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杨青月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Logo0813.png
侠行千里,万象江湖~☆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
这里是隐萌会图书馆!愿您能参与到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系列条目的编辑中来!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杨青月
本名 杨青月
别号 道子
出生 公元710年
声优 边江
武器 道子琴
父亲 杨尹安
母亲 吴青青
弟弟 杨逸飞
妻子 张婉玉
徒弟 桑来照
好友 柳惊涛
登场资料片 剑胆琴心
所属团体 长歌门
活动范围 长歌
黑戈壁
太原
楚州

杨青月是由西山居所制作的网络游戏《剑网3》中的登场角色。

简介

杨青月乃上代长歌门主杨尹安长子,是杨逸飞的大哥,比杨逸飞长八岁。

不过杨青月虽然较杨逸飞年长,但他大多数时间都处在浑噩呆滞的情致之中,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这时他的言行喜好,都和童子相差不多,有时候还会犯颠疯。

杨青月本该是长歌门的继承人,然而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祸从天降,他的命运从此远离了长歌门的权力核心。这与当时朝野动荡以及长歌门所坚持的立场密切有关。当时杨尹安方从父亲手中接任长歌门门主几年,这几年朝野江湖之上皆可谓风云动荡,而长歌门身在江湖,心系庙堂,不免深受波及。

角色剧情

庙堂党争

景龙四年六月(公元710年),中宗皇帝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同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

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却商议将相王李旦改为太子太师,一举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脆弱的平衡。同年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

李重茂被挚友——纯阳宫大师兄剑客谢云流出手解救。谢云流剑战江湖,一路掀起万里血踪,单人一剑护得李重茂远赴东瀛。许多年后当他们再次归来时,令中原武林再度出现了滔天巨变。

而当时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她屡立大功后,地位更加显赫重要,甚至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

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

接下来还要问:“与三郎(李隆基)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

睿宗的这番举措,引起了后来的宰相张九龄与他的挚友——邠王李守礼(钧天君,李倓之师)对太平公主的忌惮和不满。


神龙三年(公元707元),张九龄赴京应吏部试,才堪经邦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来他受太子李隆基亲自策问,张九龄应试对策优等,被升为右拾遗。通过与李隆基的接触,张九龄对他有所了解,当他张九龄与李守礼在长歌门中与好友杨尹安探讨朝政之时,三人皆以为武后之事不远,太平公主权势过大,又与太子并驾齐驱,对日后李唐江山恐有不利影响。当时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皆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神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南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在这数年中,许多长歌门中人才想要凭借真实才华任职,却因太平公主左右不得其门,这令他们只得安守寂寞,在千岛湖泛舟引弦,杯盏浇愁,许多长歌门人对睿宗之举也极为无奈。

而李旦仍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而事实上,这对姑侄都是有大志之人,两人针锋相对早已难以避免。太平公主认为太子李隆基还很年轻,因而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而她不久之后又因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

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这让李隆基忍无可忍。此时民间流言蜚语盛行,长歌门下与许多朝臣交好,关注时政,更是预料到了风雨欲来。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李旦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但太平公主还是继续派人监视太子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即使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知。此外,太平公主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众多耳目,这令太子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欲加害于太子李隆基,指使她的女婿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韦安石坚决推辞,没有前往。

李旦曾经秘密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

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

李旦听过这话之后十分惊异地说:“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当时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后面偷听他们君臣之间的谈话,事后便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对韦安石横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狱严加审讯,多亏了长歌门安排在朝中的门下运作才得以幸免。


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他们应当改立皇太子,在场的宰相们全都大惊失色。宋璟大声质问道:“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劳,是宗庙社稷的主人,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宋璟与姚元之暗中地向李旦进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邠王李守礼是高宗皇帝的长孙,太平公主在他俩与太子之间互相构陷,制造事端,将会使得东宫地位不稳。请陛下将宋王和邠王两人外放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事奉太子;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

李旦却反驳说:“朕现在已没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王这—个妹妹,怎么可以将她远远地安置到东都去呢?至于诸王则任凭你们安排。”

于是先颁下制命说:“今后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与宋璟的计谋之后勃然大怒,并以此责备李隆基。

