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丁儀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ETO(Movie).jpg
我們是同志了,Earth Trisolarans Organization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不論您是否隸屬於ETO,屬於降臨派還是拯救派,ETO都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閱讀與編輯時光。

失去一切,失去包括我們在內的人類現在的一切。

Qiuzhuangshandian.jpeg
我能忍受一輩子耗盡心血毫無建樹,我能忍受拋棄生活中的一切,孤獨地終了一生,我甚至可以在需要時獻出生命,但我不能忍受一生中再也見不到它。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你應該學會從宇宙終極規律的角度看問題,這樣過得就舒服多了。

Dingyi.jpg
基本資料
本名 丁儀
別號 六分儀、鐵打的丁儀
髮色 黑髮
瞳色 黑瞳
聲優 趙成晨(藝畫開天版動畫)
李蘭陵劉琮我的三體[1]
楊天翔(廣播劇青年)
張遙函(廣播劇老年)
陳思宇(有聲書青年)
郭政建(有聲書老年)
演員 王傳君(騰訊版電視劇)
萌點 科學家
出身地區 中國
所屬團體 北京大學物理系(《三體》及《球狀閃電》)
親屬或相關人
前同事兼友人:陳博士
故人:林雲
未婚妻:楊冬
真愛:物理學
友人:汪淼史強章北海
學生:白Ice
異時空同位體:其他作品裡的各種丁儀[2]

丁儀是科幻作家劉慈欣筆下的重要人物。在長篇小說球狀閃電》、三體系列(《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以及短篇小說坍縮》《微觀盡頭》《朝聞道等多部作品中均有出場。大劉科幻宇宙骨灰級角色

簡介

由於丁儀在多部作品(六部以上)中出場,因此有了「六分儀」的稱號。又因其在不同作品中多次死亡,但又能出現在新的作品中,又被稱為「鐵打的丁儀」。

應注意,除了《球狀閃電》和三體系列中的丁儀為同一人物外,其他作品中的丁儀均沒有聯繫,可以理解為叫同一個名字的不同人物或者不同平行世界中的同一個人物

不同作品中的丁儀的經歷、人物形象都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身份都是頂尖級或天才物理學家,而且將物理學視為重於一切。因此一些腦洞大開的設定完全不用詳細論證是怎麼得出來的,只要說是丁儀提出來的就行了,而且沒有人會反對或質疑,簡單省事,丁儀大法好。

下文將詳細介紹各部作品中丁儀的人物形象及經歷。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關於名字

關於「丁儀」這個名字的來歷,不少讀者認為是「定義」的諧音。對此大劉的官方解釋是「就是想起一個筆畫少的名字,就叫丁一吧,但編輯說太奇怪不像人名,才改成丁儀」[3]。這一解釋可信度應該是比較高的,因為在大劉新作品,短篇小說《不能共存的節日》中真的出現了一個叫丁一的人物。Like流浪地球》電影的李一一說讚。

其實在大劉眼中,科幻小說的中心並不是塑造人物形象,而是闡述一個有趣的科幻點子(特別是短篇小說),人物的作用只是把這個點子講出來,名字什麼的根本不重要。所以才會有這麼多重名或重複出場的人物、用完就丟的人物以及龍套主角。工具人實錘。

另外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名叫「丁儀」的人。

坍縮

《坍縮》中的丁儀是一位老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是統一場論的創立者,也是唯一一個真正理解這一理論的人。患有支氣管炎,卻喜歡抽煙,因為掌握了真理,而且知曉宇宙坍縮的真相,丁儀完全超脫於日常生活之外,可以說是接近於神的存在,一般人無法理解他的所作所為,甚至認為他不是這個世界上的人。在常人看來,丁儀是一個目空一切,不近人情,為所欲為,言語行為怪異的怪人。包括但不限於教訓省長以及天文台台長、亂摔國家天文台鎮台的天文星盤、對女工程師說一些不近人情的話、建議抗洪人員全去休息以及亂抽煙等等,實際上這是因為坍縮後時間將倒流但由於他的地位和貢獻,人們並不敢牴觸他。

