。
通過《Road & Track》提供的大量數據,遊戲的擬真駕駛系統,包括轉向不足、轉向過度和汽車的噪音都能得到較為精準的表達。不過,由於車輛數據嚴格參照了現實數據且沒有調教系統,導致本作中同級的不同車輛性能差異顯著,不同級別間的競爭力也很小。遊戲中還加入了警車追擊系統,玩家被捕後,會播放真人動畫。此外,1996年12月20日在日本PS、世嘉土星主機上推出了本遊戲的本土化版本《Nissan Presents: Over Drivin' GT-R》,遊戲裡的所有汽車都被日產公司的車型(比如Skyline,Silvia和Fairlady)所取代了。
由於版權問題(初代《極品飛車》版權由《Road & Track》所有,EA想要再版、為其提供升級支持或者移植需要再次徵求《Road & Track》的許可),本作是唯一一作EA未為其提供任何後續升級支持,同時也不收錄進再版合集的《極品飛車》正統作品,最高支持系統僅Windows 9x,其後的所有操作系統均無法直接運行該遊戲11年前實測可以在XP運行,但那台電腦配置是單核奔4+512內存,懷疑和配置有關
另外一提,因為《極品飛車》初代本來就是MS-DOS遊戲,只兼容特定的幾款聲卡,而對Windows的聲卡兼容基本上就等於是擺設(雖然有Windows Direct Sound支持,但基本沒用)。於是,即便是在1998年發售的Windows 98筆記本電腦,運行《極品飛車》初代都是沒有聲音的。如確實想要遊戲播放音頻,只能使用足夠老能讓遊戲識別的聲卡,而且最好在MS-DOS下運行本遊戲。對於現代電腦,建議直接使用DOSBox。如果配置夠好且會動手的話,可以考慮老電腦專用模擬器86box。

極品飛車2(Need For Speed II)

本作於1997年發行於PS、PC平台,日版名為《Over Drivin' II》。其中PC平台由EA西雅圖工作室負責開發,PS版本則是Pioneer Productions開發。EA於同年在PC平台發售了支持Glide圖形API的Special Editon。此後Pioneer Productions被EA收購併改組為EA加拿大工作室。
與前作不同的是,本作的車輛物理和操控風格更加地誇張和爽快,但取消了單向賽道與警車追擊要素。也就是從這一部開始,系列理念逐步向着街機風格發展。遊戲內收錄了當時的頂級跑車,如邁凱倫F1和法拉利F50,甚至是各種罕見的概念車,像當年最新的福特Indigo Concept也被遊戲收錄。遊戲中的賽道相比前作更為爽快化,且每條賽道都風格迥異,有全程高速的澳大利亞郊外公路,也有崎嶇的尼泊爾山路,還允許玩家通過「抄近道」的方式取勝。
本作的SE版本支持了當時3dfx公司(已被英偉達收購併整合)旗下位於遊戲圖形芯片一線的Voodoo系列圖形加速卡和最先進的民用圖形API——GLIDE,在裝載了Voodoo加速卡的電腦下運行的SE版極品飛車2,遊戲畫面將發生幾乎翻天覆地的變化,額外呈現諸如車體反射、高清化賽道場景、高分辨率、材質過濾等畫面元素。
本作還是系列中第一個支持因特網聯機對戰的遊戲。
經實測,Windows XP可以完美運行此遊戲,包括圖像和聲音都是正常的。
如果配置夠好可考慮使用86box,在正確配置下可以完美再現SE版voodoo專屬的特別畫面。

極品飛車3:熱力追蹤(Need For Speed III: Hot Pursuit)

本作於1998年發行於PS與PC平台,日版名為《Over Drivin' III: Hot Pursuit》。其中PC平台由EA西雅圖工作室負責開發,PS版本則是EA加拿大工作室。由於工作室不同,PS與PC版本除了美術素材和車輛授權基本共享外,遊戲系統的差異較大。EA還為澳大利亞單獨發行了特別的PC版本遊戲,內有澳大利亞版獨占的車型福特Falcon GT和霍頓VT GTS。
本作是熱力追蹤系列的第一作,隨着硬件技術的進步,遊戲畫面進步明顯,玩法也更加豐富。遊戲同樣收錄了當時的頂級跑車,如封面車蘭博基尼Diablo SV、雪佛蘭克爾維特C5、奔馳CLK-GTR等等。賽道更加多樣化,場景元素更加精細、豐富,地形變得更複雜,警車的外觀和配置甚至會隨着賽道所處的國家/地區而改變。
警匪追緝模式重回本系列,玩法上得到了進化,追捕玩家的不再只有單一的巡邏單位,隨之而來是地圖上數量更多的、不同性能等級的警車,還有各種各樣的路障。玩家還可以扮演警察,駕駛警車追捕超速者(但無法加速基本的巡邏警車),可以呼叫支援和路障,還配有專屬警用雷達。
這也是第一部能讓玩家從EA官網上下載額外車型的系列遊戲,利用遊戲寬鬆的文件結構管理和內置的MOD軟件,玩家可以不用覆蓋原文件就能增加自創車型(但賽道文件必須要替換)。此舉極大地推動了極品飛車MOD製作的發展,比如著名的極品飛車MOD發布網站nfscars就因此在當時創站。

