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Talk:台风娘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关于2022年6月15-16日编辑的说明

关于这次编辑本人将在此处表述一些编辑原因,以及一些对此页面未来编辑的建议。

编辑原因:
第一,关于取消一些名词之后“娘”后缀的原因。正如一位来访的大佬(@あめろ)所说的一样,不是加上“娘”就是娘化的。此页面的主体是“台风娘”,而对于机构类的称呼在此帖已有先例(台风委员会→台风娘制造委员会),并没有在这个委员会之后加上“娘”字,这和“娘化天气现象”这一主旨是吻合的。机构更像是和风迷站在同一层面,是“欣赏台风娘的表演”的角色。所以,个人认为机构直接按照国别来分类即可,无需对这些机构进行娘化我一个看戏的机构怎么就变成娘了,想要萌化的话“天朝”“鹰酱”等通用表述即可。对于一些台风案例而言,感觉全部加上“娘”让人感觉很繁琐,故本次编辑删除了大部分台风名之后的“娘”,只保留原来已有的案例。
第二,@2118KOMPASU 的编辑中存在一些并不中立的内容。如“三大机构”只是一个风迷们的简称,西北太平洋真实的RSMC是JMA和HKO,CMA在国际上的地位并没有“三大机构”那么高,对于这样一个页面感觉还是用输出色彩没那么浓重的表述更好一些;后面的一些案例中则存在情绪化的内容,如对机构定强、除名的评价中使用“。。。”“τμ”这类情绪浓厚的“形容词”。对于已经身经百战的老风迷和考古党来说这些低估已经不能造成影响(东太的EPHC那比西太偏的是不知道哪里去了)对于表述风迷的总体心态而言是并不合适的,容易给人听风就是雨的感觉
第三,表述案例过于集中。之前关于机构的内容之中,几乎都是2014年之后的案例,而共舞部分则有着1962、1989、2000等年代较久的内容。个人认为这些案例应当更有特色且大众一些,应该更注重于典型而并非年代近。对于非风迷来讲,放一个1987年的案例和一个2022年的案例似乎没有差别。
第四,先前的内容之中有一些并不真实。“雷伊不除名”“雷伊南海升155”并不是确定发生的事情,且后者不发生的概率比发生的概率还大不少;“雨燕惨案”并不存在,夏浪的调升对于一个机构来说完全合理,海贝思调升到160也已经十分慷慨,对于脚踏实地式定强的机构来说已经十分令人满意。
关于一些对未来编辑的建议:
第一,在帖子里减少一些技术性内容,而是增加可视化内容。大量的专业性信息会降低阅读兴趣。
第二,搬运一些可搬运的台风娘图片。pixiv里有相关图片,搬运进去更符合“娘化”的主旨。
第三,建立“李氏力场”条目,个人认为这个概念已经足够形成一个条目了。
第四,酌情建立“气象梗”词条,并将“SL”等内容转移到新词条。台风吧11万用户,冷空气吧1.7万用户,台风论坛9.6万用户,微博抖音B站也有一大批(虽然大多数不被主流气象迷承认但这些人至少是关注相关内容的),“气象梗”似乎是可以建立的了。
艾特几个气象迷:@北湖3 @哈哈哈哈尔时候 @Haiyan-Genevieve

——0815Jangmi讨论) 2022年6月16日 (四) 11:34 (CST)

谢邀。很久没来看这个条目了。

个人认为这个条目主要的问题是内容太冗杂,内容完全就是台风本身的介绍,还不如去看维基百科;格式混乱且无章(当然也有一些历史原因,这个问题从此条目的第一个版本就已经出现了)。因此个人建议应该从拟人的角度,完善相关设定(内容可以不多,但是要精且贴合“拟人”的要求),同时对格式进行大规模整改。

“李氏力场”在气象圈以外也有一定知名度,因此建立该条目应该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气象梗”有可能过于小众,可能不会被社群所接受。当然,考虑到铁道梗的存在,这边建议您可在自己用户页下面先建立一个子页面进行初步编辑,成型后再移动到主名字空间。

其他没什么想说的。以上—— 哈哈哈哈尔时候 戳我留言 · 点我签名 ) 2022年6月16日 (四) 19:24 (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