李隆基感到害怕,他与麾下张九龄等谋士商议后,便向李旦奏称姚元之和宋璟挑拨自己与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长宋王李成器、邠王李守礼之间的关系,并请求对他们两人严加惩处。

甲申(初九),李旦将姚元之贬为申州刺史,将宋璟贬为楚州刺史。

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邠王李守礼被任命为刺史的事也停止执行。


李守礼受此牵连却是大为恼怒,他与张九龄再次前赴千岛湖,与长歌门主杨尹安、松先生等人详商,太平公主嚣张跋扈,有朝一日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不免会有一次你死我活的对决,长歌门内细细思量,两厢对比,太子李隆基此时所展示的才能器量远远好于太平公主。

于是门主杨尹安决定,长歌门将发动朝野力量,全力支持张九龄和李守礼等人,向圣上李旦进言,力求将太子李隆基保护周全。此举起到效果,李旦渐渐更加信任儿子李隆基。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太平公主指使一个号称通晓天文历法的方士向李旦进言说:“彗星乃现,标志着将要除旧布新,而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变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要登基即位。”

李旦答道:“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以避免灾祸,我的决心已定。”

太平公主和她的同伙们都极力谏阻,认为这样做不行,李旦说道:“中宗皇帝在位时,一群奸佞小人专擅朝政,上天屡次用灾异来表示警告。朕当时请求中宗选择贤明的儿子立为皇帝以避免灾祸,但中宗很不高兴,朕也因此而担忧恐惧以至于几天吃不下饭。朕怎么能够对中宗可以劝他禅位,对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呢?”

于是李旦在八月传位于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

十二月玄宗于东宫举文学士,张九龄名列前茅,授左拾遗。

之后张九龄上书唐玄宗李隆基,主张重视地方官人选,纠正重内轻外风气,选官应重贤能,不循资历。至此,张九龄、李守礼与长歌门下长久以来的艰苦而不见硝烟的战斗终于显现成效。


当日长歌门相知山庄之中,杨尹安与松先生解下“静水流霆”与“语松竹仙”两把名琴,临风而奏,张九龄出口成诗,李守礼挽袖击鼓,长歌门弟子争相传贺。

那夜千岛湖数岛间水上灯筏交错,湖中弟子裁折纸船送诗,横琴船头凭风送音,踏波舞剑者亦众,不乏弟子大笑着酩酊醉倒湖中捉月,皆为庆贺在本门与朝中张九龄等诸位股肱努力之下,太平公主一派终是未曾得志,没能扳倒太子。

然而令长歌门人期盼的盛世却并未因此到来,太平公主一系并不甘心失败。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势力专擅朝政,与皇帝李隆基发生尖锐的冲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

太平公主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图谋废掉唐玄宗李隆基。

此外,太平公主又与宫女元氏合谋,准备在进献给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

尚书左丞张说从东都洛阳派人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请玄宗及早决断,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

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对李隆基说:“太平公主图谋叛逆,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当初,陛下在东宫作太子时,在名分上还是臣子,如果那时想铲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计谋。现在陛下已为全国之主,只需颁下一道制书,有哪一个敢于抗命不从?如果犹豫不决,万一奸邪之徒的阴谋得逞,那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举兵响应。

李隆基于是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计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此时太平公主麾下已有许多江湖高手投靠,李隆基派人前往洛阳与千岛湖取得与天策府和长歌门的支援,事发之时,天策与长歌高手已暗中齐聚长安。

甲子初三,李隆基通过王毛仲(实为九天幽天君)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并将他们带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窦怀贞逃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唐玄宗下令斩戮他的尸体,并将他的姓改为毒氏。

太上皇李旦听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李旦说:“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并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李隆基也随后来到门楼之上,李旦于是颁发诰命列举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赐死在万年县狱中。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手下高手拼死抵抗,却终究不敌天策府众将与长歌门诸位高手的齐攻。她最终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

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李隆基赐他姓李,并准许他留任原职。唐玄宗还下令将太平公主的所有财产没收充公,在抄家时发现公主家中的财物堆积如山,珍宝器玩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厩中牧养的羊马、拥有的田地园林和放债应得的利息,几年也没收不完。


怀思崖之役

太平公主之乱被一举平定,然而太平公主独揽专权多年,党羽中的主要势力的两个负责突袭的“云鬓轩”与负责刑讯的“暗军亭”中的数位首脑和高手,却在首领年勒和解秀朝的率领下一同杀出重围,逃出了长安。