極品飛車:孤注一擲(Need For Speed: High Stakes)

本作於1999年發行於PS、PC和Pocket PC平台,歐版副標題為「公路挑戰賽」,日版名為《Over Drivin' IV》。其中PC平台由EA西雅圖工作室負責開發,PS版本則是EA加拿大工作室。由於工作室不同,PS與PC版本除了美術素材和車輛授權基本共享外,遊戲系統有顯著差異。EA在本作也針對澳大利亞和日本發行了帶有獨占車型的PS與PC版本遊戲,澳大利亞版獨占車輛為福特Falcon XR8、霍頓SV99和霍頓Commordo房車賽賽車,日版獨占車型為日產Skyline GT-R (BNR34)及PS版獨占的SuperGT版R34。

  • PC版

PC版本在三代PC版本發行後的半年後匆匆發行。EA西雅圖直接使用了升級版的NFS3的圖形引擎,但在此基礎上加入了透明車窗、車輛內飾建模、敞篷的開關、3D化的車內視角還有劃時代的車損系統,其中車損系統會影響車輛的外觀和性能。由於直接套用了PC版NFS3的引擎,本作PC版保留了上一代的全部賽道。
遊戲首次在系列開創了生涯模式,玩家要通過參加比賽、買車修車和改裝車來推進生涯進度。本作的重頭戲——「孤注一擲」模式作為BOSS戰被設置在每個系列賽的末尾,該模式是一對一比賽,輸家會被勝者奪走車子。本作保留了熱力追蹤模式,加入了警用直升機,PC版本還允許玩家扮演警方的同時切換賽道內不同的警車來進行更靈活的抓捕。
EA官方還發布了PC版本的DLC車輛,依舊支持可不覆蓋原有文件的車輛MOD。

  • PS版

PS版本先於PC版本發行,由於開發時間充裕,相比PC版完成度極高,但駕駛風格和物理系統偏擬真。其畫質達到了PS平台的頂尖水準,是第一個在PS平台上擁有透明車窗、內飾建模的賽車遊戲,遊戲車輛建模也比PC版更細緻。
PS版本同樣擁有生涯模式,系統與PC版略有差異。
PS版使用的素材與PC版有部分差別,除了賽道場景的差別外,PC版收錄的邁凱倫F1 GTR是1995款車型,而PS版則是1997年的Longtail長尾寬體版。

  • Pocket PC(Windows CE)版

PPC版以PC版為藍本移植,只能夠運行於搭載Windows CE 2.0的掌上電腦。

極品飛車:保時捷之旅(Need For Speed: Porsche Unleashed)

本作於2000年發行於PS、PC、GBA平台,歐洲版本副標題稱為「保時捷2000」(Porsche 2000)。其中PC平台由EA加拿大工作室負責開發,PS版本則是Eden Studio(該工作室創立與開發了VRally系列和無限試駕系列)。由於工作室不同,PS與PC版本除了美術素材和車輛授權基本共享外,遊戲系統的差異較大。 本作為保時捷主題遊戲,遊戲內的登場車輛均為保時捷,囊括了保時捷從20世紀50年代到2000年間的大部分著名車型,比如356系列、911系列。PC與PS版的收錄車種略有不同。

  • PC版

PC版由EA加拿大工作室負責開發,採用了擬真的物理設定,帶有更先進的車損系統,畫面也隨着時間進步。
PC版包含了「進化史」(Evolution)、「工廠駕駛員」(Factory Driver)遊戲模式,但沒有單獨的警車追緝模式。進化模式為生涯模式,除了跑比賽,賺錢買車修車改裝車外,生涯模式的內容會隨着年代的推移發生變化,比如出現當前年代最新發售的保時捷車型有的時候二手車行會刷出無法在車展正常購買的車輛,注意不要錯過,新的賽事、賽道等等。玩家的車子還會隨着年代發展而升值(賣掉車的收入)。工廠駕駛員則是一系列的挑戰賽,隨着關卡推進難度逐漸加大,關卡內容有諸如在測試場地內進行繞樁、畫甜甜圈等操作,還有警車追逐模式。遊戲賽道場景均位於歐洲,主要以郊區風景為主,同時也有蒙地卡洛這樣的城市賽道。
PC版獨占車型有935 Moby Dick
PC版支持ip直連,直到2020年的現在也無需任何補丁和對戰平台,輸入對方的ip地址就能創建房間進行聯機比賽

  • PS版

PS版由Eden Studio負責開發,套用了V-Rally 2的遊戲引擎,畫面上達到了PS平台的頂級水平,並帶有極佳的車損系統,也是為數不多有車內建模的PS遊戲。遊戲採用了V-Rally系列的操作風格,十分地街機化,車子的加速能力也變得很「拉力」——356A能夠6秒破百。
PS版同樣包含了「進化」(Evolution)、「工廠駕駛員」(Factory Driver)遊戲模式,還有PC版中沒能保留的警車追緝模式。值得一提的是,PS版進化模式中每個年代最終戰的賽道(專業賽道),風格和路線會隨着年代發生較大的變化。PS版包含的賽道與PC版不同,且場景地點分布於全世界,有德國、美國、俄羅斯和日本等等。PS版甚至在系列首次加入了自由漫遊地圖,玩家可以在警車追緝模式和試駕模式里玩到。
PS版獨占車型有356P、944的部分車型、924系列、928系列部分車型、賽道版911 GT3、917K。

