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光圈科技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Aperture Science.jpg
光圈科學實驗室提示您: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光圈科技是一家在V社的半衰期(半條命)世界觀下的由Cave Johnson所創建的虛構先進科技公司。其主要成就有傳送門槍GLaDOS,加速/彈跳/轉換三凝膠等的研製。在傳送門傳送門2系列中,是主角的主要活動場所。

注意:雖然「aperture science」應譯為「光圈科學」,但「光圈科技」是一直存在於官方漢化中的稱呼。所以叫「光圈科技」是正確的。

歷史

光圈固定

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天才Cave Johnson開辦了一家生產浴簾的公司,當時最早的傳送門設想只是為了方便穿過浴簾。

公司名為:光圈固定(Aperture Fixture)。

光圈科學開拓者

50年代,Cave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於是他把浴簾公司擴大成了一家先進科技公司,公司及實驗室設在密歇根州一座廢棄礦場挖就的天坑裡,深超4500米的巨大設施里設置了大量的試驗場。公司名為:光圈科學開拓者(aperture science innovators)。

這個時期的光圈達到了經濟實力巔峰,一度大量僱傭運動員宇航員退役軍人等社會精英給自己當試驗品。在獻祭了成群的試驗品的生命後,貪婪的光圈得到了飛速發展,但最終還是因為這些惡行在60年代被政府削了一通。

光圈在這個時期的主要成就包括早期的傳送門槍、藍色與橙色凝膠。

被確認的研究項目

  • 螳螂人——給實驗體注射螳螂DNA
  • 汽油血液——用激光把實驗體的血液變成汽油
  • 煤炭糞便——設法讓實驗體拉出煤炭
  • 神經元監測——用含有熒光鈣的咖啡標記實驗體的神經元,令其活動可被觀測
  • 顱內植入物——在顱內植入一枚用途不明的芯片,如果它報警,會迅速升溫至500度(華氏度?攝氏度?未提及)
  • 平行宇宙研究——方法不明,但實驗體可能因為和來自不同時間線的自己發生眼神接觸而自我消滅

光圈

被制裁後,光圈科學開拓者被改組為「光圈(aperture)」。

在70年代,美國軍隊以及政府已不再信賴光圈,轉而扶植一個雖然科技實力比較弱但務實且腳踏實地的集團:黑山基地(black mesa research facility)。

雖然光圈變窮了還失去了在精英中的聲望,但Cave不依不撓地繼續運營着公司。他修改政策,僱傭大量流浪漢、乞丐等無業游民充當試驗品,繼續着公司的科研項目。

同樣是70年代,光圈在自己的地下基地建造了一艘破冰船:北極光號,並把它成功地傳送到了海上,開到了北極。但之後就沒有這艘船的音訊了,而北極光號北上的目的和調查對象至今是個謎團。直到2020~2030年間的某日,這艘破冰船才在一份被截獲的聯合帝國資料中被找到。艾薩克·克萊納堅信,只要找到北極光號,地球就有戰勝聯合帝國的希望,但北極光號本身的細節仍然是個未知數。

到80年代時,Cave本來打算用7件被浸入了高濃度汞的浴簾暗殺7個海軍部官員,因操作失誤導致了嚴重的汞中毒;再後來又因為研究月球岩石作為傳送門載體的項目中因吸入過量月球粉塵而弄壞了肺部,此事導致Cave患上了嚴重的腎衰竭,身體情況每況愈下,甚至因為汞中毒與月球粉塵的影響使其大腦嚴重受損,固執的認為世界歷史在倒退。

為了讓光圈繼續把工作完成,Cave在他最後的時間裡提出了他最後的,也是最瘋狂的三個計劃:

  1. 反海姆立克急救法——研究一種用來打斷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段。
  2. 許願基金會——成立一個組織,目的是從罹患絕症、沒救了的兒童家庭中購買他們的遺願,分發給那些處境絕望但身體健康的年輕人。
  3. 繼續完善空間傳送技術。

前兩個計劃聽得美國政府頭都大了,當即將Cave傳喚,勒令他立即停止前兩個計劃。然而Cave最終還是說服了那些政客,把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計劃實現了,隨後反海姆立克急救法開始大規模的被應用於暗殺別國政要。