漏网之鱼的反击令长歌门遭遇了惨痛损失。

就在长歌门在杨尹安率领之下助李隆基平叛之时,云鬓轩与暗军亭中四位刺客伪装成前来拜访的文人悄然进入千岛湖中,并在藏湘阁、落云斋、望风楼等处出手大开杀戒以报复长歌门的此次出手。

这一战将许多长歌刚入门不久的弟子以及三岁的小少爷杨青月都卷入其中。为保护长歌门下武艺粗浅的弟子,当时正带着孩儿杨青月的主母吴青青与梅、竹、松三位先生与竹先生的夫人吉三娘出手血战解秀朝与年勒等人。

吴青青几人为将战况引离对长歌门核心区域破坏较大之地,一路转战怀思崖,途中吴青青为全力出手,将杨青月交与吉三娘保护。竹先生琴音震断暗军亭“翅““盏“两位护法心脉,却被解秀朝伺机刺杀。梅先生与吴青青为保护吉三娘背负的杨青月重伤,而受伤的解秀朝与年勒在松先生逼迫之下退却。

敌人退走后,松先生发觉,年幼的杨青月不知何时手臂上受了解秀朝一枚“阴雨针”!

阴雨针最是阴毒,循血游走,直入脑宫。梅松二位先生以长歌门的天音知脉术意欲阻止杨青月阴雨针入脑,但两人大战后内力不继,终是迟了一步。阴雨针为天山冰髓所制,经解秀朝含恨以独门内力打出后,终是化入杨青月脑宫。

此战之后,梅先生功力被废,竹先生葬于“三友园”中。而当杨青月再度醒来之后,他的举止便有一些时日会处在浑噩状态了。

三岁那年,杨青月初时大多时间尚与寻常孩儿相同,但一年一年长大,他处在呆滞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唯有当他听到幼年时便被教导的琴音时,才会变得更像寻常孩儿一些。杨尹安夫妇知他钟情音律,却是悲喜交加,在杨青月清明之时,杨尹安便请来诸位长歌高士轮流教导杨青月琴道至理,以期以此给长子更多一些补偿。

而杨青月在琴技上也极有天赋,他在清明时学得的琴技,似乎在浑噩之时还能记得几分,偶尔便会在琴弦上缺乏章法的拂动。

松先生便曾对杨尹安感叹说:“青月若非我等护持不力,只怕将来会有超越你我的琴技啊!”

杨尹安与吴青青夫妇为孩子的伤求援四方,但却终是无解。

到杨青月八岁那年,杨尹安次子杨逸飞出生,而杨青月病情愈加严重,杨尹安与诸位门中前辈终于决定放弃了让杨青月继承长歌门主的打算。

在杨逸飞接任长歌门主之后,在经商上的积累与武学上的修炼都渐渐展露了出来,不知不觉间长歌门主杨逸飞在武林中的名声越来越响。

而杨青月呢,在很多年里,连长歌门中的新入门弟子都很少听到这个名字,直到有一天……

杨逸飞与其他人不同,他是最先察觉到杨青月除了是个身患重病、多半时间都在发呆的呆子之外,还有是个其他秘密的人。

打从杨逸飞出生后,他许多时间都是在母亲吴青青和大哥杨青月的陪伴下长大的,他和旁人不同,他一直是杨青月这个别人眼中的呆子的崇拜者。

大哥杨青月一直是杨逸飞效仿和追逐的目标,杨青月在杨逸飞的眼中,从来就不是个呆子,反而更像是一颗星辰,从小便在指引着他的方向,磨砺着他的心志,让杨逸飞一步步成长为如今的长歌门主,名动江浙。

“如果我的才华只能让这世上一个人见到,我希望那个人是你!”杨逸飞记得,大哥曾清楚地对他这样说过……


疯子大爷

从那时开始,杨青月的一生多半时间便处在噩梦之中,是真正的接连不断的噩梦。

那天三岁的杨青月中了阴雨针,便昏迷陷入了梦中。

在梦中,那些追杀者持续地追杀着母亲、诸位长歌门下弟子与在母亲怀抱中的自己。母亲、诸位弟子、老先生一个个死去,只剩下自己也陷入到包围之中,他小小的幼童身躯毫无抵抗之力,被杀手们乱刃分尸,全身的痛楚从脑宫蔓延开来,让小青月痛不欲生,即便死去,杀手们仍然各自施展手段砍砸刺击在他身躯之上,他冥冥中悬在自己幼小尸体的上方,感受着隔空传来的痛苦,无法断绝。

