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修订增补工作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 Moegirl.ICU:萌娘百科流亡社群 581077156(QQ),欢迎对萌娘百科运营感到失望的编辑者加入
  • Moegirl.ICU:账号认领正在试运行,有意者请参照账号认领流程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II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重新導向自使命召唤:黑色行动2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使命召喚系列 >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II
COD LOGO.jpg
There's a soldier in all of us!
萌娘百科歡迎各位戰士參與完善《使命召喚》系列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此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COD BO2 LOGO.png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2.jpg
原名 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
官方譯名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2
超級妹控的復仇記
類型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平台 PlayStation 3
Xbox 360
Microsoft Windows
Wii U
分級
CERO:CERO-Z.svg - 18歲以上
ESRB:ESRB 2013 Mature.svg - 成熟
PEGI:PEGI 18.svg - 18歲以上
GSRR:GSRR R logo.svg - 限制級
開發 Treyarch
發行 Activision
製作人 James Lodata
編劇 David S.Goyer
音樂 Jack Wall
引擎 修改版IW引擎
模式 單人、多人
系列 使命召喚系列
發行時間 PS3/X360/Windows:2012年11月13日
Wii U:2012年11月18日
相關作品 使命召喚:戰爭世界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III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冷戰
他們總是需要我們這些人……去做別人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伍茲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II》(英語: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是一款由Treyarch開發,動視發行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使命召喚:黑色行動》的續作,於2012年11月13日在Windows、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上發佈,11月18日在北美和11月30日在其他地方發佈。

簡介

遊戲的戰役延續了《黑色行動》的故事,並設定在兩個不同的時間段;上世紀80年代和2025年。在80年代的故事線中,將以《黑色行動》的兩位主角亞歷克斯·梅森弗蘭克·伍茲的視覺為主,而在2025年的故事線,玩家則會扮演梅森的兒子大衛(代號「斷戟」)。這兩個時間段的人物都在追捕尼加拉瓜恐怖分子頭目勞爾·梅內德斯,他在80年代綁架了伍茲,後來在2025年引發了第二次冷戰。該戰役的特點是非線性的遊戲玩法和多個結局。

本作在前作《黑色行動》發行後便開始開發的,動視承諾後續遊戲將為《使命召喚》系列帶來「有意義的創新」。《黑色行動2》是該系列中第一款採用未來戰爭技術的遊戲,也是第一個在開始故事模式任務前通過玩家選擇以及武器選擇來呈現分支故事線的遊戲。而本作得到了評論家們普遍的積極評價。這款遊戲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在發售的24小時內,這款遊戲就獲得了超過5億美元的收入。直到Take-Two在2013年9月宣佈《俠盜獵車手5》在發行的第一天就獲得了8億美元的票房才把這一驚人的成績打破。2012年11月,它在美國賣出了750萬份,成為當月最暢銷的遊戲。《黑色行動II》於2017年4月向後兼容Xbox One。

戰役

《黑色行動II》是第一款以分支故事線為特色的系列遊戲,玩家的選擇既會影響當前的任務,也會影響整個故事進程。整個戰役流程中玩家可以自由選擇如何進行任務,在主要故事任務中,玩家會在某些檢查點上進行不同的選擇和前進路徑,這可能會對遊戲玩法和故事產生影響,本作也是該系列中第一款允許玩家在開始任務前自定義裝備的遊戲。

本作中還有名為「突擊部隊任務」的支線戰役出現在2025年的故事線中,這些任務的成功或失敗會對戰役故事情節產生影響。選擇其中一個任務會暫時鎖定其他任務,除非玩家開始新的戰役。

突擊部隊任務類似於FPS+RTS遊戲的集合,任務中允許玩家控制並只會許多不同的單位,如無人機,噴氣式戰鬥機和機械人。如果玩家操作的單位在戰鬥中死亡,遊戲將繼續進行並記錄這一損失,而不是讓玩家加載之前保存的檢查點,若未能完成指定目標或者失去了全部作戰單位,則宣告任務失敗。

故事會以兩條線索交錯進行,第一條線將由艾利克斯·梅森為主,以他的視覺來描述早年間梅森、伍茲和哈德森三人追捕勞爾·梅內德斯和與其的恩怨,第二條故事線則以艾利克斯·梅森之子——大衛·梅森: 一名海豹突擊隊指揮官的視覺來經歷阻止勞爾·梅內德斯顛覆世界局勢的驚天陰謀。