總的來說,《坍縮》中的丁儀不太像一個人,而更像一個象徵科學的符號。

微觀盡頭

《微觀盡頭》中的丁儀形象較為扁平,性格特徵並不明顯。他是目前世界上最傑出的兩位理論物理學家之一,在擊破夸克實驗前持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認為人們對物理學前沿的毫不關心是麻木不仁的。

朝聞道

《朝聞道》中的丁儀是一位高能物理學家,對物理學極度痴迷,願意為物理學犧牲一切。在排險者出現之後,丁儀是第一個提出用生命換取真理的人。在他(和眾多其他科學家)眼中,科學的本質並不是什麼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研究,而是為了滿足科學家自己對宇宙和諧美的欲望。這一切使得丁儀和其它科學家紛紛走上真理祭壇,在被告知想要的知識後化為等離子火球。

有一點特殊的是,在《朝聞道》中,丁儀並不是作者筆下水平最高的科學家,代表人類科學家最高水平的是霍金

球狀閃電》及三體系列

《球狀閃電》及三體前兩部展示了丁儀這個充滿個性的天才物理學家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一生。人物形象飽滿,性格鮮明。

青年丁儀

青年丁儀是指在《球狀閃電》中出場的丁儀。直言不諱的清高,孩子氣的任性,物理學家的瘋狂和那股幽默不羈的少年意氣,以及永遠無法掩蓋的才氣,總之是一個極富人格魅力的人物。

經歷:

  • 在參與球狀閃電的研究之前,丁儀就已經是頂尖級的物理學家了。他是一級教授,科學院院士,而且是最年輕的院士,曾是國家中子衰變研究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並因為這項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
  • 因為在一次電視論壇上對諾貝爾獎的批評引起了別人的不滿,丁儀憤而辭職。因此在林雲陳博士邀請他參與球狀閃電的研究之前,丁儀實際上是處於閒人狀態的。
  • 加入球狀閃電的研究團隊後,丁儀揭示了球狀閃電的一個性質,即未激發的球狀閃電是可見的,那是一個透明度極高的空泡。在丁儀的指導下,人們捕獲了一個未激發的球狀閃電。
  • 隨後丁儀向人們揭露了球狀閃電的真相,那就是一個巨大的宏觀尺度的電子,並將其命名為宏電子
  • 丁儀解釋了球狀閃電能量釋放時對目標的高度選擇性的原因,這和宏觀物體的波粒二象性有關。後來他又在實驗中發現了宏電子的頻譜,可以用來判斷球狀閃電的能量釋放對象,大大促進了球狀閃電武器化的進程。
  • 丁儀說明了被球狀閃電燒毀的物體以及生物和薛定諤的貓一樣,處於存在與毀滅的疊加態,並揭示了量子幽靈的存在。為弗里德里克·泰勒的面壁計劃定下理論基礎。
  • 後來中美戰爭爆發,丁儀和林雲在給張彬掃墓時發現了由已經成為量子幽靈的鄭敏刻在張彬墓碑上的量子態文字,那是全面描述宏原子的數學模型。受此啟發,丁儀明白了宏原子核的性質,並提出了宏原子核聚變。宏原子核聚變最終由林雲實現,並結束了中美戰爭。
  • 戰後,丁儀也學會享受物理學之外的生活,找了一個舞蹈演員做情人。但他一直珍藏着在宏原子核聚變實驗中成為量子幽靈的林雲送給他的照片,那是她與在消滅「伊甸園」恐怖分子的行動中化為量子態的孩子們的合影。
《球狀閃電》節選,丁儀的初次出場

那幾位互相看看,物理院領導對一名大學物理系主任說:「那就讓丁儀去吧。」

「他的研究很基礎嗎?」

「不能再基礎了。」

「學術水平呢?」

「國內最高。」

「在哪個單位?」

「他沒單位。」

「我們不要民間科學家。」

「丁儀有哲學和量子物理學兩個博士學位,還有一個數學的碩士學位,什麼分支我忘了;一級教授,科學院院士,而且是最年輕的院士,曾是國家中子衰變研究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在去年因此項研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您把這叫民間科學家?」