奇怪的是,他惊人的记忆力竟然将那些人的招式,同门的招式、速度、姿态,包括面目言语的表情——记下来,并根据情境的推进在梦中重现。这却让这噩梦更加清晰,直到杨青月在挣扎中听到一缕琴音,从身体血肉经脉中传达而来,将他拉出了噩梦。

那是众人所见的杨青月中了阴雨针后的第一次醒来,连母亲吴青青也一直不知道儿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云鬓轩”解秀朝一门的“阴雨针”入脑后,动辄使人成疯,重则致人死地。

众人只是见到杨青月随着年纪的增长,一日日陷入浑噩呆滞的时间越来越多了,他再也不是之前杨家聪慧的长子,长歌门的下一代掌门人传承遭遇了危机。

但没人知道,那浑噩的时间,便都是杨青月重新坠入一个又一个噩梦之中的时间。他一次次随着众人逃亡,一次次孤单被围,一次次惨死在各种武器之下。可怕的是,随着杨青月见识越来越多,他所见到、听说的新的武学,也会更多地出现在噩梦中,向他身上袭来,而那些传言中遭遇对应攻击的痛苦,也会同样地让他感同身受。

一年过去,他遭遇的敌人越来越多了,他越来越难以从噩梦中挣脱了,杨青月虽然幼小,但经历那般噩梦,却只在前几次对父亲杨尹安和母亲吴青青说过,夫妇二人只道这是小孩子遭遇惊吓后的正常反映。

当杨青月屡次坠入梦魇之后,他虽然幼小,却已屡次经历惨事的磨砺,他知晓这便是“阴雨针”对他脑部和精神的破坏,即便是门中精通“天音知脉”的高手也没法治疗这病,他便不再向旁人言说,只是趁着清明的时间抓紧练习琴曲。

他敏锐地察觉到,在梦中的敌人增加,但自己也并非一成不变,他在梦中竟然也在渐渐长大!而且,他学到的东西是可以带到梦中的。譬如当有一日白日里他刚开始学到琴音疗伤的基础技法,脑中闪过若是能用琴技在梦中疗伤,会不会痛得少一些呢?

当他再度进入噩梦时,杨青月察觉到,他背上多了一把比他自己还要高的琴,那是他在父亲陪在身边时用来练习的长歌门主传承之琴——“静水流霆琴”!他竟然真的可以在梦中使用琴技为自己疗伤……

杨青月跌跌撞撞地抱着“静水流霆琴”,开始“抵挡”敌人的攻击,但敌人比他强太多,他还是重复了从前的结局,再一次死在刀、斧、针、剑、琴中……但这一次醒来的杨青月,平日里眼中的哀伤和绝望已经一扫而空。

他开始趁着清醒的时间全力地投入到琴技的修习中,长歌门有琴剑双绝,但杨青月只专取琴艺,他知道自己没有常人的时间,是以即便琴曲,他也只专修《莫问》和《知脉》。

谁也不知道,杨青月为什么那么小就那么爱琴,而且明明他练琴的时间远远少于常人,进境之快连松先生也感到吃惊。

松先生只是对杨尹安叹道:“若非青月受了牵连重伤,只怕会成为长歌史上最强的琴师之一吧……”

在前三十余年长歌门内所有人中,只有杨青月的弟弟杨逸飞,知道大哥身上承受的痛苦和秘密。所以每当人们谈到杨逸飞如何坚毅刻苦之时,他都是极有风度地淡言不敢。那时他脑中闪过的是大哥抱琴而眠的身影,大哥杨青月曾温和地笑着对杨逸飞说过:“我虽然抱着这张寻常的桐木琴入梦,但我每天都会在运使着长歌门中最好的宝琴之一,只要我见过它,听过它,弹过它,它就会是我杨青月的了……所以你不必为父亲未将‘静水流霆’传给我而为我伤心,用什么样的琴,对我都是一样的,也不必为我一生不出长歌门而难过,我听到人们言谈的风物、建筑、景致,都会在梦中——出现,我虽然平生甚少离开长歌门方寸之地,但却早已游历了天下啊!”