關卡 地點 時間
浴血勝利 安哥拉 1986年7月2日
緬甸 2025年4月20日
往日舊傷 阿富汗 1986年9月5日
時間與命運 巴拿馬 1986年9月25日
墮落天使 巴基斯坦 2025年5月29日
業障 開曼群島 巨像城 2025年6月12日
與我受苦 巴拿馬 1989年12月20日
阿基里斯之紗 也門 2025年6月19日
奧德修斯 墨西哥灣 2025年6月19日
喚心之日 洛杉磯 2025年6月19日
審判日 海地 2025年6月19日
突擊部隊關卡
前線基地:幽靈 印度 2025年5月21日
海難 新加坡碼頭 2025年5月30日
IED 阿富汗沙漠 2025年6月6日
二次機會(註)若關卡《業障》中未能營救卡瑪導致任務失敗則會開啟。 也門 2025年6月14日
派遣(註)在關卡《墮落天使》中完整收集到梅內德斯的語音情報,且完成除本關以外的所有突擊部隊任務後開啟。 巴基斯坦 2025年6月17日

戰役劇情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成分,可能影響觀賞作品興趣,請酌情閱讀

1986年7月2日,退役的亞歷克斯·梅森和他7歲的兒子大衛在阿拉斯加過着默默無聞的生活。在安哥拉內戰的高峰時期,傑森·哈德森前往阿拉斯加找到了梅森,哈德森希望梅森復出並前往安哥拉營救他的昔日老友弗蘭克·伍茲(註)在前作《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劇情中,弗蘭克·伍茲與列夫·克拉夫琴科兩人同歸於盡,但炸彈在兩人打鬥與墜落中脫離並爆炸,伍茲重傷未死但落入克拉夫琴科之手,隨後被關押進河內火爐監獄,半年後,他被轉移到另一個在峴港的戰俘營。1972年,他與最後的17名囚犯下決心不能死在監獄裏,於是發動了越獄,而伍茲最終成功逃生安全回到美國。和他的隊伍,梅森將兒子大衛託付給安德森的妻子照顧,隨後二人前往安哥拉順便支援美國人的盟友——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領導人若納斯·薩文比擊退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的進攻。在營救過程中,梅森第一次遭遇了勞爾·梅內德斯。對峙中梅森開槍,打瞎了梅內德斯的右眼,隨後三人在前來接應的薩文比幫助下成功撤離。

1986年9月5日,中央情報局得知梅內德斯在阿富汗與蘇聯人進行軍火交易。哈德森、伍茲,梅森和中方戰鬥人員趙天之後前往阿富汗為聖戰者抵抗組織為其提供武器並擊退蘇聯的進攻,作為交換,抵抗組織會將梅內德斯的情報提供給中央情報局。 在蘇聯軍隊發動總攻時,伍茲和梅森發現了他們的死對頭——列夫·克拉夫琴科。戰鬥中兩人成功俘獲了克拉夫琴科,並在戰鬥結束後對他進行審訊。聖戰者聯盟隨後背叛了美國人和趙天,讓他們在阿富汗的荒野中自生自滅,所幸的是他們被兩名身份不明的平民解救。(註)由於當年洗腦的殘留,梅森將其中一人幻視成了雷澤諾夫。

梅內德斯的反美情緒的原因被徹底揭開:1973年6月19日,年幼的何塞芬娜·梅內德斯和哥哥勞爾被困在一座倉庫中,一個美國商人為詐騙保險金而故意縱火,何塞芬娜在推開倉庫大門查看情況時被大火嚴重燒傷。甦醒後梅內德斯發現妹妹何塞芬娜已被大火毀容,他抱起何塞芬娜,準備用護身符自殺,何塞芬娜微弱的說道:「別……離開我……」,如此阻止了他自殺的行為,最終二人在大火中得以倖存。何塞芬娜的鼓勵支撐着梅內德斯,成為他活下去的動力。在梅內德斯心中,妹妹成為他最深愛的親人。少年時代的梅內德斯跟隨他的毒梟父親何塞·路易斯·梅內德斯販賣毒品,他們的毒品帝國逐漸壯大,在世界上影響力驚人,而CIA在揭露梅內德斯與南美毒品交易的關係後,CIA對他的家族進行了暗殺行動,勞爾僥倖躲過一劫,但親眼目睹了自己的父親死在CIA特工哈德森的手下。父親的死讓梅內德斯對美國的仇恨與日俱增。此後梅內德斯開始支持古巴、安哥拉等第三世界國家,希望借革命活動消滅腐敗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