「那他怎麼沒有單位呢?」

物理院領導和物理系主任鼻子裡都輕輕哼了一聲:「問他自個兒去吧。」

我和林雲在海淀區的一幢新住宅樓上找到了丁儀的住處,門虛掩着,按了幾次門鈴都沒人來,就推門進去。這套三室兩廳的寬大住房大部分都空着,沒有什麼裝修,地上和窗台上白花花地散落着大量的A4大小的白紙片,有的空着,有的上面寫滿了公式,或畫着奇怪的圖形,還有很多鉛筆散扔在各處,只有一個房間中有書架和一台電腦,書架上書很少,但這個房間中散落的紙最多,幾乎把地板全蓋住了。在房間正中央清出了一塊空地,丁儀正在躺椅上呼呼大睡,他三十多歲,身材又瘦又長,穿着寬大的背心和短褲,嘴裡一道涎水一直滴到地板上。躺椅旁邊有一個小茶几,上面放着一把碩大的煙斗,還放着一盒拆開的石林煙,其中的幾根弄破了,煙絲都裝到一個玻璃瓶中,他顯然是正在幹這活兒時睡着的。我們叫了幾聲,他也沒醒來,只好從紙片中清出一條路走到躺椅前推醒了他。

「啊?啊啊,你們是早上打電話來的?」丁儀「嘶溜」一聲抹了把口水說,「書架上有茶,要喝自己倒……」坐起身來後他突然大發雷霆,「你們怎麼亂動我的計算稿!我是按順序放的,都弄亂了!」於是起身忙活起來,又把我們清開的紙片攤開來,把我們的退路封死了。

「您是丁教授吧?」林雲問,顯然對這人的第一印象很失望。

「我是丁儀。」丁儀打開兩把摺疊椅示意我們坐下,然後坐回躺椅上,說,「在二位說明來意前,我先和你們談談我剛做的一個夢……不不,一定要聽聽,這是一個被你們打斷的好夢。夢中我就坐在這裡,手裡拿着一把刀,這麼長,切西瓜用的。旁邊也是放着這個茶几,但上面沒有煙斗啊這些東西,上面放着兩個圓的東西,這麼大,圓的,球形的,猜猜那是什麼?」

「西瓜?」

「不不不,一個是質子,一個是中子,西瓜那麼大的質子和中子。我首先把質子切開,它的電荷流到茶几上,黏黏的,發出一股清香;中子讓我切成兩半後,裡面的夸克叮叮噹噹地滾了出來,都有核桃大小,五顏六色的,在茶几上滾來滾去,有的還滾到了地上。我拾起一個白色的,很硬,但使勁一咬還是咬開了,是馬奶提子的美味……正在這時,你們把我弄醒了。」這裡就有一點鋪墊的意味在裡面

林雲帶着一絲譏笑說:「丁教授,這是一個小學生的作文呀,您應該知道,質子、中子、夸克都會呈現量子效應,看起來應該不是那個樣子的。」

丁儀盯着林雲看了幾秒鐘:「啊對對,你是有道理的,我這人傾向於將事物簡單化。想想如果質子和中子真有那麼大,生活對於我將是多麼美妙,現實中它們那麼小,一把切開它們的刀子價值上百個億啊。所以這只是一個窮孩子做的吃一塊糖的夢,不要譏笑它吧。」