極品飛車:熱力追蹤2(Need For Speed: Hot Pursuit II)

本作於2002年發行於PS2、PC、XBOX、NGC平台。其中PC、XBOX、NGC平台上的版本由EA西雅圖工作室負責開發,PS2版則是Black Box,該作也是Black Box從EA加拿大工作室獨立出之後的首個極品飛車作品。由於工作室不同,PS2版與西雅圖工作室開發的版本除了美術素材和車輛授權基本共享外,遊戲系統的差異顯著。
由於進入了家用機次世代,相比保時捷之旅,遊戲畫面發生了徹底的進化,達到了次世代水平。本作依舊延續舊作的開發思路,依舊以當時的頂級車型和郊外風景為主,操作風格偏街機化。生涯模式依舊存在於本作,而且被分為了「存在警察」的Hot Pursuit模式和「沒有警察出現的純競速」的Tournament模式。本作中的警察追緝要素得到了加強,直升機不再像4代中只負責報點,而是會向玩家投擲汽油彈(PS2版甚至會發射火箭),警察的AI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相比西雅圖工作室負責的版本,PS2版內容有較大的不同,操控風格更接近於地下狂飆一代,AI強度更高,且多出了許多要素,比如獨有的沙漠地圖、更精緻的畫面,獨占的法拉利360 Modena等等。

第二世代(EA Black Box)

第二世代logo

極品飛車:地下狂飆(Need For Speed: Underground)

本作於2003年發行在PS2、PC、XBOX、NGC以及功能手機平台,其中主機與PC平台由Black Box負責開發。 本作作為該系列的第一次重啟,第一次採用了地下街頭賽車的題材,舞台從郊外風景轉移到了夜幕下的都市,而汽車陣容從昂貴的超級跑車變為了改裝潛力巨大的平民汽車,同時生涯模式中以文本對話的形式首次加入了劇情。
遊戲引入了更具有街頭賽車感的比賽——漂移和直線加速,同時本作也再次取消了警車追擊要素。真相其實是本田忌諱警匪追逐
車型收錄方面,前作主打的超級跑車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量的JDM車型。改裝也是本代的一個亮點,對車輛的不同部件(無論是外觀改造還是性能升級)都有大量富有個性的改裝項目。遊戲的故事模式(GO UNDERGROUND,也稱生涯模式/飆風模式)通過預渲染的視頻和文本對話串聯起了完整的劇情,在特定關卡中還可以通過闖過某些關卡來獲得獨一無二的特別改裝項目
風格值/名聲評級系統也是本代的另一個亮點。玩家通過比賽中的表現獲得風格值,並通過外觀上的改裝,提升用於提高結算風格值倍數的名聲評級(最高5星,可在結算中獲得5倍風格值加成),通過積累風格值來解鎖各式各樣的新款改裝部件和特別車輛。
由於在漂移賽當中,玩家只要單次漂移達到一定分數等級、連漂、讓車輛進入賽道上的獎勵區或達成賽段/單圈/全程無碰撞,就能獲得大量的風格值,因此最終結算時的風格值遠高於其他模式,因此就有了用5星車輛狂跑漂移賽,從而快速積累風格值來刷獎勵的玩法
從本代開始,遊戲的啟動CG中會提示玩家在現實道路中行駛時遵守法律、系好安全帶。6-10代的玩家提示CG有遊戲中角色的原型或EA員工的出演,11、13、17-18代無此提示,12、14-16、19代、世界在線、無極限版為純文字提示。
PS2版在日本發售後的次年(2004)再次於日本發售了廉價加強版,命名為Need For Speed: Underground J,與通常日版相比將主界面完全日文化,並新增了全日語配音和8種獨占車輛貼紙。


極品飛車:地下狂飆2(Need For Speed: Underground 2)

本作於2004年發行在PS2、PC、XBOX、NGC以及PSP、NDS、手機平台,其中主機與PC平台由Black Box負責開發。
本作正式開創了「自由漫遊」系統,即玩家可以在完整大地圖中自由駕駛。雖然UG2的前作UG1(極品飛車7)首先開創了城市大地圖,所有的比賽都是在該大地圖中設定路線,但UG1不具備純粹的大地圖自由漫遊駕駛系統,玩家只能選擇比完一場比賽後就開始下一場。而UG2的生涯模式里,玩家可以真正在大地圖中駕駛自己的車輛自由行駛。
另外,遊戲劇情的表現力升級,加入了含有配音的CG動畫。
改裝模式得到了強化(和上代相比甚至追加了專門的精細改裝和測試模式)。UG2的改裝極為精細,甚至放到現在都鮮有競速遊戲的改裝模式能做到如此精細。
比賽類型進一步增加(除了新增的街道X競賽、地下聯賽URL,還有自由漫遊中的追逐賽等)。而從車型的角度來說,本代與前作相比還加入了一些SUV車型,如悍馬H2、凱迪拉克凱雷德等。由於SUV和普通車型之間的差異,在和AI對戰的時候,普通車型和SUV車型不會在一起比賽,而且玩家選擇SUV車輛後還有專屬的SUV競速比賽。
本代沒有直接繼承上代的風格值系統,而是將風格值植入車輛的集氮系統中,通過比賽中的精彩表現來積攢氮氣加速(如果車輛上已裝備有氮氣加速系統),因此本代的氮氣加速理論上可以無限獲得,但最多只能積攢滿兩管。
上代的名聲評級系統在本代則改名為「星級評定」汽配城,提高星級可在生涯模式中解鎖拍攝DVD封面、雜誌封面、廠商代言合約等特殊事件。
這是第一部登陸PSP的《極品飛車》系列(名稱為《Need For Speed: Underground Rivals》),只不過由於是另一個工作室負責開發,PSP版沒有自由漫遊系統,車型數量也被縮水。
PS2版和前作一樣再次在日本發售了加強版:Need For Speed: Underground 2 SHA_DO(Sha Do是漢字「車道」的日文讀音,這兩個漢字也出現在了這個版本的封面上),和1代一樣,除了界面完全日文化和日文配音的同時,女主Rachel Teller的車Nissan 350Z上也有一個該版本獨占噴漆,同時新增了其他7個獨占噴漆。