由於勞爾·梅內德斯的種種「恐怖」行為,CIA決定除掉他,1986年9月25日,在巴拿馬總統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諾列加的配合下哈德森、梅森、伍茲前往梅內德斯位於尼加拉瓜的根據地的進行斬首行動,巴拿馬政府軍沖入梅內德斯的莊園進行抓捕。諾列加和國防軍控制了梅內德斯。過程中他們點燃了梅內德斯的村莊,而諾列加為了向梅內德斯示好解開了他的手銬。暴怒的梅內德斯打暈了他,仿佛聽到了妹妹的尖叫聲一路殺回村莊。在趕到房間處時被走廊盡頭冒出的哈德森攔截。同時,伍茲和梅森也殺到了走廊另一邊。伍茲因梅內德斯曾經虐待殘殺自己的隊友而早已與他結仇,失控似的朝他掃射,不顧梅森阻攔扔出了手榴彈。手雷被梅森阻礙後陰差陽錯的彈進何塞芬娜的房間。爆炸中何塞芬娜死亡,梅內德斯輕微燒傷後逃脫,行動沒有成功。但在諾列加的干涉下三人誤認為梅內德斯已死。

在諾列加協助下,梅內德斯偽造了自己的死亡,他開始計劃報復那些他認為對他妹妹的死負有責任的人。

1989年12月20日,美國政府在得知梅內德斯倖存下來並與諾列加合作的消息後,決定推翻一手扶植起來的諾列加,並再次除掉梅內德斯以絕後患。伍茲與梅森順利抓獲諾列加後在哈德森的指揮下前往指定地點,但梅內德斯設法了綁架大衛用以脅持哈德森,從而佈下了陷阱,隨之而來的混亂中梅內德斯讓哈德森誤導伍茲槍擊了梅森,並親手打爛了伍茲的雙腿並處決了哈德森,梅內德斯對自己的復仇並不滿意,他向虛弱的大衛承諾他將適當的時候回來完成他的復仇。

2025年,梅內德斯成為激進民粹主義運動「核心之日」的領袖。他組織發動了一場網絡攻擊,削弱了中國的證券交易所,迫使中國政府利用其經濟影響力,並引發了北約和以趙天為首的中國領導的戰略防禦聯盟之間的第二次冷戰。大衛現在是一名代號為「斷戟」的海豹突擊隊指揮官,領導着美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JSOC)試圖追蹤梅內德斯。

2025年4月20日,大衛·梅森、麥克·哈珀、哈維爾·薩拉查與克羅斯比組成的小隊依靠滑翔衣空降入梅內德斯位於緬甸的一處據點搜索鈰元素的情報。經過一輪戰鬥後他們發現一處隱藏在神廟地下的研究所。在研究所里,他們遇到躲藏在箱子裏躲避交火的技術人員埃里克·布萊那,布萊那帶領他們取得了鈰元素晶片。在告訴他們有關梅內德斯的情報後,布萊那被趕來增援的僱傭兵的流彈射殺。後梅森小隊與接應的布里格斯上將的部隊會面,並把鈰元素晶片交給了上將。

2025年5月29日,美國海豹第六小隊前往巴基斯坦拉合爾,在洪水中避開僱傭兵無人機的巡邏,滲透進三軍情報局的據點,以遠距離錄音的方式搜集梅內德斯與他的助手德法爾科進攻美國的情報。後他們被梅內德斯發現,三軍情報局的人員對他們展開了瘋狂追捕。梅森小隊在一架無人機的掩護下駕車逃離了據點,卻在預定接應地遇到了已成為了將軍的趙天及戰略防禦聯盟部隊。趙天稱「美國軍隊不應出現在巴基斯坦」。出於外交關係,趙天放走了梅森小隊

2025年6月12日,大衛,哈珀和薩拉查在開曼群島的一座人工城市「巨堡」上尋在情報中提及的代號為「業障」的電子武器。在中央情報局安插在梅內德斯身邊的臥底兼技術專家法利德的幫助下,他們通過了巨堡的安全檢查,利用蜘蛛型機械人擊倒並搜集了一名守衛的虹膜信息,以此進入了安全控制室。通過控制室中的數據庫他們發現「業障」其實是一名叫克洛伊·林奇的女子。確定了她的位置後梅森等人跟她說明所面臨的危險,這時德法爾科和他的僱傭兵卻搶先一步擄走了克洛伊。大衛等人被迫在「巨堡」與僱傭兵戰鬥,欲奪回克洛伊。