「我也聽說,國家沒有把超大型加速器和強子對撞機列入新的科技五年規劃。」我說。

「人們都說那是無意義的勞民傷財。所以呢,我們的物理學家們以後只好繼續到日內瓦(歐洲原子能中心總部所在地)去當乞丐了,求人家施捨點兒可憐的試驗時間。」

「不過您的中子衰變研究還是很有成就的,聽說差點獲得諾貝爾獎?」

「別提諾貝爾獎了,如果不是它,我還不至於落到今天這地步,成了一個閒人。」

「怎麼回事?」

「就是因為我的幾句無傷大雅的話嘛,那是去年在……在哪兒忘了,肯定是歐洲,在一個黃金時間的電視論壇上,主持人問我作為本屆諾貝爾物理獎最有力的競爭者有何感想,我說諾貝爾獎嘛,從來就沒有授予卓越的思想,而只垂青匠氣和運氣,比如愛因斯坦是因光電效應獲獎的。到了今天,它只是一個年老色衰的婊子,姿色全無,只憑艷麗的衣裳和複雜的技巧取悅嫖客,我對它不感興趣,但國家在這個項目上投入巨資,所以硬要塞給我的話,我也不拒絕。」

我和林雲吃驚地對視了一眼,都笑了起來:「那您也不至於因此而辭職吧?」

「他們說我不負責任,譁眾取寵,我壞了別人的好事,大家自然把我視為異類,道不同不足與謀,我就走了……好了,二位說說來意吧。」

「我們想請您參加一個國防研究項目,負責理論部分。」我說。

「研究什麼?」

「球狀閃電。」

「很好,如果你們是那幫人派來羞辱我的,那他們達到目的了。」

「還是聽完我們的介紹再下結論吧,說不定您可以用這個羞辱他們呢。」林雲說着打開了她帶來的筆記本電腦,把激發球狀閃電的錄像調出來放,同時向丁儀簡單地做了介紹。

「你是說,你們用閃電激發了空間中的某種未知結構?」丁儀盯着筆記本電腦屏幕上幽幽漂浮的球狀閃電問。林雲回答說正是這樣,我拿出張彬送的那個隔頁燒焦的筆記本讓丁儀看,並告訴了丁儀這個東西的來歷。他接過它,很仔細地看了好一會兒,然後小心地遞還給我。

丁儀從玻璃瓶中捏出了一撮煙絲,裝進大煙斗中點燃,指着那一堆散香煙說:「你們幫我弄弄這個。」轉身走到一面牆前抽起來。我們只好為他把煙絲從那些香煙中剝出來放進瓶中。

「我知道有個地方專賣煙絲的。」我抬頭對丁儀說。

他似乎根本沒聽見,只是站在那裡吞雲吐霧。他的臉離那面牆很近,幾乎是貼着它,煙都吐在牆上,像是要從裡面熏出什麼來似的。他的目光看着遠方,仿佛牆是另一個廣闊世界的透明邊緣,他能看到那邊深邃的景色似的。

煙很快抽完了,丁儀仍保持着面壁的姿勢,說:「我不是你們想像的那麼自以為是的人,我將首先證明自己勝任這項研究,如果不行,你們可以去找別人。」

「這麼說您答應加入了?」

丁儀轉過身來:「是的,我現在就跟你們去。」

中年丁儀

中年丁儀是指在三體系列出場,直到冬眠之前的丁儀。在這一年齡段,丁儀不再清高到不食人間煙火,他開始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但是他的任性和孩子氣以及性格深處的柔軟和嫵媚依然沒有改變。下面摘錄了小說原文中很能體現丁儀性格的兩段。

經歷:

  • 參與良湘高能加速器工程,作為理論組的成員。
  • 因為楊冬的自殺和高能粒子對撞實驗結果的完全無規律(其實是智子對實驗結果進行的干擾,從而鎖死地球的科技)精神上大受打擊。
  • 參與討論奪取審判日號上被截留的三體信息的方法的會議(即制定古箏計劃的那場會議)。
  • 丁儀得知「物理學不存在」背後的真相之後心灰意冷(在危急關頭,丁儀都會想起林雲,可見林雲在他心中的地位;心疼楊冬一秒),後在大史的啟發下走出頹喪,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 接受電視台的採訪,平復人們對智子的恐慌情緒。
  • 之後丁儀乘航天飛機進入國際空間站,並在上面工作生活一年。他試圖通過觀察宇宙射線中的高能粒子來繞過智子對加速器的干擾,但是失敗,同時發現太陽系中的智子已經遠多於最初時的兩個,人類已經完全不可能通過多建加速器來迴避智子的干擾。
  • 之後丁儀多次乘坐空天飛機「高邊疆」號前往國際空間站,參與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
  • 在一號核聚變實驗基地繼續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在這裡與章北海的一番對話堅定了章北海刺殺主張工質飛船的航天界要人的決心。
  • 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取得突破後,丁儀重新回到理論物理研究方向,試圖找到在高能粒子實驗中擺脫智子干擾的方法,但一無所獲。在七十六歲時,他進入冬眠,希望在有生之年親眼看看三體世界的超級技術。
原文節選,直接劇透預警