極品飛車:最高通緝(Need For Speed: Most Wanted)

本作於2005年11月16日發布,是Xbox 360發布的首批遊戲之一,此外還登陸了NGC、PC、PS2、Xbox、PSP、GBA和NDS,其中主機和PC平台版本由Black Box負責開發。遊戲繼承了上一代的自由漫遊模式,但在此基礎上加入了加強後的警匪追逐系統、真人出演的劇情電影等,超級跑車也回歸到車輛陣容內。
之後發行的特別版Black Edition登陸了Xbox、NDS、PS2和PC,包括了額外的比賽,挑戰和汽車。
本作PC與主機平台的版本全球總銷量達到1600萬,是最暢銷的《極品飛車》,也是整個系列的巔峰。
Black Box針對本作的Xbox 360版本採用了高清化的素材和部分獨有的畫面特效。即使是PC版,在增加畫質Mod的情況下難達到360平台版本的水準。
PSP版叫做《極品飛車:最高通緝5-1-0》,相比主機和PC版本,劇情完全不一致且閹割了生涯模式。

極品飛車:卡本峽谷(Need For Speed: Carbon)

本作於2006年10月31日發布,是第一部登陸PS3和Wii的《極品飛車》,此外還登陸了NGC、PS2、Xbox、Xbox 360、PC、GBA、NDS和PSP。
遊戲劇情緊接着《最高通緝》,基本上保留了之前的所有內容,不過警車模式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漂移賽再次回歸。和前作只有白天相比,本作回到了《地下狂飆》只有夜間的模式。遊戲裡還加入了山路和類似《頭文字D》裡「貓捉老鼠」的山路賽,超過或者拋離對方10秒即可立即勝利。山路最初是帕爾蒙特市地圖的一部分,但是最後被獨立了出來。此外,大量老式肌肉車加入車輛選單,讓遊戲中的車系分化為美、日、歐三個系列。
PSP版在劇情和地圖等方面都不同於主機版,沒有山路賽事,但是有自由漫遊模式,也是極品飛車PSP版里唯一一部具有自由漫遊模式的遊戲。
本作的次世代版本(PS3和Xbox360)除擁有CG真人動畫以外,也有一部分3D的即時演算劇情動畫,在PS2、NGC、Xbox等本世代版本中,因機能原因,這些動畫的演繹方式被改為和前作一樣僅只有汽車出現的劇情動畫。

極品飛車:街頭狂飆(Need For Speed: ProStreet)

遊戲回歸了擬真向賽車,加入了逼真的車損系統。自由漫遊系統被取消了,所有比賽都發生在封閉的賽道上。比賽包括衝刺、直線加速、漂移和跑圈。還需提及,這是《極品飛車》系列中首次出現有名有姓的主角。
據外網分析,本作似乎時間線同樣屬於地下狂飆、最高通緝和卡本峽谷。因為這些作品同機種版本都可以通過繼承存檔的方式獲得額外金錢,之後的作品「無間風雲」也是如此\

第三世代(多工作室時期)

第三世代logo

極品飛車:無間風雲(Need For Speed: Undercover)

由於擬真向的《街頭狂飆》反響不佳,16個月後Black Box拿出了回歸傳統的《無間風雲》,然而再一次遇到了失敗,直接導致了該工作室失去極品飛車IP並走向衰落。

遊戲回到了《最高通緝》的街頭賽車和警車追逐,故事設定為三灣市一個臥底警察打入街頭賽車手內部的故事。這部作品登陸了兩代主機平台和所有的移動平台,也是最後一部PS2上的極品飛車。

外網有分析劇情的人認為,前四作中的主角在本作可能被警方逮捕。

目前該作已於2020年初於Origin平台下架,2021年6月1日從Steam平台下架。

極品飛車:變速(Need For Speed: Shift)

隨着《無間風雲》的失敗,極品飛車系列即將走向衰落,EA邀請了英國的Slightly Mad Studios來開發下一世代的極品飛車。

由Slightly Mad Studios開發的《變速》聚焦於模擬賽車,為玩家帶來了60輛汽車和紐伯格林、馬自達拉古納塞卡等現實中的賽道,車損系統進一步被強化。車內視角也隨之回歸了。