“在追杀中游遍了天下吗!?”杨逸飞咽下了这句未曾出口之语。

当他第一次听到大哥为他演奏的一曲专为他所做的《逸飞》时,他知道了自己名字的由来,他听到了那曲中不屈之意、鸿鹄之志,杨青月没有办法完成的重任,寄托在了他这个弟弟身上,所以他叫作杨逸飞,这是父亲没有直言的秘密。

杨逸飞知道杨青月的厄运之后,全力搜集门中关于莫问曲的修炼方法,他耗费大量的时间从中选取或许对大哥有用的法子,以供杨青月在清醒时更快、更稳地提升修为,杨逸飞希望在大哥每个孤单的梦里,自己能为他提供一点点支援。

杨青月年纪渐长,在十四岁那年,他通过进入一个重现的场景,利用对那里地形的了如指掌,第一次杀掉了一个追杀者。杨青月看着一旁早已逝去的竹先生和母亲赞赏的笑容,哀伤地再次死去。这一次,他知道,敌人不是无敌的……

他试验各种与敌搏杀之法,在清醒时学琴之外,增加了与杨逸飞的切磋实战,他让弟弟模拟那些招式,两人探讨尝试破解的最优之法……

终于有一天,杨青月杀光了所有的杀手,包括解秀朝和年勒,但看着倒在身边,为了掩护自己而死的母亲和岁寒三友、长歌弟子,他还不满足。他要成为自己噩梦中的帝王,又过一年,没有杀手能够再让杨青月受伤,亲人、长歌弟子会笑着听他弹奏一曲温和的《莫问》,杨青月终于能每次都笑着从呆滞中醒来了。

这一年,杨青月二十二岁,他在呆滞中的时间开始变得越来越短,随着他第一次做到全灭来敌,他坚定的意志和信心也于梦中生效,他越来越快地杀死所有的敌人。旁人看来,大公子却是有些更加呆傻了,一头散发垂在坚定的玉面旁,却偶尔在浑噩中伴随着微笑的杨青月,不知不觉中得了“疯子大爷”的称号。


邂逅张婉玉

张婉玉最初也对这个“疯子大爷”敬而远之,他是长歌门的大公子,掌门人分外敬重的大哥,如此而已。他恣意无拘,一头干净的散发,与其他读书人不同,他在清明时看来宽厚无害,唇角总是带着淡淡的无所谓的微笑,但在呆傻时却看起来让人心生寒意。

直到这一夜,张婉玉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杨青月,他随意斜斜地靠坐在一株迎客松的枝头上,月光从松间照在他的身周,一张破旧的烂琴正在膝头,双手用随意但稳定无比的指法掠过那张古琴,嘴角隐含微笑,他松散但干净的长袍袖口在夜风中琴音里舒适地飘动,他笑看着这怀思崖,这当年让他沦入噩梦的所在。而如今,他是这里的无冕之王!

三十一岁的杨青月,身前十丈方圆,便是绝域禁地,再没人能伤害他一丝一毫。

杨青月那毫无修饰的淡然神情一瞬间让张婉玉明白,这个“疯子大爷”内心是个何等自信的人!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只借掌中琴,天垂不陷沦!

这是一个已经在上天飘渺难测的命运之河中掌握了航向的得“天道”的人!

张婉玉轻抚剑鞘,那一瞬间她如聆天音,突然明白了自己的“相知剑意”所应遵循的方向。而此时,杨青月微闭的双目恰巧睁开,淡淡的目光落在张婉玉脸上……

天宝二年,杨青月助张婉玉破除心障,同年,张婉玉闭关修剑,得“相知剑意”神髓,剑术大进。她出关之后正式通告长歌门上下,成为杨青月未婚妻子。

九龄公大怒,质问多年挚友杨尹安,但杨尹安也不知此事,在二人劝说之下也未能改变张婉玉心意。

此事在长歌门中掀起轩然大波,许多心中中意张婉玉的人要找“疯子大爷”理论,却被张婉玉一一截下,这事便在那几年中成了一个谜团。

直到数年后,发生了赵宫商与韩非池那一战……


好友柳惊涛

一直以来,柳惊涛总是固执地认为,身为大庄主,他所盘算的一切都是为山庄好,霸刀山庄在他的带领下定能重回武林巅峰。他几乎很少思量自己的决定和行为有没有不妥的地方,以至于常年来所为之事平平无奇,有些举动甚至还给山庄带来了负面影响。当风雷刀谷与史思明合作、山庄内乱渐起时,童年时的好友杨青月提醒他注意处事方式,他却因杨青月不认同他的打算而与之产生矛盾。