因為天氣原因,「五月花」號航天飛機不得不改降備用機場,弗里德里克·泰勒也因此匆忙地乘直升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趕到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他站在跑道盡頭,看着拋掉減速傘的「五月花」號緩緩停下。泰勒感到一股熱浪從那邊撲來,在他眼中,航天飛機那被防熱瓦覆蓋的機體有一種原始的笨拙感,像工業革命時代的產物。想到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這種低效率高消耗的東西仍然是人類進入太空的主要運載工具,他不禁嘆息着搖搖頭。

機艙門打開後,首先走出來的是五名機組成員和兩名從國際空間站接回來的學者,接着有兩個帶着擔架的人進入機艙,從裡面抬出一個人來,也許是為了在擔架上方便,這人在機艙內就脫了航天服。

擔架走下舷梯後,飛行指令長走過去,對擔架上的人說:「丁儀博士,站着走下航天飛機是一名太空旅行者起碼的尊嚴。」

丁儀在擔架上說:「全人類都沒有尊嚴了,你應該知道我們這次的發現,上校,今天晚上你做愛的場面都會被智子津津有味地觀察記錄。」

「博士,我真的不希望再和您同機飛行了。」指令長把兩個小東西扔到擔架上,丁儀拿起來,發現是他的煙斗,但已被折成兩截。

「你們得賠償我!這是登喜路紀念版,你知道值多少錢嗎?」丁儀從擔架上支起身氣急敗壞地大喊,但一陣眩暈和噁心又使他躺下了。

「NASA不罰您的款就是好的了。」指令長頭也不回地說,快步追趕前面的同事去了。

泰勒快步跑到擔架旁,和丁儀打招呼。

「啊,面壁者,您好!」丁儀伸出一隻瘦長的手臂同泰勒握手,但他那隻手旋即抽回來,同另一隻一起緊緊地抓住擔架,「我說你們,抬穩些!」他對抬擔架的人喊。

「先生,我們一直抬得很穩。」

「我怎麼感覺向後仰啊?」抬擔架的人解釋說:「您的耳蝸神經系統已經適應了零重力,現在正在重新適應正常重力。」

泰勒笑着說:「不過您看上去還是很不錯的。」

「您在撒謊!」丁儀說。

「呵,當然,您的臉色是稍微蒼白了一些,不過我想很正常。我們畢竟是大地上的動物……我想同您談一下。」

「他們說還要體檢什麼的。」

「很抱歉,就一分鐘,很緊急的事。」

「哦,天啊,又向後翻了……我想還是自己走舒服些。」丁儀說着,揮手讓擔架停住,他翻身下來,剛一着地就咚地跌坐下了。

泰勒把丁儀從地上拉起來,把他的一隻手搭在自己的肩上,像扶一個醉漢似的朝不遠處的航天勤務車走去,他說:「希望您能參加我的計劃,您身上是什麼味啊?」

「上面的空氣像地牢,循環過濾器的末端網上甚至有廁所里的東西……您說的計劃是什麼?」

「我想建立一支獨立的太空力量,以宏原子核聚變為武器。」

丁儀從泰勒的肩膀上看看他,當雷迪亞茲說要製造兩億噸級以上的核彈時,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主任露出的就是這種眼光。