《變速系列》作為一次另闢蹊徑的嘗試,收到了玩家的大量好評,還獲得了一些獎項。不少玩家覺得這是極品飛車走向復興的里程碑。本作開始,徹底拋棄上世代的PS2、Xbox等平台,完全擁抱Xbox360和PS3等次世代平台。

目前該作已於2020年初於Origin平台下架,2021年6月1日從Steam平台下架。

極品飛車:熱力追蹤(Need For Speed: Hot Pursuit)

由《火爆狂飆系列》開發商,英國公司Criterion Games開發,上市不久就收到了各方好評,成為極品飛車史上最暢銷的遊戲之一。遊戲聚焦於警匪追逐,改裝系統則被取消了。

超過60輛車輛可供選用,只有敞篷車和三款警車是一方獨占的,大部分都被車手和警察同時採用。遊戲舞台設在美國西海岸海峰郡的郊外,能讓玩家徜徉在山海之間的美好風景中。

遊戲首次加入了Autolog系統,這是一個在線系統,能夠自動跟蹤玩家進度和賽事,列出速度排行榜,並讓玩家上傳遊戲中的照片。

本作為《熱力追蹤》系列第三作兼重啟,雖然標題上並未標示「3」字樣,但是坊間為了將其與《極品飛車3:熱力追蹤》做區分,通常會稱呼其為《熱力追蹤3》或者《超熱力追蹤》。

目前該作已於2020年10月6日於Origin和Steam平台下架,由重製版取代。

本作的重製版已於2020年10月5日23:00(CST)公布並開放預售,於11月6日開放遊玩。重製版包含原版本體和所有主機獨占DLC內容,但沒有Carbon E7和兩輛奔馳SLR邁凱倫。此外重製版也登陸了Nintendo Switch平台。

本作也在安卓和iOS設備上登陸了移植版本,雖然畫質和遊玩體驗和PC版差距非常大,但在當時也獲得了很大的反響。目前已經於2019年8月31日從所有平台下架。

變速2:釋放(Shift 2: Unleashed)

這是《變速》的續作,也是由Slightly Mad Studios開發的第二部作品,2011年上市。遊戲還加入了夜間賽車,更逼真的職業模式和頭盔視角。遊戲中共有超過140輛車型,但是相比於《極限競速系列》來說還是有些少了。限量版增加了3台解鎖車。

在那之後過了一些時間,Slightly Mad Studios與EA分道揚鑣,推出了自己的賽車遊戲系列《賽車計劃》,由萬代南夢宮娛樂發行。2019年底,SMS被另一家老牌遊戲廠商Codemaster收購,發布了差評如潮的《速度與激情:十字路口》。再然後,2020年末,EA宣布將收購Codemaster。

目前該作已於2021年6月1日於Origin和Steam平台下架。

極品飛車:亡命狂飆(Need For Speed: The Run)

這部遊戲由EA Black Box開發,2011年11月15日發布,遊戲再度回歸街頭賽車。故事設定為從舊金山橫跨北美到紐約的賽事。

這是玩家第一次可以控制離開汽車的主角(以QTE實現本質就是關鍵時刻按下或者連按特定按鍵而已),遊戲使用寒霜2驅動,Autolog也被加入。遊戲允許玩家對車輛進行有限度的升級和外觀改造。

雖然本作有着電影級別的體驗,但其遭受的差評直接導致了2012年Black Box的大裁員,工作室被改組為Quicklime Games,次年關閉。

該作從未登陸Steam平台。目前該作已於2021年6月1日於Origin平台下架。

EA原計劃在ios平台推出手機遊戲版,甚至推出了預告片,但最終沒能實現,企劃被之後的《最高通緝》手機版取代。

極品飛車:最高通緝(Need For Speed: Most Wanted)

這是Criterion Games製作的第二部《極品飛車》,於2012年10月30日發布。遊戲設定在美國東海岸的Fairhaven City,自由漫遊系統回歸遊戲,不過遊戲裡的車輛需要去特定的劫車點獲得而非購買(最高通緝車輛和DLC車輛除外),外觀改造被改成了去修理店換色,但顏色除了英雄DLC車輛的五款痛車鍍膜外,每輛都是隨機的,玩家沒法選擇。然而實踐證明顏色更換是按一定順序的

和上一代《最高通緝》不同,本作沒有特別的劇情有個國外玩家翻出了測試版,證實有劇情,正是之前「無間風雲」結局後,原「最高通緝」主角開車逃亡的劇情,可以知道原本這一作可能就是「最高通緝2」,EA在關閉了Black Box後,Criterion Games直接把這一作用自家原來的「火爆狂飆」系統套了個授權車的皮後就上馬了。,最高通緝也只有主遊戲的10人以及DLC的4人。通過完成比賽,撞毀廣告牌來解鎖成就和改裝,遊戲中使用的為Autolog2.0系統。

此外,Firemonkeys Studios開發的手機移植版本再一次登陸了iOS和安卓,畫質相比起之前的移植手遊好了很多,並加入了車損系統。該遊戲的機制實際上是照搬未完成的16代手遊,且沒有自由漫遊系統。車漆可供選擇,還有些電腦版被刪減的內容,比如悍馬,Jeep以及第二代克爾維特,車輛獲得方式為內部貨幣購買而不是劫車點。

本作曾經一段時間在Origin平台免費贈送過標準版(此活動已停止),於2020年6月19日以標準版的形式登陸Steam平台,其DLC合集和快捷包同時上線。

第四世代(Ghost Games)