在柳惊涛心里,杨青月是他信赖的朋友,但信赖的朋友不能理解与赞同他,令他心有怒意。

说到柳惊涛与杨青月的关系,要从二十多年前他们都还小的时候说起。

当时四大世家中的藏剑山庄还未崛起,柳、杨、唐三家为加强家族交流,家族同一代的长子长女每三年都会齐聚一家互相学习。那是他们相聚在霸刀山庄的第一年(公元717年),柳惊涛九岁,杨青月七岁。杨青月本因身疾不能出席,但考虑到家族约定,杨尹安还是让松先生等十分信赖之人带着杨青月北上。而当时的唐书雁,年仅三岁,太过幼小,虽出席与否对她本人意义不大,但于家族角度,如此重要大事唐傲天非常上心,遂令旁系子女代替唐书雁去霸刀山庄。

年纪尚小的他们,平日除了练武学习,便是在山庄内玩耍。唐门子弟总喜欢独来独往,捣鼓暗器,于是柳惊涛只好带着时而傻笑时而呆滞的杨青月四处游玩。每当傻愣的杨青月被孩童欺负,不动口也不还手,只呆呆站在一边时,柳惊涛就很生气,他会把欺负杨青月的小孩教训一番,然后警告他们,欺负杨青月就等于不把他柳惊涛放在眼里。

那时候,身为霸刀山庄的大公子,柳惊涛已经习惯自己的身份是一个“大哥”,对弱小的杨青月多了几分照顾。他护着杨青月,带杨青月去看河朔的大雪,吃北方特有的夹肉饼,赠给他未打磨的珍贵匕首……虽然那时的杨青月每日都很浑噩,但心底已然认定了柳惊涛为朋友。

就这样过了几年,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三大世家长子长女于长歌杨家第三次相聚。时年柳惊涛十五岁,杨青月十三岁,唐书雁九岁。

此时的柳惊涛虽依然被家人寄予厚望,但他知道二弟柳浮云正以一日千里的姿态追上他,父亲、家人正慢慢将目光投向二弟,父亲的吞吴刀很难讲清会传给谁。而杨青月与他似乎有着相同的处境。杨逸飞出生后,杨青月的病情愈来愈重,杨尹安与诸位门中前辈终于决定放弃让杨青月继承长歌门的打算,静水流霆琴也不再是杨青月的专属。

那时,当杨逸飞在院中练琴,杨青月独自入睡时,柳惊涛便会走到杨青月身边,陪着浑噩的杨青月。他时常看到捶梦中的杨青月神色凝重,抱琴的手指紧扣琴弦、琴身,似乎正在梦中经历一场劫难。每当这时,柳惊涛就会守护着杨青月,不让别人靠近打扰。而看到杨青月大汗淋漓,似乎陷入危机时,又会说话鼓励杨青月。

柳惊涛从来不知道杨青月在梦中到底遭遇了什么,但杨青月很清楚,这个“大哥”给了他勇气。

这么多年过去,杨青月时常会在梦中忆起河朔。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出门游历,首先便是去霸刀山庄。他与柳惊涛舞刀抚琴,甚是开怀。他们都希望这段友谊能维持下去,却不想年少终究是年少,选择道路的不同,人生理念的不同,终使二人不复当年。