「我說,你們還是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吧。」

「說到浪費資源,到目前為止沒有誰比你們這些物理學家做得更好:你們鼓動建造四個超級加速器,建了一半又都停下來放棄了,但已經投入了幾百億美元。」泰勒說。

「建新加速器不是我的提議,我一直認為用多建加速器的方法與智子賽跑愚不可及,所以我去了太空。」

「我也打算去太空,在那裡收集宏原子核更容易一些。」

這時他們已經走到了車門前,丁儀無力地靠着車門對泰勒說:「您的參謀部里應該有物理學家的。」

「是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三名,他們對我說:如果說我們收集自然狀態下低維展開的原子核——也就是宏原子核——是原始人造出了弓箭的話,那三體人對微觀粒子的低維展開就是掌握了導彈。三體文明對宏原子的理解不知比人類高了多少層次,在他們面前使用這種武器——那些學者用了一句我不太懂的中國成語——叫班門弄斧。」

「你不相信他們的話?」

「當然,從一般意義上說他們是對的,但宏原子核聚變是人類目前所掌握的最具威力的武器,我在戰略上考慮它不是很正常的嗎?」

「那個委內瑞拉總統在電視上也這麼說,他好像要搞微原子核聚變吧。」

這時有人催丁儀上車,泰勒粗暴地制止了那人,拉着丁儀說:「弓箭也不至於就絕對不能戰勝導彈——如果前者加上人類的計謀的話,三體人在計謀方面與人類的差異,與我們和它們在科學技術上的差異一樣大,人類用計謀把導彈操作員都從導彈旁邊騙開,再用弓箭把它們幹掉,這不就行了。」

「那祝您成功吧,我是沒有興趣參與的。」

「宏原子核的收集已經是一項成熟的技術,沒有您我們也能幹,但在這人類文明的危難時刻,您這樣一位科學家居然抽手旁觀。」

「我在干更有意義的事情。我們這次在空間站開展的項目,就是對宇宙射線中的高能粒子進行研究,換句話說,用宇宙代替高能加速器。這種事情以前一直在做,但由於宇宙中高能粒子分布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物理學前沿所需要的超高能粒子很難捕捉到,因而不能代替加速器研究。對宇宙高能粒子的檢測方式與在加速器終端的很相似,但每個檢測點的成本很低,可以在太空中建立大量的檢測點。這次投入了原計劃用於建造地面加速器的資金,設置了上百個檢測點,我們這次實驗進行了一年,本來也沒希望得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只是想查明是否還有更多的智子到達太陽系。」

「結果呢?」泰勒緊張地問。

「檢測到的所有高能撞擊事件,包括在上世紀就有確定結果的那些撞擊類型,結果都呈現出完全的混亂。」

「也就是說,智子現在已經能夠同時干擾上百台加速器。」

「也許我們再建立上萬個檢測點,它們也都能干擾,所以,現在太陽系中的智子數量遠不止兩個了。」

「哦——」泰勒抬頭仰望長空,一時說不出話來。說什麼呢?說什麼它們都在聽着,它們正源源不斷地到來,微觀的眼睛無處不在,現在肯定就飄浮在周圍,他的話在說給丁儀時也是在對四光年外的三體人說,一時間,他真想直接對三體人說話了。

「不過這也正好證明了面壁計劃的必要性。」丁儀說。

原文節選,直接劇透預警

在去一號核聚變實驗基地的路上,章北海的車一直行駛在厚厚的雪中,但在接近基地時地上的雪全化了,路變得十分泥濘,本來寒冷的空氣變得溫暖而潮濕,有一種春天的氣息。章北海看到,在路邊的山坡上,一叢叢桃花在這嚴冬季節不合時令地開放了。他驅車向前方山谷里的那幢白色建築駛去,基地主體位於地下,這幢建築物只是入口。就在這時,他注意到路邊山坡中有一個人在摘桃花,細看發現此人正是自己要找的人,於是把車停下來。