2025年6月19日,美國海豹第六小隊與也門軍方共同行動突襲在索科特拉島的恐怖分子的營地。法利德作為中情局設在「核心之日」的臥底參與了此次行動,並不得不伴隨梅內德斯射殺也門軍隊。最終在JSOC與也門軍隊的猛烈進攻下,梅內德斯被活捉。

當天早些時候,梅內德斯被帶往墨西哥灣上的美國海軍奧巴馬號航空母艦上審問。審問期間,奧巴馬號卻突然遭到了無人機及空降僱傭軍的攻擊,梅內德斯趁機擊倒梅森後逃跑。此時奧巴馬號的安全防禦系統因遭入侵而開始攻擊美軍船員。薩拉查前往協助布里格斯上將;大衛則在擊退敵人後抵達安全控制室,通過顯示屏發現布里格斯上將在艦隊指揮室中正要重設安全防禦系統。因此,梅內德斯得以從解鎖的門進入指揮室。同在控制室里的薩拉查這時卻叛變槍殺了其他美軍船員,協助梅內德斯控制了布里格斯上將。梅內德斯以藏在右邊假眼中的鈰元素晶片把病毒上傳至奧巴馬號的系統,以此控制了整個美國軍隊的無人機和全球定位系統。梅內德斯後駕駛一架美軍戰鬥機逃跑,薩拉查投降,大衛則駕駛一架垂直起降飛機離開了奧巴馬號。

最後,梅內德斯在G20峰會上使用無人機襲擊洛杉磯,希望殺死他們並煽動廣泛的經濟和社會混亂。由於無人機還瞄準了美國和中國的其他幾個戰略城市,大衛率領護衛隊護送美國總統前往安全地帶。美軍發現控制無人機的信號發射源位於海地。美軍派出空降部隊關閉信號發射源並搜索梅內德斯,大衛則被任命為指揮官。大衛與美軍一路戰鬥抵達中央控制室,他們欲重新奪取無人機的控制權,卻發現系統已被鎖死,無人機已飛臨紐約,上海及華盛頓特區的上空。同時,梅內德斯向全世界發佈了一段錄像講話;並向受控的美軍無人機下達了自毀命令,這使美軍的軍力大大受挫。梅森發現梅內德斯已穿上美軍軍服潛逃,並一路追擊,終於在一處出口附近擊倒並用手槍控制住了梅內德斯。

最後玩家的結局會決定了梅內德斯、林奇和亞歷克斯·梅森的命運。而突擊部隊任務的完成與否和戰役流程中的一些關鍵抉擇點也會對結局產生影響。

  • 如果處決梅內德斯,核心之日的支持者則會發動大規模的全球暴動,並焚毀了白宮,導致全球廣泛的無政府狀態。
  • 如果梅內德斯被逮捕且林奇倖存下來,她將阻止梅內德斯的網絡攻擊,梅內德斯將繼續被監禁,觀看林奇在接受《吉米雞毛秀》採訪的現場直播嘲諷
  • 如果大衛逮捕了梅內德斯和林奇被殺或沒有獲救,梅南德斯的網絡攻擊就會成功,他就會越獄。在面對和殺害伍茲之後,梅內德斯在他妹妹的墓前自殺。
  • 如果梅森在伍茲的槍擊中倖存下來(需要打歪兩次且必須要在之前完整審問完克拉夫琴科並在梅內德斯別墅內找到CIA臥底情報),他將與大衛重聚。相反,若是梅森在槍擊中身亡,大衛則會與伍茲一同祭拜父親的墳墓並對伍茲表示他選擇退伍。
  • 若想保證在奧巴馬號上林奇不被薩拉查射殺,必須在前一關中選擇殺死哈珀,這樣法里德會為林奇阻擋攻擊據說有BUG可以同時保住哈珀和法里德
  • 奧巴馬號航母的倖存與否會影響林奇的倖存,若奧巴馬號沉沒,林奇也會葬身其中。奧巴馬號倖存需要艦長的存活和中國的支援(趙天死亡)。
  • 如果突擊部隊任務全部完成,戰略防禦聯盟則會解散,轉而之中美兩國則會結成聯盟,結束了第二次冷戰,中國會在奧巴馬號遇襲期間派遣戰鬥無人機支援奧巴馬號,並會派遣部隊參加在海地對梅內德斯的斬首行動。
  • 如果突擊部隊任務未能全部完成,中美冷戰則會持續下去,若突擊部隊任務全部失敗,俄羅斯則會加入戰略防禦聯盟,並使中美冷戰惡化到新高度。

