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中世紀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世紀三等級.jpg
中世紀的三個階層:祈禱者(教士)、作戰者(貴族)和勞作者(農民)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中世紀
其他表述 中古時代
用語出處 歷史名詞
相關條目 地理大發現/探索時代文藝復興中世紀停滯

中世紀(英語:Middle Ages),又叫中古時代(英語:Medieval period),通常被認為是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期間歐洲(特別是西歐)及基督教文化上經歷的一個時期,是封建制度(封土製和封臣制)和騎士制度從興起到衰亡的時期。

中世紀的人物、事件、傳說、戰役戰鬥是豐富的創作素材,在許多的影視、文學、ACG作品中,都有中世紀的相關人物、事件登場。

歷史進程

因羅馬帝國末期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衰落,再加上日耳曼人、匈人等「蠻族」的入侵最終導致了西羅馬滅亡。此後5世紀至8世紀西部歐洲陷入了名為「黑暗時代」的衰退期[1],在此期間阿拉伯帝國崛起並擴張,入侵了意大利南部及伊比利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的再征服運動從此開始。

儘管東羅馬帝國仍然存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開始宣稱「羅馬」這一帝國的權威和稱號,800年查理曼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2]」成為「黑暗時代」結束的標誌。

而在之後的加洛林帝國的解體、維京入侵等使西歐地區變得更加混亂。西歐地區的封建制度及騎士制度開始逐漸興起。

在中世紀盛期(約11世紀至13世紀),伴隨經濟的恢復、城市的興起,天主教諸國開始積極擴張,羅馬教宗的政治實力達到鼎盛。在這個時期發動了著名的十字軍東征。而在13世紀的東歐和中歐,則遭遇到了蒙古西征軍隊的入侵,斯拉夫諸國被蒙古人統治長達兩個半世紀。在東西方交流之下的歐洲解到的東方科學與文化為日後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立下基礎。

在中世紀晚期(約14世紀至15世紀),經過了「中世紀晚期危機」[3]之後,王權逐步加強,意大利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開始興起。伊比利亞半島完成收復失地運動,東歐各國逐漸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同時奧斯曼帝國開始進軍歐洲,並滅亡了東羅馬帝國

伴隨着科學技術及文化藝術的發展,歐洲(尤其是地中海北岸)的社會各方面逐漸轉型。在隨後的宗教改革運動中,中世紀時代的政治體制、社會制度逐漸趨於消亡,歐洲逐漸邁入近代時期。

常見誤區

  • 文藝復興以來,中世紀時期經常被認為是一個「無知和迷信的時代」,「宗教的言論置於個人經驗和理性活動之上」,科技與文化隨着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倒退。但需要指出的是,近現代的歷史研究認為,中世紀其實並非一潭死水,而仍然有持續性的發展。
  • 大眾對中世紀(5-15世紀)的諸多典型印象,如鍊金術板甲、獵運動等,事實上更符合現實中的文藝復興時期(14-16世紀,包括中世紀晚期)乃至於近代早期(15-18世紀)的歷史事實。
  • 即使是確實來自中世紀史實的印象,比如經典的封建制度和莊園制度、無遠弗屆的教會權力、十字軍東征等,也通常集中來自於中世紀盛期的西歐、中歐,中世紀早期的數百年則常常遭到大眾文化忽略。畢竟比起中世紀盛期及以後,那時離現當代更遠也更黑暗混亂,演繹價值相對較低。

登場作品

在大眾印象中,中世紀科學認知水平不足,宗教色彩較為濃厚。因此大量ACG作品都有神話、魔法預言等要素。

注釋與外部鏈接

  1. 「黑暗時代」(Dark Ages)一詞一開始是指整個中世紀時期,後來隨着考古學的發展,現改為專指公元410年(或455年)到754年(或800年)
  2. 全稱為「上帝加冕的最尊貴奧古斯都,偉大和平的皇帝,羅馬帝國統治者查理」(拉丁語: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pacificus 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
  3. 1315-1317年大饑荒,14世紀中期黑死病大流行,英法百年戰爭,天主教會大分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