「丁博士!」他對那人喊道。當丁儀拿着一大把桃花走到車前時,他笑着問,「這花是送給誰的?」

「這是核聚變的熱量催開的花,當然是送給我自己的。」在鮮艷花朵的襯托下,丁儀顯得滿面春風,顯然還沉浸在剛剛實現的技術突破帶來的興奮中。

老年丁儀

老年丁儀是指三體系列中冬眠甦醒後的丁儀。此時的丁儀還是一貫的天馬行空敢zuō敢為,始終保持的敏銳直覺,甚至還是那麼的不講理,但又多了老年人對後輩人特有的柔軟。被量子號一中認為長得像愛因斯坦

經歷:

  • 冬眠甦醒後,丁儀一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
  • 向艦隊提出申請以死相逼,要在三體探測器被攔截後成為第一個零距離考察它死在三大艦隊面前的人,最終獲得批准。
  • 在出發之前,丁儀和他的博士生白艾思討論生物對宇宙未來的影響這一問題,並說服白艾思在末日戰役後進入冬眠[4]
  • 之後丁儀乘量子號前往考察「水滴」,出于敏銳的直覺,他意識到「水滴」可能很危險,並說服艦長讓量子號青銅時代號飛船進入深海狀態,此舉使得這兩艘飛船在末日戰役中倖存。然後青銅時代號用次聲波氫彈炸了量子號還吃了量子號一船人最後被人類和三體人一起套路
原文節選,丁儀的感嘆

「孩子們,你們知道我這些年都在幹什麼嗎?在大學裡教物理,還帶博士生。」他遙望着外面的星河,臉上露出莫測的笑容,軍官們發現,那笑容竟有些悽慘。
孩子們啊,我這兩個世紀前的人了,現在居然還能在大學裡教物理。

  • 之後丁儀轉乘螳螂號前去零距離考察「水滴」,看着西子少校,丁儀居然又想起了林雲,這可是二百多年以後了,結果證實了他的想法,之後「水滴」啟動,丁儀陣亡,去世前還對水滴進行了一個地質錘的全場最高傷害

部分語錄

丁儀作為一個將物理學視為重於一切的人,可以說思維和普通人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經常語驚四座犀利吐槽

  • 他說的基本正確。正確到足以顯示他的膚淺。(《坍縮》)
  • 不!基本粒子雖小,卻組成了我們;宇宙雖大,我們身在其中。微觀和宏觀世界的每一個變化都牽動着我們的一切。(《坍縮》)
  • 我心中的大部分空間都被物理學占據了,只是努力擠出了一個小角落給你們。對此我心裡很痛苦,但也實在是沒辦法。(《朝聞道》)
  • 你把宇宙的終極奧秘告訴我,然後毀滅我。(《朝聞道》)
  • 他們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想的不夠複雜,而是因為想的不夠簡單。(《球狀閃電》)
  • 其實在大自然中,異常往往是正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球狀閃電》)
  • 少校,我不過是盡我那點兒可憐的責任罷了,你真以為我在乎什麼?我不在乎,沒有物理學家真的在乎過什麼。(《球狀閃電》)
  • 看,哲♂學了吧,女人迫不得已也會哲♂學的,別在哲♂學上教訓我。(《球狀閃電》)
  • 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三體Ⅱ·黑暗森林》)
  • 傻孩子們,快——跑——啊!(《三體Ⅱ·黑暗森林》)然後現在在彈幕中成了廣告的警告
  • 嘿嘿嘿……(《球狀閃電》《三體》系列)

同人角色歌

寬屏模式顯示視頻

軼事

由於劉慈欣是科幻小說作家,作品不會涉及超自然因素,因而作品中一個角色死亡就意味着這個角色徹底消失,從此不再出場。但丁儀和林雲是僅有的例外。所謂天造地設

畫廊


注釋與外部鏈接

  1. 第一季→章北海傳
  2. 此處僅附《球狀閃電》及三體系列中丁儀的人際關係。林雲以及陳博士出自《球狀閃電》,其他人物出自三體系列。
  3. 大劉可能是用五筆輸入寫文章的,所以丁儀這個名字因為筆畫少寫起來方便。
  4. 此處為《三體Ⅲ·死神永生》中白Ice回憶中出現的內容。部分回憶內容肯定為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