1986年,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Cave提出了此生最後一個項目「基因生命體與磁盤操作系統(GLaDOS)」的計劃,原本打算把自己的意識提供給GLaDOS,但Cave最終實在堅持不住,於是改變主意,讓秘書凱若琳(Caroline)擔任意識提供者。

這個時期的光圈開發出了白色凝膠和馬桶炮塔。

光圈科技

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光圈最終時,名為「光圈科技(aperture science)」。

Cave病逝後,Caroline接了他的班,繼續進行了GLaDOS的開發工作,同時庫存了巨量的試驗品。不過根據《光圈科技打工記》看,Cave還沒死,他雖然沒把自己變成GLaDOS,但他至少把自己變成了一顆大號頭雕。在《光圈科技打工記》中,Cave厭倦了被困在頭雕里的生活,請求主角切斷他的電源。然而他忘了自己還有個備用電源,最終他不得不和一堆報廢機器人躺在一起度過漫長的餘生。

早期的光圈科技延續了之前的球形測試艙,隨着技術改良換成了模塊化方艙,並用負壓管構成各區域間的小件貨物運輸網絡。傳送門槍也就此成了現在的樣子,還推出了現在的炮塔和神經毒氣。

當GLaDOS正式開機後,局勢突然變得不可控——她把幾乎所有人全部殺了,只剩少數人維持她的一系列試驗。少數倖存者試圖重新控制GLaDOS,但都沒有成功。最終,一個精神病患者做出了在將來力挽狂瀾的決定——把一個名叫Chell的女子提到了試驗候選名單第一位。

這個精神病患者名叫道格•拉特曼(Doug Rattman),是傳送門槍和光圈科技設備圖形交互設計工程的主要參與者。他通過躲進了GLaDOS不能觸及的維護通道躲開了追殺,最終他一路跟蹤Chell的腳步,見證了他的成功也是她的成功——幹掉了GLaDOS並被炸上了天。期間Rattman長期穩定地處在發病狀態,這就是為什麼在Chell逃亡的路線上總會有怪異的塗鴉或拼貼畫。

Chell和GLaDOS對決期間,Rattman嗑了僅剩的兩粒藥暫時解除了發病狀態,以便讓自己做出正確的後續決策。當他隨後看到Chell被派對護送機器人送入休眠倉時,他決定返回設施,確保Chell的生命保障系統在線。

當他在尋找控制休眠倉的電腦時,被炮塔打傷了腿,失血過多。在這性命攸關的時刻,Rattman最後一次進入了發病狀態,在幻覺的刺激下他抖擻精神,用盡最後的力氣啟動了維生系統,方才斷氣。Chell得救了。

至此,光圈科技整個設施徹底成為無人區。

廢棄後的故事

Chell線

除了《傳送門》劇情中被銷毀的4個人格核心,早些時間,還有一些人格核心以各種目的被先後製造出來,惠特利(Wheatley)就是其中之一。

GLaDOS炸機50天後,Chell從休眠中被短暫喚醒,然後就又繼續休眠了很久。具體多久我們不知道,有猜測認為最長休眠了5萬年,但只是猜測。

當Chell再醒來時,光圈已經破敗不堪,核反應堆開始熔毀,而Wheatley也察覺到此地不宜久留,決定找個幫手幫他逃生。Chell很自然地成了他的幫手。然而這個人工智障順理成章地做了一系列錯誤決定,從而喚醒了GLaDOS。隨後,光圈科技開始修繕。不過隨着Wheatley再一次帶着Chell逃跑,GLaDOS也只好親自破壞設施來嘗試阻攔他們。

最終,Wheatley接管了整個設施,結果自然是把光圈搞得一團糟——核反應堆再次開始熔毀、生產線慘遭魔改、好好的測試倉被硬砸在一起的方式「合併」成「新的」測試倉。最終Wheatley被放逐到太空,一切才撥亂反正。

Atlas/P-Body線

這是發生在Chell離開後的故事線,劇情很簡單。

隨着GLaDOS修復光圈並重返之前和Chell一起遊歷過的老設施,她開始尋找一處名為「人類金庫」的設施,那裡面有幾百個休眠中的人類試驗品,正是她迫切想要得到的。

但GLaDOS並不能離開主機房,因此她利用Atlas和P-Body這兩個機器人進入設施考察,搜尋金庫的下落。在兩個機器人不斷被自爆後,金庫大門終於敞開,而Atlas和P-Body也在歡聲笑語中又一次自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