第四世代2015年前的logo

極品飛車:宿敵(Need For Speed Rivals)

這是Criterion Games和Ghost Games合作的一部遊戲,同時登陸了PC,PS4和Xbox One。遊戲和《熱力追蹤》類似,但是具有《熱力追蹤》沒有的《最高通緝》式自由漫遊系統,以及線上下混合式遊戲機制。

遊戲中法拉利品牌重返極品飛車,但與《熱力追蹤》不同的是,警用車輛和賽車手車輛完全錯開,除阿斯頓馬丁Vanquish和DLC車輛外所有車輛均只為其中一方獨占而且維多利亞皇冠等標誌性美國警車並沒有在遊戲中登場。賽車手可以購買、改裝車輛並改變外觀,警察的車輛則於晉升後自動解鎖,有巡邏、執法以及臥底三種款式,分別有着不同的性能。

無論任何平台本作都只能30幀,且早期版本有一定概率出現車輛在原地飆着極快的速度但實際壓根沒跑一點路的情況的BUG。原因是跑的位置部分的地圖沒有加載出來,多見於機械硬盤

本作於2020年6月5日以完整版的形式登陸Steam平台,其快捷包同時上線。

第四世代2015年後的logo

極品飛車(Need For Speed)

2015年11月3日發布的《極品飛車》標誌的系列的一次重啟,它由Ghost Games製作。遊戲需要全程聯網,包括普通版和豪華版,只有夜間場景,過場則使用真人場景而非CGI。

本作於2020年6月5日以豪華版的形式登陸Steam平台。

極品飛車:復仇(Need For Speed: Payback)

《復仇》於2017年11月10日發布,針對前作全程聯網的弊端,本作具有離線模式,也能暫停遊戲了。遊戲登陸PC、PS4和Xbox One。 此外,晝夜更替系統也被加入到遊戲中,遊戲車輛被歸類於六大類型(公路,越野,直線加速,漂移,跑腿差事以及DLC的Speedcross),玩家可以將自己的車輛按照不同的類型方向改造。線上模式還提供了廢棄車系統,玩家可以在確定的時間找到廢棄車並加以改裝。

本作於2020年6月19日以豪華版的形式登陸Steam平台,其車輛DLC合集和地圖快捷包同時上線。

極品飛車:熱焰(Need For Speed: Heat)

在19和20都不太成功的情況下,第21部正傳作品成為了《極品飛車》標誌的系列的再一次重啟,它繼續由Ghost Games製作,於2019年11月8日發售。《熱焰》的劇情將設定在以邁阿密為基礎的"棕櫚市",遊戲將類似於《Prostreet》的封閉街頭賽事與標誌性的警匪追逐結合到一起,在操控上也偏向於擬真化。前作《復仇》裡加入的爭議性速度卡牌氪金抽卡將在本作中徹底移除,改為了細分為12+1+2項項目的零件改裝,同時不再區分車輛用途,可以通過改裝調整車輛駕駛風格。玩家還可以自己設定形象。並且和其他遊戲不同的是,玩家形象也有自己的語音,這在極品飛車系列裡是首次。

本作於2020年6月5日以豪華版的形式登陸Steam平台,包括其DLC和地圖快捷包。

2020年,隨着Ghost Games被EA解散,而英國分部的員工則回到了Criterion Games,長達七年但卻只出了四部遊戲的第四世代至此結束。

第五世代(Criterion Games)

2020年公布的第五世代logo
2022年公布的第五世代logo

極品飛車:不羈 (Need For Speed: Unbound)

本作首部預告片於2022年10月6日公開[3],由美國知名音樂製作人、說唱歌手、時尚模特A$AP Rocky出演,遊戲整體風格偏向美漫風(寫實風格賽車與場景+三渲二美漫風格人物與漫畫風格特效),車單在繼續沿用《極品飛車:熱度》的車單的基礎上追加了部分新車,其中包括《熱度》被砍掉的第二年DLC的兩輛車:蘭博基尼Aventador SV Roadster布加迪Chiron Sport,這也是布加迪品牌時隔9年重新回歸極品飛車正作。預定於2022年12月2日在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S平台發售。

本作於2022年11月29日15:00(CST)面向全平台的EA Play會員及已購買標準版的玩家開放10小時提前體驗,若之前已經訂閱EA Play Pro的付費會員,或預購殿堂版的玩家更可以直接提前正式發售日三天進入遊戲,2022年12月2日正式登陸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S,支持簡繁中文與漢語普通話配音。

非正統作品

衍生遊戲

極品飛車:氮氣(Need For Speed: Nitro)

這是第一部為Wii和NDS量身打造的《極品飛車》,風格回歸街機風。《氮氣》隨後登陸了Facebook社交平台。2010年11月EA在北美和歐洲的NDSi商店上發布了更新版本的《極品飛車:氮氣X》,加入了之前沒有的警車模式。

極品飛車:世界在線(Need For Speed: World)

本作於2010年正式開始運營,為PC獨占。遊戲沿用了《最高通緝》和《卡本峽谷》的遊戲引擎,地圖也是由這兩部遊戲的地圖拼接而成,並加入了MMO元素。
2015年7月14日,遊戲官方服務器被正式關閉,目前還有部分私人搭建的服務器在運行。