根據《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的背景故事,官方的結局是除最終選擇外所有支線全部為完美選擇,但最終小梅森在抓住梅內德斯後被憤怒沖昏頭腦而殺死了梅內德斯。

人物

人物 CV
亞歷克斯·梅森 薩姆·沃辛頓(英語)
堀內賢雄(日語)
弗蘭克·伍茲 詹姆斯·C·伯恩斯(英語)
小山力也(日語)
傑森·哈德森 米高·基頓(英語)
井上和彥(日語)
大衛·梅森 里奇·麥克唐納(英語)
藤真秀(日語)
邁克·哈珀 米高·魯克(英語)
三宅健太(日語)
哈維爾·薩拉查 Celestin Cornielle(英語)
近藤孝行(日語)
陳總理 詹姆斯·洪(英語)
趙天 文峰(英語)
鳥海浩輔(日語)
勞爾·梅內德斯 卡瑪爾·德·洛斯·雷耶斯(英語)
白熊寬嗣(日語)
克洛伊·林奇 艾琳·卡希爾(英語)
植田佳奈(日語)

多人模式

《黑色行動II》多人遊戲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引入了Pick10系統,這是自定義作戰配置菜單中的一個新系統。Pick10為玩家提供了一個配置包中的10個分配位置,玩家可以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配這10點槽位,玩家可以選擇擁有更多槍支配件,或者擁有更多技能等。

之前的使命召喚遊戲中的連殺獎勵被重新命名為積分獎勵,這些獎勵通過積分獲取而不向以往的擊殺敵人不死,鼓勵玩家在一些擁有目標的模式中能夠更加專注的沖向目標而不是以殺人為主。

與過去的遊戲不同,黑色行動2中的武器有一個進程系統,用於解鎖武器附件。當武器的等級達到最大值後,玩家可以選擇「威望」模式重置所選武器的等級。作為交換,玩家可以使用自定義標籤和徽章定製自己的武器專屬貼紙。

《黑色行動II》也是首款包含排位模式的《使命召喚》遊戲。這種排位模式被稱為「聯盟遊戲」(League Play),可以讓核心玩家通過以「大聯盟遊戲」(Major League Gaming)的規則與他們水平能力相當的對手進行對戰。

殭屍模式

殭屍模式在《黑色行動II》中回歸,並加入新的遊戲模式。這是殭屍模式第三次出現在《使命召喚》遊戲中,也是第一次出現傳統生存模式之外的遊戲模式。本作的殭屍模式中將會有更深層次的社區體驗,以及新的功能。與前一款遊戲一樣,每個地圖都包含用於推動故事進程的「彩蛋」。遊戲中加入了兩種新的模式,「轉向」與「悲傷」,並提供了一些DLC地圖,在轉向模式中,玩家需要嘗試在其他玩家控制的殭屍中生存下來,這些殭屍必須將其他玩家變成殭屍,而悲傷模式允許8人組成兩支團隊,這兩隻團隊需要以多種方式干擾對方並保證自己的生存來贏得勝利。

訴訟爭議

  • 2014年7月,巴拿馬前獨裁者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諾列加起訴動視公司在遊戲中使用他的肖像侵犯了他的肖像權。他聲稱。他在遊戲中被描述為「綁匪、殺人犯和國家敵人」,求賠動視償利潤損失和損害賠償金。10月28日,洛杉磯法院駁回了諾列加的訴訟請求。
  • 2016年,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同盟(安盟)的創辦者與領導人若納斯·薩文比Jonas Savimbi的家人稱正因動視在遊戲中對其進行了抹黑決定提出控訴,並訴求100萬歐元的賠償。對此動視方面的代表律師回應說,遊戲中其實是把他描繪成正面人物之一,遊戲中描述的抵抗蘇聯支持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安人運)政權和推動民族解放基本都是真實的,單純用「野蠻人」和「好人」來定義這個歷史人物似乎都過於簡單草率了。