楚州盟宴

近日江淮局势突变,原淮西节度副使刘展反叛作乱,短短一月连攻南方数州。

侠士收到一封霸刀山庄柳惊涛的来信,拜托侠士前往楚州确认长歌门道子杨青月的安危并协助其调查私盐由来。谁知刚至楚州末口镇,就见到乱兵厮杀。

侠士协助长歌门众人成功退敌后,与长歌门弟子桑来照一路救助沿途百姓。正想逃出镇子,不料掉入了贼窝之中,幸得杨青月赶至方才获救,侠士也终得与杨青月碰面。

先前,杨青月在洛阳发现的私盐为海盐,且多半出自淮扬一带,于是便请商行友人乐铎在楚州暗中调查,不料刚探查到山泽帮,乐铎却突然没了音讯。众人从蛛丝马迹中推断乐铎失迹于山阳村后,决定分头行事,杨青月等人护送百姓离开,并着手调查乱兵由来,侠士则与桑来照以行商之名继续查探。在山阳村村民的帮助下,一行人伪装成盐工混入了私盐猖獗的楚州盐场,在此打探到了山泽帮的些许消息。

为了获得更多信息,侠士悄悄跟随盐场押车,却不慎被人下药抓了起来。这才得知山阳村中竟也有不少山泽帮的人,他们为了寻求活路迫不得已偷运私盐,不得不与青江盟为伍,助纣为虐。为破此局,在一番谈判后,长歌门先与山泽帮约定三年内不会将其贩运私盐之事外泄,且会派遣弟子暗中保护,使其免受恶盟欺压,但条件是山泽帮需要帮忙从青江盟手中营救乐铎。

侠士与桑来照由此得以混入青江盟外的南辕镇,假意应聘青江盟打手以混入商盟,却困难重重。

在这过程中,侠士还结识了青江盟少盟主镜归渊,他一心想制止青江盟副盟主的种种恶举,哪怕毁掉青江盟也在所不惜。侠士最终决定与镜归渊合作,后又和桑来照揭发了青江盟内部的种种恶行,更探明了导致这场江淮大祸的恶首,现正于青江盟内宴饮。

为擒恶首,侠士与众长歌弟子共赴了这场鸿门盛宴,而在此之后又将会掀起怎样的风波……

宽屏模式显示视频


长歌门派事件

自南朝开始,中国古代的文人就有“晒书”的习俗。将书简经常搬出来在阳光下翻晒,不仅可以保护书简不被蠹虫破坏,更体现了一种文人对学问和知识的尊重。

到了唐朝,诗歌之风盛行,“晒书”除了作为一种习俗传承之外,更被赋予了学识交流的新涵义。

作为大唐三大风雅之地的长歌门,是天下文人汇集之地。“晒书”这一习俗也在这里得以传承和发扬,每隔一段时间,长歌门都将在微山书院中举行规模盛大的“晒书日”活动。

而在晒书日上,对杨青月的琴技大为折服的赵宫商,深感自身对音律的领悟尚有不足,于第二天邀请杨青月和韩非池做客玉林岛评琴。希望二人能在自己与江湖侠士的较量中指点一二。


为筹办晒书日活动,长歌门向广大江湖侠士收集一批书籍用来筹备活动。晒书也为晒才,长歌弟子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也会在万书楼附近寻求江湖侠士的挑战,以交流印证自己的武学心得。

李白会正式宣布“晒书日”活动开启。

广大侠士可以在微山书院四处浏览,阅读各种书籍画本,并寻找到书画手札上交给李白。其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手札是来自韩非池、凤息颜、赵宫商三位长歌弟子的,每个手札都会触发一些额外的小任务,侠士们完成这些小任务可以更加了解长歌弟子的生活点滴。

最后由李白点评本次活动并宣布活动结束。


当赵宫商与杨青月韩非池会面后,会请二人听曲指点自己来开启剧情事件。

打败鸣动的古琴破除赵宫商的弦歌壁垒之术;

经受清弦引梦曲的攻击,让自负的幼年赵宫商幻象认清自己;

在清弦引梦曲中击败赵宫商心中的负担,来自凤瑶的幻象。

如果广大侠士无法完成当前试练,则会由杨青月出手相助完成试练。


风雷刀谷•千雷殿

风雷刀谷深处常年为云雾笼罩,千雷殿更是刀谷中的至为机密重要之地。随着本服侠士共同努力通关英雄锻刀厅次数的增多,千雷殿的入口也将越来越清晰。

在千雷殿团队秘境中,侠士将与霸刀山庄大庄主柳惊涛和其挚友长歌门杨青月会和,一同探入风雷刀谷深处找寻月弄痕的下落。

在秘境中,侠士需要协助霸刀山庄驱逐前来探秘的伊玛目,阻止柳秀岳继续引雷火铸造神兵并粉碎四爷柳鸾旗勾结狼牙的阴谋,最终平息风雷刀谷的动乱。


漳水决堤

唐军久攻安庆绪驻守的相州城不下,而史思明已率兵马向魏州行进,如不能速取相州,若魏州再丢,王师将面临腹背受敌之困境。青徐等五州节度使季广琛欲修筑水渠引漳水灌相州,迫使安庆绪弃城投降。为保证工期,朝廷让此时正在附近修缮运河河道的杨青月率工匠前来支援。