極品飛車:無極限(Need for Speed: No Limits)

Firemonkeys Studios開發的《無極限》是第一部為智能手機量身打造的《極品飛車》,而不像之前的作品那樣均為移植。遊戲採用本體免費加內購的模式,登陸iOS和Android。

此外,不同於系列其他的移動遊戲,《無極限》的操作非常簡化,只需要通過特定手勢就可以完成轉向和漂移等動作,而不是像之前的那樣需要時刻控制方向和速度。

《極品飛車:無極限》在中國大陸區曾經有過國服測試服,被稱為《極品飛車:對決》,後來併入國際服。

極品飛車:邊緣/極品飛車OL(Need For Speed: Edge/Need For Speed Online)

這部作品由EA Spearhead(前韓國EA)製作,Nexon和騰訊發布。這是第一部使用寒霜3的免費賽車遊戲,基於2013年的《極品飛車:宿敵》打造,但是加入了除了法拉利和豐田以外更多的車型。2017年12月10日開始公測,韓服於2019年5月31日停服, 國服於2022年1月27日11點停服。 國外另有將客戶端翻譯成英語的補丁以及遊戲的離線服版本。

極品飛車在線移動版/極品飛車:集結(Need For Speed Online Moblie/Need For Speed: Zeal)

本作由EA授權騰訊旗下天美工作室群製作,作為極品飛車系列在移動端進行開放世界遊戲的一次嘗試。目前本作已經進入測試階段。

本作與《無極限》一樣為本體免費+內購,遊戲機制類似於《QQ飛車》,而系統方面則是結合了《熱度》的地圖以及《不羈》的美術風格與音樂風格,並加入了創新的車輛運送模式,玩家需要駕駛拖掛貨車前往指定地點接取車輛後再運送至指定地點,路途中的碰撞會影響評價。

本作賽車需要通過抽取獲得,改裝方面則有所簡化,僅有引擎、排氣、傳動、懸掛、進氣以及氮氣六種,而改裝部件則需要通過考取駕照解鎖。

掛名

這三部遊戲和《極品飛車》有關但是本質上並不屬於其系列。

極品飛車:V拉力(Need For Speed: V-Rally)

V-Rally系列原本是由Eden Studio製作,Infogrames於1997年在PS和PC平台發售的遊戲,和《極品飛車》系列無關。但之後EA獲得了在美國地區的PS平台上發行V-Rally系列的權利,並冠名「極品飛車」,其原因是當時拉力賽車類遊戲在美國本土的影響力不夠。PC平台則仍由Infogrames負責發行。

極品飛車:V拉力2(Need For Speed: V-Rally 2)

本作為V-Rally的續作,1999年在北美地區被EA冠名以「極品飛車」的主標題發售。本作的畫面達到了PS平台的頂級水平,還擁有強大的物理引擎,甚至支持玩家創建自定義的賽道,可自定義的要素包括路線、地形、所處國家、天氣等。

汽車城在線(Motor City Online)

這是EA第一部MMO類賽車遊戲,於2001年10月29日發布,由於經營不善,兩年後停服為《模擬人生在線》讓路,而《極品飛車:世界在線》是其續作。最初本作使用了《極品飛車:汽車城》(Need For Speed: Motor City)的名稱,後更名。遊戲為美國肌肉車主題遊戲,遊戲內的可駕駛車輛均為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的美國產性能車(但運營後期加入了諸如三菱日蝕等JDM車輛,全部改成了後輪驅動),場景也都設定在美國境內,還有豐富的改裝系統和社交功能。

真人電影

電影簡介

《極品飛車》(Need for Speed)是一部2014年由斯科特·沃夫執導的美國賽車動作片,由迪士尼影業發行,夢工廠製作,根據藝電遊戲公司同名遊戲系列改編而成。劇情大綱是由亞倫·保爾所飾演的街頭賽車手托比·馬紹爾為了替亡友報仇而橫越美國與殺死好友的對手(多米尼克·庫珀所飾演)比賽。2014年3月14日在美國由試金石影業發行,全球累計2.03億美元票房。

電影版海報(西語地區)
電影版海報(波蘭)

劇情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托比·馬歇爾是一位普通的改裝車行的修車工,他在紐約基斯科山的車庫時常與好友們改裝車輛。某日,托比昔日的仇人蒂諾·布魯斯特開着一輛梅賽德斯-奔馳SLR McLaren來到托比的車庫,要約他完成賽車手卡羅·謝爾比生前未完成建造的福特謝爾比野馬。迪諾要托比和他的隊友完成該項目,以換取汽車200萬元的估計售價中25%。儘管隊友們都反對,但托比苦於還債,需要錢,所以還是同意了。

建造完成後,謝爾比野馬在派對上被拿出來拍賣。托比和迪諾見到了名叫朱莉婭的英國女子,她說如果像托比聲稱的那樣,謝爾比野馬能達到超過每小時230英里的時速,就會以300萬買了這輛野馬。第二天早上,托比在附近的賽道上駕駛野馬。結果野馬達到了每小時234英里的時速,促使了朱莉婭以2.7百萬的價錢買下了它。之後,迪諾向托比和托比的隊友小皮特挑戰。迪諾要用他叔叔非法進口的三輛科尼賽克Agera進行比賽,比賽的起點迪諾叔叔的住宅,終點是684號州際的路橋。如果托比贏了,他就能拿到迪諾賣掉野馬交易中的75%;但如果托比輸了,托比就要給回迪諾25%的交易。比賽時,迪諾落後在小皮特之後。結果迪諾把皮特撞上了半空中並導致皮特的車着火併在山溝下翻車。迪諾過後開車逃走,撇下了托比和小皮特倆。因為沒有證據顯示迪諾涉及意外,托比最後被判過失殺人而入獄,而他的車行也關門大吉。

兩年後,托比假釋出獄並發誓要為皮特的死報仇。於是他從朱莉婭那裡借來了那輛謝爾比野馬並結伴參加了由DJ莫納克贏家通吃的「德萊昂」的賽車;為此他們要在比賽的前兩天到達三藩市。途中他們駕駛的謝爾比野馬在州際被警察和其他賽車手追逐,因為迪諾會給任何阻止托比參賽的人他所擁有的罕見的藍寶堅尼Sesto Elemento作為賞金,促使有大量的街頭賽車手試圖抓住托比。

在托比與朱莉婭艱苦地到達猶他州時,只有謝爾比野馬的他們被一組卡車隊逼上了懸崖,那些卡車司機也是受迪諾獎賞的;但之後托比的另一個隊友班尼從美國國民警衛隊那裡偷來直升機把他們與野馬在空中救走並把他們放在巴納維亞鹽帶平地。剛好托比的另一群隊友在那裡等着他們。過後班尼為此而被逮捕。

經歷了漫長的旅途後,他們好不容易到達了三藩市並登記比賽。可沒想到其中一個賽車手用卡車把野馬撞翻結果導致朱莉婭蒙受重傷而送入醫院,托比則只受了些輕傷因而逃過一劫。與此同時,安妮塔——迪諾的女友和小皮特的姐姐,已經意識到迪諾的計劃。她利用了迪諾的電腦查出害死其弟弟的那輛Agera R的下落。那輛Agera R正好藏在了三藩市附近的倉庫。安妮塔把Agera R的位置告訴托比,安妮塔也把迪諾給她的訂婚戒指交給了他並要他告知迪諾因其害死她的弟弟而幫助托比。因野馬已經被撞毀,托比決定前往車庫取走Agera R。

翌日早晨,迪諾看到托比而感到吃驚,因為托比不止駕來了那輛Agera R,托比還把迪諾給安妮塔的戒指交還給他。在艱苦的比賽中,其中有幾輛車被淘汰(包括了GTA Spano、布加迪威龍、邁凱倫P1和薩林S7);托比和迪諾在太平洋海岸公路並排前行。迪諾想把托比撞出公路,但托比在關鍵時刻及時踩剎車,導致了迪諾的車失控撞毀並着火。搶救了他的對手後,托比贏得了比賽,但後來托比和迪諾都雙雙被加利福尼亞州公路巡警逮捕。隨着肇事的Agera R出現,迪諾被判車輛謀殺併入獄,托比則因非法賽車被判6個月監禁。最後,朱莉婭開了一輛2015年版的福特野馬來接托比,他們與喬和阿飛前往猶他的軍事監獄接因對獄友進行健身計劃的良好行為而被提早出獄的班尼。

電影中致敬遊戲的地方包括:

  • 作為無名小卒的主角和其屢屢奪冠的對手的關係類似《街頭狂飆》裡主角萊恩和BOSS渡邊的關係。
  • 主角的首次夜間街頭賽車致敬遊戲《汽車城在線》。[4]
  • 電影中謝爾比野馬的首次出現使用了全息CG的模式,類似2012版《最高通緝》的關卡開始的遊戲CG。
  • 主角駕駛謝爾比野馬在封閉賽道試車的片段類似《變速2:釋放》裡的頭盔鏡頭。
  • 三輛柯尼塞格的街頭賽類似Criterion版的《熱力追蹤》。
  • 主角駕駛野馬從底特律趕到舊金山,類似《亡命狂飆》裡的主角參與的跨美國賽事,且舊金山為其起始地。
  • 野馬在底特律賽車的場景類似2005年的《最高通緝》裡晝間城市街頭的賽車,且有警車追擊。
  • 主角駕駛野馬在趕路期間與對手派出的賞金獵人火拼的片段同樣類似《亡命狂飆》。
  • 主角和死敵駕駛超跑進行的最後比賽在郊區公路進行,非常接近Criterion版本的《熱力追蹤》。
  • 主角擁有的車型不斷變強大,符合《極品飛車》系列的一般設定。
  • 電影裡沒有出現法拉利(其車名僅僅被皮特所提到),同樣《極品飛車》系列遊戲裡也很少出現法拉利。

注釋

  1. EA當年以「電子藝界」之名引進首作時包裝盒封面譯名即是《極品飛車》
  2. 一種觀點認為遊戲名The Need For Speed來自電影《壯志凌雲》裡的台詞
  3. 《極品飛車 Unbound》首支宣傳片公開 12月2日登陸PS5/XSX|S/PC平台
  4. 也有觀點認為是《極品飛車:地下狂飆》,不過《汽車城在線》的車輛以美式肌肉車為主,而《地下狂飆》則以JDM車係為主,此處更像是前者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