水淹相州一计未成,王师与安庆绪僵持不下,而另一边史思明已将魏州收入囊中,史思明不急着解相州之围,反而是绕相州城五十里散作营,每日发起游击,劫掠军备粮饷,以疲王师。

众侠士随王师前往漳水南滨的渔阳路上应追游奕狼牙,数度击退前来抢夺粮草的清燕楼。王师疲惫应战月余,终于迎来决战。战事以王师溃败结束,而获救的安庆绪旋即被史思明杀死取而代之。谁也没想到,这一场王师与安庆绪对垒了半年多的长战,史思明却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宽屏模式显示视频


角色武器

道子琴

由长歌门中最好的斫琴师之一的“九变玉徽”崖牙与师父雷变选良材为杨青月打造。

崖牙观杨青月制止长歌门中两大高手韩非池赵宫商对敌时所奏的《莫问曲》后,深感杨青月的风范有若天道之子,遂为其制琴。

琴为“伏羲式”,琴如杨青月其人,大巧不工,厚重自然。琴底有“道子”字样。


求仁

琴长三尺九寸,重二斤九两,本是新安杨氏为聘曲江张氏二小姐所预备的三件聘礼之一。

至德元载,海内风雨飘摇,昔日常访长歌的群贤或有投笔从戎、疆场立名者,唯有杨青月封剑半载,于万书楼中陪伴垂暮的九龄公制书。未几,九龄公离世。离世前,终于同意了女儿的婚事。

是年,张婉玉与杨青月相知十三载。

次年腊月,杨青月偶遇一自称北天药宗门下之人,经其用药月余,从此不再堕入幼时梦魇。于彼时,此琴制成。

后又一年,贺城物重钱轻,张婉玉与未婚丈夫商议,将此琴出于世间。


知壑听松•青踌/泛滔

琴长四尺一寸,重三斤七两。

至德三载,刘长卿因刚直犯上,被贬潘州。其南下赴任时,客居驿旅,心郁烦闷,遂乘夜携琴入林,坐壑听松。

彼时万籁声默,刘长卿盘膝而奏,其志高昂,如劲风穿高岗,吞啸峥嵘;如长弓破局,破阵扬威;如雄鹰飞抟,凌岳山河……然收尾之际,刘长卿或是思及自己半生所遇,不由转弦悲奏,更吟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一时悲愤交加,不由摔琴而去,落得个寂寥收场。

不久,刘长卿心生懊悔,复归寻琴,然则山林星月亦如自己来时,却始终未见那把被摔破的旧琴。而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再见此琴竟是在长歌门中。门中弟子为刘长卿介绍,此乃大公子杨青月以一把摔破的旧琴精斫而成。

原刘长卿当日奏琴之时,早有知音侧耳,可未等杨青月寻音而至,刘长卿已然摔琴离去。杨青月深感惋惜,拾琴而归后,以“松风入壑,揽志观韬”为意,方修斫此琴。

彼时,杨青月并不在长歌门中,刘长卿等候多日不得只能离去,是以二人始终未见。但刘长卿相信,未来定能与这位江湖传说的“疯大爷”、“真知音”再遇。


长歌门吴青青的武器,取名自吴青青儿子杨青月发出的第一个音‘yi’,吴青青选中‘毅’字,希望杨青月有一颗坚毅的心。

角色物品

梦佳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物采黑戈壁深处跋汗族所特产的火绒布制成,由杨青月于至德二载赠与张婉玉。

彼时,身在关内的张婉玉名之为“梦佳期”。


来年春野•迟

过往的年年岁岁,杨青月俱记不清了,浑噩之间,未知光阴流转,然一朝清明,仍记士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